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非瘟後活下來的豬長期帶毒?會感染其他豬嗎?留還是殺?

2020-12-06 養豬界

非洲豬瘟病毒,根據其致病力的不同,可分為高致病性、中等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三類。高致病性毒株能造成嚴重的急性病症,並在感染後4-15天達到90-100%的死亡率;中等毒性的毒株死亡率在30-70%;低致病性毒株的死亡率在10-30%。

中低等級感染後存活下來的豬只是否長期帶豬並向外界排毒,這是長期爭論的焦點。德國弗裡德裡希·勒夫勒研究院診斷病毒所的研究人員給出了自己的實驗結論。

一、實驗設計

實驗中,研究人員選取了36頭非瘟病毒檢測陰性、非瘟抗體檢測陰性的5-6月豬,其中30頭作為攻毒豬,用分離於荷蘭的中等毒性的 Netherlands』86 毒株通過病毒培養上清液滴鼻的方式進行接種感染,稱為C型豬。C型豬隨機分為三組,每組10頭,分別關在一個豬舍三個獨立的大欄中。

剩餘6頭不接種病毒,用於在C型豬感染後期與其同欄飼養,檢測感染後期C型豬的感染能力,稱為S型豬

感染後,C型豬每天檢測直腸溫度並觀察臨床現象。如果溫度兩天以上達到40度,則確認為發燒。臨床觀測症狀包括:活潑度、耐受度、呼吸頻率、步態、皮膚、眼睛、臉頰和採食量等,並建立評分系統。

為了評判感染後豬只病毒血症、排毒和免疫應答的程度,在感染第3,7,10,14,20,29,42,48,63和91天抽取前腔靜脈血進行化驗。

同一時間,為了檢測感染豬只排毒情況,用棉籤拭子收集包括糞便樣品、唾液和口咽部樣品在內的拭子樣品,用作qPCR檢測。從105天到126天,拭子樣品每周收集一次。

99天後,倖存的19頭C型豬與6頭S型豬混養,每組放2頭S型豬,並按原本實驗設計收集各類檢測樣品。164/165天後,所有存活的C型豬和S型豬解剖採集組織樣品檢測,包括:扁桃體、唾液腺、脾臟、肺臟和下頜淋巴結,以及腹股溝、肝、腎、腸胃、肺等多處淋巴結。

所有拭子樣品、血液樣品和組織樣品中病毒的都要用實時定量PCR檢測,抗體用ELISA檢測。為了檢測血液和組織中有活性的病毒,應用血細胞吸附實驗檢測。

二、實驗結果

1、臨床症狀

中等毒性的 Netherlands』86毒株感染後的C型豬表現出多種不同臨床症狀,包括急性致死、延遲致死、慢性病症,以及最終恢復等。

多數豬只在感染4-6天,出現發燒症狀。在急性死亡的豬隻身上,臨床症狀表現為萎靡不振、結膜炎、不採食、便秘、皮膚變紅,特別在耳朵和眼睛區域;發燒41.8℃,一些豬在高燒5天後出現中樞神經障礙症狀。急性症狀平均持續8-10天。該階段死亡的豬,解剖發現多個臟器出血:外周淋巴結腫脹和出血,腎臟出血點和肺部水腫。

2、病毒檢測

所有30頭C型豬在滴鼻感染一段時間後,抽血做qPCR檢測都檢出陽性,第一次檢測出陽性的時間在感染後3-21天之間。在第10和14天,血液中病毒含量最大。在感染第42天,6頭C型豬第一次qPCR檢測結果呈陰性,第48天7頭,第63天10頭結果陰性。到了第91天,儘管52%的C型豬仍舊陽性,但病毒載量降低了(Cq 28-30)。

同時間的30頭C型豬血樣HAT檢測(HAT檢測陽性說明ASFV有感染活性)發現,血清HAT檢測結果與血液PCR結果一致,大多數HAT檢測陽性結果出現在14天感染。有趣的是,HAT第一例陰性結果出現在29天,隨後大量存活的C型豬出現HAT陰性,到了第63天所有存活的C型豬檢測陰性。這可能表明存活的非瘟感染豬喪失感染能力要早於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出現。

