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使地球成為太陽系中獨一無二的行星?有4個理由給出答案

2021-01-09 悟空科學世界

我們的星球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具有各種表現形式的生命。

在太陽系中,地球是離太陽第三遠的行星。根據各種數據來源,例如輻射測年數據,因此,我們認為地球已有45億多年的歷史了。地球的巖石圈是由眾多的構造板塊組成的,而這些板塊的運動已持續了數百萬年。地球約71%的表面都被水覆蓋著。地球維持生命的能力使它成為了太陽系中一顆獨一無二的行星,這是因為在地球的大氣層中含有氣態水和氧。

1.地球生命的演變

據信,大約在40億年前,地球上發生了一種化學反應,這個反應導致了第一批自我複製分子的出現。之後,也就是在大約5億年前,所有現存生命形式的最後一個共同祖先出現了。與此同時,地球上的光合作用進一步演變,以至於所產生的氧氣能夠積累在大氣層中「合適」的位置。氧氣與紫外線輻射之間的相互作用又促使了臭氧層的形成,進而形成了大氣中的保護層。最重要的是,最小的細胞合併成了較大的細胞,從而導致了大而複雜的真核細胞的形成。再後來,當細胞集落開始「專門化」時,多細胞生物就逐漸形成了。

2.地球構造板塊

根據一些行星地質學家的說法,火星表面具有某些特徵,這可能表明,在過去,該行星可能有過活火山活動,尤其是在其形成的早期階段。除了這種可能性尚未證實之外,在太陽系中,除了地球,沒有其他行星具有構造板塊。因此,在這一方面,我們說地球是太陽系中獨一無二的。地球上的巖石圈被劃分為不同的板塊,而這些板塊在三種邊界類型中彼此相對運動著。例如,在會聚邊界處,板塊會彼此移動;在發散邊界上,板塊會彼此向相反的方向運動;在變換邊界上,板塊會彼此橫向運動。

在板塊構造的邊界處會出現許多運動,而這些運動導致了海溝、山脈、火山活動和地震的形成。就目前而言,我們知道有七個主要的構造板塊,包括太平洋、南美洲、非洲、印度-澳大利亞、南極、北美和歐亞大陸。當然,還有一些較小的板塊,例如位於南大西洋的斯科舍板塊、位於南美洲西海岸的納斯卡板塊、加勒比板塊和阿拉伯板塊。

3.地球上氧氣的起源

起初,地球的大氣層是由氮、甲烷和二氧化碳組成的。太陽的射線能夠分解二氧化碳,並釋放出氧氣和其他分子。在這個早期階段,所產生的氧氣將與其他分子相結合併生成新的物質。例如,氧與來自火山的氫相結合,並在其他化合物的作用下形成過氧化氫。大約在30億年前,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約為今天大氣中的0.03%。此外,在當時,還有一些微生物通過進化能夠進行光合作用並產生氧氣。

4.地球生物圈

在地球上,不同形式的生命居住在不同的生態系統中,而所有的生態系統共同構成了生物圈。地球上的生物圈被劃分為不同的生物群落,據信,這些生物群落是經過數十億年的時間進化而來的。在陸地上,生物群落通常是根據溼度、海拔高度和緯度來劃分的。在許多方面,類似的動植物生活在同一個生物群落中。有時,生物圈可以被稱為地球上的生命帶,因為它能自我調節,這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焦點

