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UC3854的有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工作原理與應用

2020-11-24 電子產品世界

一. 功率因數校正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8513.htm

1.功率因數(PF)的定義
功率因數(PF)是指交流輸入有功功率(P)與輸入視在功率(S)的比值。即

所以功率因數可以定義為輸入電流失真係數()與相移因數()的乘積。

可見功率因數(PF)由電流失真係數()和基波電壓、基波電流相移因數()決定。低,則表示用電電器設備的無功功率大,設備利用率低,導線、變壓器繞組損耗大。同時,值低,則表示輸入電流諧波分量大,將造成輸入電流波形畸變,對電網造成汙染,嚴重時,對三相四線制供電,還會造成中線電位偏移,致使用電電器設備損壞。

由於常規整流裝置常使用非線性器件(如可控矽、二極體),整流器件的導通角小於180o,從而產生大量諧波電流成份,而諧波電流成份不做功,只有基波電流成份做功。所以相移因數()和電流失真係數()相比,輸入電流失真係數()對供電線路功率因數(PF)的影響更大。

為了提高供電線路功率因數,保護用電設備,世界上許多國家和相關國際組織制定出相應的技術標準,以限制諧波電流含量。如:IEC555-2, IEC61000-3-2,EN 60555-2等標準,它們規定了允許產生的最大諧波電流。我國於1994年也頒布了《電能質量公用電網諧波》標準(GB/T14549-93)。

傳統的功率因數概念是假定輸入電流無諧波電流(即I1=Irms 或=1)的條件下得到的,這樣功率因數的定義就變成了PF =。

二.PF與總諧波失真係數(THD:The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的關係


三.功率因數校正實現方法
由功率因數可知,要提高功率因數,有兩個途徑:

1.使輸入電壓、輸入電流同相位。此時=1 ,所以PF= 。

2.使輸入電流正弦化。即Irms=I1(諧波為零),有 即;

從而實現功率因數校正。利用功率因數校正技術可以使交流輸入電流波形完全跟蹤交流輸入電壓波形,使輸入電流波形呈純正弦波,並且和輸入電壓同相位,此時整流器的負載可等效為純電阻,所以有的地方又把功率因數校正電路叫做電阻仿真器。

四.有源功率因數校正方法分類

1. 按有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結構分
(1)降壓式:因噪聲大,濾波困難,功率開關管上電壓應力大,控制驅動電平浮動,很少被採用。
(2)升/降壓式:需用二個功率開關管,有一個功率開關管的驅動控制信號浮動,電路複雜,較少採用。
(3)反激式:輸出與輸入隔離,輸出電壓可以任意選擇,採用簡單電壓型控制,適用於150W以下功率的應用場合。
(4)升壓式(boost):簡單電流型控制,PF值高,總諧波失真(THD)小,效率高,但是輸出電壓高於輸入電壓。適用於75W~2000W功率範圍的應用場合,應用最為廣泛。它具有以下優點:

  • 1電路中的電感L適用於電流型控制。
  • 2由於升壓型APFC的預調整作用在輸出電容器C上保持高電壓,所以電容器C體積小、儲能大。
  • 3在整個交流輸入電壓變化範圍內能保持很高的功率因數。
  • 4輸入電流連續,並且在APFC開關瞬間輸入電流小,易於EMI濾波。
  • 5升壓電感L能阻止快速的電壓、電流瞬變,提高了電路工作可靠性。
UC3854是一種工作於平均電流的的升壓型(boost)APFC電路,它的峰值開關電流近似等於輸入電流,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APFC電路。

2.按輸入電流的控制原理分
(1)平均電流型:工作頻率固定,輸入電流連續(CCM),波形圖如圖1(a)所示。TI的UC3854就工作在平均電流控制方式。
這種控制方式的優點是:

  • 1恆頻控制。
  • 2工作在電感電流連續狀態,開關管電流有效值小、EMI濾波器體積小。
  • 3能抑制開關噪聲。
  • 4輸入電流波形失真小。

主要缺點是:
  • 1控制電路複雜。
  • 2需用乘法器和除法器。
  • 3需檢測電感電流。
  • 4需電流控制環路。

(2)滯後電流型。工作頻率可變,電流達到滯後帶內發生功率開關通與斷操作,使輸入電流上升、下降。電流波形平均值取決於電感輸入電流,波形圖如圖1(b)所示。

(3)峰值電流型。工作頻率變化,電流不連續(DCM),工作波形圖如圖1(c)所示。 DCM採用跟隨器方法具有電路簡單、易於實現的優點,但存在以下缺點:
①功率因數和輸入電壓Vin與輸出電壓VO的比值有關。即當Vin變化時,功率因數PF值也將發生變化,同時輸入電流波形隨的加大而THD變大。

