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耳、豬瘟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診斷方法及控制措施

2021-01-11 搜豬網

  通過對山東某規模化豬場藍耳、豬瘟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引起的疫情的病原及抗體水平檢測與分析,對藍耳、豬瘟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的疫情做出診斷並提出豬場整體防控措施。經過臨床症狀、病理剖檢,細菌分離鑑定及抗原、抗體檢測對疫情病因進行確診分析。結果表明,本疫情主要是藍耳、豬瘟病毒和胸膜肺炎混合感染,同時根據抗體水平的檢測發現該豬場免疫程序存在設計缺陷。由於該豬場疫情屬於混合感染,進行防控時應從豬場整體考慮制定綜合防治措施。

  隨著我國養豬行業的規模化、區域化、集中化的快速發展,很多大型規模豬場迅速籌建,快速發展的背後出現的是基礎硬體設施達標,而人員管理軟體跟進不上。管理人員的養殖技術、疫病防治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給疫情在豬場的發生滋生了溫床。目前各個規模豬場管理者最為關心的問題是如何降低保育豬發病率,提高豬場生產性能指標,但是保育豬發病率高,成活率低,一直是豬場的頭疼問題。

  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和豬瘟是養豬業的兩大「殺手「疫病,不僅對豬體造成嚴重損害,且所引起的免疫抑制問題常造成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或繼發感染,導致疫苗免疫失敗,造成治療效果不佳。免疫抑制病毒與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感染是目前豬場臨床上疫病發生最普遍,處理起來最為棘手的問題。下面介紹一起規模豬場發生藍耳和豬瘟病毒與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混合感染的治療與控制措施。

  1、發病情況

  山東某養殖集團飼養種豬 3500 頭,其中存欄 14000 頭,屬自繁自養豬場,已進行過藍耳、豬瘟、偽狂犬、細小、乙腦、口蹄疫等疫苗免疫。2015 年 6月以來,保育豬及育肥豬相繼發病,發病率可達90%,死亡率近 10%,經阿莫西林、強力黴素、林可黴素等抗生素治療,但收效不大,病情仍在蔓延。

  2、臨床症狀

  斷奶仔豬和45日齡仔豬表現為精神倦怠、,拉黃色稀糞,腹式呼吸,個體腹部或耳尖發紺,其中54日齡左右傷亡嚴重,、患豬表現為食慾減退甚至廢絕,消瘦,被毛粗糙,皮膚蒼白,體表淋巴結腫大,以腹股溝淋巴結尤為明顯,部分豬皮膚上出現急性紅、粉紅甚至紫斑性的皮疹,後肢、腹部、耳部、嘴部皮膚發紺。有的後肢無力,行走搖晃,部分豬腹瀉,嚴重的體溫高達40~41℃,張口呼吸,呈現高度呼吸困難狀態,豬舍衛生一般,食槽內蒼蠅很多,豬體表較髒。

  3、病理解剖

  選取8頭54日齡發病豬只,進行剖檢取樣,其剖檢病理變化如下:全身淋巴結腫大,特別是腹股溝、肺門、腸繫膜與頜下淋巴結腫大、出血明顯如紫葡萄樣;整個肺臟與胸腔粘連,肉樣病變,胸腔有粘性滲出物;脾臟腫大,邊緣梗死灶;膀胱和腸壁有出血斑;腎臟有針尖狀出血點,髓質及腎盂、腎乳頭出血。

  4、實驗室檢測

  4.1 細菌分離鑑定

  無菌取病豬的肺臟劃線接種於血平板、TSA+血清+NAD上培養20小時,肺臟在TSA+血清+NAD上有半透明灰白色的大菌落如圖1,革蘭氏染色為革蘭氏陰性兩端深染的短桿菌如圖2,初步判斷疑似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挑取菌液進一步提取細菌 DNA,採用通用引物進行 PCR 擴增,結果顯示PCR擴增出特異性條帶,鑑定為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如圖3。

  4.2 藥敏試驗

  取分離菌株採用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 Kirby-Bauer 法進行藥敏試驗,共檢測 10 種原料藥,其中 10 種單方原料藥藥敏紙片購自北京九州天瑞科技有限公司,檢測結果見表 1。從表中可見單方原料藥中除了頭孢噻呋為高敏外,有3 種為中敏,4種為低敏感,2種不敏感藥物。

