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然玉
近日,上海發布新規:12月1日起,上海全天禁止噪音超過80分貝的九座以下客車在本市道路(高速公路除外)行駛;每天21時至次日7時禁止噪音超過80分貝的摩託車在本市道路行駛。據悉,這是全國首個機動車噪音汙染治理辦法。2日,一輛改裝的摩託車因噪音高達117分貝,民警依法現場開具違反禁令標誌處罰決定書及機動車改裝的違法行為通知書,合併罰款700元,記3分。
事實上,治理機動車噪音汙染,各地都在採取行動。比如說,很多城市都規定,特定區域禁止鳴笛,有些地段甚至是「24小時禁止鳴笛」。此類舉措雖取得了成效,但並不盡如人意。首先,其僅僅是解決了「汽車噪音汙染」構成中的一小部分問題,噪音來源除了鳴笛,還有發動機聲音過大等其他方面;再者,實際的執法過程很多時候也是形同虛設,很大程度來源於相關規定的含糊。與之相較,上海所發布的全國首個機動車噪音汙染治理辦法,顯然要全面許多。其核心規則,「車輛噪音超80分貝限行」,以最直接的方式,回應了市民「免於噪音汙染」的權利訴求。
需要說明的,80分貝並不是一個嚴苛的、難以實現的標準。正常狀態的小汽車行駛中所產生的噪音,完全可以控制在80分貝以下。結合實際情況,「80分貝的噪音限量」,其實有著極其具體的目標指向,即某些跑車、改裝車、摩託機車等。上海查獲的首例機動車噪音汙染案例,涉事車輛就是一輛改裝過的摩託車。從某種意義上看,整治機動車噪音汙染,首要的就是整治一小撮玩家的「炸街」文化,以及地下非法改車現象。上海的新規,恰是立意於此。
現實中,一些車主為追求發動機的轟鳴,會刻意改裝排氣管來增大音量。他們也熱衷於在夜深人靜的路面上猛轟油門狂加速,以此製造發動機、排氣筒的巨大聲響。這些駕駛改裝車輛飆車的「炸街黨」,是不折不扣的惡意製造噪音者,也是公眾困擾最多、意見最大的問題源頭。治理汽車噪音,從嚴懲「炸街黨」開始,不僅契合民意期待,也合乎技術邏輯:此類改裝車特徵更明顯、更容易被查獲,在後續取證過程中,其噪音數據也更容易被再現、被計量。
在上海的這一最新案例中,交警在事後找到涉事車輛後,實測得出其噪音高達117分貝,並據此開罰。這一取證方式,區別於一些城市針對「鳴笛」等車輛噪音汙染必須在「違法現場」查獲、取證的慣例,故而大大拓展了執法的適用性和威懾力。
如果說,在普遍意義上消除機動車噪音汙染尚且不可行,那麼抓住諸如「炸街黨」等主要矛盾先行突破、優先解決,無疑要務實得多。畢竟,有些機動車噪音汙染實屬客觀條件下的無可奈何,而有些則明顯屬於故意為之的「人禍」。(然玉)
[責編: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