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華為公開一種新型手機外觀設計專利;小米又申請了兩個環繞...

2021-01-07 集微網

1、【專利解密】變廢為寶 松下可充電電池剩餘性能評價方案

2、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開一種新型手機外觀設計專利

3、小米又申請了兩個環繞屏設計專利:這次能最終量產嗎?

4、比亞迪公開 「太陽能電池」相關專利,提升光電轉化率

5、華為公開「基於區塊鏈網絡的聯合學習方法」相關專利

1、【專利解密】變廢為寶 松下可充電電池剩餘性能評價方案

【嘉德點評】松下發明的可充電電池的殘存性能評價專利,提出了一套可將更換後的電池用於其他領域的新方案,不僅可以提高廢舊電池的回收效率和再次利用率,同時也可以讓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做到「環保和產能」的統一。

集微網消息,全球如今每年廢棄的鋰電池超過50萬噸,其中大部分源自小型電子產品。但隨著世界向電動經濟轉型,預計到2030年,全球對鋰電池的需求將增加10倍,大部分用於電動汽車,屆時廢棄電池數量也將隨之激增。由於這個市場前景十分光明,包括亞馬遜、松下以及許多初創公司在內,都瞄準了鋰電子電池回收業務。

松下在18年12月5日申請了一項名為「可充電電池的殘存性能評價方法、可充電電池的殘存性能評價程序、運算裝置及殘存性能評價系統」的發明專利(申請號:201880090684.5),申請人為松下智慧財產權經營株式會社。

該專利中描述了這麼一種可充電電池的回收方案,當充電電池首次應用到某個設備上達到需要更換的標準後,人們為了保證原設備的性能往往會進行電池的更換,但更換後的電池也並非無剩餘利用價值,有可能對於其他領域的設備來說,這塊被淘汰下來的電池還能發揮作用,這就給可充電電池的二次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想法雖好,但是在進行實際操作時,還需要對更換下來的電池進行剩餘電量、性能評估等操作。根據該專利目前公開的相關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項可充電電池的剩餘性能評價方法吧。

如上圖,為該專利發明的可充電電池的壽命周期示意圖,可充電電池首先被用於一次利用產品中,一次利用產品也就是首件搭載該電池的產品,在使用時,關於電量消耗等數據會由系統進行採集並存儲在履歷DB(資料庫)中,電量消耗數據記錄著電池的容量變化、剩餘容量值等,可以幫助該電池用於二次利用。

有了這些數據,在該充電電池進行二次利用時,殘差性能評價系統就可以進行測定以及運算,來幫助系統評估可充電電池的殘存性能,以決定該電池還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及領域。

該專利還通過SOH(健康狀態)來評估電池的劣化程度,數值越低則表示電池越不健康,並且,隨著一次利用的進行,充電次數越多,劣化程度也越嚴重,這也就是有些手機的電池在使用時間過久後發生鼓包、漏液等現象的原因。

如上圖,為可充電電池的一次利用期間與二次利用期間的總劣化預測曲線圖,縱軸的電池性能以SOH來表示。可以發現,在可充電電池的一次利用(初始設備)結束後,倘若應用在更加輕量、低消耗的任務中時,可充電電池的劣化速度會降低。

同時,二次利用的時長也比一次利用更長,這也說明在電池經歷過一次利用後,還具有非常大的空間能夠應用在其他領域,既避免了對環境的汙染,也可以節省相關的經費,以尋求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另外,電池的一次利用的狀態也會不可避免的對二次利用產生影響,例如可充電電池在一次利用時經常出現過度使用,其二次利用的壽命肯定也會受到影響,如下圖所示。

圖中展示的曲線為固定型蓄電系統在經歷一次利用和二次利用時的曲線圖,FR是為了使系統的頻率穩定而對系統反覆進行充電和放電的控制,這種情況下保存劣化最小,因此電池在一次利用時的損耗最大,而錯峰用電緊隨其後,用於備用用途的電池由於不經常使用,因此一次利用時消耗最小。

在三種情況下,可以看到用於FR用途的可充電電池在進行二次利用時,其剩餘壽命最少,而備用電池的二次利用壽命最長,這樣的分析也可以對可充電電池的二次利用起到借鑑作用。

以上就是松下發明的可充電電池的殘存性能評價方法,該專利基於對電池的實際測量值 以及電池的診斷結果來評估電池的劣化速度,並且提出了一套可將更換後的電池用於其他領域的新方案。這樣的方案不僅對於回收廢舊電池有很好的效果,同時也可以讓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關於嘉德

