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柵光譜儀設計知識,您做過這方向嗎?

2021-01-14 靜水流深光學

1. 波長範圍     

       在為一臺光譜儀系統選擇最優化配置的時侯, 波長範圍 是決定光柵型號的首先要考慮的重要參數。如果您需要較寬的波長範圍,我們建議您使用600 線 / 毫米的光柵(請看光譜儀產品一節中的光柵選擇表)。另一個重要元件是探測器的選擇。美國海洋光學公司提供了 7 種有著不同的靈敏度特性曲線的探測器型號。對於紫外( UV )波段的應用,可以選用深紫外( DUV )增強型 2048 或者 3648 像素 CCD 探測器。在近紅外( NIR )波段,有兩種不同的 InGaAs 探測器可以選擇。如果您既需要較寬的波長範圍同時又需要高解析度,則多通道光譜儀是最佳的選擇。  

2. 光學解析度     

      如果您需要很高的 光學解析度 ,我們建議您選擇 1200 線 / 毫米或者更高線對數的光柵,同時選擇窄狹縫和 2048 或 3648 像素的 CCD 探測器。例如,對於Maya 2000pro光譜儀,可以選擇 10um狹縫來獲得最佳解析度。(請看光譜儀產品部分的光學解析度表)。  

3. 靈敏度       

        光度學中的靈敏度(光譜儀所能探測到的最小信號強度是多少?) 對於如 螢光和拉曼等需要高靈敏度光譜儀的應用,我們建議選擇採用熱電製冷型1024像素二維面陣CCD探測器的QE65000,而且還要選擇探測器聚光透鏡、SAG+UPG反射鏡、較寬的狹縫(100um或者更寬),該型號可以採用長積分時間(從7毫秒到15分鐘)來提高信號強度,並可以降低噪聲和提高動態範圍。      

4.測量時間與數據傳輸速度     

        光譜儀的數據獲取能力可以通過使用陣列型探測器並且不採用運動組件的方式大大提高。然而,對於每個具體應用都有其最優化的探測器。如對於需要快速響應的應用, 我們推薦使用 USB2000+光譜儀,最小積分時間是1毫秒,是有史以來最快的光纖光譜儀。而對於那些對數據傳輸時間要求非常嚴格的應用,我們推薦選擇USB2000+光譜儀,通過USB2.0接口每秒鐘可以完成1000完整的數據採集。

