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物檢疫:華中部分地區發病豬群血清樣品PCV-2 病原學檢測

2020-11-30 養豬界

文章來源:原創同珂 等中國動物檢疫

摘要:為探究華中地區臨床發病豬群豬圓環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感染狀況及特點,2018—2019年,從湖北省的武漢、隨州、鹹寧、荊州,湖南省的常德、衡陽、汨羅、株洲等8個地市的40個規模化豬場,採集臨床發病豬群血樣1 550份,利用本實驗室建立的巢式PCR診斷技術進行PCV-2病原學檢測,並採用SPSS 24.0卡方檢驗,對結果進行不同地區、不同養殖階段、不同季節統計分析,同時追蹤與其他繁殖障礙性疾病病原的混合感染情況。

結果顯示:湖南、湖北兩省8個地區發病豬群的PCV-2平均檢出率為31.68%(491/1550),所有檢測地區均有不同程度的PCV-2感染,病原檢出率在8.79%~49.01%之間波動,差異顯著(P<0.05);不同養殖階段發病豬群均有PCV-2陽性檢出,檢出率在12.17%~60.84%之間波動,差異顯著(P<0.05),其中育肥豬和保育豬檢出率較高,而哺乳仔豬、經產母豬和後備豬偏低;PCV-2一年四季均有檢出,檢出率在5.98%~49.81%之間,但有一定的季節性,夏冬季節檢出率偏高,而春秋季節偏低(5.98%),差異顯著(P<0.05);PCV-2和其他繁殖障礙性疾病病原的多重感染較為常見,其中以PCV-2+PRRSV雙重感染和PCV-2+PRRSV+PRV三重感染為主,而四重以上感染較為少見。結果表明,湖南、湖北兩省的PCV-2病原分布較為廣泛,是導致該區域豬群發病的重要病因,但其流行有一定的地區、豬群和季節差異。

建議加強高流行地區、高發季節、重點豬群的免疫、檢測和生物安全管理,逐步控制和淨化PCV-2。本研究初步了解了華中地區PCV-2的流行特點,為其流行控制和淨化制定提供了參考。

豬圓環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屬於圓環病毒科,是迄今為止脊椎動物中最小的DNA病毒之一。PCV有多個血清型,如PCV-1、PCV-2及PCV-3等。PCV-1是豬腎細胞系的汙染物,對豬無致病性,但能產生血清抗體。相比之下,PCV-2具有致病性,以侵害動物體內的免疫系統為主,是公認的世界上危害最嚴重的豬病病原之一,是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症候群(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和皮炎與腎病症候群(PNDS)的主要病因。PCV-2可感染各階段豬群:5~16周齡階段,易導致PMWS;育肥後期(16~22周齡),則更多表現呼吸疾病症候群。最近發現的PCV 3與豬皮炎與腎病症候群以及生殖衰竭、心臟和多系統炎症有關,但其致病機制尚不清楚。

為了解華中地區臨床發病豬群PCV-2感染狀況及特點,2018—2019年,從湖南省、湖北省部分地區規模化豬場,採集1550份臨床發病豬樣本,利用本實驗室建立的巢式PCR方法進行PCV2病原學檢測,並分析不同地區、不同養殖階段、不同季節及與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情況,以期為今後PCV-2淨化提供依據和數據支撐。

材料與方法

樣品來源

2018年3月—2019年2月,從湖北省的武漢、隨州、鹹寧、荊州,湖南省的常德、衡陽、汨羅、株洲等8個地市的40個規模化豬場(存欄量>500頭),採集出現PMWS、PDNS、繁殖障礙、傳染性先天性震顫(CT)、腹瀉等臨床症狀的發病豬群,每月1次採樣(前腔靜脈採血),共計採集1550份血清樣品,-20℃保存待檢(表1)。被檢豬場均按各自製定的PCV-2免疫程序進行免疫。

樣品處理及病毒核酸提取

將採集的全血1500r/min 離心30min,取上清;按照Axygen體液提取試劑盒說明書,對上清進行病毒核酸提取;用Nanodrop 1000檢測所提取DNA的濃度和純度,然後將DNA於-20℃保存備用。

病原學檢測

採用本實驗室建立的巢式PCR檢測方法,對樣品進行病原學檢測。引物序列如表2所示。

數據統計與分析

對不同地區、不同養殖階段、不同季節及混合感染的檢測結果,採用SPSS 24.0卡方檢驗進行差異性分析,P>0.05為差異不顯著,P<0.05為差異顯著。

結果與分析

不同地區

不同地區檢測結果(圖1)顯示:湖南、湖北兩省8個地市的PCV-2檢出率在8.79%~49.01%之間波動,平均檢出率為31.68%(491/1550),其中常德市最高(49.01%),其次是武漢、鹹寧、衡陽、株洲、荊州、汨羅,隨州市最低(8.79%)。該結果表明,這2個省區的規模化豬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且不同地市間PCV-2檢出率差異顯著(P<0.05)。

