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國三位引力波學者獲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12-0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4日報導外媒稱,諾貝爾獎主辦方3日稱,美國科學家雷納·魏斯、巴裡·巴裡什和基普·索恩因在引力波探測中發揮的先鋒作用而獲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據路透社10月3日報導,一個世紀前,愛因斯坦曾首次預言時空結構中的波動,即引力波。在去年初科學家宣布引力波被首次發現後,它引發了天體物理學的一場革命。

參與發現引力波的研究團隊很快成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熱門人選。

瑞典皇家科學院發表聲明稱:「這是完全不同的全新事物,開啟了看不見的世界。」

今年的獲獎者將分享9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0萬美元)的獎金。

美國雷射幹涉儀引力波觀測臺(LIGO)利用雷射光束髮現了兩個密度極大的宇宙黑洞相撞所產生的引力波。

瑞典皇家科學院說:「這一信號抵達地球時非常弱,但已為天體物理學帶來了一場革命。」

物理學獎是今年頒發的第二個諾貝爾獎。此前,美國人傑弗裡·霍爾、麥可·羅斯巴什和麥可·揚在周一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在諾貝爾科學類獎項中,物理學獎常常佔據中心位置,因為獲獎者包括愛因斯坦、尼爾斯·玻爾和瑪麗·居裡等科學界的超級巨星。

魏斯將獲得一半獎金,巴裡什和索恩將分享另一半獎金。

臺灣「中央社」臺北10月3日報導,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首度觀測到「引力波」的LIGO的三位奠基者。

臺灣「清華大學」光電工程所教授趙煦也是LIGO團隊的一員。他在3日晚間接受電話採訪時指出,去年2月LIGO首度宣布探測到引力波,震撼學術界。當時LIGO認為最有貢獻的有三位,其中美國學者魏斯、索恩二人與今天公布的諾貝爾獎得主重疊,第三位則是羅納德·德雷弗。

可惜的是,德雷弗於今年3月去世,諾貝爾獎按照慣例不頒給已去世的學者。

趙煦表示,取代德雷弗獲得諾貝爾獎的巴裡什曾是LIGO的領導者,他成功爭取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長期經費,在領導和團隊管理上有很大的貢獻。

趙煦說,引力波的研究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未來要發展成「引力波天文學」。

另外趙煦也提到,索恩退休後,曾擔任電影《星際穿越》的製片人,要求片中所有科學情節都要符合現實。

據德新社10月3日報導,1901年至2017年,瑞典皇家科學院一共給206人頒發過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段時間內,有6年沒有頒發物理學獎: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

其他有關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事實包括:

最年輕的物理學獎得主是勞倫斯·布拉格,他得獎時只有25歲。他在1915年與他的父親一起因為「利用X光分析晶體結構」獲得這一獎項。

最年長的物理學獎得主是小雷蒙德·戴維斯,他得獎時88歲。他在2002年與小柴昌俊一起「因為在天體物理學尤其是探測宇宙中微子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獲得該獎項。

僅有兩名女性獲得過物理學獎:1903年的瑪麗·居裡(與丈夫皮埃爾共同獲獎)和1963年的瑪麗亞·格佩特-邁爾。瑪麗·居裡還在1911年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

出資設立諾貝爾獎的瑞典工業家和炸藥發明者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他的遺囑中第一個提及的就是物理學獎。

