防控非洲豬瘟,營養免疫這條路豬場不能忽視!

2021-01-15 騰訊網

預防傳染病的三大方面是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前兩點需要整個社會的協作,非一人一企所能左右。但通過營養免疫理念的普及應用,以及嚴格、規範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保護好易感動物成為當前最有效的手段。

因此,在非洲豬瘟形勢下,豬場需要更加關注營養免疫。

防控非洲豬瘟,營養免疫這條路豬場不能忽視!

《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唐文豪 統籌孫亮

在非洲豬瘟爆發之前,正大康地就前瞻性地提出「營養免疫」,這與我一直以來提倡的提高動物營養的有效吸收率,是異曲同工的。通過營養手段提高動物本身的免疫能力,降低疫病風險,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生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 印遇龍

能否養好豬,飼料作為營養唯一來源,又是主要成本支出,自然是重中之重。基於我國減抗、替抗、禁抗的政策導向以及產業發展態勢,2018年4月正大康地集團前瞻性地提出「營養免疫正大康地」的品牌新主張,積極推廣營養免疫的科學理念,促進健康養殖。而非洲豬瘟疫情的出現又賦予「營養免疫」新的時代使命——通過精準營養,使生豬抵抗力不斷增強以對抗病毒,以提高存活下來的概率。

營養免疫的內涵如何解讀?如何實施落地?為此,《農財寶典》新牧網採訪了正大康地集團技術部豬營養師鍾永興博士。

精準營養才是最好的免疫

在非洲豬瘟形勢下,豬場需要更加關注營養免疫。預防傳染病的三大方面是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前兩點需要整個社會的協作,非一人一企所能左右。但通過營養免疫理念的普及應用,以及嚴格、規範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保護好易感動物成為當前最有效的手段。

100多年前,人類就通過維生素認識到營養與機體免疫力的相關性。營養好與不好,直接影響動物機體免疫力的強與不強,也就決定了動物機體抵抗病毒的這道屏障堅不堅固。

營養免疫的提出順應了行業發展趨勢和豬場需求變化,最終立足點是推動健康養殖、維護食品安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鍾永興博士介紹,衡量豬場營養免疫水平的標準是豬群免疫力和健康狀況,其效果可以用生產數據來側面衡量。綜合總指標看PSY和MSY,詳細指標看正品率、發病率、死亡率、用藥費用。在「營養免疫」理念貫徹執行理想的情況下,配種母豬分娩率達到85%以上,母豬斷奶後七天內的發情率達到90%以上。產房健仔存活率可達90%,保育舍存活率達97%,30公斤以上到上市存活率大於98%。正大康地的內部豬場以及一些客戶的生產指標不僅得到了明顯提高,有些指標還大幅超過行業平均水平。

全方位落地實施

「營養免疫 正大康地」的品牌新主張提出之前,正大康地已經做了大量嚴謹科學驗證的工作。

在企業經營層面上,正大康地大力推動原料、生產、配方、品控、服務等專業環節的協同,確保產品質量優質、穩定、高效。

在產品研發上,正大康地從營養水平和營養平衡、微量元素的利用率、動物腸道的消化率、原料質量和穩定性、化學性/生物性汙染物控制等五大方面入手,建立產品核心競爭力。

在客戶需求層面上,正大康地從種苗、營養、疾病防治、環境控制、飼養管理五個要素,持續跟蹤客戶養殖情況,精準評估客戶實際需求,提供最優方案,解決好豬場痛點。

鍾永興博士提到,一方面要合理提高飼料有益營養。飼料營養的缺乏會造成免疫力下降,所以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首先要滿足動物最基本的需求。當前飼料行業已經比較成熟,明顯的營養缺乏症基本不會出現,但要提高豬只免疫力還需要提高部分營養的水平,比如說,在美國NRC豬營養需要標準上適當提高維生素水平對增強免疫力有幫助。

另一方面,正大康地從源頭抓起,在原料選擇上,是供應商群體中公認的標準高、要求嚴。原料入庫前,要經過兩次檢測把關,重金屬、黴菌毒素、沙門氏菌等都屬於常規檢測項目,品控部門則擁有一票否決的權限。

