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疫苗、掌握規律,藍耳陽性場也能穩定生產
【公眾號】新牧網2017-10-12 09:57:53
閱讀(11560)
藍耳毒株不斷變異、持續感染、免疫抑制和抗體依賴增強,難以防控?","fileid":504594131,"source_url":"http://wap.xinm123.com/?...
藍耳病一直是養豬業頭疼的疫病,特點是毒株不斷變異、持續感染、免疫抑制、和抗體依賴增強作用,使得藍耳病的防控相對其他豬病難以控制。藍耳苗應該具備什麼特性才能為藍耳病控制帶來新的福音?
藍耳病一直是養豬業頭疼的疫病,特點是毒株不斷變異、持續感染、免疫抑制、和抗體依賴增強作用,使得藍耳病的防控相對其他豬病難以控制。多年來各方為消滅藍耳病付出了諸多努力,包括對藍耳苗製備的不斷優化、生物安全措施的嚴格落實。
這些努力收穫了一些成效,近兩年來藍耳病的危害也呈逐漸減弱趨勢,臨床表現為母豬懷孕後期的流產少了,但保育豬、和育肥前期的生長豬的消瘦、咳嗽、脊背潮紅、關節腫脹依然存在,說明PRRSV依然對豬有感染。
免疫藍耳苗,對豬場「防藍」功不可沒。但由於PRRSV的多樣性,豬場似乎難於選擇。
2017年5月8日,成都天邦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懸浮培養工藝耐熱保護劑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耐熱保護劑活疫苗(JXA1-R株)「藍福佳」成功獲得批文,成為首個將懸浮培養工藝運用在制苗上的藍耳弱毒苗產品。6月「藍福佳」正式上市,為豬場防控藍耳病帶來新選擇。
成都天邦新近推出的「藍福佳」,擁有怎樣的技術特點,能否為藍耳病控制帶來新的福音呢?
抗原含量高,是藍福佳的一大特點。高致病性藍耳病弱毒苗的國家標準為不低於105.0TCID50,而「藍福佳」註冊抗原含量達到了105.5TCID50 ,內控標準則達到106.0TCID50以上。
疫苗抗原含量與企業制苗成本和成品穩定性有相關性,據介紹,成都天邦之所以能夠將抗原含量做高,與將懸浮培養工藝運用到藍福佳製作上是分不開的。
「成都天邦首次將懸浮培養工藝運用在藍耳苗生產製作上,培養病毒含量提高到108.5-9.0TCID50/ml,比傳統轉瓶培養的107.0-7.5TCID50高1.5個TCID50。以20頭份/瓶規格為例,藍福佳成品每頭份病毒含量要做到105.5TCID50,因此要求凍幹前病毒含量不低於107.0TCID50/ml。而使用懸浮培養工藝將培養病毒含量提高到108.5-9.0TCID50/ml,完全可以滿足採用稀釋配苗方法配製凍幹前病毒含量不低於107.0TCID50/ml的20頭份/瓶規格的藍福佳要求,處理空間有1.5-2.0個TCID50之多。做高每頭份疫苗抗原含量的同時,還保障了每瓶疫苗的批間穩定性。」成都天邦研發部經理嶽豐雄說,「轉瓶培養由於培養病毒含量較低,同樣的20頭份/瓶規格產品凍幹前病毒含量雖然僅需要做到106.5TCID50/ml,其處理空間卻只有0.5-1.0個TCID50,因此批間穩定性較低。而這種對比在100頭份/瓶規格的藍耳苗中更為顯著,藍福佳100ml/瓶稀釋操作空間在0.7-1.2個TCID50之間,而使用轉瓶培養空間僅有0.2個TCID50。」
據了解,藍福佳除了TCID50提高之外,還使用耐熱保護劑技術進一步提高疫苗穩定性,為其提供了更寬鬆的運輸保存條件--從-15℃提高到2-8℃保存和運輸溫度。
成都天邦高級技術服務總監吳其林告訴記者,抗原的穩定性對藍耳病疫苗來說意義重大,耐熱保護劑的使用根本上也是為了保障用戶在使用的時候疫苗中的抗原含量與出廠時差別不大。
根據成都天邦提供的一項實驗數據顯示,不含耐熱保護劑的藍耳苗在2-8℃放置6個月,抗原含量就可降至國標105.0TCID50之下,接近完全保護的紅線104.0TCID50,實驗證明在抗原含量只有103.6TCID50時疫苗就僅有57%的保護了。含有耐熱保護劑的藍福佳在37℃條件下放置7日,抗原含量下降也不超過1個TCID50。
