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斷馬嵬——妖貓傳

2020-12-04 清淺的小屋

「多麼熟悉的暮鼓聲,一定是在夢見大唐的時候聽到過吧。」電影《妖貓傳》用空海和尚的這句話作為故事的正式開端,借空海之口表達對大唐盛世的嚮往,更體現出一種似曾相識,回歸本源的複雜情感。天道循環,萬物歸塵,一個令人感到無奈、悲憤而又可以理解的故事在夕陽的餘輝中緩緩拉開帷幕,隱約中,一隻黑色的貓向遠處飛奔而去。電影的主題也在這貓的消逝的軌跡裡慢慢為人所感。

皇帝突然的死,御貓行蹤的謎,電影一開始便布滿懸念。仿佛刻意營造出壓抑的氛圍,華美的宮殿襯託著悽冷。導演陳凱歌用一貫的「昏暗」表現手法為整部影片定下了懸疑的基調,故事開始朝著「偵探破案」的方向發展。宮中留下的線索讓焦點集中在「不存在」的御貓身上,從而引出貓和人之間的矛盾,故事開始向中心靠攏,情節開始集中在幾個主要人物上,矛盾和紛爭就此展開,高潮即將來臨,妖貓行兇殺人的緣由漸漸浮出水面。

拋開歷史不談,單就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美學欣賞而言,整部電影無疑是成功的。選用唐朝——中國封建社會史上登峰造極的朝代作為故事背景,本就有著難以言喻的吸引力,歷史的厚重感在影片中得到完整的呈現。古色古香的建築、大唐人民的日常生活,巨資再現的「長安城」成為影片的一大亮點。

角色的設置亦頗具匠心。白居易和空海,一個急躁狂傲,年輕氣盛;一個平靜似水,心無旁騖。恰好互補的性格讓兩人攜手合作,找出隱藏於兇案後的真相。

電影本身雖是劇情片,卻拍出了驚悚片的感覺。隨著情節的慢慢發展,白居易夜入舊宮,妖貓深夜復仇,在電影前半部分中,夜裡的戲佔大部分。一隻黑貓,融入漆黑的夜色,伺機行兇,報復殺人。

由陳府驅邪的一場戲引出影片前半段的小高潮,同時突出電影對角色的打磨,可謂精細。當恐懼的金吾衛首領陳雲樵試圖請「法師」掃除妖貓之禍時,卻被其趁虛而入,大殺四方,驅邪事功虧一簣。故事發展到這裡,陳雲樵這個角色的軟弱性、自私性暴露無遺,也為後面妖貓借其身而殺其妻的事件做了鋪墊。

而白居易,這位唐朝著名的大詩人是否做過六品起居郎不得而知,但當其開始寫《長恨歌》,寫楊玉環和李隆基之間的愛情故事的秘密被妖貓察覺,妖貓不斷引導他找尋發現當年的真相,一邊沉浸於所謂史書上的正史無法自拔,不敢相信,一邊又與空海和尚攜手探索當年的馬嵬驛真相,其內裡的性格矛盾便顯現出來。

年輕氣盛,從小受傳統儒學教育,不會也不敢去質疑史書上的所謂真相,被埋沒的的鋒芒葬送了本應屬於他的歷史風光。當空海搜集到足夠的線索對那段歷史提出疑問時,這位「專寫天子行止」的年輕官員在臉上深刻表現出他的憤怒和不滿,也許是對空海,也許是對妖貓,也許是對固有認知被打破的惶然無措。

鏡頭一轉,空海和尚在漫天風雪中出山。歷經險阻到大唐尋求「無上秘法」。興許是途中風浪磨礪了心智,又或者是多年修行練就本心,空海始終不疾不徐,完美演繹出一位「和尚」的形象。空海是第一個發現妖貓蹤跡,又是第一個看穿其偽裝的人。不慌不忙的神態,更像是一個普通和尚而非「驅邪師」。

事實上影片大部分都將劇情中心安放在如何引人尋找妖貓行兇背後,楊玉環死亡的真相以及三十年前盛世下,盛極而衰中,李隆基和楊玉環之間的愛恨糾葛。而空海,名為驅邪,實際上卻是在尋求內心的安定,解除心中的疑惑。一襲白衣,在漫天雪飄中,踏風雪而來,尋求「無上密」,打開「生死劫」。這才是空海的追求,他在與妖貓的糾纏中找到了一盞指路明燈。

影片真正的高潮應當是「極樂之宴」。開元盛世,盛極而衰,極樂之宴當為盛世最後的榮光。宴會借大唐故府君晁衡的第一人稱視角進行敘述述,將大唐盛世最後的宏偉和歡暢娓娓道來。