棉籤拭子採樣檢測結果顯示感染ASFV的C型豬排毒情況。口腔拭子樣品qPCR檢測在感染第3天出現陽性結果(兩頭豬)。在第7和10天,絕大多數的口腔拭子樣品出現陽性(Cq在30-41間)。從第14天開始,陽性拭子樣品數量開始減少,到第21和29天,只有1個樣品呈現陽性,到了第42天,所有的口腔拭子樣品呈現陰性。唾液樣品與口腔拭子結果一致,在7-10天出現陽性結果高峰,在14天開始減少。不同的是,唾液樣品病毒載量更多,持續時間更長。糞便樣品中的病毒含量更低,最後的陽性樣出現在第29天。

ELISA檢測感染豬抗體情況。第一批可疑結果(5頭)和陽性結果(13頭)在感染後第13天出現,隨後抗體陽性豬數量和抗體阻斷率穩定增加(增大)。到了第29天,所有C型豬抗體顯示陽性(阻斷率在74-98%),到了第63天,所有C型豬阻斷率達到99-100%。存活的C型豬直到實驗結束仍表現陽性,但是產生的抗體是ASFV p73蛋白特異性的抗體,但不能產生有中和作用的抗體。

6頭S型豬從實驗開始至結束,未表現非瘟感染臨床症狀,qPCR檢測、HAT檢測和ELISA檢測結果均呈陰性,表明在第99天,S型豬和感染非瘟後存活C型豬混養,C型豬已不具備感染能力。

綜上,中等毒性的Netherlands』86毒株感染後的豬只在4-6天內既出現臨床症狀,並且嚴重程度各異,包括急性致死、延遲致死、慢性病症,以及最終恢復等。在感染幾天(最早3天)後便出現病毒血症,可通過PCR、HAT試驗等方法檢測,同時開始出現排毒,第3天口腔及唾液中就可檢測病毒,糞便中稍晚;ASFV抗體(p73特異性抗體)出現更晚。然而存活下來的感染豬只並不會長期帶毒,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毒載量逐漸降低,並最後完全清除。HAT試驗陰性結果最先出現,隨後qPCR結果也將轉為陰性,健康豬只與感染99天後的存活感染豬混養也不會出現感染。但存活下來的感染豬並不會產生有效的中和抗體。

