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發生了哪些新鮮事?臨睡前回顧一下吧!
區域協作有效控制侵權商品口岸漂移態勢2019年安徽省外貿進出口總值創歷史新高合肥海關全力支持企業「賣全球回眸2019 重慶口岸整體通關時間縮減一半以上重慶海關通關提速見成效走私鱷魚蟒蛇被查獲 犯罪嫌疑人被刑拘廣東加速轉向外經貿強省上海海關全力保障春節進口水果快速通關天津口岸平行進口車突破10萬輛 消費者掃碼就能查信息大連海關徵收稅款位居全國海關第8位雜色蛤苗出口韓國董家口港海關助力山東港口青島港發展 借海關東風優營商環境促沿黃經濟山東首票「陸海聯動 海鐵直運」貨物在青通關江西外貿畫出「上揚曲線」江西口岸首次直接進口儲備棉去年湖北省外貿總值逼近4000億大關留學「海歸」可享免稅購車優惠攜帶及郵寄物品出入境需合規呼和浩特海關「一帶一路」建設的有生力量滿洲裏海關2019年檢出進境植物有害生物119種7304次
區域協作有效控制侵權商品口岸漂移態勢。21日,海關總署披露,為期6個月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龍騰行動2019」專項行動於2019年底結束,全國海關共扣留侵權嫌疑貨物4.5萬批,涉及貨物1745萬件,價值人民幣1.07億元。
據介紹,海關加強區域協作,有效控制侵權商品口岸漂移態勢。全國海關樹立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監管執法理念,加強跨關區風險分析和布控協作,充分依託「金關二期郵遞物品信息化管理系統」「智能審圖系統」「快件輔助申報平臺」等科技手段,開展多角度立體分析和「精準畫像」,提升布控精準度。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海關進一步拓展信息收集、趨勢分析、經驗交流區域合作範圍,形成了區域聯動、關際互助、關內協同的關際聯動保護網絡。專項行動期間,全國海關共開展各層級關際合作200餘次,區域聯動、跨區作戰體系初步形成,侵權商品口岸漂移態勢得到有效控制。——《法制日報》
安徽
2019年安徽省外貿進出口總值創歷史新高。——安徽衛視《新聞聯播》
合肥海關全力支持企業「賣全球。據悉,2019年,安徽省跨境電商進口清單106.96萬份,較2018年增長93.06倍。其中,網購保稅進口清單106.67萬份,同比增長98.1倍,佔進口清單總量的99.7%。為支持合肥跨境電商網購保稅業務的快速發展,合肥海關主動作為,綜合施策,強化保障,打造安全、規範、便利的通關環境,全力支持企業「賣全球」。
出口退運物流能否順利開展,是影響跨境電商出口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去年雙十一前,合肥海關主動對接考拉海購,針對企業提出的退貨入區、銷毀等業務進行系統測試,深入企業開展調研、服務,實行一對一幫扶,訂製個性化服務。
據合肥海關副關長潘楚雄介紹,為大力支持零售出口,合肥海關綜合施策,支持企業建立或引入跨境電子商務出口平臺,服務全省跨境出口經營企業,培育形成一批跨境電商出口產業集群。引導、培育具備相應運營資質的省內服務商參與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業務經營,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申報、支付、物流、倉儲等服務,支持小微企業從事電子商務。同時,成立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進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各項工作。——《安徽日報》
重慶
回眸2019 重慶口岸整體通關時間縮減一半以上。——重慶衛視《新聞聯播》
重慶海關通關提速見成效。1月20日召開的2020年重慶海關工作會議披露,去年重慶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分別壓縮67.96%、95.56%,完成國務院壓縮一半的任務。
據介紹,去年,為壓縮通關時間,優化營商環境,海關採取了一系列舉措。比如主動協調上海海關,建立了工作專班、共同制定行動方案,在全國海關系統首創「進口貨物轉關自動審核放行」「進口貨物口岸轉運並聯操作法」等。此外,重慶海關還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比如,全年重慶海關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3項行政審批事項改為備案和告知承諾,12項簡化審批手續,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和集中辦理,其中特殊物品平均審批時間僅為規定時限的1/10,快於全國水平。——《重慶日報》
廣東
走私鱷魚蟒蛇被查獲 犯罪嫌疑人被刑拘。近日,汕頭海關緝私部門根據情報線索在廣州市某小區抓獲涉嫌走私珍貴動物的犯罪嫌疑人曾某偉,現場查獲疑似保護動物鱷魚1隻、疑似保護動物蟒蛇2條,並及時送往廣東省野生動物救助中心收容救助。目前,該犯罪嫌疑人已被海關緝私部門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據介紹,海關緝私人員通過線索經營發現,犯罪嫌疑人曾某偉從2017年開始從境內外多種渠道訂購球蟒、蜥蜴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走私進境後通過微信和百度貼吧等網絡渠道將走私入境的珍貴動物銷往廣東、廣西、山東、河南等地謀取利益。——《汕頭日報》