李隆基是為了哄楊玉環開心而舉辦這場宴會,但楊玉環卻預感到這或許是自己生平最後一次享受到這樣的待遇——大唐所有子民的豔羨和皇帝的「不離不棄」。

晁衡的話說得好:「強盛時,她是帝國的象徵,危難時,大唐將不再需要她。」宴會以驚豔的幻術開場,李白、高力士、晁衡、李隆基、白鶴少年、安祿山、御貓……日後紛爭不息的人物,悉數登場。令人嘆服的各種表演,華美的裝飾,奢侈的享受……盛宴上的精彩幕幕卻皆是在為他日禍亂乍起做準備。李白的詩成就楊玉環最後的美,李隆基卻依舊沉浸在盛世的歡愉中不可自拔。眾人皆沉醉於宴會歡樂時,楊玉環卻清醒地看見日後自己的悲慘命運。寄人籬下,一朝得勢,命途多舛;風華絕代,三千寵愛,禍起蕭牆。最終只落得受人利用,慘死棺中的下場。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世人皆愛其美麗的皮囊,皇帝亦不能免俗。說到底,楊玉環只是盛世的象徵,一個吉祥物而已。一場「極樂之宴」,一段榮華掠影是她能享有的最後風光,也是打開潘多拉魔盒最後的鑰匙。

馬嵬驛下,皇帝與幻術大師的一場密談便已決定她最終的命運——懷著對愛和重逢的希望去死,以此保全皇帝的臉面和皇室的榮光。

「世間好物不牢固,彩雲易散脆。」到頭來,她愛的皇帝拋棄了她,愛她的晁衡救不了她,陪伴她「長眠」墳冢的只有皇帝的黑色御貓。最是無情帝王家,夢中熟悉的臉孔已被一片冰涼替代。無人聽得見那絕望,只有那貓,發出不安的嘶吼聲。

電影講述的是情感故事,卻用超現實的玄幻手法敘述,在空間和時間上似乎都有著不一般的美感,表達也更為流暢。楊貴妃的愛情,李隆基的無情,在電影中得到了展現,用一隻貓的方式,以一隻貓的視角,或對或錯,導演也許只想借這個完整的故事,託出一個道理,至於什麼道理,「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就是眾位看官自己的理解了。

