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傳染病的三大方面是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前兩點需要整個社會的協作,非一人一企所能左右。但通過營養免疫理念的普及應用,以及嚴格、規範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保護好易感動物成為當前最有效的手段。
因此,在非洲豬瘟形勢下,豬場需要更加關注營養免疫。
防控非洲豬瘟,營養免疫這條路豬場不能忽視!
《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唐文豪 統籌孫亮
在非洲豬瘟爆發之前,正大康地就前瞻性地提出「營養免疫」,這與我一直以來提倡的提高動物營養的有效吸收率,是異曲同工的。通過營養手段提高動物本身的免疫能力,降低疫病風險,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生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 印遇龍
能否養好豬,飼料作為營養唯一來源,又是主要成本支出,自然是重中之重。基於我國減抗、替抗、禁抗的政策導向以及產業發展態勢,2018年4月正大康地集團前瞻性地提出「營養免疫正大康地」的品牌新主張,積極推廣營養免疫的科學理念,促進健康養殖。而非洲豬瘟疫情的出現又賦予「營養免疫」新的時代使命——通過精準營養,使生豬抵抗力不斷增強以對抗病毒,以提高存活下來的概率。
營養免疫的內涵如何解讀?如何實施落地?為此,《農財寶典》新牧網採訪了正大康地集團技術部豬營養師鍾永興博士。
精準營養才是最好的免疫
在非洲豬瘟形勢下,豬場需要更加關注營養免疫。預防傳染病的三大方面是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前兩點需要整個社會的協作,非一人一企所能左右。但通過營養免疫理念的普及應用,以及嚴格、規範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保護好易感動物成為當前最有效的手段。
100多年前,人類就通過維生素認識到營養與機體免疫力的相關性。營養好與不好,直接影響動物機體免疫力的強與不強,也就決定了動物機體抵抗病毒的這道屏障堅不堅固。
營養免疫的提出順應了行業發展趨勢和豬場需求變化,最終立足點是推動健康養殖、維護食品安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鍾永興博士介紹,衡量豬場營養免疫水平的標準是豬群免疫力和健康狀況,其效果可以用生產數據來側面衡量。綜合總指標看PSY和MSY,詳細指標看正品率、發病率、死亡率、用藥費用。在「營養免疫」理念貫徹執行理想的情況下,配種母豬分娩率達到85%以上,母豬斷奶後七天內的發情率達到90%以上。產房健仔存活率可達90%,保育舍存活率達97%,30公斤以上到上市存活率大於98%。正大康地的內部豬場以及一些客戶的生產指標不僅得到了明顯提高,有些指標還大幅超過行業平均水平。
全方位落地實施
「營養免疫 正大康地」的品牌新主張提出之前,正大康地已經做了大量嚴謹科學驗證的工作。
在企業經營層面上,正大康地大力推動原料、生產、配方、品控、服務等專業環節的協同,確保產品質量優質、穩定、高效。
在產品研發上,正大康地從營養水平和營養平衡、微量元素的利用率、動物腸道的消化率、原料質量和穩定性、化學性/生物性汙染物控制等五大方面入手,建立產品核心競爭力。
在客戶需求層面上,正大康地從種苗、營養、疾病防治、環境控制、飼養管理五個要素,持續跟蹤客戶養殖情況,精準評估客戶實際需求,提供最優方案,解決好豬場痛點。
鍾永興博士提到,一方面要合理提高飼料有益營養。飼料營養的缺乏會造成免疫力下降,所以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首先要滿足動物最基本的需求。當前飼料行業已經比較成熟,明顯的營養缺乏症基本不會出現,但要提高豬只免疫力還需要提高部分營養的水平,比如說,在美國NRC豬營養需要標準上適當提高維生素水平對增強免疫力有幫助。
另一方面,正大康地從源頭抓起,在原料選擇上,是供應商群體中公認的標準高、要求嚴。原料入庫前,要經過兩次檢測把關,重金屬、黴菌毒素、沙門氏菌等都屬於常規檢測項目,品控部門則擁有一票否決的權限。
像母豬料、種豬料、前期料等產品用的一級玉米,企標高於國標。同時正大康地飼料產品中用有機微量元素代替無機微量元素,不僅大大提高微量元素的利用率,而且重金屬汙染很低,銅鐵錳鋅的排放更少,更加環保。正大康地還改善生產工藝,通過膨化、熟化、發酵等預處理,減少抗營養因子、提高動物腸道消化率,有助於增強動物的免疫力。
此外,美系、加系、丹系、土豬等不同生豬品種、品系有著不同的特點,保證其遺傳潛力的更好發揮,需要更有針對性的產品。正大康地根據不同生豬品系特點、不同生長階段,持續優化飼料配方。研究發現,高產的母豬在懷孕階段對維生素、礦物質特別是有機礦以及纖維營養的需求會高一些。正大康地適時推出了更加精準定位的系列產品,也得到了市場的積極反饋。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在當前非洲豬瘟帶來巨大衝擊的形勢下,正大康地率先提出「打造無非洲豬瘟病毒安全工廠」,實現原料無汙染、車輛汙染、人員無汙染、廠區食堂無汙染等「四無」,從源頭保障飼料產品安全,而不是在飼料生產過程中試圖殺滅非洲豬瘟病毒。
搭建好支撐體系
當然,營養免疫的落地僅靠飼料是遠遠不夠的。正大康地的獨特之處就在於,為了最大化體現飼料產品的競爭力,建立起一個科學、健全的支撐體系,幫助客戶把豬養好。
在落實「營養免疫」理念上,鍾永興博士指出豬場的三個關鍵點,分別是豬群品種和胎齡結構、飼料營養以及豬場的管理。品種對豬場生產成績的影響巨大。當前形勢下豬場引種受限,胎齡結構逐漸改變,但為保障豬群免疫力和健康度,8胎次以上母豬要考慮淘汰。同時豬場可考慮飼養少量原種,減少引種頻次的同時保證豬群更新。
營養方面和豬場管理也要注意。全價料質量主要靠飼料廠家控制;而使用預混料的豬場需要對採購的玉米、豆粕、麩皮等質量嚴格把控,正大康地擁有非常專業的中央化驗室,可為客戶提供原料及微生物檢測等配套服務。豬場管理和豬場設備有直接關聯,設備好的豬場管理更輕鬆。但設備稍差的豬場通過做好生產管理可以彌補硬體不足。比如保育期,條件好的有地暖,漏縫地板等,而條件有限則要從保溫燈數量、功率和離地高度等方面做好、同時,優質的飼料供給也可以保障豬只健康度。
針對豬場難點和需求,正大康地除了有好的技術、好的產品,還有十分專業的服務,支撐技術落地:
(1)提供飼養管理、環境控制、豬舍設計和設備改造等技術服務,減少免疫異常激活;
(2)提供原料質量、黴菌毒素檢測服務,中央化驗室獲得CNAS認證,為產品質量保駕護航。
(3)提供血清化驗服務,做好豬瘟、偽狂犬、藍耳病血清抗體檢測,幫助豬場科學制定免疫和保健程序。
(4)開展藥敏試驗,協助養殖場進行水質化驗和改善。
(5)制定科學、個性化的營養方案,真正從豬場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實現更佳的動物表現。
在養殖業巨大變革,新需求漸顯端倪的背景下,一個是「營養免疫 正大康地」的專業化運營的推動與落實,一個是幫助養殖場真正解決痛點的支撐體系的建設與完善,正大康地無疑已經領先了「一步」,或將擁有更加廣闊而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