廣東加速轉向外經貿強省。海關總署廣東分署19日公布數據顯示,廣東2019年外貿規模繼續穩居全國第一,運行態勢穩中提質;具體進出口達7.14萬億元,出口增長1.6%。嚴峻經貿環境下,成績來之不易,顯示出廣東加速轉向外經貿強省,在質量、結構、制度等方面更進一步。
2019年,廣東一般貿易比重繼續提升,新業態、新動能保持快速發展態勢。海關數據顯示,廣東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4.1%;保稅物流增長15.6%;通過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增速45.8%,規模全國第一;市場採購出口逾2000億元,居全國第二。
廣州跨境電商進口值連續6年位列全國各市之首。其中南沙吸引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唯品會、考拉海購等近60家電商平臺,跨境電商倉儲面積逾35萬平方米,從政策優惠、平臺集聚到物流便捷、金融創新的跨境電商生態圈逐步形成。唯品會南沙海淘倉負責人彭新國說,公司將南沙自建倉定位升格為華南地區中心倉,承擔大片區分撥功能,並已投建一條現代化物流分揀線。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廣州海關關內通過跨境電商出口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同比增長98.4%。這是廣東外貿市場多元化的縮影。放眼全省,2019年廣東對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總額增長4.7%,中歐班列出口貨值增長31.2%。——《南方日報》
上海
上海海關全力保障春節進口水果快速通關。據上海海關統計,1月1日到1月20日,上海口岸進口水果8.19萬噸,貨值2.1億美元,數量和金額環比上月同期分別增長46.18%和226.75%。
針對節前進境水果數量大、通關時效要求高的特點,上海海關積極溝通協調,熱情解答企業諮詢,指導企業提前獲得檢疫許可證;浦東機場海關、外港海關和洋山海關等進口水果口岸查驗部門,嚴陣以待,加班加點,全力保障進境水果快速通關。浦東機場海關嚴格執行7×24小時不間斷查驗,保證高品質空運水果第一時間入境,貨到即查;面對東南亞香蕉、菠蘿等熱帶水果,外港海關克服人手緊張、查驗場地有限的困難,提前部署,有序應對;近日,連續3艘來自智利的加急特供「櫻桃快航」入境洋山,2萬多噸櫻桃直航進入上海,洋山海關提供一站式監管服務。各口岸均開闢進境水果快速通關「綠色通道」「24小時預約查驗」等便利措施;現場檢疫人員及時抽樣送實驗室,重點關注水果病蟲害、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殘留檢測,確保春節期間的國門生物安全和食用農產品安全。——《經濟參考報》
天津
天津口岸平行進口車突破10萬輛 消費者掃碼就能查信息。2019年全年,天津口岸平行進口汽車10.4萬輛,同比增長26.83%,進口總量佔全國進口總量的66.12%,繼續保持全國第一。目前,天津海關還累計加貼二維碼200萬餘張,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就能直接查詢車輛照片、檢驗結果等實時數據。
同時,天津海關開發並持續推廣天津海關進口機動車智能檢驗監管平臺,平臺覆蓋進口機動車從口岸入境到風險管理的全部環節,實現了海關、第三方檢測機構、其他監管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流共享。通過二維碼技術,消費者可以直接查詢車輛照片、檢驗結果等實時數據。截至目前,天津海關已累計加貼二維碼200萬餘張。——《天津日報》
遼寧
大連海關徵收稅款位居全國海關第8位。——大連電視臺《大連新聞》
雜色蛤苗出口韓國。雜色蛤是東港市的一個傳統水產養殖品種,針對雜色蛤苗企業的出口需求,大東港海關牽頭組成專項工作組,會同相關養殖企業開展專題研討,指導企業做好養殖注意事項,確保出口蛤苗符合國際標準。
2019年10月,東港雜色蛤苗再次順利通過韓國國立水產物品質量管理院白斑病產地預檢。東港成為全國唯一連續六年接受並通過韓國派遣檢疫的地區。去年,東港雜色蛤苗出口韓國達7240噸,貨值超過4680萬元。——《遼寧日報》
山東
董家口港海關助力山東港口青島港發展 借海關東風優營商環境促沿黃經濟。近年來,為了不斷完善口岸監管配套設施功能,董家口港海關站在提升區域服務的角度上,積極與企業互動、為公司發展出謀劃策,縱深推進散貨物流智慧監控系統試點工作,加快「智慧海關」建設,助力區域公司協同發展。特別是2019年9月份以來,董家口港海關積極安排專人與區域企業對接,創新推進口岸監管區域驗收工作,在推行「先放後檢」監管模式的基礎上,推動「智慧監管平臺」中智能散貨模塊成功上線,讓董家口港成為青島海關管轄區域內第一個上線運行智慧散貨監管系統的現場。
「目前智慧散貨物流監控系統已累計對兩家碼頭公司695艘次進出口船舶(約佔港區進出口船舶總數的75%)、5740萬噸進出口貨物的物流信息進行自動採集,實現了與報關單、艙單等單證信息的自動對碰。」據董家口港海關業務運行監控科科長陳培山介紹,下一步董家口港海關還將進一步推動保稅管理功能的開發,實現對保稅混配礦物流鏈的全程監控,自動提供保稅倉庫貨物出庫申報放行信息,進一步提升作業效率。——《大眾日報》
