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或在宇宙七萬億億行星中獨一無二

2021-02-15 騰訊太空

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地球在宇宙已知的7萬億億顆行星中是「獨一無二」的。

騰訊太空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存在著7萬億億顆行星,長期以來,他們認為宇宙中應當存在許多類似地球的行星,依據「哥白尼原理」,地球在宇宙中並非獨一無二。然而,目前一項最新研究推翻了該理論,暗示著宇宙中地球是唯一的。

瑞典烏普薩大學天文學家艾瑞克-扎克裡森(Erik Zackrisson)使用計算機模擬,將宇宙中所有類地行星進行了數據匹配,他建立了一個早期宇宙微型計算機模型,之後將所有類地行星的數據輸入,模型分析這些行星在已知物理法則下所發生的狀況。目前,這篇深度研究報告發表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上。

研究小組發現宇宙已知的7萬億億顆行星不存在與地球近似的行星,這是由於多數行星較為古老,他們認為地球相對年輕的歷史和銀河系內所在位置,使它成為宇宙中獨一無二的星球。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美國加州卡內基天文臺安德魯-本森(Andrew Benson)說:「這項結果令人難以置信,當然該結果也存在著一些不確定因素,我們對宇宙的了解並不完全。」同時,這個計算機模型有許多缺點,例如:研究小組不得不猜測行星如何基於較少重元素形成於恆星周圍。

2015年,一項研究表明,地球可能是宇宙中首批宜居行星之一。科學家認為,46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僅有8%的宜居行星註定形成。絕大多數行星還未形成,或者在未來幾十億年太陽燃燒之後才會出現。

天文學家研究了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做出這一結論,研究報告負責人、太空望遠鏡科學協會彼特-貝魯茲(Peter Behroozi)博士說:「我們的主要動機是理解地球與宇宙其它行星之間的關係,對比宇宙中形成的所有行星,地球形成時間較早。」

星系觀測顯示,100億年前恆星形成速度非常快,但這一過程僅使用宇宙中少量的氫和氦。目前恆星形成速度非常緩慢,大量的原物質仍可能繼續孕育很長時間才能形成行星。

一分鐘帶你了解地球及生命的發展歷程


·END·


打造中國領先的太空資訊站

搜索公眾帳號「 騰訊太空 」或「 qqtaikong 」獲取最新資訊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騰訊太空首頁(space.qq.com)

