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發於2017年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3日電(記者 李驥志 付一鳴)瑞典皇家科學院3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巴裡·巴裡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們為「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項目和發現引力波所作的貢獻。
10月3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在新聞發布會上講話。新華社發(石天晟 攝)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當地時間11點52分在皇家科學院會議廳公布了獲獎者名單,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的成員隨後介紹了獲獎者的主要成就,並解釋了相關科學背景。
評選委員會成員奧爾加·伯特納說,宇宙中曾有兩個黑洞發生碰撞,所產生的引力波跨越漫長時空,歷時13億年抵達地球,在2015年9月14日被位於美國的LIGO探測器探測到,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發現引力波。
引力波是一種時空漣漪,如同石頭丟進水裡產生的波紋。百年前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他認為引力波難以被探測到,因為相關信號非常微弱。LIGO項目使用巨大的雷射幹涉儀,在引力波通過地球時探測到比原子核還要小很多的變化。
10月3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獲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三名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巴裡·巴裡什、基普·索恩(從左至右)的照片在新聞發布會上展示。新華社發(石天晟 攝)
評選委員會說,LIGO項目集納了全球多地1000多名科學家的努力,而這三名獲獎者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韋斯在約40年前提出了探測引力波的方法,巴裡什和索恩也在科學和管理等方面有巨大貢獻。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委員會成員安德斯·伊勒貝克對新華社記者說,近半個世紀以來,科學界逐漸認可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直到2015年,人類才第一次真實地探測到引力波,這是此次獲獎者所作貢獻的價值所在。他說,引力波為人類探索宇宙提供了全新的觀察方法,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新的發現。
在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漢松撥通了韋斯的電話,韋斯表示,引力波的發現是全球科學家長期不懈努力的結果。他說:「我很興奮,項目終於取得了成效,這個過程很精彩。」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獎金共9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0萬美元),韋斯將獲得其中一半,巴裡什和索恩將共享另一半。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