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疫苗、掌握規律,藍耳陽性場也能穩定生產

2021-01-09 吾谷網

用好疫苗、掌握規律,藍耳陽性場也能穩定生產

【公眾號】新牧網2017-10-12 09:57:53

閱讀(11560)

藍耳毒株不斷變異、持續感染、免疫抑制和抗體依賴增強,難以防控?","fileid":504594131,"source_url":"http://wap.xinm123.com/?...


藍耳病一直是養豬業頭疼的疫病,特點是毒株不斷變異、持續感染、免疫抑制、和抗體依賴增強作用,使得藍耳病的防控相對其他豬病難以控制。藍耳苗應該具備什麼特性才能為藍耳病控制帶來新的福音?


藍耳病一直是養豬業頭疼的疫病,特點是毒株不斷變異、持續感染、免疫抑制、和抗體依賴增強作用,使得藍耳病的防控相對其他豬病難以控制。多年來各方為消滅藍耳病付出了諸多努力,包括對藍耳苗製備的不斷優化、生物安全措施的嚴格落實。


這些努力收穫了一些成效,近兩年來藍耳病的危害也呈逐漸減弱趨勢,臨床表現為母豬懷孕後期的流產少了,但保育豬、和育肥前期的生長豬的消瘦、咳嗽、脊背潮紅、關節腫脹依然存在,說明PRRSV依然對豬有感染。



免疫藍耳苗,對豬場「防藍」功不可沒。但由於PRRSV的多樣性,豬場似乎難於選擇。


2017年5月8日,成都天邦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懸浮培養工藝耐熱保護劑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耐熱保護劑活疫苗(JXA1-R株)「藍福佳」成功獲得批文,成為首個將懸浮培養工藝運用在制苗上的藍耳弱毒苗產品。6月「藍福佳」正式上市,為豬場防控藍耳病帶來新選擇。


成都天邦新近推出的「藍福佳」,擁有怎樣的技術特點,能否為藍耳病控制帶來新的福音呢?


抗原含量高,是藍福佳的一大特點。高致病性藍耳病弱毒苗的國家標準為不低於105.0TCID50,而「藍福佳」註冊抗原含量達到了105.5TCID50 ,內控標準則達到106.0TCID50以上。


疫苗抗原含量與企業制苗成本和成品穩定性有相關性,據介紹,成都天邦之所以能夠將抗原含量做高,與將懸浮培養工藝運用到藍福佳製作上是分不開的。



「成都天邦首次將懸浮培養工藝運用在藍耳苗生產製作上,培養病毒含量提高到108.5-9.0TCID50/ml,比傳統轉瓶培養的107.0-7.5TCID50高1.5個TCID50。以20頭份/瓶規格為例,藍福佳成品每頭份病毒含量要做到105.5TCID50,因此要求凍幹前病毒含量不低於107.0TCID50/ml。而使用懸浮培養工藝將培養病毒含量提高到108.5-9.0TCID50/ml,完全可以滿足採用稀釋配苗方法配製凍幹前病毒含量不低於107.0TCID50/ml的20頭份/瓶規格的藍福佳要求,處理空間有1.5-2.0個TCID50之多。做高每頭份疫苗抗原含量的同時,還保障了每瓶疫苗的批間穩定性。」成都天邦研發部經理嶽豐雄說,「轉瓶培養由於培養病毒含量較低,同樣的20頭份/瓶規格產品凍幹前病毒含量雖然僅需要做到106.5TCID50/ml,其處理空間卻只有0.5-1.0個TCID50,因此批間穩定性較低。而這種對比在100頭份/瓶規格的藍耳苗中更為顯著,藍福佳100ml/瓶稀釋操作空間在0.7-1.2個TCID50之間,而使用轉瓶培養空間僅有0.2個TCID50。」


據了解,藍福佳除了TCID50提高之外,還使用耐熱保護劑技術進一步提高疫苗穩定性,為其提供了更寬鬆的運輸保存條件--從-15℃提高到2-8℃保存和運輸溫度。


成都天邦高級技術服務總監吳其林告訴記者,抗原的穩定性對藍耳病疫苗來說意義重大,耐熱保護劑的使用根本上也是為了保障用戶在使用的時候疫苗中的抗原含量與出廠時差別不大。



