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接口創業公司Neuralink揭秘:馬斯克想讓人與AI共生

2020-12-06 36氪

編者按:儘管馬斯克最近被抨擊得很厲害,但這個人絕對是目前對人類前途影響最深遠的人之一。他大膽地實施了許多關乎人類前途的項目,比如為了地球可持續發展的電動車與太陽能開發的Tesla,比如為人類尋找備份定居點的SpaceX。此外,還有關乎人類自身進化的腦機接口研發公司Neuralink。Harbind Kharod在題為《Elon Musk wants to give you super human cognitive powers》的文章裡交代了相關的背景和知識,讓我們對Neuralink所做的事情能夠有比較清晰的了解。

就像我們在媒體和網上看到那樣,這幾個月Elon過得有點難熬。從為了滿足Tesla的生產目標而睡在工廠地板,到不斷跟監管者與股東鬧得不可開交。他居然還有時間去做任何其他事情簡直就是個奇蹟。

可是一個月前,他卻在Joe Rogan的播客上面冒頭了。在裡面除了東扯西扯倭黑猩猩的交配習慣等事情以外,他還告訴Joe他的神經技術公司Neuralink即將在幾個月內宣布一些「有趣」的新聞:

我想幾個月內我們將會有一些有趣的東西要宣布一下,這玩意兒要比任何其他東西至少至少好一個量級。我想比任何人能想到的都要好是有可能的。

——埃隆·馬斯克

迄今為止我們對Neuralink的了解有多少?

首先,該公司的野心無異於最科幻的科幻電影。

該公司由馬斯克與其他8人成立於2016年7月。其短期目標是治癒嚴重的腦部疾病,如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症,並且最終通過「與AI的融合」來增強大腦。

公司的聯合創始人都是一些知名度極高的人,每一個都為創建Neuralink帶來了各自獨特的跨學科技能。他們的技能涵括了從生物學到神經科學乃至於計算機科學等領域。

以下是公司其他創始人及其專業知識的例子:

Ben Rapoport——Benjamin Rapoport博士畢業於哈佛醫學院。他還拿到了MIT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博士。Dongjin Seo——神經技術學家,「為腦機接口創建了超小型無線神經植入物(「Neural Dust」)」。Max Hodak——根據他的LinkedIn檔案,此人「在杜克大學研究生物醫學工程並且在一個實驗室工作,利用恆河猴研究通過多組件電生理學開發腦機接口。」Paul Merolla——曾在超過10個腦機晶片項目中擔任首席設計師,其中就包括了IBM的TrueNorth晶片。Philip Sabes——The Sabes Lab研究人員,研究大腦如何利用傳感反饋保持精確度並進行自適應運動控制。他的實驗室還將這一研究運用到腦機接口(BMI)的研發當中。Tim Gardner——致力於利用腦機接口(BMI)研究黃鶯神經活動的生物學家。Tim Hanson——自學了精密加工製造方法和材料科學的神經生物學家,旨在開發Neuralink其中的一些核心技術。Vanessa Tolosa——精密加工製造專家,生物相容性材料研究人員,化學工程博士生。再加上當CEO的馬斯克,這個創始人團隊看起來就像一支人腦增強競賽的夢之隊。

NeuraLink想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

理解這個問題的最佳方式是先去理解我們是如何進化成這個越來越智能的物種的。

Elon說我們其實已經是電子人(cyborg)了。現代人已經能在幾秒鐘之內回答你提出的幾乎任何問題。我們都隨身攜帶的那個未來主義設備將我們與無限的人類知識庫連接起來。如果某人有了什麼發現,在網際網路上幾秒鐘之內就內分享給全人類。結合了我們的設備對這一無限知識庫的訪問可以說基本上我們就是一個龐大的、由人與機器組成的互聯的生控體系統。

靈感源自終結者的電子人。

你的手機已經是你的延伸,你已經是個電子人。

——埃隆·馬斯克

隨著我們的技術不斷取得進步,我們的集體知識和智能只會變得越來越豐富。這一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建立了更好的溝通系統來在人際網絡中傳播這些知識。

在發展溝通方式方面我們相對於祖先已經走過了一段漫長的旅程。人類在溝通方面的進展大概是這樣子的:

1、開始學習發出聲音。

聲波

2、將這些聲音與周圍的世界關聯起來。

3、創建語言,並且將這些聲音在大家學習分享的過程中口頭傳遞下去。

部落代際間的知識傳播

4、在表面上繪製符號去表示我們的世界。

洞穴人在巖石上刻畫

5、創建書面語言。

古埃及象形文字

6、有了書籍但是很稀少,只有少數人能看到。

現存最古老的書本之一。一本猶太祈禱書。時間約為公元前840年。

7、大規模製作書本,可看到的人多了很多。

大型圖書館

8、發明了電話。又建立了一條信息共享的大道。

電信網絡

9、發明無線電和電視。利用了更多感官的溝通方式。

早期的電視。

10、創造了無線電話——我們不再受制於物理位置也可以進行遠距離溝通了。

早期的消費者手機。

11、網際網路——又一種溝通方式,大概也是所有裡面最強大的一種。一個龐大的知識網絡,涵括了我們這個物種已知的一切。一個共同的大腦。

Opte Project將作為全球大腦的網際網路用神經元和突觸進行可視化。

作為一個物種我們通過排除萬難建立起種種聰明的溝通方式而取得了很多成就。通過創建更多這樣的媒介,我們正在提高的互相之間交換知識的速率。在這方面創造機器和網際網路是其中最大的飛躍之一。但也是我們的下一個障礙:將我們與機器進行知識交換的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儘管我們已經是電子人,但我們與機器的溝通速率還不是很高。馬斯克說這方面我們面臨著帶寬問題。

你和自身神經控制延伸(即手機、計算機)之間的溝通率很慢,非常慢。

——埃隆·馬斯克

那麼如果我們能夠把訪問機器上的信息所有緩慢的機制都消除掉了呢?

