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新冠病毒控制上應該是不錯的,您覺得在成功防控新冠病毒方面的哪些措施可以被我們養豬場借鑑?(路人丁)
新冠肺炎或者豬場的傳染病防控理念都是一樣的,萬變不離其宗,都要從傳染病防控三要素入手: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動物。成功防控新冠病毒的措施主要有:樹立風險意識;建立統一的指揮和防控體系;加強組織管理和宣傳教育;聯防聯控;外防輸入內防輸出;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實行風險分級管理,這些防控措施都可以被我們豬場借鑑,用以防控豬群傳染病,特別是像非洲豬瘟這樣的烈性傳染病。
有些豬場發生非瘟後,就全面停止其他各種疫苗的接種,您認為這樣對嗎?但是,一陣子以後發現,原來穩定的藍耳病、圓環病毒又開始活躍起來,我們應該怎麼辦?(崔陽)
在豬場發生非洲豬瘟時,應該暫停各種疫苗接種和其他的查情、配種、轉群等工作,以防加快非洲豬瘟病毒在場內傳播。在我們成功精準清除非洲豬瘟以後,我們該做的疫苗免疫應該恢復正常免疫程序和其他一系列的操作工作。
非洲豬瘟發生、流行、防控,如果只有一個最要緊的原因,可以是什麼?(神馬古道)
這個問題難度較大,非洲豬瘟病毒看不見、摸不著,目前最有效的防控還是依靠生物安全,這是涉及到豬場人員、物品、豬群、飼料、空氣、水源、糞汙處理、其他動物防控等方面環環相扣的體系建立,哪一個環節薄弱都可能功虧一簣。所以我們還是要樹立風險意識,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體系來防控非洲豬瘟,不是靠某一項措施來防控。
哪些問題在復產中起關鍵作用?(袁越)
a、復盤豬場發生非洲豬瘟的根源問題,建立並完善生物安全體系,合理改造硬體;
b、全面清洗消毒,檢測非瘟病毒陰性;
c、不斷培訓,讓生物安全意識植根大腦;
d、檢查反饋,嚴格執行。
非洲豬瘟改變了整個行業的生態。您感受到的最大的變化是什麼?(小佳)
非洲豬瘟改變了行業生態,主要是讓大家認識到生物安全體系建立的重要性並且開始實施;加速了人工智慧技術進入養豬產業。
非洲豬瘟是否可以在中國實現淨化?需要多久以及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天)
非洲豬瘟肯定可以在中國實現淨化,而且是必須淨化的疫病。豬糧安天下是國家安全的一大支柱,國家也十分重視。淨化時間可能需要十年或者更久一點,疾病淨化跟國家的政策有很大關係,需要強大財政支持,當然也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淨化非洲豬瘟應該具備的條件:國家財政支持、國家完善的獸醫衛生監督體系建、豬場完善的生物安全體系、從上至下的生物安全意識等。
現在豬價高,種豬價格更高,我們想把非瘟後死剩下的肥豬留作種用,您看這樣可以嗎?如果可以,要注意哪些問題?(小米)
目前帶毒生產不可行。留種種豬必須是非洲豬瘟病毒的抗原、抗體檢測都是陰性的,否則不建議留種。豬場精準清除成功後,非瘟抗體、抗原都是陰性的豬可以留作種用。
我們豬場發生非瘟後,還剩下少量母豬,這些母豬能繼續做種用嗎?(K)
這個問題同問題7,需要檢測非洲豬瘟病毒的抗原、抗體,都是陰性的,可以留作種用,不能帶毒生產。
您提到非瘟的實驗室檢測,並推薦使用qPCR檢測,它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直接影響精準清除的效果,目前市場上使用的核酸提取和qPCR的試劑盒品牌很多,您有這方面的經驗和我們分享嗎?(閩輝生態)
市場上使用的核酸提取和qPCR的試劑盒品牌很多,有國產的和進口的,不同的養豬企業使用的也不盡一樣。檢測的效果跟檢測人員、試劑、儀器和檢測樣品都有關係,購買試劑也跟我們的成本有關,相比較而言,進口的試劑靈敏度要高一些,環境樣品含毒量相對較低,可以選擇進口試劑盒。大部分的國產試劑盒都可以滿足生產需要,具體品牌還要養豬企業自己決定。
您提到的很多生物安全措施,我們的豬場也做不了,我們現在就寄希望疫苗了。然而,關於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聽了很多專家的說法好像都不一致,您能否談談您的看法?(大帥)
非洲豬瘟從有報導以來,已經100年了,期間全球的獸醫科學家為研製有效、安全的非洲豬瘟疫苗做出了許多積極探索,有的地區也試過滅活苗或弱毒苗,都因效力問題,或安全問題放棄了。現在,全球範圍內眾多研究單位、生物製品公司仍然致力於該疫苗的研究,但是很遺憾,目前仍沒有有效、安全的疫苗上市。我們注意到我國有研究機構報導他們研究非洲豬瘟疫苗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我們一起期待。
信息來源:碩騰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