根據成都天邦提供的一項實驗數據顯示,不含耐熱保護劑的藍耳苗在2-8℃放置6個月,抗原含量就可降至國標105.0TCID50之下,接近完全保護的紅線104.0TCID50,實驗證明在抗原含量只有103.6TCID50時疫苗就僅有57%的保護了。含有耐熱保護劑的藍福佳在37℃條件下放置7日,抗原含量下降也不超過1個TCID50。


另一方面,在攻毒實驗中也表明,在藍耳苗抗原含量不高或降低的情況下,攻毒實驗中會出現豬體溫升高超過41℃的發病症狀。嶽豐雄介紹,「實驗數據顯示,抗原含量較低的藍耳苗在攻毒後會出現豬體3日以上體溫高於41℃的現象,也就是說不能提供穩定的保護。可能豬體本身並不會出現臨床症狀、或者病變,但體溫升高會間接影響到豬的健康狀態、採食。」提高藍耳苗病毒含量,可以降低攻毒期間的體溫升高。也就是說,更高抗原含量的藍福佳將可以更好地抵禦藍耳病毒入侵時對豬體造成的影響。


安全性是藍耳苗最重要的衡量指標。在上市發布會上,嶽豐雄展示了藍福佳的免疫抑制實驗和安全性實驗。


實驗中將每頭豬超劑量注射,每頭10頭份注射藍福佳,或單劑量注射1頭份藍福佳,或者單劑量注射一頭份後再在14天後重複注射一次藍福佳,豬群均表現體溫正常。觀察結束後剖檢,顯示豬只肺臟正常無病變。且接種時豬群無任何應激或副反應。



在實踐應用上,漢世偉獸醫總監王星晨表示,漢世偉母豬群以及合作家庭農場均使用藍福佳防控藍耳病,無一頭產生應激反應。


免疫藍福佳除了無應激、和副反應外,免疫抑制也是藍耳苗必須考驗的一環。國家疫控中心對藍福佳進行了免疫抑制實驗,結果顯示無論是先接種藍耳苗再接種豬瘟苗,還是同時接種兩種疫苗,均不會影響豬瘟保護抗體的產生。


成都天邦也開展了對藍福佳的免疫抑制實驗。分別對實驗豬只免疫10頭份藍福佳,14日後免疫0.5頭份豬瘟苗穩常佳;免疫1頭份藍福佳,14日後免疫0.5頭份豬瘟苗穩常佳;對照組分別免疫0.5頭份和1頭份豬瘟苗穩常佳。實驗結果顯示,無論是單劑量還是超劑量免疫藍福佳後再注射豬瘟苗,均不會產生免疫抑制,不會對豬瘟抗體產生影響。由此證明使用藍福佳不會引起免疫抑制作用。


據多方監測數據顯示,雖然當前高致病性毒株仍然是優勢流行毒株(佔44%左右)但下降明顯,NADC-30-like毒株已經形成一個獨立的分支,流行強度呈上升趨勢(佔25%甚至更高)。NADC-30-like毒株能引起中等毒力的繁殖障礙。

針對諸多毒株流行的現狀,嶽豐雄在會上展示了藍福佳對包括NADC-30-like在內的國內多種流行毒株均有交叉保護效果。結合合理的生物安全措施,可有效防控NADC-30-like毒株入侵感染。


成都天邦技術服務經理郭海榮表示,即使是都是江西株,其效果也會有差異。「疫苗製作過程中需要對種毒、種細胞進行優化,這些區別就會體現在使用效果上。」

實踐:保證藍耳病陰性場豬只高生長性能,陽性場豬只生產穩定


漢世偉獸醫總監王星晨也分享了「藍福佳」在藍耳病陰性轉陽時的應用案例。王星晨介紹,在漢世偉江蘇聖山場(5000頭母豬),今年1月投產時藍耳病為陰性,窩產活仔數在11頭左右,3周後藍耳陰性轉陽,窩產仔數迅速降入6-8頭之間。在確定是藍耳病感染之後,迅速做了封群處理,並將所有後備、經產母豬、查情公豬全部免疫一針藍福佳,1個月之後再次進行藍福佳免疫,其間不再引入新後備母豬。在20周之後藍耳病進入穩定狀態,生產成績顯著回升,活產仔數已經達到13頭。該案例從臨床實踐上證明藍福佳在控制藍耳病爆發時的防控效果。