像母豬料、種豬料、前期料等產品用的一級玉米,企標高於國標。同時正大康地飼料產品中用有機微量元素代替無機微量元素,不僅大大提高微量元素的利用率,而且重金屬汙染很低,銅鐵錳鋅的排放更少,更加環保。正大康地還改善生產工藝,通過膨化、熟化、發酵等預處理,減少抗營養因子、提高動物腸道消化率,有助於增強動物的免疫力。

此外,美系、加系、丹系、土豬等不同生豬品種、品系有著不同的特點,保證其遺傳潛力的更好發揮,需要更有針對性的產品。正大康地根據不同生豬品系特點、不同生長階段,持續優化飼料配方。研究發現,高產的母豬在懷孕階段對維生素、礦物質特別是有機礦以及纖維營養的需求會高一些。正大康地適時推出了更加精準定位的系列產品,也得到了市場的積極反饋。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在當前非洲豬瘟帶來巨大衝擊的形勢下,正大康地率先提出「打造無非洲豬瘟病毒安全工廠」,實現原料無汙染、車輛汙染、人員無汙染、廠區食堂無汙染等「四無」,從源頭保障飼料產品安全,而不是在飼料生產過程中試圖殺滅非洲豬瘟病毒。

搭建好支撐體系

當然,營養免疫的落地僅靠飼料是遠遠不夠的。正大康地的獨特之處就在於,為了最大化體現飼料產品的競爭力,建立起一個科學、健全的支撐體系,幫助客戶把豬養好。

在落實「營養免疫」理念上,鍾永興博士指出豬場的三個關鍵點,分別是豬群品種和胎齡結構、飼料營養以及豬場的管理。品種對豬場生產成績的影響巨大。當前形勢下豬場引種受限,胎齡結構逐漸改變,但為保障豬群免疫力和健康度,8胎次以上母豬要考慮淘汰。同時豬場可考慮飼養少量原種,減少引種頻次的同時保證豬群更新。

營養方面和豬場管理也要注意。全價料質量主要靠飼料廠家控制;而使用預混料的豬場需要對採購的玉米、豆粕、麩皮等質量嚴格把控,正大康地擁有非常專業的中央化驗室,可為客戶提供原料及微生物檢測等配套服務。豬場管理和豬場設備有直接關聯,設備好的豬場管理更輕鬆。但設備稍差的豬場通過做好生產管理可以彌補硬體不足。比如保育期,條件好的有地暖,漏縫地板等,而條件有限則要從保溫燈數量、功率和離地高度等方面做好、同時,優質的飼料供給也可以保障豬只健康度。

針對豬場難點和需求,正大康地除了有好的技術、好的產品,還有十分專業的服務,支撐技術落地:

(1)提供飼養管理、環境控制、豬舍設計和設備改造等技術服務,減少免疫異常激活;

(2)提供原料質量、黴菌毒素檢測服務,中央化驗室獲得CNAS認證,為產品質量保駕護航。

(3)提供血清化驗服務,做好豬瘟、偽狂犬、藍耳病血清抗體檢測,幫助豬場科學制定免疫和保健程序。

(4)開展藥敏試驗,協助養殖場進行水質化驗和改善。

(5)制定科學、個性化的營養方案,真正從豬場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實現更佳的動物表現。