相關焦點

  • 藍耳、豬瘟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診斷及控制2
    4、實驗室檢測4.1 細菌分離鑑定無菌取病豬的肺臟劃線接種於血平板、TSA+血清+NAD上培養20小時,肺臟在TSA+血清+NAD上有半透明灰白色的大菌落如圖1,革蘭氏染色為革蘭氏陰性兩端深染的短桿菌如圖2,初步判斷疑似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挑取菌液進一步提取細菌 DNA,採用通用引物進行 PCR 擴增,結果顯示PCR擴增出特異性條帶,
  • 要防藍耳先控圓環?圓環藍耳混感豬場這幾個技術點必須注意
    藍耳和圓環病毒在感染豬體內能夠相互促進增殖,導致更加嚴重的臨床症狀和病例損傷。豬場避免兩病的混合感染的防控要點有哪些?要防藍耳先控圓環?圓環藍耳混感豬場這幾個技術點必須注意!《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 葉嘉宏 近年來,有關臨床上PCV2與HP-PRRSV混合感染報告越來越多。
  • 藍耳、圓環和鏈球菌控制不好,2 毫升核心技術拿到也是枉然!
    近一年多來,因慘遭一種名為布拉克豬瘟的外來病原入侵,養豬產業遭受重創,70% 以上的豬場業主已經破產或接近破產。活豬市場供應量銳減超七成,豬價狂升近三倍,低收入階層基本都吃不起豬肉,民怨沸騰。防患布拉克豬瘟的唯一有效武器,是布拉克豬瘟疫苗。但因該國主流獸醫學專家和既得利益集團竭力阻止,疫苗供應遲遲無法落實。
  • 豬藍耳病與圓環病毒混合感染
    買回來第四天打了豬瘟弱毒苗,次曰豬開始有個別豬不吃食,起燒.以為是打疫苗引起的副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豬病越來越歷害,又注射了―次大劑量豬瘟疫苗無效,並且豬逐漸消瘦,死亡,呼吸困難。用多種抗生素均未見明顯效果。  一、主要症狀    體溫40.5--41.5'C,精神沉鬱,眼無神,明亮、扎堆、有屙幹屎或拉灰色糞便。
  • 用好疫苗、掌握規律,藍耳陽性場也能穩定生產
    藍耳毒株不斷變異、持續感染、免疫抑制和抗體依賴增強,難以防控?"藍耳病一直是養豬業頭疼的疫病,特點是毒株不斷變異、持續感染、免疫抑制、和抗體依賴增強作用,使得藍耳病的防控相對其他豬病難以控制。多年來各方為消滅藍耳病付出了諸多努力,包括對藍耳苗製備的不斷優化、生物安全措施的嚴格落實。
  • 仔豬咳喘反覆難治癒可能藍耳病毒在作怪
    而且這麼嚴重的淋巴結腫大,根源不可能在於普通的咳喘上面,而是在於免疫抑制的疾病上面,現階段只有藍耳和圓環能造成這麼嚴重的免疫抑制問題。病症判斷之後,對小豬進行了解剖。解剖之後小豬胸腔有積液,肺部出血、水腫、有炎症,整個肺部出現感染;而且肝臟腫大、顏色加深;整個消化系統黏膜出血,如果胃部出血嚴重的話小豬會出現拉稀、腹瀉,形成胃潰瘍的話還會伴隨嘔吐,嘔吐不全是非洲豬瘟的症狀。藍耳病毒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①繁殖障礙方面,針對母豬和公豬。②呼吸道方面,針對是保育豬和育肥豬。今天我們主要講呼吸道方面。
  • 「非常」時期,非洲豬瘟的鑑別和診斷
    非洲豬瘟並不總是表現出完整的臨床症狀。在疫病的早期階段或當少數動物受到感染時,可能很難實現臨床診斷。因其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的症狀相混淆,臨床診斷非洲豬瘟通常是推測性的。此外,一些豬(和野豬)的其他疾病引起的死亡率與急性非洲豬瘟暴發的死亡率相似。在實驗室確診前,任何診斷都不具有結論性。
  • 2019年中國生豬價格走勢 非洲豬瘟臨床症狀、防範措施及中國非洲...
    其中包括的每個多基因家族都可發生缺失、增加、分化等變異,這在不同毒株之間差異很大,與病毒抗原變異、逃避宿主防禦系統等機制有關。非洲豬瘟病毒編碼的蛋白估計有160多種,但目前已知功能僅50多種,絕大多數蛋白的功能仍然未知。1、傳染源多樣發病豬、帶毒豬(康復豬和隱性感染豬)是非洲豬瘟的主要傳染源,野豬以及鈍緣蜱屬軟蜱是病毒的儲存宿主。
  • 美國利用納米孔測序技術,實現對非洲豬瘟病毒基因組的實時檢測
    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非洲豬瘟病毒科家族的唯一成員,是一種大型(200nM)複雜的囊膜雙鏈DNA病毒。ASFV可感染家豬和野豬,擴散快,致死率高(可達100%),對豬業造成嚴重的經濟後果。近期,美國農業部下屬的研究機構在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雜誌上發表了針對非洲豬瘟病毒的首個結合樣品富集、納米孔MinION測序技術、以及新型快速分析軟體的報告,實現對該病毒基因組序列的真正實時檢測。