此外,在藍耳陰性場,不打藍耳苗防控壓力會很大,一旦轉陽將有長達20周的損失周期。魏建忠表示漢世偉會在公豬站、核心場、擴繁場、生物安全條件好的母豬場保持藍耳病陰性。陰性母豬場轉出的仔豬在豬只斷奶轉出後3天注射藍福佳,注射後沒有應激或死亡高峰,保持了與藍耳病陰性豬只一樣高生長效率,免疫一針可保護至出欄。



漢世偉將母豬場以藍耳病劃分健康級別將母豬場分為三類:一是藍耳陰性場,母豬群不使用任何藍耳病疫苗、仔豬斷奶後轉場後第3天(24日齡),在農戶免疫一針藍福佳,保護仔豬到出欄;二是生物安全較高的藍耳穩定場,母豬、仔豬使用經典毒株『藍力佳』;三是藍耳病陰性轉陽發病場、藍耳不穩定場,母豬、仔豬使用高藍毒株『藍福佳』實現穩定。


依漢世偉的經驗,若生物安全措施做不到、或達不到,藍耳病陰性場用藍福佳主動轉陽,損失少,且母豬群免疫抗體水平一致;藍耳病陰性場被動感染轉陽,損失大。


根據實驗室數據和臨床實踐表現,天邦股份董事長張邦輝對藍福佳非常有信心,表示「掌握好藍耳病規律,用好藍福佳,藍耳病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

吳其林提醒大家在防控藍耳病時,除了做好必要的生物安全措施、減少引種次數外,一個豬場不同時使用2個以上毒株的藍耳苗,所以不推薦藍福佳在一個豬場內做局部試驗,要換藍耳苗全場同時換;首次更換藍福佳,與上次藍耳苗免疫間隔2個月以上;一個豬場同時檢測到有經典毒株、高致病性毒株,建議使用JXA1-R藍福佳;一個豬場,場內PRRSV毒株越少,豬場越穩定。