在養殖業巨大變革,新需求漸顯端倪的背景下,一個是「營養免疫 正大康地」的專業化運營的推動與落實,一個是幫助養殖場真正解決痛點的支撐體系的建設與完善,正大康地無疑已經領先了「一步」,或將擁有更加廣闊而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石彥東:非洲豬瘟影響下的豬場復養措施
    關鍵詞:非洲豬瘟;防控;復養;措施自2018年8月非洲豬瘟首次在遼寧省某豬場暴發後,我國的養豬業受到了嚴重的創傷,出現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雖然非洲豬瘟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但還沒有有效的藥物可用於治療,也沒有疫苗能夠進行預防,因此對非洲豬瘟的防控還非常艱巨,還是一場長期的持久「戰役」。
  • 豬場生物安全體系建設與非洲豬瘟防控技術指南
    豬場生物安全體系建設主要是為了阻止或降低病原進入豬場以及傳播的風險,保持並改善豬群健康。當前,非洲豬瘟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而且沒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和敏感藥物,只有通過構建完善的豬場生物安全體系、徹底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才能實現有效防控。
  • 【回應關切】非洲豬瘟防控明白紙
    一問:非洲豬瘟是什麼樣的疫病?  答: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接觸性傳染病,發病死亡率高,可達100%,嚴重危害養豬業。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感染人,也不感染除家豬和野豬之外的其他動物。
  • 築牢防線,多級阻斷,系統防控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自2018年8月傳入我國以來,已對我國養豬業產生了巨大影響,並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由於此病目前沒有疫苗和獸藥可以進行預防和治療,只能通過加強生物安全措施和提高豬群整體健康度進行防控。筆者經過一年多的規模化豬場非洲豬瘟防控實踐,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非洲豬瘟防控技術措施,供同行參考。
  • 如何避免非洲豬瘟進入豬場?
    從今年八月以來,即便沒有養過豬的,也知道了非洲豬瘟,各種新聞層出不窮,非洲豬瘟在中國大陸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如果2018年的養豬業要出一個關鍵詞的話,那一定是非洲豬瘟,近期經常有養殖戶朋友問應該如何做才能避免非洲豬瘟
  • 非洲豬瘟背景養殖戶如何防疫,學會這幾點很重要
    非洲豬瘟的病原是非洲豬瘟病毒, 豬感染後呼吸會變困難、採食量下降,同時病豬的表皮會有出血、潰瘍等症狀,致死率極高。該病自 2018 年傳入我國後,其蔓延擴散速度很快,所以做好該病的防控工十分重要。做好以下加點是應對豬瘟的關鍵舉措。
  • 形勢嚴峻,學規模大豬場是如何防控非洲豬瘟的
    八月突發的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給養豬朋友帶來一驚,有的甚至是對此第一次聽說,更別提該如何防控了,截止到目前,據農業農村部播報,已發生14起,葵花點穴手式的零散的分布在國內6個省域(遼寧省、河南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黑龍江省),該如何防控?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 發生非洲豬瘟的豬場還能繼續養豬嗎?網友的回覆亮了!
    得了非洲豬瘟的豬場還能繼續養豬嗎?理論上是可以繼續養豬的,非洲豬瘟疫區是42天檢測沒有問題就可以解除封鎖,也就是說非洲豬瘟是可以被完全清除掉的。那麼感染非洲豬瘟的豬場可以說42天之後是可以養豬的。但是問題是42天後有多少豬場老闆還敢養豬,豬場爆發非洲豬瘟後一天死幾十頭的心裡陰影在短時間內不會消除。我想豬場被非洲豬瘟感染的老闆,在非洲豬瘟被徹底消滅掉,或者非洲豬瘟常態化之前是不會再輕易去嘗試養豬了。
  • 最近非洲豬瘟中招的豬場有這幾種表現,看完不虧!
    在當今養殖業中,非洲豬流感絕對是人們最關心的話題。非洲豬瘟是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豬與野豬急性強接觸性傳染病,非洲豬瘟發病率高,死亡率高。 不幸的是,如果中途招募的話,養殖家給予的損失可以說是非常大的。購買後馬上和豬場的其他豬混在一起,抓到的豬在非洲豬流感的潛伏期,很快就會引起豬場的爆發性疾病。第三,放鬆警惕。 我認識朋友。 自己的豬養得很漂亮。 他有個好玩的夥伴,他的夥伴總喜歡向他求助。 有一次,朋友家的豬喊著不吃菜,幫著賣豬。 他回來沒多少時間,他場內的豬群就開始發病了。 先從母豬開始,接著在全場發病。
  • 天氣轉冷做好非洲豬瘟防控
