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和預防措施必須考慮到,低至5單位的ASF病毒足以產生感染。
更好地了解ASF病毒將有助於其控制和早期診斷。研究小組負責人Grzegorz Wozniakowsk教授正在對其研究以幫助更好地了解該病。他(Walczak等人,2020年)試圖研究與病毒載量和脫毒相關的風險,並提出了在豬場層面正確識別該病可能遇到的困難。
通過使用3種不同劑量的高毒力菌株1000-500-5血凝單位(HAU,病毒定量單位),為預防和早期診斷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以下總結一些主要發現。
僅需五個單位的ASF病毒就可以感染豬:事實上,產生感染所需的效價確實很低,這一事實告訴獸醫和豬場員工,可能僅需很小劑量的ASF病毒就能將其引入豬場。
對我們來說,真正令人驚訝的是,低至五劑量的病毒就足以模擬疾病的臨床過程。我認為,對于波蘭和周邊國家來說,這是最重要的信息。它影響到如何防止ASF從受感染的野豬群傳播到家豬群。有時人們很難認識到,某些有關生物安全的程序對於防止病毒傳播到豬場的重要性。最後,我認為關鍵是意識。我們正在竭盡全力組織宣傳活動,以展示我們動物試驗的結果,從而提高人們對該病毒潛在的傳染性和危險性的認識,該病毒可能在幾乎所有的豬場發生。
劑量可以解釋臨床形式的差異嗎?換句話說,五個單位產生的臨床效果是否會比更高劑量的產生的效果小?
不會,我們觀察到相同的臨床進程,與病毒的初始劑量或滴度無關。
從感染途徑和極低的感染劑量來看,這麼小的劑量是否依賴於鼻內感染,直接接觸或氣霧劑?它是如何接觸到豬的?
我們研究了是否可以通過鼻內途徑感染豬,確實如此,鼻內感染對ASF的傳播很重要。還對氣霧劑和空氣傳播進行了測試,結果仍在分析中,但我們有證據表明,其是有可能的。必須考慮的是,其他作者已證明氣溶膠或直接接觸途徑的感染。
考慮到在實驗中使用的ASF菌株具有很強的毒性,你有觀察到臨床表現上的差異嗎?
在該實驗過程中,該疾病至少出現三種形式的ASF(急性,亞急性和慢性)。先前的一些研究表明,疾病的形式可能取決於特定病毒分離株的毒力(即慢性-低毒力毒株,亞急性-中毒毒力毒株等)。其他研究表明,ASF的臨床過程可能不僅取決於分離株的毒力,而且還可能與劑量,感染途徑和動物個體易感性有關。然而,我們的研究證明,相同的病毒分離株可能引起該疾病的不同臨床形式。
圖1 慢性非洲豬瘟。箭頭表示關節腫脹
資料來源:Walczak等人,病原體,2020,9,237
在實驗中,我們觀察到了普通的,典型的ASF,但出現了非特定的臨床症狀,如發燒,身體蒼白,精神不振,和採食量減少。但還應考慮到某些病毒血症動物會發燒延遲。在某些情況下,甚至無法檢測到發燒。一頭出現高燒的病毒血症動物仍然對飼料感興趣。
在我們的實驗中,我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在一頭感染豬上,我們看到了慢性病進程。這頭豬存活到實驗的第32天,並表現出非洲豬瘟的典型臨床病程。這表明,在某些情況下,豬或野豬可能在感染後存活下來。
預計最短的潛伏期為5天。患有慢性疾病的豬(存活者)的潛伏期延長(12天和20天),但是另一方面,幾頭亞急性ASF豬也存在潛伏期延長的情況(16和17天),因此潛伏期長短與疾病形式不一定直接相關。
獸醫診斷可能很困難,最終結果應該始終基於實驗室調查。臨床症狀可能是非特異性的和可變的。在實踐中看到的一些體徵可能暗示可以用抗生素治療的疾病,例如丹毒。但是ASF病毒在豬與豬之間的傳播速度很慢。有時,一頭豬的體溫超過41.5度,可能是非洲豬瘟開始爆發的第一個臨床症狀。
豬場,特別是處於高風險地區的豬場,應立即對每例原因不明的動物死亡進行診斷,並應按照生物安全程序妥善處理動物屍體(病毒載量最高的材料)
豬場工作人員和獸醫是最早可能接觸到受感染動物的人。他們對可疑動物的正確診斷,處理和處置程序的了解以及對實際流行病學的了解,可能在預防和最大程度減少潛在疫情的蔓延中發揮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