深圳市嘉德智慧財產權服務有限公司由曾在華為等世界500強企業工作多年的智慧財產權專家、律師、專利代理人組成,熟悉中歐美智慧財產權法律理論和實務,在全球智慧財產權申請、布局、訴訟、許可談判、交易、運營、標準專利協同創造、專利池建設、展會智慧財產權、跨境電商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2、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開一種新型手機外觀設計專利

天眼查APP顯示,2021年1月1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開一項手機外觀設計專利,公開號為:CN306261861S,申請日為2019年12月25日。

專利摘要顯示,本外觀設計產品的設計要點:在於產品的形狀。最能表明設計要點的圖片或照片:變化狀態立體圖。

3、小米又申請了兩個環繞屏設計專利:這次能最終量產嗎?

在 2019 年末,小米發布了一款名為小米 MIX Alpha 的概念手機,帶有環繞屏幕設計,不過這款機型從未正式發售,而且該公司甚至在一年後也沒有公布其後續機型。

近日,又出現了兩個這樣的設計。根據 LetsGoDigital 的說法,北京小米移動軟體公司於 2019 年底向 CNIPA(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專利。該文檔於 2021 年 1 月 1 日發布,它公開了兩種環繞屏智慧型手機的設計,其中有一些小的差異。

談論第一種設計時,這款手機的屏幕從上到下環繞,而不是像 MIX Alpha 那樣從一側到另一側。 但是,在兩側都有單獨的屏幕。 此外,該設備在背面具有水平中框,可容納四鏡頭,雙 LED 閃光燈以及看起來像麥克風的組件。該設計的主要亮點是,這款智慧型手機比 MIX Alpha 纖薄。

另一方面,第二種設計具有圓形形狀。包括三攝相機,沒有 LED 閃光燈或麥克風。(TechWeb)

4、比亞迪公開 「太陽能電池」相關專利,提升光電轉化率

企查查 App 顯示,比亞迪於2021 年1月1日,公開一種 「光波轉換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和太陽能電池」相關專利,公開號為:CN109988370B,申請時間為 2017年12月29日。專利摘要顯示:本發明涉及太陽能電池領域,具體涉及光波轉換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和太陽能電池。本發明提供的光波轉換材料,能夠使得太陽能電池利用更寬波長範圍的光,例如可以是紫外光,為此,提高光利用率,從根源上提高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

這種光波轉換材料為苯基卟啉類化合物,其中有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無機量子點材料。

專利申請中表示,目前的矽基太陽能電池光伏組件,光電轉換率仍然有待改善。其中鈣鈦礦基太陽能電池僅僅能夠控制鈣鈦礦吸收層晶體的生長,並無法控制後期鈣鈦礦晶體是否發生團聚,且控制過程操作複雜。矽基太陽能電池光伏組件中使用的常規玻璃,透光率都是在 400~1000 納米之間這個可見光有限的光譜範圍,從光轉換根源上已削減了光利用率。

這項發明能夠利用量子效應將 400nm 以下波長的紫外光轉換成波長介於 400~1000 納米之間可見光波,從而提高太陽能電池的光利用率。根據實驗結果,相比矽基太陽能電池,採用這種光波轉換材料的電池能夠利用紫外光。(中關村在線)

5、華為公開「基於區塊鏈網絡的聯合學習方法」相關專利

企查查App顯示,1月1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開專利「基於區塊鏈網絡的聯合學習方法和聯合學習設備」,申請日為2019年4月,公開號為CN112166445A。該專利說明顯示: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參與聯合學習的設備通過狀態通道反饋聯合學習的訓練結果,能夠滿足聯合學習與區塊鏈技術相結合的高交易吞吐量的需求。