另一方面,在攻毒實驗中也表明,在藍耳苗抗原含量不高或降低的情況下,攻毒實驗中會出現豬體溫升高超過41℃的發病症狀。嶽豐雄介紹,「實驗數據顯示,抗原含量較低的藍耳苗在攻毒後會出現豬體3日以上體溫高於41℃的現象,也就是說不能提供穩定的保護。可能豬體本身並不會出現臨床症狀、或者病變,但體溫升高會間接影響到豬的健康狀態、採食。」提高藍耳苗病毒含量,可以降低攻毒期間的體溫升高。也就是說,更高抗原含量的藍福佳將可以更好地抵禦藍耳病毒入侵時對豬體造成的影響。
安全性是藍耳苗最重要的衡量指標。在上市發布會上,嶽豐雄展示了藍福佳的免疫抑制實驗和安全性實驗。
實驗中將每頭豬超劑量注射,每頭10頭份注射藍福佳,或單劑量注射1頭份藍福佳,或者單劑量注射一頭份後再在14天後重複注射一次藍福佳,豬群均表現體溫正常。觀察結束後剖檢,顯示豬只肺臟正常無病變。且接種時豬群無任何應激或副反應。
在實踐應用上,漢世偉獸醫總監王星晨表示,漢世偉母豬群以及合作家庭農場均使用藍福佳防控藍耳病,無一頭產生應激反應。
免疫藍福佳除了無應激、和副反應外,免疫抑制也是藍耳苗必須考驗的一環。國家疫控中心對藍福佳進行了免疫抑制實驗,結果顯示無論是先接種藍耳苗再接種豬瘟苗,還是同時接種兩種疫苗,均不會影響豬瘟保護抗體的產生。
成都天邦也開展了對藍福佳的免疫抑制實驗。分別對實驗豬只免疫10頭份藍福佳,14日後免疫0.5頭份豬瘟苗穩常佳;免疫1頭份藍福佳,14日後免疫0.5頭份豬瘟苗穩常佳;對照組分別免疫0.5頭份和1頭份豬瘟苗穩常佳。實驗結果顯示,無論是單劑量還是超劑量免疫藍福佳後再注射豬瘟苗,均不會產生免疫抑制,不會對豬瘟抗體產生影響。由此證明使用藍福佳不會引起免疫抑制作用。
據多方監測數據顯示,雖然當前高致病性毒株仍然是優勢流行毒株(佔44%左右)但下降明顯,NADC-30-like毒株已經形成一個獨立的分支,流行強度呈上升趨勢(佔25%甚至更高)。NADC-30-like毒株能引起中等毒力的繁殖障礙。
針對諸多毒株流行的現狀,嶽豐雄在會上展示了藍福佳對包括NADC-30-like在內的國內多種流行毒株均有交叉保護效果。結合合理的生物安全措施,可有效防控NADC-30-like毒株入侵感染。
成都天邦技術服務經理郭海榮表示,即使是都是江西株,其效果也會有差異。「疫苗製作過程中需要對種毒、種細胞進行優化,這些區別就會體現在使用效果上。」
實踐:保證藍耳病陰性場豬只高生長性能,陽性場豬只生產穩定
漢世偉獸醫總監王星晨也分享了「藍福佳」在藍耳病陰性轉陽時的應用案例。王星晨介紹,在漢世偉江蘇聖山場(5000頭母豬),今年1月投產時藍耳病為陰性,窩產活仔數在11頭左右,3周後藍耳陰性轉陽,窩產仔數迅速降入6-8頭之間。在確定是藍耳病感染之後,迅速做了封群處理,並將所有後備、經產母豬、查情公豬全部免疫一針藍福佳,1個月之後再次進行藍福佳免疫,其間不再引入新後備母豬。在20周之後藍耳病進入穩定狀態,生產成績顯著回升,活產仔數已經達到13頭。該案例從臨床實踐上證明藍福佳在控制藍耳病爆發時的防控效果。
此外,在藍耳陰性場,不打藍耳苗防控壓力會很大,一旦轉陽將有長達20周的損失周期。魏建忠表示漢世偉會在公豬站、核心場、擴繁場、生物安全條件好的母豬場保持藍耳病陰性。陰性母豬場轉出的仔豬在豬只斷奶轉出後3天注射藍福佳,注射後沒有應激或死亡高峰,保持了與藍耳病陰性豬只一樣高生長效率,免疫一針可保護至出欄。
漢世偉將母豬場以藍耳病劃分健康級別將母豬場分為三類:一是藍耳陰性場,母豬群不使用任何藍耳病疫苗、仔豬斷奶後轉場後第3天(24日齡),在農戶免疫一針藍福佳,保護仔豬到出欄;二是生物安全較高的藍耳穩定場,母豬、仔豬使用經典毒株『藍力佳』;三是藍耳病陰性轉陽發病場、藍耳不穩定場,母豬、仔豬使用高藍毒株『藍福佳』實現穩定。
依漢世偉的經驗,若生物安全措施做不到、或達不到,藍耳病陰性場用藍福佳主動轉陽,損失少,且母豬群免疫抗體水平一致;藍耳病陰性場被動感染轉陽,損失大。
根據實驗室數據和臨床實踐表現,天邦股份董事長張邦輝對藍福佳非常有信心,表示「掌握好藍耳病規律,用好藍福佳,藍耳病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
吳其林提醒大家在防控藍耳病時,除了做好必要的生物安全措施、減少引種次數外,一個豬場不同時使用2個以上毒株的藍耳苗,所以不推薦藍福佳在一個豬場內做局部試驗,要換藍耳苗全場同時換;首次更換藍福佳,與上次藍耳苗免疫間隔2個月以上;一個豬場同時檢測到有經典毒株、高致病性毒株,建議使用JXA1-R藍福佳;一個豬場,場內PRRSV毒株越少,豬場越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