相關焦點

  • 是什麼使地球成為太陽系中獨一無二的行星?有4個理由給出答案
    我們的星球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具有各種表現形式的生命。在太陽系中,地球是離太陽第三遠的行星。根據各種數據來源,例如輻射測年數據,因此,我們認為地球已有45億多年的歷史了。地球的巖石圈是由眾多的構造板塊組成的,而這些板塊的運動已持續了數百萬年。地球約71%的表面都被水覆蓋著。
  • 地球並非獨一無二?研究顯示:宇宙中類地行星很常見
    參考消息網10月22日報導美媒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項新研究顯示,類地行星在宇宙中可能很常見。由天體物理學家和地球化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提出了新的證據,證明地球並非獨一無二。這項研究發表在10月18日的一期《科學》周刊上。
  • 科學家:外星人已死光 地球在宇宙中獨一無二
    地球在宇宙中很孤單是7億多行星的唯一在我們的已知宇宙中存在至少7億兆顆行星。科學家們長久以來都相信在這些海量的行星中,必然會有部分外星世界與我們的地球相似。這正是所謂的哥白尼理論,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並沒有佔據特殊的地位。
  • 地球在太陽系中獨一無二,但是水是從哪裡來的還是個謎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與水的存在密切相關。可以說,如果沒有水,那麼地球上就不可能存在人類生命和所有其他生物。在所有活生物體中,含水量最大的生物是人類。從太空拍攝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星球水比陸地多。然而,在地球上所有的水中,超過99%的地球水不能被人類和許多其他生物利用——只有大約0.3%的淡水存在於湖泊、河流和沼澤的地表水。液態水覆蓋了地球表面的70%,這使得地球在太陽系中獨一無二。
  • 科學家最新發現:地球宇宙中獨一無二!-科學家,發現,地球,宇宙,獨一...
    在我們已知的宇宙中,約有7*1020顆類似地球這樣的行星。科學家相信,它們中很多都有著與我們相似的環境。這一理論名叫「哥白尼原理」。該原理認為,地球在宇宙中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近期一項最新研究否定了該理論,認為地球在宇宙中有著獨一無二的地位。
  • 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正在銀河系中自由流浪
    科學家們懷疑銀河系中可能存在數十億顆自由漂浮或自由的行星,但到目前為止,在太陽系外發現的4000個左右的星球中,只有少數候選行星出現。大多數這些潛在的流浪行星看起來都很巨大,任何地方的質量都是木星的2到40倍(一個木星大約相當於300個地球)。
  • 人類在宇宙中是否獨一無二?宇宙中或許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外星生命
    人類在宇宙中是否獨一無二?宇宙中或許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外星生命,我們應準備好接受可能不存在外星生命的事實,這也是我們理解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的科學依據。當我們意識到金星的表面溫度達到了可怕的460攝氏度,遠高於任何已知生命的最高溫度極限時,我們的研究注意力轉向了金星的大氣層,那裡的氣壓和溫度條件與地球表面相似。然而在這裡,金星的大氣層是由濃硫酸構成的,這種化學條件遠遠超出了地球上任何已知生命的邊界。
  • 當宇宙飛船飛過地球時,本周將出現「超級粉紅月亮」獨一無二照片
    貝比科倫博飛船將在周四飛過地球對於2018年10月20日發射的太空飛行器來說,這似乎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但這是其從地球到水星的七年旅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實現任務目標外,貝皮科隆博短暫的地球飛行將為行星研究人員和工程師提供一個獨特的機會,對月球進行獨特的實驗。貝比科隆博將如何研究月球貝比科隆博機載汞輻射計和熱紅外光譜儀(MERTIS)儀器,是由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和威斯特伐利亞威廉士明斯特大學的行星研究所開發和製造。
  • 這個行星有水!地球2.0?
    當地時間9月11日,一篇發表在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研究稱,科學家們首度在太陽系外一個行星的大氣中發現了水蒸氣的存在,且該行星的溫度也與地球相似,具備支持生命存在的兩大條件。K2-18b按照其與所繞行恆星的距離估算,該行星上的溫度應在47攝氏度到零下73攝氏度之間,與地球溫度相似。在目前所發現的超過4000個系外行星中,這是第一個已知有巖石表面且大氣含水的行星。
  • 地球的板塊構造為什麼獨一無二,它與生命的演化有何關聯?
    板塊在發生相互碰撞之後構建了山脈,從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到最深的海溝,地球表面過往的運動和特徵都通過板塊構造得到了圓滿解釋。與此同時,地球也是已知行星中唯一具有板塊構造特徵的行星,這不僅可以幫助地球調節溫度,也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地球上的板塊構造是如何開始的,熔巖噴射是否對其具有推動作用?為何地球上的構造活動對於生命而言至關重要,微小的巖漿斑點是否足以對地球現有的板塊構造歷史構成挑戰?