不同養殖階段

不同養殖階段檢測結果(圖2)顯示:各養殖階段豬群均有PCV-2陽性檢出,檢出率在12.17%~60.84%之間,其中育肥豬(60.84%)和保育豬(58.29%)檢出率較高,而哺乳仔豬(16.87%)、經產母豬(14.04%)和後備豬(12.17%)偏低。不同養殖階段豬群的PCV2檢出率差異顯著(P<0.05)。

不同季節

不同季節檢測結果(圖3)顯示:PCV-2一年四季均有流行,但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其中夏季(6—8月)檢出率最高(49.81%),而春季(3—5月)最低(5.98%)。不同季節PCV-2檢出率差異顯著(P<0.05)。

混合感染

將送檢的1550份臨床樣品同時進行PCV-2、PCV-3、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病毒(PRRSV)、豬偽狂犬病病毒(PRV)、豬細小病毒(PPV)病原學檢測。結果(表3)顯示:除PCV-3未檢出外,其他4種病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單一感染,其中PRRSV單一感染率(32.39%)最高,其次是PRV(19.81%),PPV較低(13.55%),而PCV-2單一感染最低(2.45%);雙重感染(49.74%,771/1550)最為常見,以PCV-2+PRRSV為主,其次是PCV-2+PRV,PCV-2+PPV最低;三重感染率(16.58%)較低,以PCV-2+PRRSV+PRV為主,其次是PCV-2+PRRSV+PPV,PCV-2+PRV+PPV最低。四重感染(0.06%,1/1550)極少。單一感染、雙重感染、三重感染的檢出率差異顯著(P<0.05)。

討論

隨著規模豬場數量的逐漸增多,生豬交易愈加頻繁,PCV-2感染率也逐年提高,給我國養豬業造成極大危害。本研究對2018—2019年華中地區湖南、湖北兩省8個地市規模場送檢的發病豬血清樣品進行PCV-2病原學檢測,發現PCV-2檢出率在8.79%~49.01%之間,表明PCV-2在兩省規模化豬場普遍流行,平均檢出率為31.68%,表明流行較為嚴重。韋顯凱等2016年對廣西部分地區豬群5種疫病流行情況監測發現,PCV-2檢出率為39.12%;蔣新華等對2013—2017年採集自江西省10個地區的1082份疑似PCV-2感染豬病料組織進行病原學檢測發現,610份為PCV-2陽性,總檢出率為56.4%。上述結果均表明,PCV-2在我國流行廣泛且較為嚴重,對我國養豬業形成較大危害。不同地區間的差異,通常與豬場的飼養密度、環境控制及管理水平有關,也可能受地理環境及自然氣候等因素影響。湖南省養豬業較密集,豬只調運較頻繁,PCV-2通過拉豬車、汙染的工具、糞便等傳播的風險較高,因此應嚴格執行生物安全措施,實行封閉性管理,發現可疑病豬應及時隔離,並加強外進貨物、車輛、返廠人員的消毒,防止病原傳入。感染率低的地區應對發病豬進行有效隔離,斷絕與其他健康豬只的接觸,儘可能控制PCV-2的橫向傳播,同時嚴格把控引種豬只來源,堅持自繁自養。

不同養殖階段豬群檢測結果顯示,PCV-2可感染各養殖階段豬群。育肥豬(60.84%)和保育豬(58.29%)感染較為嚴重,而哺乳仔豬(16.87%)、經產母豬(14.04%)、後備豬(12.17%)較輕,這與劉冰許等對2015年新鄉市PCV-2病原學檢測的結果相近。哺乳仔豬通過攝取初乳獲得母源抗體保護,從而免受PCV-2侵害。也有研究表明,仔豬在母源抗體降至臨界值時,如果疫苗免疫不及時,往往在仔豬斷奶後轉至保育時出現PMWS症狀,這也解釋了保育豬群感染的主要原因。而育肥豬的飼養密度較大,豬舍環境、管理水平都有所欠缺,豬群通過口-鼻-糞或者汙染工具在豬群中水平傳播,因而感染概率較高。因此,仔豬應在3~6周齡接種PCV-2疫苗;育肥、保育豬養殖密度較大,可適當增設通風口、排氣扇,對轉棟、轉欄的豬舍(環境棉拭子)、豬只(鼻/肛拭子)的PCV-2病原學抽樣檢測,做到環境、豬只雙陰性方可轉群;對母豬應採取PCV-2疫苗普免(3~4次/年)。