  • 非洲豬瘟病毒就可以感染豬
    生物安全和預防措施必須考慮到,低至5單位的ASF病毒足以產生感染。更好地了解ASF病毒將有助於其控制和早期診斷。研究小組負責人Grzegorz Wozniakowsk教授正在對其研究以幫助更好地了解該病。他(Walczak等人,2020年)試圖研究與病毒載量和脫毒相關的風險,並提出了在豬場層面正確識別該病可能遇到的困難。
  • 石彥東:非洲豬瘟影響下的豬場復養措施
    目前,雖然非洲豬瘟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但還沒有有效的藥物可用於治療,也沒有疫苗能夠進行預防,因此對非洲豬瘟的防控還非常艱巨,還是一場長期的持久「戰役」。2019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頒布了最新版《非洲豬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對暴發非洲豬瘟的疫區詳細規定了封鎖與解封的時間以及復養措施等。1 要進行風險評估非洲豬瘟疫區內沒有感染過非洲豬瘟病毒的豬場可以繼續飼養。
  • 超越傳統 後浪來襲 淺析豬瘟E2亞單位疫苗的八大破局攻略
    而隨著生物技術的進步,一些新型疫苗開始被研發和生產,其中基因工程疫苗因可以完美規避現有活苗的諸多缺陷,並且適合於低成本、大規模生產,更關鍵的是可以實現免疫動物和感染動物的鑑別診斷,發展前景最為看好。如何解決目前豬瘟活疫苗的眾多技術瓶頸,在「困局」中求「破局」?2018年,傳統豬瘟活疫苗的後浪來襲。
  • 看國外:幹細胞方法有助於非洲豬瘟、藍耳疫苗的開發
    利用生產血細胞的方法將提供一個平臺,以幫助開發針對豬的致命感染的疫苗,如ASF和PRRS。他們旨在建立一個可靠的大規模系統,以開發和測試針對病毒感染的疫苗,例如非洲豬瘟、高傳染性潛在致命性疾病以及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PRRS),後者在商業豬群中普遍存在世界。研究人員將使用幹細胞技術來開發白細胞來源,該白細胞與受豬疾病影響的白細胞相同,可用於開發含有活病毒的疫苗。
  • 非洲豬瘟雙缺失鑑別診斷方法
    一種用於ASFV雙基因缺失鑑別診斷的三重實時螢光定量PCR方法深圳海關公布了一種用於非洲豬瘟病毒MGF_360-14L和CD2v雙基因缺失鑑別診斷的三重實時螢光定量PCR方法,具體信息如下。一該方法的簡介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引起的家豬和野豬的一種傳染病。在本研究中,作者建立了一種三重實時定量PCR方法來檢測和區分基因雙缺失的ASFV株和野生型ASFV株。本方法中,設計了3對引物和探針,分別針對B646L基因(p72)、MGF_360-14L基因(位於MGF360-505R基因中間)和CD2v基因的保守區。
  • 非洲豬瘟和豬瘟如何區分?養豬人快來學學,本文有好辦法
    非洲豬瘟和豬瘟對養豬業的危害大不相同,前者是毀滅性的打擊,後者雖然打擊也很大但是還有很多拯救的機會。但是,非洲豬瘟和豬瘟不是很好區分,都有發燒、身體發紅髮紫等症狀,導致不少養殖戶判斷失誤,從而採取了錯誤的措施,造成了更大的損害。本文,我們就教養豬人幾個區分非瘟和豬瘟的方法。
  • 一例豬圓環病毒 2 型與豬球蟲病混合感染的診治案例
    結果顯示,營養瓊脂平板和血瓊脂平板上均無細菌生長,表明病豬組織樣品中無細菌感染。3.3 病毒學檢測無菌採集患病豬的肝臟、脾臟和淋巴結,採用混樣方式提取 DNA 和 RNA,用於病毒抗原的 PCR檢測,每個樣品 2 次重複,分別對豬藍耳病病毒和豬圓環病毒 2型進行常規 PCR 檢測,檢測結果如圖 3、4 所示。
  • 5-8月非洲豬瘟重新進入高發期,加強預防是關鍵!
    ,非常容易將非瘟病毒感染帶到養豬廠。特別是在高降雨量時期,非洲豬瘟病毒能在水中長時間存活。相關數據和信息顯示,非瘟病毒可以在水蛭中存活140天。受感染的水可根據地表徑流排入豬場水源,地表水可根據入滲環境受到汙染。在多雨季節養豬廠水資源汙染風險性擴大。在水中添加有機化學複合鹼化劑可以消除家畜自來水自然環境所造成的間接感覺方式。
  • 非洲豬瘟的防控消毒措施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和高度致死性傳染病,病死率可高達100%,本病迄今尚無有效疫苗應用,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定必須通報的動物傳染病,也是我國優先防範的重要外來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