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圓環病毒( PCV) 在國內很多豬場均有流行,主要是由豬圓環病毒 2 型感染引起,包括豬斷奶後多系統衰竭症候群、豬皮炎-腎病症候群、繁殖障礙、肺炎等,是目前嚴重威脅生豬健康的疫病,給養豬產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豬球蟲病是由寄生在腸道內的艾美科球蟲導致的腹瀉、腸炎等症狀。不同日齡豬對球蟲的敏感性不同,仔豬對球蟲很敏感嚴重時可造成死亡,成年豬時多呈隱性感染,造成感染豬生長不良,飼料利用率下降。
隨著集約化、規模化生豬養殖模式的發展,生豬疫病的流行呈現出新特點,典型的豬圓環病毒病逐漸向非典型方向轉變,由於臨床症狀較輕,經常會被忽視,但由於其感染常常會導致機體免疫抑制,易於繼發其他疫病。豬球蟲感染往往不會引起較高的死亡率,大多呈隱性感染。
2種疫病的混合感染造成的危害遠遠大於各自的單獨感染,因此做好豬圓環病毒病和豬球蟲病的綜合防控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發病情況
2019 年 6 月中旬,安徽省阜南縣某自繁自養豬場發生疫病。該豬場共有 215 頭不同日齡豬,其中母豬 20 頭,成年豬103 頭,仔豬 90 頭,公豬 2 頭。此次發病主要以仔豬為主,約有 20 頭仔豬發病,死亡 5 頭仔豬,病死率達 25%。發病仔豬表現為皮炎、消瘦、腹瀉、食慾下降、個別豬出現血便等症狀。發病後該豬場曾用環丙沙星、氟苯尼考、雙黃連等藥物進行治療,部分病豬的病情稍有緩解,但停藥後有反覆,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
二:臨床症狀
該豬場部分斷奶仔豬出現生長不良、被毛粗亂、有皮炎症狀,發病豬腹瀉,部分嚴重豬出現拉血便現象。患病仔豬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狀,身體脫水明顯,逐漸消瘦,食慾下降,精神萎靡,行走遲緩,最終甚至會衰竭死亡。
A.病豬消瘦、被毛粗亂、皮炎; B.肺臟腫脹,質地變硬; C.腎臟蒼白,散在白色壞死灶; D.肝臟散在小出血點; E.腸道出血; F.腸黏膜出血、脫落
三: 實驗室診斷
3.1 腸道寄生蟲檢測
刮取腸道黏膜,用 10 倍體積的飽和生理鹽水充分混勻後,靜置 5 min 後,用接種環蘸取表面液體塗布於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後,100 倍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蟲卵存在,結果如圖 2 所示。從圖 2 可以看出,在視野內可見圓形、淡黃色的典型的球蟲卵囊,因此可判定該豬群存在球蟲感染。
3.2 細菌學檢查
無菌採集病死豬肝臟、脾臟等組織接種於普通營養瓊脂平板和血瓊脂平板,在 37 ℃ 恆溫培養箱內持
續培養 18 h,觀察有無細菌生長。結果顯示,營養瓊脂平板和血瓊脂平板上均無細菌生長,表明病豬組織樣品中無細菌感染。
3.3 病毒學檢測
無菌採集患病豬的肝臟、脾臟和淋巴結,採用混樣方式提取 DNA 和 RNA,用於病毒抗原的 PCR檢測,每個樣品 2 次重複,分別對豬藍耳病病毒和豬圓環病毒 2型進行常規 PCR 檢測,檢測結果如圖 3、4 所示。從圖 3、4 可以看出,豬圓環病毒 2 型抗原檢測結果為陽性,出現 1 060 bp特異條帶; 豬藍耳病病毒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結果提示該豬群存在豬圓環病毒 2 型感染。
圖 2 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球蟲卵囊( 100×)
四:防治
對該病例進行流行病學分析,觀察臨床症狀和剖檢病理變化,結合實驗室寄生蟲檢測、細菌學檢測和病毒學檢測,確定該豬群存在豬圓環病毒 2 型和豬球蟲的混合感染。針對以上診斷結果,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①對病重、沒有治療價值豬進行淘汰和無害化處理,加強仔豬的飼養管理,豬舍每天消毒,在保證溫度的同時加強通風,做好豬場生物安全管理。
②對病情較輕的豬只進行隔離治療,採用抗球蟲類藥物地克珠利進行針對性治療,混飲 0.10~0.15 g/L,環丙沙星進行肌肉注射,防治繼發細菌感染,連用 5~7 d。
③對未發病豬群進行豬圓環病毒 2 型滅活疫苗緊急免疫,對於治療的發病豬待病情穩定後再進行疫苗免疫。
④採用磺胺氯吡嗪鈉、氟苯尼考和黃芪多糖按預防劑量混合拌料,連用 5~7 d。
⑤對豬舍的糞便,集中清理,堆積發酵,殺滅糞便中的球蟲卵囊。15 d 後回訪,除有 2 頭仔豬因為病情嚴重治療無效後死亡,其餘病豬全部康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五:討論
豬圓環病毒 2 型屬於圓環病毒科圓環病毒屬,病毒直徑僅 14~25 nm,是目前獸醫學中發現的最小病毒之一,目前所發現的豬圓環病毒病主要是由豬圓環病毒 2 型感染所致。
由於豬圓環病毒 2 型的感染可以破壞豬群的免疫系統,引發免疫抑制,如不及時治療很容易繼發細菌、寄生蟲或其他病毒性疾病的感染。
該病例中豬球蟲病的暴發可能是由於豬群感染豬圓環病毒 2 型後繼發所致。豬球蟲病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以春夏兩季最易發生,在豬球蟲病流行的豬場或地區可在每年春季或夏季進行 1~2 次預防性驅蟲。
同時,加強豬群的飼養管理,做好豬舍清潔衛生和通風工作,及時清除糞便進行堆積發酵,殺滅糞便中的蟲卵。
近年來,出現很多病毒與細菌或寄生蟲混合感染的病例報告,有的甚至是多種病毒或細菌的同時感染。該病例中即為豬圓環病毒 2 型與豬球蟲的混合感染,這種混合感染僅僅依靠臨床症狀和剖檢病理變化很難進行確診,因此實驗室的檢測尤為重要,在臨床症狀和剖檢病理變化的基礎上,針對性開展寄生蟲檢測、細菌學和病毒學檢測,對病情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為採取針對性的防治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