相關焦點

  • 藍耳病陽性場穩定生產技術
    藍耳病感染陽性場穩定生產技術是當前養豬生產的核心,母豬適應性馴化是重要的技術之一。後備母豬適應性飼養包括:引種(轉群)和配種前的隔離及適應性馴化過程。後備母豬適應性飼養要達到的目標是:(1)接觸多種傳染因子並得到康復;(2)接種疫苗並產生相應抗體;(3)發育至性成熟並取得持久的好繁殖成績。
  • 馴化、淨化成熱議,疫苗選擇有門道
    但藍耳病傳播途徑多、帶毒排毒時間長,防控難度要大大高於非瘟,所以現階段有些豬場能防住非瘟,卻不一定能防住藍耳,生物安全是相對的概念,沒有人能做到絕對的生物安全防控,現階段通過藍耳疫苗幹預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郭海兵:目前國內藍耳病感染狀態可分為四類:陰性、陽性穩定且保育育肥無病毒循環、陽性穩定但在保育育肥階段存在病毒循環、不穩定爆發。
  • 藍耳抗體陽性率S/P值越高越好嗎?
    該實驗室2017年檢測數據顯示:200多份公豬精液藍耳抗原陽性檢出率為14.16%,400多份病料、病毒血症藍耳抗原陽性率達50.17%。  母豬藍耳抗體陽性率在70%-100%之間,離散度在35%-75%之間,藍耳抗體差異化較大,大部分集團規模化養殖場母豬藍耳抗體陽性率在80%左右,離散度35%-45%之間,一些中小規模豬場母豬藍耳抗體陽性率90%
  • 要防藍耳先控圓環?圓環藍耳混感豬場這幾個技術點必須注意
    【武佳斌】畢業於東北農業大學預防獸醫學碩士,執業獸醫師,哈爾濱維科生物技術開發公司技術服務專家,一直從事豬病疫苗研發與技術服務推廣工作,擅長豬病防治。每年在全國參加推廣會議幾十場,有著豐富的技術專業知識和現場經驗。
  • 藍耳、豬瘟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診斷及控制2
    4.3 病原PCR檢測採集發病病豬扁桃體、肺組織,用豬瘟、藍耳、圓環、偽狂犬相應的特異性引物,分別進行 PCR 檢測,結果顯示藍耳、豬瘟為陽性,圓環病毒和偽狂犬病原檢測為陰性。見圖4。4.4 血清學檢測採取50份血清分別進行豬瘟、藍耳抗體檢測,結果表明該場種豬免疫抗體合格率均達到保護要求且離散度小,說明現行種豬免疫程序可行;但仔豬的藍耳,豬瘟免疫抗體水平合格率偏低,且離散度大,說明免疫程序存在問題,54日齡發病保育豬藍耳病毒檢測為陽性也說明這個問題。
  • 大環內酯類藥物愛樂新體外抑制歐洲型和北美型藍耳病毒的複製
    在其他的動脈炎病毒中,鼠的乳酸脫氫酶增高症病毒和藍耳病毒存在較近的親緣關係。這種病毒高突變率的原因就是在這兩種類型的PRRSV存在巨大的基因和抗原性差異。Stadejek等(2002)報導了東歐的l型PRRSV毒株和其他的l型PRRSV之間的差別。根據早期的田間分離株研發的PRRSV疫苗初期證明很有效,但是野毒株的基因差異降低了疫苗效果。
  • 藍耳、圓環和鏈球菌控制不好,2 毫升核心技術拿到也是枉然!
    防患布拉克豬瘟的唯一有效武器,是布拉克豬瘟疫苗。但因該國主流獸醫學專家和既得利益集團竭力阻止,疫苗供應遲遲無法落實。對於拯救布拉克豬瘟災難究竟是應該採取理想主義化的生物安全措施還是儘快推廣疫苗免疫,在該國自認為正統主流獸醫專家群體和過時的土獸醫群體之間,一直存在一種觀念的尖銳對立。目前已知布拉克豬瘟疫苗正品的免疫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 超越傳統 後浪來襲 淺析豬瘟E2亞單位疫苗的八大破局攻略
    而隨著生物技術的進步,一些新型疫苗開始被研發和生產,其中基因工程疫苗因可以完美規避現有活苗的諸多缺陷,並且適合於低成本、大規模生產,更關鍵的是可以實現免疫動物和感染動物的鑑別診斷,發展前景最為看好。如何解決目前豬瘟活疫苗的眾多技術瓶頸,在「困局」中求「破局」?2018年,傳統豬瘟活疫苗的後浪來襲。
  • 嚴厲打擊違法研製生產經營使用非洲豬瘟疫苗行為
    為切實推動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有序開展,保持生豬生產恢復向好勢頭,現就嚴厲打擊違法研製生產經營使用非洲豬瘟疫苗行為有關事項通知如下。如發現有非洲豬瘟疫苗制苗用種毒或試製疫苗,要進一步核實種毒和試製疫苗的使用和去向情況。如發現涉嫌違法製售非洲豬瘟疫苗線索,要立即立案查處,依照《獸藥管理條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從嚴從快從重處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 藍耳、豬瘟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診斷方法及控制措施