1901年至2016年間的物理學獎得主的平均年齡是55歲。

約翰·巴丁是唯一兩次獲得物理學獎的人,他分別在1956年和1972年獲獎。

LIGO宣布探測到引力波。

相關焦點

  •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頒予發現引力波學者,港中大參與研究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頒予發現引力波學者,港中大參與研究 新華網香港10月4日消息,3名美國科學家因在發現引力波上的貢獻而奪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揭曉 三位得主資料介紹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新鮮出爐!】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5點45分,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據悉,諾貝爾獎獎金曾經是1千萬瑞典克朗,然而在2012年瑞典諾貝爾基金會表示,為避免長期財務計劃出現風險,將獎金金額縮減了20%,於是就降到了800萬瑞典克朗。而今年9月25日,瑞典諾貝爾基金會宣布,從今年(2017年)起將諾貝爾獎各獎項的獎金提高100萬克朗到900萬克朗。針對此次提高獎金,基金會表示是因為財務狀況得到了改善。
  •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引力波研究獲獎
    引力波不負眾望斬獲本年諾獎!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10月3日中午11點50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3位科學家雷納維斯,巴裡巴裡什 基普索恩,用以表彰他們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貢獻,三人將共享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38萬元)。
  • 三名美國科學家分享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3日電(記者 李驥志 付一鳴)瑞典皇家科學院3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巴裡·巴裡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們為「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項目和發現引力波所作的貢獻。
  • 三名美國科學家分享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引力波領域有重大發現
    文章發於2017年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3日電(記者 李驥志 付一鳴)瑞典皇家科學院3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巴裡·巴裡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們為「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項目和發現引力波所作的貢獻
  •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3名科學獎因引力波研究獲獎
    央廣網北京10月4日消息(記者韓萌 朱敏)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17年諾貝爾的開獎已經在10月2號正式拉開帷幕,北京時間昨天下午,201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公布,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該獎授予三位科學家,他們分別是雷納·韋斯,巴裡·巴裡什和基普·索恩,用以表彰他們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貢獻。引力波到底是什麼?諾貝爾獎為何青睞於它?對它的探測究竟有何意義?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 三位獲獎者與黑洞有關
    彭羅斯1931年出生於英國,現為牛津大學教授;根策爾1952年生於德國,現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併兼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蓋茲1965年出生於美國,現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蓋茲也是迄今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
  • 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 連結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3根據諾貝爾網站信息,在所有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中,包括3位女性,分別是居裡夫人瑪麗·居裡、美國物理學家瑪麗亞·梅耶和2018年獲獎者唐娜·斯特裡克蘭。居裡夫人曾兩度獲得諾貝爾獎,分別是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191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6諾貝爾物理學獎是華裔拿獎最多的獎項,共有6位華裔科學家獲此殊榮,他們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朱棣文、崔琦和高錕。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三位獲獎者與黑洞有關
    彭羅斯1931年出生於英國,現為牛津大學教授;根策爾1952年生於德國,現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併兼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蓋茲1965年出生於美國,現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蓋茲也是迄今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彭羅斯1931年出生於英國,現為牛津大學教授;根策爾1952年生於德國,現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併兼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蓋茲1965年出生於美國,現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蓋茲也是迄今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三位科學家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2萬美元)獎金,彭羅斯獲得其中一半,根策爾和蓋茲共享另外一半。
  • 諾貝爾"C位"獎項物理學獎今日揭曉:誰將"續寫"物理學教科書?
    諾獎的官方網站稱,在19世紀末,許多人認為物理學是最重要的科學,諾貝爾本人可能也抱有這樣的看法。儘管一般被稱作化學家,但諾貝爾自己的研究也與物理學密切相關。自1901年至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項已經頒發111次,其中,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這6年未頒獎。
  • 201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三人因引力波獲獎
    10月3日消息,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在今天正式公布,他們分別是雷納·韋斯(Rainer Weiss),巴裡·巴裡什(Barry Clark Barish)和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通過Ligo(雷射幹涉儀)首次探測到引力波,初始的LIGO設備僅僅是在麻省理工的一個課堂練習,由Rainer
  • 曹則賢研究員點評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北京時間10月3日17點50分,瑞典當地時間11點50分,瑞典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將2017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物理學家外斯(Rainer Weiss),巴裡什(Barry Clark Barish)和索恩(Kip Stephen Thorne),以表彰他們為LIGO探測器建設以及引力波探測所作出的貢獻(For decis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歷屆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2日電 據外媒消息,北京時間2日下午,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Arthur Ashkin, 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因在雷射物理學領域的奠基性工作,獲得此獎項。作為根據諾貝爾遺囑設立的五大獎項之一,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百餘年的歷史上,有著諸多優秀的獲獎者。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獲獎。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由於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而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鈦媒體編輯丨劉萌萌鈦媒體App10月6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一半由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獲得,另一半由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共同獲得。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 113次: 1901年以來,諾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過113次。1911年,居裡夫人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
  • 諾貝爾物理學獎第4位女性獲獎者誕生!盤點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那些...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北京時間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而獲獎。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發現,相對論的一般理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三位科學家獲獎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