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正麗團隊發現豬冠狀病毒可感染人類

2020-10-17 醫藥導報

2016年10月28日起,在中國廣東省清遠市的一個養豬場觀察到豬的致命性疾病暴發。

2018年4月4日,石正麗(武漢病毒所)、馬靜雲(華南農業大學)、童貽剛(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研究團隊合作在 Nature 雜誌發表論文,揭示導致這些豬致命性疾病的元兇是豬急性腹瀉綜合症冠狀病毒(SADS-CoV),是一種來自蝙蝠的新型冠狀病毒,屬於α冠狀病毒。

2020年10月12日,世界冠狀病毒研究權威專家、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的Ralph Baric教授在PNAS雜誌發表了題為: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oronavirus replication in primary human cells reveals potential susceptibility to infection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表明,近年在中國出現的豬急性腹瀉綜合症冠狀病毒(SADS-CoV)能夠在人類的肝臟細胞、腸道細胞以及呼吸道細胞中有效複製,因此該病毒對人類具有潛在威脅。研究團隊還證實了抗新冠藥物瑞德西韋能夠有效抑制SADS-CoV。

SADS-CoV屬於α冠狀病毒,不同於新冠病毒的β冠狀病毒,但冠狀病毒具有在不同物種之間快速跳躍的潛力,許多在動物中發現的冠狀病毒也可能感染人類,也就是所謂的溢出效應,這項研究表明,SADS-CoV同樣能夠在人類細胞中複製增殖,因此我們需要提高警惕,加強監測。


2011年,一部紀實風格的病毒題材電影——《傳染病》上映,影片靈感來源於SARS,虛構了一種靠著空氣就能傳播的新型致命病毒,並在全世界範圍內肆虐流行,而世界各地的醫療組織爭分奪秒研究病毒抗體,最終戰勝了這一病毒。

影片最後講述了該病毒的起源——最早來源於蝙蝠,在家豬體內進行重組後最終感染人類。

實際上,豬瘟一直在我國有小範圍發生。

自2016年10月28日起,在中國廣東省清遠市的一個養豬場觀察到豬的致命性疾病暴發,值得注意的是該養豬場非常靠近2002年第一例SARS病例的所在地——佛山

發生這種疾病的豬,會導致嚴重的急性腹瀉和嘔吐,新生豬仔(五日齡及以下)因體重驟減和嚴重脫水而迅速死亡,與之相對,年齡較大的小豬以及母豬的感染症狀則較輕。


隨後,研究人員在該養豬場20-150公裡範圍內的另外三家養豬場中發現了相同的疾病爆發。直至2017年5月2日,該疾病已導致這四個養豬場死亡24693頭仔豬,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2018年4月4日,石正麗(武漢病毒所)、馬靜雲(華南農業大學)、童貽剛(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研究團隊合作在 Nature 雜誌發表了題為:Fatal swine acute diarrhoea syndrome caused by an HKU2-related coronavirus of bat origin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證實一種新型的與HKU2相關的蝙蝠冠狀病毒,即豬急性腹瀉症候群冠狀病毒(SADS-CoV),是造成之前廣東豬致死性疾病爆發的病原體。

野生動物病毒庫的跨物種傳播對人類和家畜健康構成明顯威脅。蝙蝠是新出現病毒最重要的宿主之一,石正麗團隊先前的研究也證實了SARS病毒正起源於一種蝙蝠——中華菊頭蝠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通過二代測序的方法從患病仔豬小腸中收集的樣品中獲得一個27173bp的冠狀病毒基因組,並隨後進行了宏基因組分析。

序列比對發現:四家養豬場分別獲得的病毒基因組具有99.9%的同源性,即表明四家養豬場的豬瘟由同一種病毒引起;此外,該病毒基因組與HKU2-CoV具有95%的同源性。


研究人員通過使用針對核衣殼基因的qPCR發現與母豬相比,該病毒在仔豬中複製的滴度更高,並且正如其他豬腸道冠狀病毒所觀察到的,SADS-CoV顯示出明顯小腸的組織嗜性。為了調查可能的人畜共患病傳播,研究者還使用了螢光素酶免疫沉澱方法分析了與病豬密切接觸的35名農場工人的血清樣品,所幸均無SADS-CoV陽性結果。

儘管SADS-CoV和HKU2-CoV的總體基因組同一性為95%,但S基因序列同一性僅為86%,這表明HKU2-CoV不是SADS-CoV的直接祖先,但它們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

為了驗證這一假設,研究者基於RdRp(RNA依賴的RNA聚合酶)基因開發了一種SADS-CoV特異性qPCR分析方法,並篩選了2013年至2016年間從廣東省七個不同地點收集的591隻蝙蝠肛門拭子,其中共有58個樣品(9.8%)測試呈陽性,陽性樣品大部分來自已知的SARS相關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中華菊頭蝠

此外,研究人員依據科赫假說做了相關的動物感染實驗,證實SADS-CoV確實為引起此次豬急性腹瀉症候群的病原體

PNAS雜誌發表的這項研究則證實SADS-CoV 能夠在多種人類細胞中複製增殖,與SARS-CoV-2主要感染肺部細胞不同,SADS-CoV在人腸道細胞中能夠更快速複製增殖