相關焦點

  • 工程師園地|衍射光柵型光譜儀PK幹涉型光譜儀,誰更牛?
    光波科普圖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長波長光譜測試是新方向、新高地,面向未來、應對挑戰,橫河光譜儀是您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日本橫河電機生產的光譜儀已經可以覆蓋到3.4m。要想「看見」近/中紅外的光,橫河AQ6375B和AQ6376就能派上大用場了。
  • HORIBA講座回放視頻|光柵光譜儀原理簡介
    · 光柵光譜儀原理· 小結熊洪武,HORIBA 應用技術主管,負責光學光譜儀的應用支持,光學背景深厚,有著豐富的光學系統搭建經驗。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觀看我們錄製好的講解視頻了,您準備好了嗎?>HORIBA一直致力於為用戶普及光譜基礎知識
  • 鮑捷:量子點能給光柵光譜儀帶來什麼期望?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7月2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的論文《量子點光譜儀》(AColloidalQuantumDotSpectrometer),報導了一種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製作的微型光譜儀,這種光譜儀將比手機照相機鏡頭的圖像傳感器還要微型。這種可能取代傳統光柵的量子點器件究竟有多神奇,它的性能如何,是否有可能改變現有傳統光柵光譜儀的結構?
  • 微型光譜儀的結構解析
    光譜儀究其實質是一個「分光」儀器,現在有幾種方式來實現分光功能。主流的方式是用光柵作為色散部件,將不同波長的光在空間上分開,用陣列探測器接收並輸出光譜。另一種方式是用幹涉儀調製入射光,用單元探測器接收被調製了的光,並輸出光強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再用傅立葉變換還原光譜,這就是傅立葉光譜儀。
  • 光譜儀知識介紹
    什麼是光譜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引起物質內部原子及分子能級間的電子躍遷,使物質對光的吸收、發射、散射等在波長及強度信息上發生變化,而檢測並處理這類變化的儀器被稱為光譜儀。因此,光譜儀的基本功能,就是將複色光在空間上按照不同的波長分離/延展開來,配合各種光電儀器附件得到波長成分及各波長成分的強度等原始信息以供後續處理分析使用。
  • 國產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如何做大做強
    為改變這一現狀,在國家科委批准下北京第二光學儀器廠(現歸屬北京北分瑞利分析儀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分瑞利公司)於1987年從美國ANALECT公司引進了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設計及製造技術,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和吸收,於1993年7月27日成功開發了我國第一臺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WQF-400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填補了國內空白。
  • 微型光譜儀結構和特點
    catid=1804" target="_blank">光譜儀具有模塊化和高速採集的特點,在系統集成和現場檢測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用戶對於微型光譜儀使用知識都是需要掌握的,今天小編就來具體介紹一下微型光譜儀結構和特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 帶您走進國產直讀光譜儀的發展歷程
    這幾年國家對環保把控嚴格,這項檢測技術沒有汙染,並且可以幫助檢測汙染和廢棄物,一些回收公司中直讀光譜儀漸漸流行起來。光譜起源於17世紀,1666年物理學家牛頓第一次進行了光的色散實驗。他在暗室中引入一束太陽光,讓它通過稜鏡,在稜鏡後面的白屏上,看到了紅、橙、黃、綠、蘭、靛、紫七種顏色的光分散在不同位置上即形成一道彩虹。這種現象叫作光譜。
  • 柔性納米壓印實現曲面光柵的高效印刻,助力光譜儀的微型化
    光譜,被視為物質的「指紋」,是各類物質與生俱來的「身份證」,而光譜儀就像一雙分辨光波的「眼睛」,通過準確測量物質「指紋」,「一眼洞穿」其化學成分和物理特性。近期,利用光譜原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副研究員林慧成功研發了一系列面向食品、藥品、照明檢測的超微型光譜儀,實現了光譜儀由大型科研儀器走向便攜應用的轉化。
  • 玩光譜的你知道什麼是全息平場光柵嗎?