    通過對山東某規模化豬場藍耳、豬瘟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引起的疫情的病原及抗體水平檢測與分析,對藍耳、豬瘟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的疫情做出診斷並提出豬場整體防控措施。經過臨床症狀、病理剖檢,細菌分離鑑定及抗原、抗體檢測對疫情病因進行確診分析。結果表明,本疫情主要是藍耳、豬瘟病毒和胸膜肺炎混合感染,同時根據抗體水平的檢測發現該豬場免疫程序存在設計缺陷。
  • 非洲豬瘟定點清除場安全生產措施
    陽性豬及其同群豬撲殺之後,雖然其餘豬群隔離觀察無異常且檢測陰性,但並不代表豬場內外環境中不存在非洲豬瘟病毒。在這樣的環境中如何開展安全生產? 如果豬場內環境中檢測呈陽性,而豬舍內檢測呈陰性,豬場的管理重點是「禦敵於豬舍之外」。要通過強化豬舍外環境消毒、加強各種物理隔斷、建立多級緩衝區等措施,降低病毒進入豬舍的機會。 如果豬舍內環境中檢測呈陽性,要保證豬群穩定生產的壓力與難度非常大,豬場的管理重點是「禦敵於機體之外」。
  • 為什麼澳大利亞的新冠疫苗會導致HIV檢測呈假陽性?
    在研究人員發現該疫苗在HIV檢測中引起假陽性結果之後,就放棄了在早期試驗中顯示出令人鼓舞的結果的澳大利亞COVID-19疫苗。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澳大利亞官員於周五(12月11日)取消了訂購約5100萬劑該疫苗的訂單,該疫苗由昆士蘭大學和當地生物技術公司CSL Ltd.開發。。 根據CSL的一份聲明,在一項有216名參與者的早期試驗中,該疫苗似乎是安全的,並且能夠針對COVID-19產生強大的免疫應答。
  • 仔豬咳喘反覆難治癒可能藍耳病毒在作怪
    各位養殖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分享1個藍耳病毒引起的小豬的免疫抑制病的案例。藍耳病毒引起的小豬免疫抑制病應該如何判斷、如何治療呢?今天告訴你。信陽一養殖戶,小豬出現咳喘,我們的技術老師田壯仕先給他開了治療咳喘的。用藥五天後咳喘痊癒,但是停藥一周後馬上反覆。
  • 非洲豬瘟抗體陽性高發之原因解析!
    疫苗使用場和拔牙穩定場,在檢測過程遇到最多的情況就是抗體陽性,尤其是疫苗使用場。對於該情況,豬場是不勝其煩,煩的原因且看下面關於非洲豬瘟抗體陽性的論述!   非洲豬瘟抗體產生屬於細胞免疫的範疇,抗體會隨著細胞新陳代謝帶來的不斷更新換代而逐漸衰減,即非洲豬瘟抗體不是長期存在,疫苗接種或野毒感染三個月後逐漸下降,直至檢測不到。
  • 豬保健用什麼藥?養豬要想效益好,就用這7個方案
    一說起保健,很多人很反感,因為人用的保健品大多口碑比較差,被認為是忽悠人的。但保健這個概念在養豬業是完全不同的存在,因為給豬群做好保健,可以真真實實的降低發病率,減少傷亡,提高養豬效益,讓養豬人獲得切切實實的利益。 那麼,豬保健用什麼藥呢?養豬場又有什麼好的保健方案呢?
  • 檢查五項中,B肝表面抗體呈陽性意味著什麼?
    陽性,代表著擁有了抵抗病毒的能力,有幾種情況會展現出陽性:1,體內的病毒已經快清除完畢,現處於康復階段,體內也已經產生了抗體;曾經患染過病毒並自我清除,同時保留抗體,擁有抵抗能力;如果五項中只有表面抗體這一項呈陽性的話,那麼這說明是B肝疫苗注射成果的結果。
  • 豬的哪些機體狀況對疫苗免疫能產生影響?
    給豬接種能預防相應疾病的疫苗,從而增強豬的抗病能力,是人們在豬疾病預防控制過程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並不是給豬做了免疫就萬事大吉了,還需要從疫苗是否發揮作用去考慮,才能更好知道疫苗免疫的效果,豬本身機體的哪些狀況會對疫苗產生影響呢?
  • 澳洲燒了50億元的國產疫苗,失敗了!愛滋檢測呈陽性,全面叫停
    但現在這一交易突然被終止,原因是幾名試驗參與者的愛滋病HIV檢測結果呈現假陽性,這讓研製方失去了信心。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與澳大利亞全球生物技術公司CSL合作,研製這一澳大利亞國產疫苗。在疫情的巨大壓力下,澳大利亞政府與許多國家政府一樣,在不確認研製能否成功的情況下,向多家疫苗企業批出了巨額合同。
  • B肝五項哪個陽性好
    那麼,B肝五項哪個陽性好?首先要先了解B肝五項不同的意義: 中國是B肝大國,國內有著數量巨大的B肝病毒攜帶者,雖然經常數十年的疫苗接種和知識宣傳,但B肝病毒是現今主要的肝病的誘因之一,當人體肝臟受到B肝病毒損傷之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表現症狀,從而產生像B肝肝炎、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