來源:楊有福老師

相關焦點

  • 感染非瘟後的康復豬能留嗎?復養理論上能夠成功!
    感染非瘟後的康復豬長期帶毒嗎?會不感染其他豬?2018年08月至今,我們對非洲豬瘟的認識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過程,據了解,非洲豬瘟病毒致病力有所不同,高致病性、中等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三類的死亡率有差異。那麼,感染非洲豬瘟疫情存活下來的豬到底是不是長期帶毒?會不會感染其他豬只?
  • 若豬場裡有豬得了非瘟,豬全部都會死嗎?為什麼?
    如果豬場裡有豬得了非瘟,豬全部都會死嗎?實際上,豬場裡有豬得了非瘟之後並不是全部都會死亡的,但是為了防止非洲豬瘟病毒向外擴散,必須全部進行撲殺,做無害化處理。雖然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疫苗研發成功,但是很多養殖戶根據自己豬場的實際情況,研發出一套可行的防控辦法來避免感染非洲豬瘟。如果豬場裡有的豬得了非洲豬瘟,那麼其他的豬都會死嗎?其實不會全部都死的。
  • 非洲豬瘟耐過的母豬會不會終身帶毒,可以留種嗎?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發生過非瘟的豬場,有些豬只發病耐過沒有死亡,可以留種嗎?這樣的小母豬會不會終身帶毒,影響後期的生產,導致所產仔豬不健康呢? 對於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從業多年的臨床一線獸醫工作者,我遇見過這種情況,有的是豬場客戶反應,有的是公司豬場出現類似問題。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感染非瘟後母豬帶毒問題。
  • 感染非瘟後存活的豬並不會長期帶毒!
    本文整理了來自德國因塞爾裡姆斯弗裡德裡希-洛弗勒研究所的一份針對豬ASFV帶毒狀態的研究報告,實驗用了36頭豬,歷時165天,得到了一個明確的結果:陰性哨兵豬與實驗感染豬在感染後99天混欄沒有轉陽,實驗感染存活的豬組織中也沒有分離到病毒,表明存活下來的感染豬並不會長期帶毒,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毒載量逐漸降低,並最後完全清除病毒。
  • 得了非瘟的豬會康復嗎?康復後會把病毒傳給健康豬嗎?答案來了
    一、病毒感染機制和在豬體內移行規律 傳播方式:首先,病毒通過直接接觸性傳播,可以通過病豬和健康豬直接接觸,也可以通過病豬的分泌物與健康豬接觸。 感染途徑:如果豬只體表或者呼吸道、消化道有黏膜損傷,或者破口、傷口,與病毒接觸後更容易感染。
  • 豬感染後潛伏期多久?
    支持豬價上漲、支持中央能夠出臺更多的養豬扶持政策!就請你點擊文末「在看」表達你的態度!分享這篇文章到微信群和朋友圈,傳遞養豬人精神!分享養豬人的正能量!讓更多人看到養豬人的心聲!小編在這裡感謝大家,我們會繼續努力!服務全國養豬人,歌頌養豬人偉大精神!
  • 豬感染非瘟後,一定不要打退燒針,切忌!
    如果豬感染了非洲豬瘟,發燒打了退燒針後豬還會吃食嗎? 如果豬感染了非洲豬瘟,發燒打了退燒針後豬大多數情況是會退燒和採食少量飼料的,但是這種情況,並不是病毒得到控制,也不是疾病在好轉,而是機體被強制退燒,反而加快了病豬的死亡速度。所以,建議養豬人在感染後儘量不要去打退燒針。
  • 豬藍耳病與圓環病毒混合感染
    買回來第四天打了豬瘟弱毒苗,次曰豬開始有個別豬不吃食,起燒.以為是打疫苗引起的副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豬病越來越歷害,又注射了―次大劑量豬瘟疫苗無效,並且豬逐漸消瘦,死亡,呼吸困難。用多種抗生素均未見明顯效果。  一、主要症狀    體溫40.5--41.5'C,精神沉鬱,眼無神,明亮、扎堆、有屙幹屎或拉灰色糞便。
  • 非洲豬瘟病毒就可以感染豬
    劑量可以解釋臨床形式的差異嗎?換句話說,五個單位產生的臨床效果是否會比更高劑量的產生的效果小?不會,我們觀察到相同的臨床進程,與病毒的初始劑量或滴度無關。從感染途徑和極低的感染劑量來看,這麼小的劑量是否依賴於鼻內感染,直接接觸或氣霧劑?它是如何接觸到豬的?
  • 豬肉還能放心吃嗎?美加研究新發現:豬也會感染新冠肺炎
    加拿大政府的一項研究顯示,豬只也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挑戰此前中國科學家研究指稱豬不會罹患新冠肺炎的結論。研究人員指出,進一步研究有助於了解動物在維護與傳播新冠病毒上扮演的角色。加拿大與美國的一支聯合研究小組11日發表一份報告,指出研究人員在豬只染疫後兩周,在豬的組織內發現新冠病毒。
