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粒、冰雹、還是霰呢?

2020-12-03 氣象小秘書

內蒙的朋友,昨天你看了麼

昨天的事你看下面

「霰」

這樣?

這不是雪麼!

很多人會這麼想

但是它擁有自己專屬的名字

霰[xiàn]:霰又稱雪丸或軟雹,由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狀(有時呈圓錐形)的、有雪狀結構的冰相粒子組成的固態降水,直徑2~5mm,著硬地常反跳,鬆脆易碎。霰是在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凝結後降落的白色不透明小冰粒,常呈球狀或圓錐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時出現,有些地區叫雪子、雪糝等。

霰一般生成自混合雲中

為冰晶和過冷水滴的混合體

凍結的冰晶和水滴間

有較多的氣泡

白色的近似球體

這個特點又會讓很多人

認為它是「冰雹」

冰雹:冰雹多來自對流強烈的積雨雲中。冰雹的直徑一般在5-50毫米範圍內,大的可達到幾釐米或幾十釐米。它在雲中的上升氣流要比一般雷雨雲強,小冰雹是在對流雲內由雹胚上下數次和過冷水滴碰並,而增長起來的,當雲中的上升氣流支託不住時就下降到地面。大冰雹是在具有一支很強的斜升氣流、液態水的含量很充沛的雷暴雲中產生的。

那麼

下圖是 霰麼

這叫做冰粒

透明的丸狀或不規則的固態降水,較硬,著硬地一般反彈,直徑常小於5毫米。有時內部還有未凍結的水,如被碰碎,則只剩下破碎的冰殼。

冰粒通常是由於

雪在下降的過程中

遇到溫度稍高的空氣層

部分或全部雪花融化成水滴

又遇冷重新凍結再降至地面

一樣麼?

仔細看就能發現了他們的區別

就讓下面這張圖來告訴你

顏色、大小、聲音都是有不同的

一個透明一個不透明

一個硬硬的一個松鬆散散的

貌似還很好區別

殊不知還有些你中有我的情況

外表透明內裡潔白

這是霰還是冰粒呢?

一般如果在地面沒怎麼融化

松鬆散散也不見冰殼

我們也認為是「霰」

下次見到了

記得要分清楚哦!