②開關管的峰值電流大(在相同容量情況下,DCM中通過開關器件的峰值電流為 CCM的兩倍),從而導致開關管損耗增加。所以在大功率APFC電路中,常採用CCM方式。

(4)電壓控制型。工作頻率固定,電流不連續,工作波形圖如圖1(d)所示。

圖1 輸入電流波形圖


相關焦點

  • 變頻空調中功率因數校正的控制電路設計
    這些都迫切需要可產品化的諧波抑制和功率因數校正方案。隨著微電子和電力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用於功率因數校正(PFC)的專用晶片已經相當成熟。本文基於BOOST電路拓撲,以UC3854BN為PFC控制核心,著重分析了如何配置其電壓環和電流環參數,並將該電路應用於變頻空調中去實現其功率因數校正,使各次諧波電流含量均滿足"3C認證"的EMC標準。
  • 淺析有源功率因數校正技術及發展趨勢
    近幾年來,為了符合國際電工委員會61000-3-2的諧波準則,功率因數校正電路正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功率因數校正技術從早期的無源電路發展到現在的有源電路;從傳統的線性控制方法發展到非線性控制方法,新的拓撲和技術不斷湧現。本文歸納和總結了現在有源功率因數校正的主要技術和發展趨勢。
  • 基於ICE2PCS01的有源功率因素校正的電路設計
    3 平均電流控制模式Boost APFC電路原理 本設計主迴路採用Boost變換器拓撲的有源功率因素校正,Boost電路具有效率高、電路簡單、成本低等優點,現將平均電流控制的Boos t AFPC電路的基本工作原理說明。BoostAPFC電路平均電流控制原理如圖1所示,主電路由單相整流橋和DC—DC Boost變換器組成,虛線框內為控制電路。
  • 一種新穎的無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
    功率因數校正電路一般分為有源功率因數校正(APFC)和無源功率因數校正(PPFC)。有源功率因數校正是功率因數校正的主要方法,它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及可使功率因數調整到接近於1,輸入電流總諧波含量降到10%以下的特點。這種電路適合製作高性能的開關電源,但由於要採用專用晶片,成本較高,很難應用於中小功率的開關電源之上。
  • 開關電源功率因素校正(PFC)及其工作原理
    3 功率因數校正的實現方法  從不同的角度看,功率因數校正技術有不同分類方法。從電網供電方式可分為單相PFC電路和三相PFC電路;從採用的校正機理可分為無源功率因數校正(PPFC)和有源功率因數校正(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簡稱APFC)兩種。  無源功率因數校正技術出現最早,通常由大容量的電感、電容組成。
  • 電子鎮流器中功率因數校正電路的分析及應用 (IR2166/I
    電子鎮流器中功率因數校正電路的分析及應用IR2166/IR2167是集功率因數校正器(PFC)、鎮流器和半橋驅動器為一體的新型電子鎮流器驅動電路。內部的功率因數校正(PFC)電路以臨界導通模式(CCM)工作,可獲得高功率因數、低總諧波失真(THD)及直流電壓調整。給出典型PFC控制電路的原理並進行了分析。關鍵詞:鎮流器;IR2166;IR2167;功率因數校正 1 引言    傳統的磁性鎮流器使用工作於60Hz的鐵芯電磁元件.工作時會產生閃爍和可聞噪聲。
  • APFC電路原理及其在通信電源系統中的應用
    一、引言在通信用開關電源系統中,為了減少輸入電流諧波,降低其對電網的汙染,同時有利於後級DC-DC變換電路的穩定工作,交流輸入側多採用有源功率因數校正技術
  • APFC電路原理介紹及在通信電源系統中的應用
    一、引言在通信用開關電源系統中,為了減少輸入電流諧波,降低其對電網的汙染,同時有利於後級DC-DC變換電路的穩定工作,交流輸入側多採用有源功率因數校正技術
  • 功率因數校正原理及相關IC
    為此諧波電流的抑制及功率因數校正是電源設計者的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9315.htm2高次諧波及功率因數校正一般開關電源的輸入整流電路為圖1所示:市電經整流後對電容充電,其輸入電流波形為不連續的脈衝,如圖2所示。
  • 由單相功率因數校正(PFC)實現三相PFC的方案介紹