  • 石正麗團隊發現豬冠狀病毒可感染人類
    影片最後講述了該病毒的起源——最早來源於蝙蝠,在家豬體內進行重組後最終感染人類。發生這種疾病的豬,會導致嚴重的急性腹瀉和嘔吐,新生豬仔(五日齡及以下)因體重驟減和嚴重脫水而迅速死亡,與之相對,年齡較大的小豬以及母豬的感染症狀則較輕。
  • 非瘟抗性豬與感染家豬混養後無症狀,成功復養肥豬及種豬2700頭?
    近日,《中國獸醫學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我國藍思白2號豬抗非洲豬瘟特性鑑定》的研究論文,文章表明藍思白2號豬(LS-2)對人工感染的非洲豬瘟病毒具有明顯抗性!上周這篇文章在養豬界瘋狂刷屏,直到現在還有很多豬友開始在後臺詢問「在哪裡可以買到這個大白豬種?「、」是真的嘛?有用嗎?
  • 讓健康免疫守護「豬堅強」
    豬自身的抗病力對非洲豬瘟病毒是否有效?如何把豬養得更好?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國豬業復產大會上,部分專家和養殖企業負責人就此話題進行了探討和交流。豬群抵抗力是最後一道防線實例證明,再嚴密的生物安全措施,也難百分之百地把非洲豬瘟等病毒擋在豬場和豬舍之外。那麼,豬接觸了病毒後會不會都會感染、發病?「不一定!」
  • 一例豬圓環病毒 2 型與豬球蟲病混合感染的診治案例
    不同日齡豬對球蟲的敏感性不同,仔豬對球蟲很敏感嚴重時可造成死亡,成年豬時多呈隱性感染,造成感染豬生長不良,飼料利用率下降。隨著集約化、規模化生豬養殖模式的發展,生豬疫病的流行呈現出新特點,典型的豬圓環病毒病逐漸向非典型方向轉變,由於臨床症狀較輕,經常會被忽視,但由於其感染常常會導致機體免疫抑制,易於繼發其他疫病。
  • 豬場感染後如何「拔牙式清除」?!
    非洲豬場可防可控,萬一不幸感染,豬場應第一時間控制疫情,在第一時間確診後及時拔牙式清除,「拔牙式清除」的辦法既降低了疾病進一步傳播的風險,又可以將損失降至最低。 「精準清除」的原則是儘早發現和剔除異常可疑個體,那麼如何快速識別疑似豬只?
  • ...確認感染了非洲豬瘟疫,這也是韓國時隔一年後,再次出現家豬感染...
    2020-10-11 23:15:23來源:FX168 【韓國時隔一年又現非洲豬瘟 韓國非洲豬瘟或因野豬傳播】韓國農林畜產部9日表示,位於江原道華二聲川郡的一家養豬場3頭死亡的母豬確認感染了非洲豬瘟疫
  • 非瘟,新冠,禽流感,豬流感,畜牧業都經歷了啥?
    非瘟,新冠,禽流感,豬流感,畜牧業都經歷了啥?,人們不免擔憂,甚至恐懼,很多人會自然想起17年前(2003年)「非典」(SARS)那場噩夢......但是以當時的豬價水平來看,已經很接近實際的養殖成本線了,所以當時全國生豬市場的豬價情況,在很大程度上也已經基本走出了虧損區(面對對象是沒有被非瘟搞上的豬場)!
  • 62個國家感染非瘟,只有13個根除,如何做到非洲豬瘟不再發生?
    因為,目前全球只有個別國家做到根除非洲豬瘟,而且還是執行的嚴格撲殺,幾乎撲殺了全國大部分生豬。非瘟從2018年8月3日在我國首次發現,到現在已經有了22個月的時間,從最早感染到全國各省上報首例,只用了8個月的時間,傳播之快令人咋舌,但是國內恢復速度較其他國家也比較快,1年半的時間,大部分地區非瘟防控壓力降低,目前國內復產、擴繁的豬場較多,集團化豬場在全國批地、建場,中小規模散養戶也都在不斷引種,相比於去年和前年的養豬景象,現在已大有不同
  • 誰在助長非瘟傳播?地方政府?養殖場?運豬車?屠宰場?
    在藤縣,養殖戶們不得不抓緊賣豬,不管是開始發病的還是沒有表現出症狀的。來不及賣就死掉的豬,只得自己挖坑填埋。前述養殖戶稱,半個月內,他家中的150頭豬死掉一大半,大豬幾乎死光,僅剩幾頭母豬和幾十隻小豬。  02 地方政府沒有迅速制定檢疫、撲殺政策  梧州當地人推測,疫情最早是從梧州西南方向的貴港、玉林或北海傳過來的。
  • 豬感染非洲豬瘟後還能活嗎?研究有新進展讓我告訴你……
    關於非洲豬瘟感染後還能存活嗎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非瘟感染後的豬基本沒有存活的。自從去年8月非洲豬瘟在瀋陽瀋北區爆發以來,凡是中招的豬場幾乎沒有倖免的,並以燎原之勢席捲全國。它的最大特點是發病過程短,出現症狀後感染死亡率基本是100%,現階段沒有藥物可以治療。而且一旦豬場發病後,豬場內的所有豬包括未發病的都會被全部撲殺和無害化處理。6月12日,非洲豬瘟的研究出現了新的進展。徐啟太教授極其團隊成功研製了「今珠多糖注射液」並擁有專利權,可以實現對非洲豬瘟不低於92%有效率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