相關焦點

  • 前瞻全球專利周報第19期:董小姐手機夢不滅,格力申請摺疊屏手機專利
    據悉該專利設計涉及摺疊屏技術領域,可以解決手機直播畫面調整困難的技術問題。  華為公開「桌面一體機」專利 用於視頻會議  12 月 25 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開 " 桌面一體機 " 專利,專利公開號為 CN306249028S,摘要為:桌面一體機,本外觀設計產品的名稱:桌面一體機,本外觀設計產品用於視頻會議與信息交互等功能。
  • 全球一周專利追蹤:華為和高通握手言和 支付18億實現交叉許可
    華為 新摺疊屏轉軸設計?2019年轉軸方案曝光 近日華為申請的「轉動機構、摺疊顯示終端」專利公開。根據描述,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轉動機構、摺疊顯示終端,解決了柔性屏易受到拉扯力,影響用戶體驗的問題。
  • 前瞻全球專利周報第18期:蘋果一心造車,華為盯上無人機
    華為申請無人機相關專利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增多條專利信息,其中包含有一條名為「一種無人機身份標識模組及存儲方法」。據該專利所示,這是一種無人機身份標識模組及存儲方法,涉及電子技術領域,以實現對無人機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讀取和追蹤。華為全資子公司海思於2016年7月推出了華為海思無人機平臺,並在華為海思晶片的基礎上推出無人機解決方案。
  • 網友質疑小米抄襲升降攝像頭,林斌曬專利書,可為何是外觀專利!
    小米即將發布最新款旗艦機小米MIX3,小米MIX3採用滑蓋技術,這更像是華為榮耀magic的滑蓋技術以及OPPO、VIVO的升降鏡頭的結合版,被網友吐槽抄襲。為此小米林斌直接曬出專利證書。林斌發布微博曬出證書同時回應質疑:」有人問小米為什麼不做升降攝像頭,其實我們在2015年就申請了升降鏡頭的技術專利,而且還做了工程機。雖然升降鏡頭技術不錯,但還是無法達到小米MIX3的功能定義要求,所以我們選擇了滑蓋全面屏。
  • 華為「測溫」手機申請專利 主要用於測量顯示人體、物體溫度
    打開APP 華為「測溫」手機申請專利 主要用於測量顯示人體、物體溫度 朝暉 發表於 2020-11-23 11:14:56 華為「測溫」手機申請專利了。
  • 【專利解密】最新公開!OPPO摺疊手機的自由拍攝設計
    【專利解密】最新公開!OPPO摺疊手機的自由拍攝設計 這樣當摺疊屏手機彎折時,屏幕就可以隨著轉軸的旋轉進行旋轉,同時也帶動了攝像頭旋轉,從而可以改變攝像頭的拍攝角度,使攝像頭可以拍攝更多方向的景物,也提高了摺疊屏手機的便攜性能。但這樣必須保證使裝有攝像頭的殼體進行旋轉,才能帶動攝像頭進行轉動。為此,OPPO在2020年4月10日申請了一項名為「電子設備」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202020528620.3)。
  • 華為申請「測溫」手機專利:主要用於測量顯示人體、物體溫度
    華為「測溫」手機申請專利了。11月23日消息,據天眼查顯示,近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開了一項名為「帶溫度測量及顯示結果圖形用戶界面的手機」的專利,專利類型為外觀專利。摘要中顯示,該專利是「通過手機、平板的攝像頭掃描人體或物體後,主視圖界面中部顯示測量的人體或物體的溫度信息」。
  • 手機測溫或成標配?華為申請專利主要用於測量顯示人體、物體溫度
    眾所周知,在此次華為發布的年度旗艦Mate40系列中,就有配備了測量體溫的功能,而此前在榮耀機型中,也曾推出了具有類似功能的智慧型手機。但是就有網友猜測,難道華為將要引領測溫功能成為智慧型手機的標配嗎?根據日前網間曝光的信息來看,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 網際網路行業首獲外觀設計金獎 廣東獲6項中國專利獎金獎
    網際網路行業首獲外觀設計金獎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訊公司」)的一項外觀設計專利「用於手機的圖形用戶界面」獲得第十九屆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這是網際網路行業獲得的首個外觀設計金獎,同時還是GUI外觀設計專利首次獲得中國外觀設計金獎。
  • 前瞻全球專利周報第17期:騰訊新專利能預測主播會不會火蘋果公司又...