此外,研究團隊還證實人類尚未對SADS-CoV產生免疫力,而SADS-CoV廣泛存在的宿主,以及它在人類細胞中的複製能力,表明SADS-CoV對人類存在潛在風險。

研究團隊進一步瑞德西韋(Remdesivir)SADS-CoV的抗病毒效果,之前的一系列研究表明,瑞德西韋對新冠肺炎具有一定療效,美國總統川普感染新冠後也使用了瑞德西韋治療。該研究發現,瑞德西韋對SADS-CoV具有強大的抗病毒效果。

研究團隊建議應對豬場工人和豬群進行持續監測,以發現是否有SADS-CoV感染的跡象,以防止疾病暴髮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研究團隊還表示,該病毒一旦溢出感染人類,瑞德西韋將是潛在治療方法。

論文通訊作者 Ralph Baric教授正在計劃開發SADS-CoV疫苗用於保護豬群,因為,監測能夠減少該病毒大面積暴發和向人類溢出的可能性,但最有效的方法還是疫苗。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

編排:戴衛 秀太

相關焦點

  • 石正麗團隊等2018年發現的豬冠狀病毒,被證實可感染人類
    教授團隊等在 Nature 雜誌發表論文,發現新型冠狀病毒SADS-CoV是造成廣東省小範圍豬瘟的病原體,且該病毒同樣來自中華菊頭蝠。Nature 雜誌發表論文,揭示導致這些豬致命性疾病的元兇是豬急性腹瀉症候群冠狀病毒(SADS-CoV),是一種來自蝙蝠的新型冠狀病毒,屬於α冠狀病毒。
  • 石正麗團隊兩年前已發現蝙蝠冠狀病毒感染人現象
    2017年11月底到2018年2月,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連續發表3篇論文,表示已發現SARS相關冠狀病毒在蝙蝠體內重組的證據,以及人類感染蝙蝠的SARS相關冠狀病毒的現象。石正麗團隊通過對雲南218位村民的血清測試,提示SARS類冠狀病毒有很高的潛力直接感染人,而無需中間宿主。
  • 石正麗團隊2年前已發現蝙蝠冠狀病毒感染人現象
    記者盤點近年研究成果發現,蝙蝠SARSr-CoV或其他潛在病毒感染人類的首份血清學證據,兩年前已得出。2017年11月底到2018年2月,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連續發表3篇論文,表示已發現SARS相關冠狀病毒在蝙蝠體內重組的證據,以及人類感染蝙蝠的SARS相關冠狀病毒的現象。
  • 石正麗:「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
    你有沒有發現這些警告沒有得到重視?與現實中大流行的規模相比,你的預期是怎樣的?石正麗:跨物種感染的風險始終是存在的,中國針對這一問題立了項,建立了相關設施和設備,以及組建了專家團隊。隨著全球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展,人類感染的風險也在不斷增加,這得到了我們研究的證實。不過,我們的研究並未涉及流行病規模的調查。
  • 中國「蝙蝠女俠」石正麗:現在發現的病毒只是冰山一角
    石正麗:2019年12月30日下午接到樣本以後,當時叫不明原因肺炎,我們隊這個樣本首先開展了冠狀病毒的研究。因為我的實驗室是長期做冠狀病毒研究的團隊,那麼同時我們也對樣本進行高通量測序,以及病原的分離。
  • ...人員在非洲發現四種菊頭蝠「近親」:攜帶冠狀病毒,暫不會威脅人類
    SARS冠狀病毒是造成2002-2003年SARS暴發的病原,造成全球8094人感染和774人死亡的重大疫情。早前,關於SARS病毒的起源眾說紛紜,猜測頗多。但2013年,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證實了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
  • 2015年美國科學家曾在實驗室創造了一種冠狀病毒,並能感染人呼吸道...
    該研究表明,SHC014冠狀病毒的表面蛋白具有結合和感染人類細胞的能力,這證實了人們對該病毒(或蝙蝠中發現的其他冠狀病毒)可能無需經過中間宿主就能直接感染人類的擔憂。武漢病毒所之前發現的冠狀病毒2018年4月4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 雜誌發表了一篇有關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廣東省引起小範圍豬急性腹瀉的研究論文——《Fatal swine acute diarrhoea syndrome caused by an HKU2-related coronavirus of bat origin
  • 石正麗答《科學》雜誌18問:「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
    (來源:ZHANG SHUYI)1、問:你發表過許多有關冠狀病毒的論文,甚至警告過這些病毒從動物到人傳播的可能性。你有沒有發現這些警告沒有得到重視?與現實中大流行的規模相比,你的預期是怎樣的?石正麗:跨物種感染的風險始終是存在的,中國針對這一問題立了項,建立了相關設施和設備,以及組建了專家團隊。
  • 《科學》專訪石正麗18條問與答——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
    石正麗:跨物種感染的風險始終是存在的,中國針對這一問題立了項,建立了相關設施和設備,以及組建了專家團隊。隨著全球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展,人類感染的風險也在不斷增加,這得到了我們研究的證實。不過,我們的研究並未涉及流行病規模的調查。
  • 石正麗為什麼「被叛逃」?
    接下來我來看看石正麗事件是怎麼發酵的:1.首先提出蝙蝠是病毒來源。2月3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關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研究論文,其中提到,該團隊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蝙蝠的證據。