  • 地球或在宇宙七萬億億行星中獨一無二
    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地球在宇宙已知的7萬億億顆行星中是「獨一無二」的。
  • 太陽系中哪顆行星最寒冷?
    漫長的答案是, 這個問題的答案曾經很簡單。冥王星是離太陽最遠的行星, 也是最冷的行星。然而, 冥王星在2006年不再被歸類為一顆行星, 現在被稱為一顆矮行星。那麼, 現在太陽系中最冷的行星是哪個呢?由新視野號拍攝到的冥王星真實色彩照片,攝於2015年7月。
  • 地球在太陽系中獨一無二,但是水是從哪裡來的還是個謎
    從太空拍攝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星球水比陸地多。然而,在地球上所有的水中,超過99%的地球水不能被人類和許多其他生物利用——只有大約0.3%的淡水存在於湖泊、河流和沼澤的地表水。液態水覆蓋了地球表面的70%,這使得地球在太陽系中獨一無二。
  • 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列?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意外
    近千年來,人們一直認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陽系中的標準行星。在19世紀後,天文學家陸續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使太陽系的"行星"變成了9顆。此後,它們就成了人們口中的「九大行星」。
  • 地球並非獨一無二?研究顯示:宇宙中類地行星很常見
    參考消息網10月22日報導美媒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項新研究顯示,類地行星在宇宙中可能很常見。由天體物理學家和地球化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提出了新的證據,證明地球並非獨一無二。這項研究發表在10月18日的一期《科學》周刊上。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一個古怪的現象讓它浮出水面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並且位於宜居帶上,生命的出現是地球區別於其他行星的重要標誌,很有可能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星球。在人們的探索過程中,除了了解地球的環境和相關信息外,科學家們也致力於探索整個太陽系的歷史,尋找第九大行星成為研究的重要課題。
  • 太陽系中行星都有多大?地球有18個水星大,木星卻有1300個地球大
    從太陽系的中心到最邊緣大約有50000到100000個天文單位的距離。真的非常的大。太陽系除了8顆比較大的行星還有一些矮行星,行星的衛星、小行星和彗星等等星體圍繞著太陽旋轉,組成了龐大的太陽系帝國。太陽系不僅僅在空間上的距離非常的大,各個行星成員之間的塊頭也是非常大的。每個行星都是一個世界。不是有句話說,「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 幸神星,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有望成為第九行星)
    科學家在研究奧爾特雲的時候發現在太陽系中可能存在一顆巨大的行星,距離太陽一萬五千個天文單位,根據觀測,這顆行星的質量是木星質量的四倍,由於受太陽引力的影響,很可能成為太陽系中的又一顆行星,並且根據研究,該星體主要有氫和氦組成,可能還存在衛星,被稱為幸神星,最早由科學家丹尼爾·惠特邁爾和約翰·馬特瑟指出,幸神星的意思是掌管城市命運的希臘女神,雖然這顆星體還沒有被確切的證實
  •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除地球之外,哪一顆行星最為「美麗神秘」?
    太陽系中總共有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由巖石組成的,是「固態行星」,或者稱為「類地行星」;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由氣體組成的,是「氣態行星」,或者稱為「類木行星」,太陽系八大行星各有特點,如果說其中哪一顆行星最漂亮,那麼答案肯定是「地球」,這顆藍色的星球,由於有了液態水以及生命的存在而顯得與眾不同
  • 太陽系會有第九行星嗎?在太陽的背面,會不會有一顆「反地球」
    九大行星,自從人類以投票的方式將冥王星投出了行星的行列,太陽系就剩下了八顆行星,那麼未來是否還有可能再發現一顆行星,補足九顆呢?如果一個「反地球」存在,那麼它必須要滿足一個條件,就是永遠位於地球無法直接看到的地方,也就是太陽的背面、地球與太陽的連線之上。這可能嗎?可能。我們知道,任何有質量的物體之間都存在著相互的引力作用,而這種作用在天體的級別上尤其明顯,地球以及太陽系中的其它行星之所以能夠圍繞太陽穩定運行,就是受了太陽的引力作用。
  • 太陽系外發現首顆密度接近地球的行星
    後來,科學家藉助「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的光譜儀多達70個小時的觀測數據,來自歐洲南方觀測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的科學家計算出這顆行星的質量只有地球的5倍多。再根據這顆行星已知的直徑,其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兩倍,科學家算出這顆行星的密度,最後得出結論說這是第一顆和地球密度接近的太陽系外類地行星。
