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引力波研究獲獎

2021-01-19 觀察者網

引力波不負眾望斬獲本年諾獎!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10月3日中午11點50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3位科學家雷納維斯,巴裡巴裡什 基普索恩,用以表彰他們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貢獻,三人將共享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38萬元)。

復旦大學施鬱教授介紹,很多科學家對LIGO的成功作出了貢獻。特別一提的是,最早提出用雷射幹涉儀探測引力波並作噪聲分析的韋斯、對雷射幹涉儀的穩定性作出重要貢獻的德雷弗、對引力波探測和LIGO作了很多理論工作的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以及建立LIGO國際合作並將其轉化為大科學的巴裡·巴裡什(Barry Clark Barish)。不幸的是,德雷弗於今年3月去世。

圖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此前有報導稱,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弗蘭克•維爾切預測,「引力波」會成為今年奪獎熱門。

據中新網報導,科學家已經四次捕捉到引力波。2015年9月、2015年12月和2017年1月先後3次探測到的引力波,都由LIGO單獨完成。探測結果不僅驗證了廣義相對論,也為了解雙黑洞系統的成因提供了線索。

2017年8月14日,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兩臺幹涉儀和歐洲「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的一臺幹涉儀,從三個地點幾乎同時(先後相差僅幾毫秒)捕獲到了最新引力波事件。

據澎湃新聞,獲獎者簡歷:

雷納·韋斯(Rainer Weiss),美國物理學家,1932年9月29日出生於德國柏林出生,現年85歲,因其在引力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領域的貢獻而聞名。為逃避政治動蕩,雷納·韋斯一家於1932年底舉家搬往布拉格,繼而在1938年搬往美國。1955年,他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學士學位,1962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60年至1962年,雷納·韋斯曾在塔夫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工作,1962年至1964年在普林斯坦大學擔任物理研究員。1964年加入麻省理工,1973年至2001年擔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2001年起任名譽教授。

2016年2月,LIGO團隊向全世界宣布,成功探測到來自於兩個黑洞合併的引力波信號,雷納·韋斯是當時參與新聞發布會宣布上述消息的四位科學家之一。

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1940年6月1日出生在美國猶他州的洛根市,現年77歲。父親維恩·索恩是農藝學專家,母親艾莉森·索恩是經濟學家。他於1962年獲得加州理工的學士學位,在1965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1967年索恩回到加州理工被聘任為副教授,三年後晉升為理論物理的教授,是加州理工歷史上最為年輕的教授之一。此外,索恩是《星際穿越》的科學顧問。

巴裡·巴裡什(Barry Clark Barish),1936年出生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現年81歲。他在南加州長大,高中就讀於洛杉磯。1957年獲得物理學學士,1962年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實驗高能物理的博士學位。1963年加入加州理工。巴裡什大力促成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國家科學委員會批准資助LIGO,並在項目的建造和交付使用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他還創建了LIGO的科學聯盟(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目前全球的合作者已經超過1000個。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2020-10-08 0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 鈦快訊
    鈦媒體快訊|10月6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兩位獲獎者通過使用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開發出測量方法,擴展了技術極限,製造了獨特的儀器並致力於長期研究。他們的開創性工作為人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過113次,213人次獲獎。
  •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3名科學獎因引力波研究獲獎
    央廣網北京10月4日消息(記者韓萌 朱敏)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17年諾貝爾的開獎已經在10月2號正式拉開帷幕,北京時間昨天下午,201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公布,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該獎授予三位科學家,他們分別是雷納·韋斯,巴裡·巴裡什和基普·索恩,用以表彰他們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貢獻。引力波到底是什麼?諾貝爾獎為何青睞於它?對它的探測究竟有何意義?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研究黑洞獲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17時,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三位科學家獲得這項殊榮,其中一半授予Roger Penrose196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1992年畢業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1994年成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並開始研究黑洞,她的研究涉及使用高空間解析度成像技術,例如凱克望遠鏡的自適應光學系統,來研究恆星形成區域和銀河系中心被稱為射手座A *的超大質量黑洞。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一次頒獎是在1901年,迄今為止共有215位獲得該獎。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三位科學家獲獎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3位女性: 歷史上曾有3名女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是「居裡夫人」瑪麗•居裡(Marie Curie)、德裔美國物理學家瑪麗亞•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和2018年的得主唐娜•斯特裡克蘭。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約翰|巴丁|...
    3位女性:歷史上曾有3名女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是「居裡夫人」瑪麗•居裡(Marie Curie)、德裔美國物理學家瑪麗亞•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和2018年的得主唐娜•斯特裡克蘭。(居裡夫人)其中,瑪麗•居裡兩度獲得諾獎。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剛剛,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突破共同獲獎
    根據諾貝爾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頒給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頒給德國科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人民幣760萬元)。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獲獎。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由於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而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發現黑洞現象獲獎
    據海外網報導,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
  • 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羅傑·彭羅斯、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3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網站介紹稱,彭羅斯因「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而獲獎,根澤爾與格茲因「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而獲獎。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獲獎者2017年,三名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基普·索恩和巴裡·巴裡什獲獎,理由是「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2016年,三位英美科學家大衛·索利斯、鄧肯·霍爾丹、麥可·科斯特利茨獲獎,理由是「理論發現拓撲相變和拓撲相物質」。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揭曉。德國科學家和美國科學家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因「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物體」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David Haviland說。
  • 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3位研究黑洞的科學家獲獎,霍金本應有姓名
    本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另一半,由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萊因哈特・根澤爾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裡亞・格茲獲得,而格茲也是歷史上第 4 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簡單來說,他們所做的,就是找到了黑洞的存在以及它所帶來的影響。
  • 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3位研究黑洞的科學家獲獎,霍金本應有姓名
    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的奇點理論,是由史蒂芬霍金與彭羅斯一起提出的,也就是說,如果霍金仍在世的話,今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或許不會只有彭羅斯一人。本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另一半,由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萊因哈特根澤爾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裡亞格茲獲得,而格茲也是歷史上第 4 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
  • 外媒:美國三位引力波學者獲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參考消息網10月4日報導外媒稱,諾貝爾獎主辦方3日稱,美國科學家雷納·魏斯、巴裡·巴裡什和基普·索恩因在引力波探測中發揮的先鋒作用而獲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據路透社10月3日報導,一個世紀前,愛因斯坦曾首次預言時空結構中的波動,即引力波。在去年初科學家宣布引力波被首次發現後,它引發了天體物理學的一場革命。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美法加三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獲獎者2017年,三名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基普·索恩和巴裡·巴裡什獲獎,理由是「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2016年,三位英美科學家大衛·索利斯、鄧肯·霍爾丹、麥可·科斯特利茨獲獎,理由是「理論發現拓撲相變和拓撲相物質」。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人因黑洞研究獲獎
    她也成為繼瑪麗·居裡(1903年)、瑪麗亞·格佩特-梅耶(1963年)和唐娜·斯特裡克蘭(2018年)之後,第四位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迄今為止,一共頒發過114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共有215名科學家獲得過該獎項,其中包含4名女性科學家。這些科學家用自己的智慧、堅持和不懈努力,為我們揭示了宇宙的奧秘,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人因黑洞研究獲獎
    她也成為繼瑪麗·居裡(1903年)、瑪麗亞·格佩特-梅耶(1963年)和唐娜·斯特裡克蘭(2018年)之後,第四位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迄今為止,一共頒發過114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共有215名科學家獲得過該獎項,其中包含4名女性科學家。這些科學家用自己的智慧、堅持和不懈努力,為我們揭示了宇宙的奧秘,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