檢測發現,該地區PCV-2感染具有一定季節性,其中夏季和冬季是感染高峰期,與段群棚等調查的結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華中地區夏熱冬寒,溼度高,冷熱應激可引起豬群不適,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而PCV-2可侵害豬免疫系統,抑制體內免疫應答,影響PCV-2疫苗的效力,從而導致感染率升高。因此,夏、冬季應嚴格控制豬舍溫度,避免因冷熱應激致使豬群的免疫力降低,且PCV-2免疫程序也需參考當地氣溫變化進行調整。同時,也需加強夏、冬季的綜合防疫工作。

本檢測結果顯示,PRRSV單一感染率較高,與PCV-2的雙重感染和三重感染較為多見,與段群鵬的觀點一致。這是因為PCV-2主要侵害豬的免疫系統,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從而引起多種病原協同感染。因此,規模化豬場應加強豬群的PCV-2病原學監測,完善生物安全體系,在做好PCV-2流行控制的同時,加強對其他疾病的防控和治理。

結論

綜上所述,湖南、湖北兩省PCV-2分布較為廣泛,一年四季皆有流行,可感染所有養殖階段豬群,與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嚴重,但其流行有一定的地市、豬群和季節差異,其中保育豬群感染最嚴重,夏、冬季節高發。建議加強高流行地區、重點豬群、高發季節的免疫、檢測以及生物安全管理,逐步控制和淨化PCV-2。