【來源:黑河氣象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鵝毛大雪、冰粒、雨凇!聽說鄭州下冰雹了?專家:是霰(xian)!
    專家:準確來說,是霰(xian)!4月10日中午,據網友反映稱,鄭州市文化路北三環附近下起了「冰雹」,「撞」向汽車玻璃時,沙沙作響,左右飛彈,有人說「剛砸到頭上很多」,對此,鄭州氣象局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準確的來說,下的是霰。」霰(xian)是什麼?
  • 冰雹?雪子?冰粒?還是霰?天上下的小顆粒是什麼
    他們覺得很奇怪,已經是春天了,昨天又算不上很冷,怎麼就下起雪子了呢。  昨天下午5點半左右,天空下著大雨,黃先生撐傘走在南山路中國美院附近。「傘面上發出了噼噼啪啪的聲音。」黃先生拿下傘一看,原來是固態小顆粒,落在地面上一下子就化開了。  「下雪子了。」黃先生很肯定地給本報熱線打來了電話,因為他聽氣象預報說,這兩天有冷空氣。「這時候下雪子應該算是倒春寒了吧?」
  • 像雪像霰像冰雹 其實就是個冰粒
    「冰雹」!「霰」!昨日,市氣象臺專門釋疑:都不是,其實這就是冰粒! 昨天,不少深圳人發現絲絲小雨中有細小冰晶打上窗面,嗒嗒嗒嗒——難道這是繼粵北地區後深圳降下的雪?出了門,不少深圳市民都在車輛前擋風玻璃下的凹槽裡、熱帶樹木的寬大枝葉上看到了少量堆聚的冰渣,有市民將它們撮進手心、握作一團,白白的就像雪呀。而起身更早些的人則或許能看到鋪在地面、臺階上的那層白「雪」。
  • 大冬天的下「冰雹」了!?
    「降雨咋變成豌豆般大小的冰雹了呢昨日午後,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上午成都還是晴朗的天,14點50分左右,成都簇橋、雙流、都江堰等地竟然下起了雨夾冰雹。冰雹通常只會出現在夏季,冬季咋會下起冰雹了呢?氣象專家解釋說,網友所見的應該不是冰雹而是冰粒,但成都冬天下冰粒還是很罕見。網友:你遭「冰雹」打到沒?
  • 今天渝北下冰雹了?氣象專家:是霰
    今天渝北下冰雹了?氣象專家:是霰 2020-12-19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重慶冬天下冰雹了?不,這叫「霰」,跟冰雹長得像
    大冬天下冰雹了?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小雪,有不少市民網傳我市部分區縣下起了冰雹。冬天也會下冰雹?不少網友議論紛紛。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市氣象局獲悉,網傳出現冰雹的潼南和合川,其實下的並不是冰雹,而是叫「霰」,也稱軟雹。
  • 降雨暴雪落霰雷暴 四種「非常天氣」齊襲省城
    不一會兒,烏雲中響起了春雷聲,雨點變成了冰粒狀固體,細小的冰粒從天而降,隨後下起了鵝毛大雪。短短一個下午,省城出現了降雨、雷暴、霰、暴雪天氣。兩小時降水5.4毫米    下午2時許,省城上空開始下起了鵝毛大雪,降雪一陣緊過一陣,記者看到,本次降雪過程中雪花特別大,不一會兒地上已經是白茫茫的一片,雪下得急,馬路上行駛的車輛開著雨刷幾乎都看不清前方的道路。」
  • 為什麼冬天溫度更低卻不會下冰雹?
    你聽說過冬天下冰雹嗎?應該沒有吧!都是由冰構成的,為什麼冬天會下雪下冰粒子(有的地方叫冰霰子)就是不會下冰雹呢?冰雹有哪些特別之處?它會出現在什麼地方?本文將從科學的角度為你一一解析。甭管天上下的是啥,開頭都是冰古人說「高處不勝寒」。
  • 重慶冬天下冰雹了?不,這叫「霰」(xiàn)
    重慶晚報訊 (記者 範聖卿 受訪單位供圖)昨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小雪,有不少市民網傳我市部分區縣下起了冰雹,重慶的冬天也會下冰雹?記者昨天從市氣象局了解到,下所謂冰雹的區縣為潼南和合川,但下的並不是冰雹,而是叫「霰」(xiàn),也稱軟雹。合川區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霰在重慶比較罕見,但仍屬於正常天氣現象。「霰的成因一般是由於冷空氣活動造成的,而冰雹一般因對流天氣形成,它們之間有很多區別。」
  • 專家稱其實是罕見的霰
    怎麼會下雪呢?他還說從開始發現到結束,這種「飄雪」現象持續至少五六分鐘。霰一般出現在夏季的強對流天氣中,形成原因與冰雹類似,只是由於高空中的冷空氣強度還不夠大,所以只形成了冰雹的核心部分就降落下來了,所以看上去就如同白色的雪花一樣了,所以會被人們誤以為下雪,不過這種現象比較少見,大多數人都沒見過。
  • 是雪還是冰雹?新年第一場雪驚喜來襲
    這看起來更像是冰雹吧?    仔細一看,沒雪花輕盈,比雪花重,形狀也更大,看起來也較厚,白如冰粒。這下的是什麼東西?  連鄭州市氣象臺的值班人員也表示意外。本以為明天才下,本以為是小雪,結果下得這般有氣勢。
  • 大自然有多神奇,3000年僅有一次的神奇冰雹,下了些什麼
    「冷子」的叫法比較好玩,因為冰雹說來就來,防不勝防,讓人想到「抽冷子」、「冷不丁」。冰雹冰雹是如何形成的呢?當空氣中水分比較大的時候,如果出現強烈的上升氣流,到達幾千甚至上萬米的高空,氣溫非常低,水汽迅速結成小冰粒。冰粒在下降的過程中,又遇到上升氣流被託起來,就會吸收更多的水分,凝結成更大的冰粒。這樣幾次折騰之後,就變成個頭比較大的冰雹砸到地面上。冰雹在夏季最常見,但並不總是出現在夏季。
  • 南充下冰雹?來看氣象專家怎麼說
    「快看,下冰雹了!」昨(6)日上午,伴隨著雨水,順慶城區多個地方下起了疑似「冰雹」的小白球,引得市民議論紛紛。那麼,這突如其來的小白球究竟是什麼呢?小編諮詢市氣象專家得知,昨日下的不是冰雹,而是霰(xiàn)。
  • 氣象專家:這是霰
    可有細心的市民發現,這個「小冰球」的外形好像不是雪,像冰雹。而當時的氣溫,也不像是下雪的形成條件。氣象專家解釋,這不是雪,是霰。隨後,重慶市氣象局發布消息,今日9時-11時,中心城區的最低氣溫在5-6℃之間,部分地區出現了小雨,新牌坊、石橋鋪等地在雨前和雨中出現了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球狀的降水,氣象上稱為霰,是一種固態降水現象。
  • 11月份儀隴多地突降冰雹 氣象史上屬首次
    冰雹(儀隴融媒體中心供圖)11月17日晚,儀隴多地突降「冰雹」。這一反常的天氣現象引起了市民朋友的廣泛關注。 那麼,這次儀隴出現的究竟是不是冰雹,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記者昨(18)日就此採訪了專業人士。
  • 為什麼夏天那麼熱還會下冰雹?而冬天那麼冷卻從來沒有下過冰雹?
    冰雹雖然並不常見,但在有些地方卻很普遍,我國有很多地區的農作物長期受到冰雹的侵害,影響收成,讓諸多農戶叫苦不迭,我們知道,冰雹大部分都出現在夏天或春夏交替的時節,而為什麼冬天那麼冷的天氣卻從來沒下過冰雹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