    該專利指出,該飾面可用於多種金屬和金屬合金,包括鋁,鈦和鋼。華為申請「摺疊屏製作方法及終端設備」專利華為曾於 2019 年申請 「 一種摺疊顯示屏、摺疊顯示屏的製作方法及終端設備 」 的技術專利,現已公開。該專利描述了一種摺疊顯示屏、摺疊顯示屏的製作方法及終端設備,涉及顯示屏領域,旨在解決顯示屏上防指紋膜容易脫落,防指紋效果差的問題。
  • 華為手機新專利曝光:不用溫度計就能測體溫
    不得不說,在實用新專利這一塊,華為還是一直走在前沿的。11月23日消息,據天眼查顯示,近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開了一項名為「帶溫度測量及顯示結果圖形用戶界面的手機」的專利,專利類型為外觀專利。摘要中顯示,該專利是「通過手機、平板的攝像頭掃描人體或物體後,主視圖界面中部顯示測量的人體或物體的溫度信息」。該專利於2020年3月31日申請,11月17日正式公開。
  • 華為測量溫度新專利,沒有技術含量?那是你不懂背後的故事
    據天眼查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11月17日公布的這項專利,名為「帶溫度測量及顯示結果圖形用戶界面的手機」的專利,專利類型為外觀專利。摘要中顯示該專利是「通過手機、平板的攝像頭掃描人體或物體後,主視圖界面中部顯示測量的人體或物體的溫度信息」。該專利申請日為2020年3月31日。
  • 蘋果申請環繞式顯示屏手機專利;中國IC設計企業今年營收將超3500...
    3 【蘋果申請環繞式顯示屏iPhone專利:機身無任何接口】 美國專利和商標局周二授予了蘋果兩項專利,專利暗示未來的 iPhone 最終可能會被無縫玻璃完全覆蓋,並且機身無任何接口,甚至可能會有一個環繞式顯示屏。
  • 華為申請「帶溫度測量及顯示結果圖形用戶界面的手機」專利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企查查App顯示,11月17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布一項名為「帶溫度測量及顯示結果圖形用戶界面的手機」的專利,專利類型為外觀專利,申請日為2020年3月31日,公開號為CN306175428S。簡單法律狀態為有效。
  • 【解密】華星光電新型OLED關鍵技術;OPPO「伸縮屏」手機專利曝光...
    1、【專利解密】華星光電新型OLED關鍵技術,兼顧「穩定」和「效率」2、屏幕顯示面積可增加80%!OPPO「伸縮屏」手機專利曝光3、韓國地方法院裁決SK Innovation敗訴與LG Chem電池訴訟案4、撤回專利權無效請求,敏芯股份專利繼續有效5、小米無效西門子專利!
  • 小米設計新專利曝光 屏幕可伸縮 比MIX Alpha更強
    今年摺疊屏已經成為了智慧型手機的一大潮流。雖然小米還沒有推出正式產品,但像滑蓋屏、環繞屏、翻蓋摺疊屏「Mi-Flux」這樣的概念正不斷湧現。 最近,荷蘭科技博客LetsGoDigital的最新報告就「劇透」了小米正在開發的一款帶有可伸縮屏幕的行動裝置。
  • 京東數字科技公布「測謊器」的專利,專利類型為外觀設計
    打開APP 京東數字科技公布「測謊器」的專利,專利類型為外觀設計 騎士 發表於 2020-11-23 17:30:52 IT之家11月23日消息 企查查App顯示,2020年11月20日,京東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公布一項名為「測謊器」的專利,專利類型為外觀設計,申請日為2020年6月28日,公開號為CN306181229S。
  • 華為又一款無孔手機曝光,無按鍵全觸控操作
    從最近公布的華為手機設計專利來看,華為這家公司似乎要在無孔手機上發力了,華為在2018~2019年期間申請了好幾個關於手機外型設計的專利,要麼就是無打孔手機,要麼就是既無打孔又無按鍵的手機,近日華為又有一個手機新專利正式獲批並被公開,媒體第一時間製作出3D渲染圖報導。
  • 華為公布新專利,鋰電池加入石墨烯後能否延長手機續航能力?
    近日,華為一項名為「一種鋰離子電池用導電粘結劑及其製備方法、鋰離子電池電極極片及製備方法和鋰離子電池」的專利公開,專利的名字非常長,看起來很厲害的樣子,那麼這項技術究竟如何呢?眾所周知,石墨烯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薄、最堅硬、導電性能最好的納米材料,運用到電池技術中,可以帶來積極反應。
  • 乾貨貼:關於網際網路產品外觀專利創新方法的那些事
    工業設計出身的網際網路產品設計師對於專利申請應該很熟悉了,想當初在學校為了提交一個外觀或者實用新型專利也是費盡腦汁,各種草圖、模型、文件一大堆,弄得一臉懵逼,然後對代理們言聽計從,反覆修改提交,一個專利授權後個人感覺超級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