    目前光柵在攝譜儀、掃描單色儀、直讀光譜儀等廣泛使用,目前使用的傳統凹面光柵相差偏大, 隨著CCD等平面陣列探測器在光譜儀測量設備中的廣泛使用,要求分光成像系統形成的光譜像位於同一平面上,科學家們面對這一需求,研發出全新的全息技術,全息平場光柵孕育而生。
  • 強光探照燈光譜儀介紹
    微型光譜儀是光譜儀器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在進行微型光譜儀研究之前首先對整個光譜儀器領域做簡要的介紹和分析。光譜儀器本質是實現複色光色散分光和採集的儀器,其分類的方法有很多。這類光譜儀根據採樣元件的不同分為兩類:一類內部包含機械掃描機構,採用光電倍增管單次掃描接收一個波長的光強信號,通常被稱為單色儀;另一類內部沒有掃描機構,採用光電陣列探測器一次性接收一定波長範圍的光強信號,通常被稱為攝譜儀。
  • 儀器數據—原子吸收光譜儀選購參考及型號價格匯總
    【ICP/MS知識匯總】81篇精選,千山萬水終於等到你...2018年你一定不能錯過的史上最全ICP乾貨總結(附資料)2018年你一定不能錯過的史上最全原子螢光知識乾貨總結(附資料)一  原子吸收光譜儀選購知識
  • 微知識 | 光柵的分類及常規指標介紹
    光柵方程光束經過準直後成為平行光,以一定的角度照射在光柵上。不同波長的光以不同的角度出射,決定各級主極大位置的方程式稱為光柵方程。最基本的光柵方程為:d(sini ± sinθ)=mλ   m=0,±1,±2,...
  • 我國高精度平面刻劃光柵自主可控 國產光譜迎來新時代
    李曉天開展的光柵研究主要是針對機械刻劃光柵,採訪中他給大家詳細介紹了自己在這方面的工作。對於研究方向的轉變,李曉天解釋說,由於拉曼光譜不怕水,可以在水溶液或者水環境中實現物質的檢測,做完拉曼光譜儀技術的基礎研究工作以後,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要將其應用到生物醫學、星際探測等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重要領域中。現有的拉曼光譜技術,如色散型拉曼光譜儀因存在入射狹縫,導致其在高光通量、高解析度、寬波段、無運動部件等性能方面難以兼顧。
  • 光柵電子細分電路設計
    2 莫爾條紋及四倍頻直接細分的原理 莫爾條紋的電子細分是提高光柵位移傳感器解析度的主要途徑之一。莫爾條紋是光柵位移傳感器工作的基礎。莫爾條紋間距近似為光柵柵距的1/θ倍(θ為主副光柵之間的夾角),並且方向近似與柵線方向垂直。
  • 紅外光譜儀(IR/FT-IR)儀器選型指南
    按照採用的分光元件不同,如:濾光片、稜鏡、光柵等,近紅外光譜可以做如下的區分:1)、最初階段:濾光片型近紅外光譜儀器以濾光片為單色器件的近紅外光譜儀,作用機理為光源發出的光通過濾光片後得到一寬帶的單色光
  • 越過「牛頓的稜鏡」 納米級光譜儀問世
    ,與廣泛使用的手機攝像系統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繼而設計成緊湊式光譜儀模塊,使手機具備光譜探測能力,把強大的光譜分析技術從實驗室搬到手掌上。拿出手機,打開攝像頭,讓微型光譜儀先幫你做個CT。此外,光譜儀還能檢測出食物的新鮮程度、蛋白質含量、糖分含量等。這些看似「科幻」的操作,在不久的將來都可能變成現實。  這一切的背後,都離不開一根由半導體納米線組成的微型光譜儀。其大小比人類頭髮千分之一還細,說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光譜儀也毫不為過。
  • 「中國創造」的典範:多光柵摺疊光譜——訪復旦大學陳良堯教授
    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的資深光學科學家袁海林教授也曾評論到,「採用多光柵結構對成像光譜進行高密度摺疊,在很寬的光譜區內實現高解析度、快速和長時間可靠測量,將會成為現代光譜儀設計中一個主流技術和發展趨勢」。   究竟是怎樣的技術讓國內外一片讚譽之聲?為了尋求答案,近日儀器信息網編輯採訪了多光柵摺疊光譜儀技術的研究者——復旦大學陳良堯教授。
  • 我國高精度平面刻劃光柵已自主可控 國產光譜儀器研發迎來新時代...
    李曉天開展的光柵研究主要是針對機械刻劃光柵,採訪中他給大家詳細介紹了自己在這方面的工作。  在拉曼光譜儀研究過程中,李曉天提出光柵拼接型空間外差拉曼及LIPS光譜儀、中階梯光柵型空間外差拉曼光譜儀和空間外差型太赫茲拉曼光譜儀等新型儀器結構,並帶領團隊突破關鍵理論與技術,設計出具有稜鏡視場展寬能力的高光通量空間外差拉曼儀器原理樣機,其測得的硫磺等樣品信號強度可達同等解析度和測量波段範圍的傳統色散型儀器的100倍;給出基於三階極小值和多子區間分割的光譜背景扣除算法,可有效解決背景光幹擾等對拉曼光譜測量的影響
  • 奧譜天成:拉曼光譜儀專業ODM提供商
    拉曼光譜儀的成本過高,主要在於雷射器、各種濾光片以及核心晶片,基本是來自進口,價格降不下來。國內有些企業,也在嘗試著做,但是性能還不夠穩定,達不到批量化生產的要求。(a) 傳統的200μm光纖透過狹縫的通光(40倍顯微鏡下拍攝);(b) 多股光纖的線陣排列,經過狹縫進入光譜儀,可以有效增加拉曼信號的通過量。  針對拉曼光譜儀體積過大的問題,目前主要的解決方案,基本都是用MEMS技術,在保證解析度的同時,降低分光模塊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