  • 如果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的行星!會發生什麼?對生活有哪些影響?
    因為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的行星。那時的夜空會是什麼樣子呢?地球會在哪裡?人類又將如何進化呢?如果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的行星,會發生什麼呢?太陽系中的其他八顆行星並不僅僅只是是看上去很漂亮,也不是僅僅是我們渴望去旅行的地方。即使這些行星距離我們有數十億公裡之外。但它們的存在對於地球上的生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這些行星都不復存在的話,那時會發生什麼?經過數十億年的時間,即便在今天它們對於維護地球安全方面仍就繼續發揮著無與倫比的作用。這些行星都坦然接受著各自所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 太陽系究竟有幾大行星
    太陽系究竟有幾大行星 原標題:   人類居住的地球,是太陽系裡最有生機的一顆行星。然而,直到現在,關於太陽系裡究竟有多少大行星,仍然是天文學家們探索研究的課題之一。
  • 走近太陽系中最美麗的行星——土星
    深入了解土星土星至太陽的距離由近到遠排名第六,是太陽系中第二大行星。因其炫目的光環,土星在太陽系中尤顯獨特。雖然土星並不是唯一一個有行星環的行星,但也找不到另一個像土星這樣擁有如此壯觀且複雜行星環的行星了。和氣態巨行星木星一樣,土星是一個主要由氫氦構成的巨型球體。
  • 太陽系「九號行星」是不是黑洞?大型望遠鏡將給出答案
    通過多年的計算數據,科學家認為導致這些天體出現異常的「幹擾者」,質量應該是地球的5-10倍。如此巨大的天體,很有可能是一顆未知的行星;但是,還有另一種可能,5-10倍的地球質量,被壓縮到柚子大小的球體中,所謂的「幹擾者」,可能是一顆柚子大小的原初黑洞。
  • 冥王星為何會被踢出局,不再是太陽系行星之一?美國專家給出答案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點,它的質量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在主流觀點裡,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都是以太陽為中心進行公轉,直到近幾年科學家研究才發現,八大行星甚至包括太陽本身都是圍繞距太陽表層8%的太陽半徑位置的重力點在公轉,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而不是重心
  • 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太陽繫結構圖太陽是中心天體,這在太陽系中存在八大行星,還有兩條小行星帶(分別是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柯伊伯小行星帶)、土星擁有巨大的土星環、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地球是目前太陽系乃至銀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等,對於太陽系這個恆星系來說,它最大的特徵莫過於它擁有八大行星,這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 神秘的金星——「太陽系中第一顆可居住的行星?」
    「這激發了我的想像力,」「如果是這樣的話,進化就有足夠的時間付諸行動。」金星是太陽系中第一顆適合居住的行星——「在那裡,生命就像在地球上一樣有可能出現。」正因為如此,從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到歐洲航天局(ESA),再到俄羅斯太空總署(Roscosmos),世界各地的太空機構都在計劃重返前海洋世界的任務。
  • 如果地球和太陽系中其他行星互換位置會發生什麼?答案恐怖至極
    我們之所以稱海王星為海王星,是因為這顆行星的顏色主要是藍色,很像海洋的顏色,而這種顏色正是因為甲烷的顏色。因為行星離太陽太遠,光線很少到達,所以這個地方很冷。然而,有些人認為,如果我們把太陽系的最佳位置——地球——換成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地方——海王星。結果會是什麼?
  • 太陽系中,誰是最熱的行星?最強的風在哪個行星上?這有6個事實
    1.土星並不是唯一擁有光環的星球在太陽系中,有4顆氣態行星,其中最大的是木星。事實上,這4顆行星都有自己的光環,只是說木星的光環最明顯罷了,其他的則都有一個非常微弱和罕見的光環系統。2.火星上,有人工製造的機器人火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一直以來,我們對這顆星球的探索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它是繼地球之後研究最多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