相關焦點

  • 中國動物檢疫:豬急性腹瀉症候群病毒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及應用
    信息來源:原創司廣斌等中國動物檢疫摘要:為建立一種鑑定豬急性腹瀉症候群病毒(SADS-CoV)的RT-PCR方法,根據NCBI登錄的SADS-CoV N基因保守區域序列,設計了3對引物(P1、P2和P3),通過對SADS-CoV及其他6種病毒進行檢測,篩選出最合適的引物,然後對退火溫度、引物濃度、dNTPs濃度、rTaq
  • 中國疾控中心告訴你!
    一起來聽中國疾控中心的回答。   2、分類   根據系統發育樹,冠狀病毒可分為四個屬:α、β、γ、δ,其中β屬冠狀病毒又可分為四個獨立的亞群A、B、C和D群。   02、動物冠狀病毒   包括哺乳動物冠狀病毒和禽冠狀病毒。   哺乳動物冠狀病毒主要為α、β屬冠狀病毒,可感染包括蝙蝠、豬、犬、貓、鼠、牛、馬等多種動物。
  • 健康研究社|貓狗虎新冠檢測呈陽性,疫情暴發期武漢貓群被感染?動物...
    疫情暴發期武漢貓群疑被感染實驗室也有貓、狗感染的相關論證。3月3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院士等人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上發表論文,分析一項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P4實驗室中進行的實驗。
  • 寵物也成新冠易感群體,義大利新冠高發區的寵物檢測到新冠抗體
    資料顯示,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團隊在今年年初也公開發表了關於動物易感新冠病毒的相關研究論文。雞、鴨等動物樣本,發現 SARS-CoV-2 能夠感染雪貂的上呼吸道,但在個體之間難以傳播;而在貓鼻子和喉嚨中 SARS-CoV-2 可進行複製,並可在呼吸道的更深處引起炎症病理,同時他們發現在成對的貓之間確實發生了空氣傳播;至於狗則似乎不能很好地支持病毒複製,並且對病毒的敏感性很低;而豬、雞和鴨對 SARS-CoV-2 不敏感。
  • 一例豬圓環病毒 2 型與豬球蟲病混合感染的診治案例
    該豬場共有 215 頭不同日齡豬,其中母豬 20 頭,成年豬103 頭,仔豬 90 頭,公豬 2 頭。此次發病主要以仔豬為主,約有 20 頭仔豬發病,死亡 5 頭仔豬,病死率達 25%。發病仔豬表現為皮炎、消瘦、腹瀉、食慾下降、個別豬出現血便等症狀。發病後該豬場曾用環丙沙星、氟苯尼考、雙黃連等藥物進行治療,部分病豬的病情稍有緩解,但停藥後有反覆,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
  • 運豬車?屠宰場?
    強制撲殺補助標準暫按照1200元/頭掌握,中央財政對東、中、西部地區的補助比例分別為40%、60%、80%,其餘部分由地方財政解決,各地可根據生豬大小、品種等因素細化補助標準。  在藤縣,養殖戶們不得不抓緊賣豬,不管是開始發病的還是沒有表現出症狀的。來不及賣就死掉的豬,只得自己挖坑填埋。前述養殖戶稱,半個月內,他家中的150頭豬死掉一大半,大豬幾乎死光,僅剩幾頭母豬和幾十隻小豬。
  • 豬藍耳病的預防及治療辦法
    豬藍耳病,即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PRRS),是由病毒引起的豬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具有傳播速度快、發病面廣等特點,已給世界養豬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該病於 1996年在北京及周邊地區首先發生,隨後蔓延到全國各地。
  • 【疫情防控】出現什麼樣的症狀可以認為是疑似非洲豬瘟發病?
    一、飼料生產企業暫停使用以豬血為原料的血液製品生產豬用飼料。 二、本公告發布之日前已生產或銷售的相關豬用飼料產品(包括半成品、殘次品),飼料生產及銷售企業應當按批次抽樣送檢。檢測結果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陰性的,可以繼續銷售;檢測結果為陽性的,飼料生產企業應當主動召回產品,並在飼料管理部門監督下,對相關產品予以無害化處理。
  • 非培養的新型診斷技術迅速發展,如何順應感染性疾病病原學診斷的...
    POCT還可提高經濟不發達地區感染性疾病的診斷能力。LFIA 在快速病原學檢測如肺炎鏈球菌尿抗原、軍團菌尿抗原、A群溶血鏈球菌、流感病毒抗原以及隱球菌莢膜多糖抗原檢測方面比較成熟。   以隱球菌多糖抗原為例,WHO在關於兒童、青少年和成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隱球菌病診斷、預防和管理快速推薦中指出,隱球菌病是HIV相關機會感染中最主要的感染之一,也是造成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非洲豬瘟無症狀豬vs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烈性傳染病的後續發展
    有趣的是,儘管回收的各豬血清有相似的Ct值,但在豬C3中沒有發現傳染性病毒,豬C3出現了持續兩個多月的病毒血症。在試驗期間,無症狀動物抗asfv抗體滴度較低,而有症狀動物滴度極高(>105 )。在感染後的35和65天屠宰的兩隻接種動物的所有組織樣本中,通過PCR檢測到了非洲豬瘟病毒核酸。
  • 2018中國非洲豬瘟疫情最新消息 國外防控經驗借鑑
    早在瀋陽非洲豬瘟疫情發生時,就有專家指出,要樹立底線思維,做最壞打算和準備,建議嚴控豬只調運,並在山海關設卡。  「四起非洲豬瘟疫情在原本是非疫區的中國高頻度、跨區域分散出現,為繼續提檔防控措施,我個人再次呼籲,暫停跨省市豬只調運,嚴控跨區域豬只流動。
  • 190名「外國人」血清檢測數值完全相同?中方要求:全部重新檢疫
    領先全球完成抗議的背後,你永遠不知道中國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如今的形勢極其簡單,中國是唯一一個可以說「安全」的國家,有點能力的「國外人」都想來中國躲避疫情,但是我們必須為前線所有抗疫人員的努力負責,為14億國人的安全負責,所以進出口海關、航班都必須嚴防死守。
  • 動物檢疫實驗室管理存在的問題及信息化系統建設建議
    一、動物檢疫工作作為基層檢疫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需要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畜牧獸醫部門、動物檢疫員以及廣大養殖場及養殖戶的密切配合才能夠有序進行。但是當前我們發現仍有部分檢疫機構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對該項工作存在錯誤的認知,沒有及時公示檢疫方法及程序,這也就導致在實際的檢疫過程中出現了配合度不高等一系列的現象。
  • 衛生部印發愛滋病檢測工作管理辦法
    愛滋病參比實驗室設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其職能包括:    1、承擔全國愛滋病檢測實驗室網絡建設的業務技術指導和評價工作。    2、建立全國愛滋病檢測質量保證及質量控制體系,組織國家級實驗室能力驗證和愛滋病診斷試劑臨床質量評估。    3、承擔愛滋病檢測疑難樣品的分析和確證,對有爭議的檢測結果進行仲裁,出具最終檢測報告。
  • 農業部就我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及生豬生產舉行發布會
    2006年夏秋之季,我國部分地區發生豬病疫情,先後波及到多個省份。由於發病原因不明,所以沒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的手段,生豬發病死亡率比較高,給養豬業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針對去年南方地區發生的豬病疫情,農業部採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