  • 行星出現生命要滿足哪些條件,地球或許是唯一適合人類的行星!
    人類文明發展至今一直在尋找宇宙中的其它地外生命,只是從所有觀測到的資料發現地球是唯一已知表面存在液態水的行星,雖然認為在其它行星的地表以下可能存在液態水(比如木衛二),但宇宙中宜居行星如此稀少,讓人不得不懷疑人類是否只是宇宙中偶然產生的奇蹟,或許地球根本就是其它高等生命特意設置的生態實驗圈
  • 太陽系外發現首顆密度接近地球的行星
    行星COROT-7b概念圖 據美國《連線》雜誌網站報導,在浩瀚的宇宙中,天文學家從未停止尋找太陽系外再根據這顆行星已知的直徑,其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兩倍,科學家算出這顆行星的密度,最後得出結論說這是第一顆和地球密度接近的太陽系外類地行星。 宇宙中是否存在和地球相類似的行星?我們地球是宇宙獨一無二的驕子嗎?這是非常深刻的問題。迄今為止沒有人給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
  • 太陽系中哪顆行星最寒冷?
    冥王星是離太陽最遠的行星, 也是最冷的行星。然而, 冥王星在2006年不再被歸類為一顆行星, 現在被稱為一顆矮行星。那麼, 現在太陽系中最冷的行星是哪個呢?由新視野號拍攝到的冥王星真實色彩照片,攝於2015年7月。這聽起來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但實際上, 有兩個行星符合這個標題。
  • 十大已知宇宙中最奇特的行星
    在南十字座,距離地球大約有三百光年的地方,有一顆已知的宇宙中最孤獨的行星,這顆行星比木星大是十一倍,天文學家稱其為"超級木星",它環繞其母星的軌道半徑為600億英裡,比太陽與海王星之間的距離還要再大上二十倍,這個雲母星級段不尋常的距離使它成為
  • 地球不再完美?有人找到20多個行星,比地球還適合人類生存
    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星球內的氣候和環境都比較適合人類生存,地球也是宇宙中人類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的上百萬中生物生存的家。在科學剛開始發展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地球上的環境是獨一無二的,是宇宙中最完美的星球,但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和人類對太空的泰索,我們慢慢意識到了地球事實銀河系中微不足道的存在,而銀河系之外還有宇宙、平行宇宙、多重宇宙的說法,人類和宇宙相比是很渺小的。
  • 是否有與地球相似的行星?
    來自澳大利亞國際大學的天文學家鑑定在外太空中的確存在與太陽相似的恆星:在其年齡、尺寸、溫度以及化學成分,只是它比太陽的質量大2%。其位置距離大熊座(北鬥七星)126光年。它十分光亮,以致於使用雙筒望眼鏡即可看見大概。天文學家發現這太陽孿生對於尋求與地球相同的其他行星十分有幫助,進而發現其他行星中是否也同樣存在著生命。
  • 現實版流浪地球,銀河系中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流浪地球》非常受歡迎,它還被拍成電影在春節檔放映。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太陽進入快速膨脹期,為了逃離被吞噬的命運,科學家在地球上安裝了行星發動機,推動著地球逃離太陽系。此後,地球不再繞任何恆星旋轉,成了所謂的流浪地球。
  • 走近太陽系中最美麗的行星——土星
    深入了解土星土星至太陽的距離由近到遠排名第六,是太陽系中第二大行星。因其炫目的光環,土星在太陽系中尤顯獨特。雖然土星並不是唯一一個有行星環的行星,但也找不到另一個像土星這樣擁有如此壯觀且複雜行星環的行星了。和氣態巨行星木星一樣,土星是一個主要由氫氦構成的巨型球體。
  • 宇宙中到底有沒有第二個地球?
    我們經常會聽到各種關於存在第二個地球的相關報導,人類一直以來沒有放棄對宇宙中是否存在第二個地球的探索。我希望外星是存在生命的,畢竟宇宙無邊,既然地球可以擁有生命,為什麼其他星球不可能產生高度文明呢?散布在宇宙中的星系多達1000億個,宇宙是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果系統,除銀河系,宇宙中還有類星系,遙遠星系團和超星系團。長期以來,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了宇宙中存在著7萬億顆行星,由此推測除宇宙中應當存在許多類似地球的行星,依據「哥白尼原理」,地球在宇宙中並非獨一無二,我們一直在尋找第二個地球的存在。
  • 宇宙中存在外星生命嗎?那諸多的類地行星,是否有生命的痕跡?
    這就好比在交通閉塞的古代社會,一群人住在山谷中的村落裡,世世代代沒有出過村落,也沒有見過外面的人,但從來不會有人懷疑山谷外面是有人存在的。如果我們只將目光注視在腳下,那麼我們肯定會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但當我們仰望星空,一切就截然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