世事浮沉,滄海桑田,那隻黑色御貓,便成為「貞元二十一年」的兇狠妖貓,只有他,還在為她「復仇」,懷著心中執念,扭曲的仇恨迸發出讓綠色的眼珠迸出兇光。

作者:四時之外

編輯:清淺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妖貓傳》細思極恐!前後呼應!這樣的上下闋關係你看懂了嗎?
    如何評價《妖貓傳》呢?(建議先mark後看)第一部分 《妖貓傳》的上下對闕一位導演拍一部好片不容易,但更不容易的是,在一部電影中容納「兩部好片」。《妖貓傳》就是這樣的電影。但諸如《妖貓傳》這樣,完全按照「上下闋」的方式,敘事+抒情,連男主角都對應的呈現方式,我是沒有見過。這一點才是我喜歡《妖貓傳》的地方。關於具體的呼應點和對仗關係,我會在後文中一一詳解。第二部分 故事解讀一、妖貓為什麼選中了白居易?
  • 真相——《妖貓傳》影評
    因為《妖貓傳》這樣一部影片,我特意重讀了白居易的《長恨歌》,李白的《清平調》,於是,我也不怕大家覺得多餘,在這裡我將作品貼出來,重溫一遍,如果你覺得方便,你甚至可以如我一樣,在某個清晨,尋一處僻靜的地方,分別朗讀這兩首作品,或者點開我下面的朗誦連結按鈕,聽一遍,而後,你可能會有仰望高山的感受,甚至有那麼一刻,歷史濃霧盡褪,香消玉殞就在眼前。
  • 看完《妖貓傳》,我們關心李白詩句譯成英文會是怎樣?
    這首廣為世人傳誦的白居易經典詩篇《長恨歌》,拉開了陳凱歌導演最新力作《妖貓傳》的序幕。 大多數觀眾,包括小編自己,在看完電影都會很自然有疑問——在真實的歷史中,楊貴妃在馬嵬驛到底死了沒有?《妖貓傳》裡,李白「繡口一吐」,就是一首浪漫精妙的詩。
  • 陳凱歌導演的作品不只有《妖貓傳》和《霸王別姬》,還有這幾部
    最近正在上映的《妖貓傳》也正是陳導的作品。文末再為大家推薦幾部陳導的幾部電影。說到陳凱歌導演,他不同於上文提到的兩位導演,陳導則是直接作為導演來到電影圈,並且紮根於此,穩固發展。說到陳導最出名、最經典、影響力最大的電影當數《霸王別姬》了。可是這部電影是陳導出道後9年才拍出的一部力作。那麼他的處女作是哪部電影?評價又怎樣呢?會不會一出山則一鳴驚人?
  • 《妖貓傳》美人在骨的張雨綺:什麼小鳥依人,老娘站直了更好看!
    昨晚衝著老公黃軒,淺淺去看了《妖貓傳她以春琴的外表「精分」成春琴、妖貓、楊貴妃、白龍這四個角色:春琴是一個典型的唐朝白富美;妖貓帶著復仇的目的附身春琴;而後假扮楊貴妃;最後借白龍之口講述了一段三十年前的秘密。
  • 隋唐時期的妖貓傳說,附體在貓鬼身上,以人心肺為食
    本文為《假如妖精會說話》系列,第135篇文章獨家原創作品,禁止轉載作者/希夷去年年底,陳凱歌導演拍了一部國產魔幻大片《妖貓傳》。白鶴少年悔恨萬分,就偷偷將貴妃的殘靈寄托在楊玉環最喜愛的一隻貓身上,這也就是本片的主角妖貓。按說憑藉特殊的法術,藉助這隻貓鬼,事後可以讓楊貴妃再次復活。不過最終因為計劃遭到破壞,願望落空。
  • 神秘洞穴裡驚現白骨,傳說中的妖貓真的會存在麼?恐怖事件的背後究竟藏著什麼秘密?
    早幾年,上演了一部電影《妖貓傳》。說是的在盛唐時期,長安城內接連發生了妖邪靈異事件,就連當今聖上,真龍天子也難逃厄運離奇身亡。一番調查才知道一切竟然與一隻神出鬼沒的妖貓有關。電影當中,這隻貓妖氣十足,不僅會說人話,還能攝人魂魄,善使各種妖術,怪嚇人的。節目一開始,為什麼要提到這部電影呢?因為咱們今天的故事就和「妖貓」有關。
  • 妖貓九條命,八條救了人,最後一條......最意想不到的結果發生了!
    據傳,早年間,昆童山上有一隻妖貓,夜拜蒼月,朝食晨露,已修煉了數百年,頗有幾分道行。昆童山下,有個小鎮叫白堡,鎮民甚是敬重妖貓,專門為其立了貓仙廟。逢年過節,上供叩拜,祈求護佑。也許就有人問了,一隻尚未修得正果的妖貓,能有啥能耐?能耐大著呢。別忘了,貓有九命。且說這日,妖貓正化身人形,於山中修習,忽聽建在半山腰的貓仙廟裡,傳來幾聲急迫鐘鳴。
  • 他給學生陳凱歌的《妖貓傳》打三顆星,還挖掘程琳、騰格爾當演員
    去年年底,陳凱歌的《妖貓傳》在國內上映,片子的美工和攝影都是謝飛之前的學生,謝飛就找了家影院去看,「結果那個電影院放得模模糊糊的,色彩清晰度不夠,再加上整個敘事也有問題,所以給的評價不太高,但還是給三星,還是要對製作、各行各業的辛苦肯定一下。」不僅是對他人,謝飛對於自己也始終保持著作為學者的一種理性與客觀,經常會對自己的作品做一些自我批評與總結。
  • 妖貓與貓鬼:古代世界對「喵星人」的靈異想像
    在最近熱映的電影《妖貓傳》中,貫穿整個故事的線索是一隻黑貓,它妖異恐怖、血腥殘忍,上害天子、下惑婦人,既能背後偷襲、暗下蠱毒,又能當面撲擊、傷人雙目。殘忍詭異的黑貓,幾乎完全顛覆了現代社會「喵星人」乖萌可愛的人設。這兩種形象,到底哪種更接近古代人們對「喵星人」的實際認知呢?其實古代人們對貓的看法和理解是多樣的。
  • 山海經:蠃魚|夢斷幾能留,香魂一哭休!
    贏魚素見不平,見則有水,更何況自己傾盡感情換來的心灰意冷,雖然強差人意,但是覆水難收,可謂「夢斷幾能留,香魂一哭休」。大禹為了天下蒼生,徵得能人無數!耗時一十三年,封大魚於禹王鎖蛟井之中,時大荒洪水退去。嬴魚,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
  • 他是IT高材生、浙大學霸,卻夢斷美國,不堪重壓跳樓結束生命
    02不堪重壓,學霸夢斷Facebook據陳勤Facebook的同事介紹,陳勤平時工作十分勤勉,經常加班到後半夜。但是公司內部的工作評級卻顯示,陳勤的評級出現了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