    做好非洲豬瘟等關鍵疾病的防控 首先,加強異常豬只的監控。凡是表現為:體溫升高、血痢、嘔吐、流涎、厭食、體表發紅、口鼻流血、出現神經症狀等,均應進行採樣。樣品採集之後儘快冷藏或冷凍,並及時送檢。 其次,做好豬場日常管理工作。減少工作人員進出場區的頻率,實現場區相對封閉,禁止無關人員進出場區。
  • 範衛彬‖非洲豬瘟防控誤操作之操作流程化(十四)
    (本品文章,不求流量,只求警醒有心讀者做好非洲豬瘟防控方案優化和升級!)前言誤操作是非洲豬瘟防控中最大的漏洞!流程化操作在養殖業中,除了提高生產效率的常規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承擔疫病防控的作用。在非洲豬瘟防控中,流程化操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直接關係到了非洲豬瘟防控方案能否落地執行,防控結果因其而定。關於流程化操作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今年武漢抗擊新冠疫情中,有家醫院發生了新冠患者「擠兌」就醫的情況。
  • 餘旭平:非洲豬瘟精準清除與新冠肺炎國內防控方案的對比
    而近期非洲豬瘟疫情卻呈現「回頭看」趨勢,養豬人如何一鼓作氣,咬緊牙關,堅持到底,扛得住,守得住?餘旭平教授分享《非洲豬瘟精準清除與新冠肺炎國內防控方案的對比》,深度剖析傳染病防控,尤其是非洲豬瘟精準清除!
  • 非洲豬瘟症狀
    時下,非洲豬瘟疫情仍在我國蔓延,「該病對養豬業威脅巨大,是世界範圍內危害養豬業的頭號殺手。非洲豬瘟是一種急性、熱性,傳染性很高的豬病,其特徵是發病過程短,但死亡率極高!奧可欣穩淨Ⅰ--防控非瘟增免疫,阻止傳播保收益非洲豬瘟面前人人平等,不會對誰網開一面,防非,態度決定高度,行動決定未來,細節決定成敗,我們提醒各位養戶一定要密切關注細節問題:人車物是否確保消毒到位、是否提升豬本身抗病能力、豬精是否確保安全
  • 非洲豬瘟的防控消毒措施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和高度致死性傳染病,病死率可高達100%,本病迄今尚無有效疫苗應用,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定必須通報的動物傳染病,也是我國優先防範的重要外來疫病。
  • 認清非洲豬瘟病毒主要特徵,抓住關鍵,務求實效
    重慶南方金山谷農牧有限公司吳榮傑分享《認清非洲豬瘟病毒主要特徵,抓住關鍵,務求實效》,旨在為養豬人提振信心,應對挑戰、化解風險,堅持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和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兩手抓。 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個「大塊頭」病毒,病毒粒子直徑長達260 nm,嗜鹽,喜歡營養不足的個體,就像是一隻「失去運動能力的粘蟲」,自身不能實施「空陸」作戰,只能藉助人類和媒介生物活動等侵害豬只。
  • 非洲豬瘟定點清除的戰術運用
    首先,要相信非洲豬瘟不會毀滅我國養豬業,反而會加速我國生豬產業的現代化進程,我們必將戰勝非洲豬瘟;其次,在戰術上要給予充分重視,針對非洲豬瘟的病原學和流行病學特性,制定針對性戰術方法來防控非洲豬瘟。目前國家對非洲豬瘟防控政策做了適當調整,明確規範了自檢陽性處置程序,允許豬場進行自救,這意味著豬場非洲豬瘟定點清除的合法化。針對非洲豬瘟高度接觸性傳播的特性,制定非洲豬瘟定點清除戰術,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 做好這幾點,提高你的豬場產能
    2018年8月3日,隨著中國第一例非洲豬瘟的確診,我國養豬業步入了「災年」。由於非洲豬瘟目前不能治療,也沒有可用的商品疫苗,在我國肆虐流行,導致全國生豬供不應求,出現百年不遇的「金豬時代」。
  • 做好這幾點,提高你的豬場產能!
    2018年8月3日,隨著中國第一例非洲豬瘟的確診,我國養豬業步入了「災年」。由於非洲豬瘟目前不能治療,也沒有可用的商品疫苗,在我國肆虐流行,導致全國生豬供不應求,出現百年不遇的「金豬時代」。在現階段倖存下來的豬場,無論是自繁自養,還是賣仔豬,只要有豬就能賺錢!
  • 非瘟後死剩下的肥豬留作種用,非洲豬瘟是否可以在中國實現淨化?
    成功防控新冠病毒的措施主要有:樹立風險意識;建立統一的指揮和防控體系;加強組織管理和宣傳教育;聯防聯控;外防輸入內防輸出;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實行風險分級管理,這些防控措施都可以被我們豬場借鑑,用以防控豬群傳染病,特別是像非洲豬瘟這樣的烈性傳染病。
  • 豬場得非洲豬瘟後,多久可以復產?1年、5年、10年還是20年?
    非洲豬瘟在我國已經有10個月的時間了,在這大半年的時間內給我國造成了130多起疫情,直接撲殺生豬100多萬頭,還有更多的豬場因為豬瘟疫情的存在而不得不主動清欄。最近隨著生豬價格的回暖,以前發病的或者沒有發病的豬場現在都有了復養的打算,那豬場得非瘟後,多久可以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