    功率因數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簡稱PFC)技術,尤其是有源功率因數校正(Active Power FactorCorrection,簡稱APFC)技術可以有效的抑制諧波,已成為研究的熱點
  • PFC集成控制電路UC3854A/B[4]
    UC3854A/B是一種高功率因數校正器集成控制電路新的晶片。它是在UC3854晶片基礎上的一種改進設計。其特點是:可以控制Boost PFC電路的交流輸入端功率因數,使其接近於1;限制輸人電流的THD〈3%;採用平均電流控制法,恆頻緝制,電流放大器的頻帶較寬(5 MHz)等。
  • 有源pfc電路工作原理
    在平時的應用過程中,工程師們所常常提到的有源PFC技術,其實就是在整流電路與負載之間增加一個功率變換器,然後應用電流反饋技術,通過一些適當的控制方法不斷調節輸入電流,使其跟蹤輸入正弦波電壓波形,將輸入電流校正成與電網電壓同相的正弦波,因而功率因數可提高到近似為1。由於該方案中應用了有源器件,故稱為有源功率因數校正,頁被稱為APFC。
  • 低諧波、高功率因數AC/DC開關電源變換器設計
    因此應採用有效的措施,降低電子電源和電力電子裝置的諧波,提高功率因數。目前絕大部分電子電源都採用如圖1-a所示的非控二極體整流、濾波大電容和開關穩壓電路結構,把AC電源變換成DC電源。有源功率因數校正(APFc)原理提高電子電源的功率因數,抑制其電流諧波畸變,目前有無源校正和有源校正兩種方案。無源校正是在電路中串聯(或並聯)無源LC諧振迴路,使電路入端電流接近正弦波;有源校正是在電路中加入有源控制電路,使入端電流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從而校正電流波形,實現低諧波,高功率因數;有源校正電路比無源校正電路在效率、重量和成本等方面均有優勢。
  • Intersil推出具THD和PF校正功能的有源功率因數控制器ISL6730A
    打開APP Intersil推出具THD和PF校正功能的有源功率因數控制器ISL6730A 春波綠影 發表於 2013-04-12 09:45:45
  • NCP1601型功率因數校正控制器的原理及應用
    摘要:NCP1601型功率因數校正控制器可工作在不連續信號模式(DCM)和臨界傳導模式(CRM)二種工作模式下。文中介紹NCP1601的結構和特點,詳細敘述其工作原理並給出一種典型應用電路。
  • UPS不間斷電源中的PFC電路
    功率因數校正的作用,就是使電路的功率因數PF達到或者接近於1。這可以通過兩個途徑達到:⑴使輸入電壓、輸入電流同相位。此時cosφ=1,所以PF=γ。⑵使輸入電流正弦化。即 = (諧波為零),有 / =1即;PF=cosφ×γ=1。 從而實現功率因數校正。
  • 開關電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設計與應用實例之:概述 (一)
    在這些趨勢中,(ICE1000-3-2)標準對功率因數校正(PFC)或降低諧波電流提出強制要求,為此,近年來在電源結構方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隨著所有設備的功率不斷增大,及降低諧波電流的標準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電源設計已經採用PFC。設計人員因此面臨這樣一個難題,既要在產品中採用合適的PFC,也要滿足降低待機能耗、提高工作效率和EMI限制等高效指標。
  • ucc28019_基於UCC28019的高功率因數電源
    隨著電源綠色化概念的提出,功率因數校正得到了廣泛應用。所謂功率因數校正,就是指從電路上採取措施,使交流電源輸入電流實現正弦,並與輸入電壓保持同相。UCC28019是TI公司新近推出的一種功率因數校正晶片,該晶片採用平均電流模式對功率因數進行校正,使輸入電流的跟蹤誤差產生的畸變小於1%,實現了接近於l的功率因數。
  • 分析探討UPS中的PFC電路
    根據同樣原理,即便電流波形是方波等非正弦波,也可以整形為正弦波,並與電壓波形重合。實際上,在功率因數校正時,輸入市電電壓的波形和相位的採樣是必需的,而可以不必對輸入電流的波形進行採樣,無論輸入電流的波形如何,只要按照輸入市電的波形和相位改造出所需的電流波形,就可以實現功率因數控制的目。所以在本書的實際電路中,通常並不對輸入電流進行採樣,使電路的設計更加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