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豬俗稱斷奶仔豬,我們要做好保育豬的飼養工作,首先要了解其生理特點。一般保育豬用這三方面的特點:
1、 保育豬離開母豬,一般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抗寒能力比較差,若長期在18℃的環境中,不僅影響其生長發育,還會誘發各種疾病。
2、 對疾病易感性高,斷奶之後,保育豬失去母源抗體的保護,且自身免疫系統尚不健全,對傳染性胃腸炎、圓環病毒病、萎縮性鼻炎、豬瘟、偽狂犬病等都十分易感。
3、 生長發育快,一般日增重達到500g以上。
進豬前三天,對空欄用消毒水進行消毒,晾乾後再次燻蒸消毒(可用福馬林)。轉入仔豬,應立即按大小強弱分欄,不要太過於密集,豬群分布特別照顧弱小豬,現在正是冬季,注意保暖,若有殘次豬,單獨隔離於下風向圈舍。
豬舍室溫控制在20℃到26℃為最佳,高於30℃時,可對牆面和地面進行淋水並適當進行抽風;低於18℃時,可利用保暖等提高舍內溫度,同時也應注意適當通風。
進豬後,當天應適當限料(0.15kg-0.25kg/頭即可),可適當添加助消化藥物,之後自由採食,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保證飲水清潔。1-3天添加一些抗應激藥物在飲水之中。
保持豬舍衛生乾燥,清理衛生時注意糞便情況,休息時注意呼吸情況,發病豬及時隔離。
保育期間實行淘汰制,及時分離殘、弱、病豬。非瘟疫情過後,豬價保持高水準的同時,我們對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說,每周細霧噴霧消毒2次,2-3種消毒液交替使用,因為時間一長病原微生物會產生耐藥性。
最後總結一下,對於飼養保育豬而言,我們大多數工作的目的都是提高保育豬抗應激能力,減少發病率,增加存活率。
最後,希望所有的養豬人事業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