山東首票「陸海聯動 海鐵直運」貨物在青通關。山東騰達不鏽鋼製品有限公司申報出口的17.4噸不鏽鋼絲,近日自青島黃島口岸離境發往美國。這批貨物在青島海關下屬棗莊海關完成通關手續,通過棗莊海關多式聯運監管站鐵路運至黃島碼頭,在黃島碼頭直接裝船出口。這是山東省首票採用「陸海聯動 海鐵直運」監管模式放行的貨物。——《青島日報》
江西
江西外貿畫出「上揚曲線」。2019年,江西外貿進出口規模逐季攀升,畫出一條穩中有進的「上揚曲線」。1月17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南昌海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披露,去年全年,江西進出口總值3511.9億元,創歷史新高,增長11.1%。其中,出口2496.4億元,增長12.3%;進口1015.5億元,增長8.2%。全省進出口、出口、進口增速分別高出同期全國平均水平7.7、7.3和6.6個百分點。
南昌海關副關長周維穎介紹,去年,江西外貿頂壓前行,步履穩健。一到四季度進出口分別為744.7億元、834.4億元、933.6億元和999.3億元,環比增幅均在7%以上。——《江西日報》
江西口岸首次直接進口儲備棉。1月20日,在九江口岸,來自巴西的136個貨櫃共計3400噸儲備棉,由九江海關關員辦理完結進口通關手續,標誌著江西省口岸首次直接進口的儲備棉順利通關。
儲備棉為國家重要戰略物資之一,為國家調控棉花市場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預計今年九江口岸儲備棉直接進口量將達1.8萬噸。為保證此次儲備棉通關順暢,九江海關制定嚴密的全流程監管方案,提前上門了解企業通關需求,提供「一對一」「7×24小時」預約通關等精細服務。不僅保證「通得快」,更要保證產品質量「過得硬」,九江海關發揮職能優勢,採取10%的現場抽樣送檢率,嚴把儲備棉進口質量安全關。——《江西日報》
湖北
去年湖北省外貿總值逼近4000億大關。1月16日武漢海關披露,2019年湖北省進出口總值3943.6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2484.9億元,進口1458.7億元,分別增長10.3%、18.2%。近幾年,湖北省外貿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去年湖北進出口總體增速、出口增速、進口增速分別高於全國9.7個、5.3個和16.6個百分點。進出口增速位列全國第七。——《湖北日報》
寧夏
留學「海歸」可享免稅購車優惠。據悉,2019年銀川海關共為全區回國留學人員辦理免稅購車審批66票,留學人員購車省稅超過350萬元,助力了全區人才引進。
據海關工作人員介紹,對於在外留學、進修9個月以上且在畢業後2年內歸國的留學人員,可在畢業之後首次進境1年內向戶籍所在地或工作地主管海關辦理免稅車購買手續,憑海關部門出具的《回國人員購買國產汽車準購單》,在購車時可免除國產汽車進口零部件的關稅和車輛購置稅。——《寧夏日報》
攜帶及郵寄物品出入境需合規。近日銀川河東機場海關在監管入境航班中發現1名旅客攜帶2條黃金項鍊,重量113.85克,未向海關申報,違反了黃金製品出入境限制的相關規定,遂對相關違規物品予以退運處理。——《寧夏日報》
內蒙古
呼和浩特海關 「一帶一路」建設的有生力量。為助推開放的內蒙古更開放,為服務自治區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2019年呼和浩特海關這樣支持自治區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公鐵並行,打造國際運輸大通道;聚焦發展,本土企業走出國際範兒;多措並舉,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2019年,呼和浩特海關積極支持自治區開放型經濟發展,努力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充分發揮了海關職能作用。2020年,呼和浩特海關將繼續支持企業積極擴大進出口,為促進自治區外貿穩定增長作出應有貢獻,不鬆勁、不停步、再出發!——《內蒙古日報》
滿洲裏海關2019年檢出進境植物有害生物119種7304次。2019年,滿洲裏海關全方位做好本地有害生物監測和疫情防控工作,切實維護了國門安全。
滿洲裡口岸是全國進境糧食指定口岸,也是俄羅斯木材來華重要渠道。由於木材、糧食等資源性產品攜帶危險性病、蟲、雜草風險極高,滿洲裏海關通過強化現場檢疫查驗和實驗室檢疫,2019年檢出進境植物有害生物119種7304次,其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5種37次。此外,為防止俄、蒙非洲豬瘟疫情傳入,2019年滿洲裏海關關區各口岸截獲肉類及製品1971批次、2462.09公斤,其中截獲豬肉及製品1117批次、1185.88公斤,檢測未發現陽性樣品。——《內蒙古日報》
監製/ 陶永
審校/ 劉暢
編輯/ 雷煦 宋祖凱
美術編輯/ 衛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