  • 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美研究:恐透過豬傳播到人類身上
    ▲美國研究指出,出現在豬只身上的冠狀病毒,可能就人類健康構成威脅。(圖/取自免費圖庫Flcikr)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最新研究指出,發現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豬急性腹瀉症候群冠狀病毒(Sads-CoV),豬只一旦感染,將患有腸胃道疾病。它與如今大流行的新冠狀病毒應屬於同一家族,皆被認為起源於蝙蝠,儘管還不能確定是否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不過唯一能確定的是,這將對豬肉相關的產業造成一定的衝擊。
  • 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美研究恐透過豬傳播到人類身上...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最新研究指出發現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豬急性腹瀉症候群冠狀病毒(Sads-CoV)豬只一旦感染,將患有腸胃道疾病。
  • 鍾南山、石正麗、張永振入選時代周刊2020年具影響力100人
    今年1月,由石正麗領導的第一批科學小組成功分離出了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這種病毒對科學界來說是新發現的,但作為一名長期研究冠狀病毒的專家,石正麗很清楚它來自於蝙蝠。2003年,另一種冠狀病毒(SARS-CoV)引發了非典疫情。為了找到它的起源,石正麗和她的同事們前往中國西南部的洞穴。在那裡,她們發現蝙蝠感染了類SARS-CoV病毒。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石正麗團隊繼續深入挖掘了更多的洞穴,並發現了更多的蝙蝠冠狀病毒。
  • 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新冠病毒絕非人造,建議去蝙蝠棲息地溯源
    3月9日晚,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新發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石正麗做客騰訊「2020科學抗疫」線上公益課堂。她澄清,新型冠狀病毒絕非人為製造,華南海鮮市場的關閉確實給新冠病毒中間宿主的溯源帶來了困難。她還提醒,出現下一次蝙蝠冠狀病毒跨族群感染仍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 石正麗:1月14日已證明新冠病毒利用SARS病毒同源受體
    ACE2感染人,這一發現的時間比官方正式宣布新冠病毒可以「人傳人」早了一周。石正麗研究員公開比較了人感染的新冠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穿山甲冠狀病毒的基因組特徵,她特別強調了這三種冠狀病毒的S蛋白的吸附和糅合的部分有一個叫做PRRA的位點。「這個位點如果把它切開,那麼病毒的感染性就會很小,而人類感染的新型冠狀病毒中,就出現了這樣一個位點。」
  • 鍾南山、石正麗、張永振入選2020年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
    >石正麗領導的第一批科學小組成功分離出了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這種病毒對科學界來說是新發現的,但作為一名長期研究冠狀病毒的專家,石正麗很清楚它來自於蝙蝠。2003年,另一種冠狀病毒(SARS-CoV)引發了非典疫情。為了找到它的起源,石正麗和她的同事們前往中國西南部的洞穴。在那裡,她們發現蝙蝠感染了類SARS-CoV病毒。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石正麗團隊繼續深入挖掘了更多的洞穴,並發現了更多的蝙蝠冠狀病毒。2015年,石正麗和她的同事警告說,另一種蝙蝠冠狀病毒可越過物種屏障,造成嚴重破壞只是時間問題。
  • 石正麗向nature正式提交新冠病毒源頭補充材料
    2020年11月17日,石正麗團隊正式向NATURE提交了RaTG13的詳細來源。而經宏基因組測序後,石正麗發現,目前流行的COVID-19複製酶的序列和他們實驗室之前在蝙蝠裡分離到的一個蝙蝠冠狀病毒毒株RaTG13相似度非常高,整體基因組相似度高達96.2%。
  • 石正麗與美國科學家發表研究,監測蝙蝠冠狀病毒跨物種傳播
    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和美國生態健康聯盟(EcoHealth Alliance)主席彼得·達什亞克(Peter Daszak)教授團隊5月31日在科學預印版網站BioRxiv發表了關於蝙蝠冠狀病毒跨物種傳播的最新研究論文,這篇論文已經被《自然通訊》雜誌接受,並將於近期發表。
  • 專訪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溯源很重要,但可能永遠找不到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發表題為「新冠肺炎病原學鑑定和可能的起源」主旨演講。石正麗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團隊正在溯源新冠病毒的自然源頭,不過新冠病毒藉由哪種中間宿主、如何從自然界傳播到人類,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答案。病毒溯源的過程或許漫長,也或許永遠沒有答案。
  • 石正麗《自然》發表新冠病毒源頭最新信息
    而經宏基因組測序後,石正麗發現,目前流行的COVID-19複製酶的序列和他們實驗室之前在蝙蝠裡分離到的一個蝙蝠冠狀病毒毒株RaTG13相似度非常高,整體基因組相似度高達96.2%。但與受體結合的S基因部分與其他常見SARS-like冠狀病毒的差別非常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