比方說,我們可以不用手來敲東西,而是讓機器執行我們的請求,然後解讀我們眼睛獲取的信息,如果我們只需要腦子裡面想馬上就能通過機器訪問想要的東西呢?

如果我們的腦子可以訪問一個數據存儲設備並馬上通過我們的思考對其進行檢索呢?

有了這些能力之後,我們的學習和記憶能力就會比利用這些接口的現有物理溝通方式好上指數級別的層次。不僅如此,這還可以幫助無數受累於老人痴呆症等大腦疾病的人——對於那些人來說,記憶正是第一個消失的東西。

這個帶寬問題是NeuraLink希望在遠期解決掉的頑疾。他們設計的解決方案之一是利用腦機接口將你的大腦皮質連接到一個共生的AI上,從而極大地增強你的認知能力。思維無限界——不過做法不是吞一顆藥丸來提神醒腦,而是在你的身體某處植入一個AI晶片。就像馬斯克概括那樣,是你的的一個AI延伸。這個無窮思考的例子也許有點牽強附會,但我敢肯定有朝一日我們會活在這樣一個未來。

在被問到NeuraLink的遠景目標時,馬斯克說:

它將會為任何想要擁有超人認知能力的人賦能,任何想要的人。這不是有關賺錢能力的事情,在你做了這件事之後賺錢能力會強得多。理論上任何人只要想都能做。

——埃隆·馬斯克

腦機接口是什麼?這玩意兒到底幹什麼的?

我們來快速過一下看看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以及科學家時目前是如何跟它交互的。

大腦一般由1000億個神經元構成,它們共同組成了一條信息高速公路。

神經元主要包括4個組成部分:神經元胞體(細胞體)、樹突、軸突以及軸突末梢。

在下面這張單神經元的圖裡,包含了樹突的神經元胞體是神經元傾聽和接受其他神經元信號的地方。每個神經元可以有數百個這樣的東西。接收到的信號然後會觸發神經元內部所謂的動作電位,就好像電擊一樣。當我們的神經元被電擊時,它就會通過自己的軸突末梢發送更多信號給其他神經元,這些軸突末梢會通過電擊聯絡附近其他神經元的樹突。神經元連接之處就叫做突觸。

一個標準的椎體神經元。神經元有很多不同的類型。

這套溝通系統的運作類似於計算機二進位語言的0和1。神經元要麼被動作電位激活,要麼就不激活。區別在於我們的大腦會不斷改變其神經連接,從而讓一些神經元能比其他一些神經元更好地與網絡其他部分連接,反之亦然。這一連接的改變就是我們所謂的學習。當你學會一些新東西時,大腦中的神經網絡就會在此前並沒有得到多少愛的神經元裡建立動作電位,並且在某些情況下生成全新的神經元。

正在經受動作電位的神經元。

現在我們知道我們大腦中的神經網絡是如何溝通的了,接下來可以去了解如何對其進行記錄和解碼了。

跟大腦的交互包括兩類:

1、記錄我們想從大腦獲得的信息。

2、輸入我們希望的信息給大腦。

目前,科學家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士正在利用EEG(腦電圖)和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來分析大腦活動。這些工具可以為大腦內部發生了什麼提供很好的線索,但是在收集的數據細節方面存在局限。人的頭骨是問題的一部分,因為它阻礙了很多我們能夠記錄的電信號。要想真正理解大腦在做什麼,科學家需要對這些信號進行更細緻的訪問。

植入到頭骨下面的多電極陣列。

辦法之一是將一個多電極陣列植入到頭骨下方。這種做法聽起來似乎很恐怖,但其實已經實現了。上圖中電極的小針記錄著大腦生成的信號,然後被發送給機器接口進行解碼。

多電極陣列的尺寸對比。

這就是我們目前採用的技術,其表現也相當驚豔,已經展現出改變許多生命的潛能。

知道我們目前的技術進展可以對NeuraLink即將到來的消息發布有更好的猜測。

現在我們把AI加進去,再討論一下為什麼馬斯克會在他出席的幾乎任何公共場合都在警告「奇點」的到來。

奇點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應該對此感到擔心?

T-800機器人

根據維基百科:

技術奇點(英語: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又稱科技奇點,出自奇點理論,一個根據技術發展史總結出的觀點,認為未來將要發生一件不可避免的事件──技術發展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極大而接近於無限的進步。當此轉捩點來臨的時候,舊的社會模式將一去不復返,新的規則開始主宰這個世界。而後人類時代的智能和技術我們根本無法理解,就像金魚無法理解人類的文明一樣。

以上我們討論了人類是如何基本上已經變成了電子人的,因為我們已經成為這個龐大的、由人和機器組成的、不斷擴張的生控體組織的一部分了。隨著時間的轉移,我們已經能夠不斷增加我們的通信帶寬,讓我們人類整個群體的能力有了指數式的提高。

我們現在已經到達這樣一個時刻,得以創建我們自身認知能力的數字複製品,創造出能像我們一樣「思考」和執行的機器。

那麼作為人我們在創造自身的複製品方面取得了什麼樣的進展呢?

為了進行比較,以下是我們拿到3個主要部分及其職能情況:

大腦的3個部分

爬蟲類腦(Reptilian Brain)——最古老的部分,控制呼吸、心率、體溫等生命機能。

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大腦的哺乳類動物部分,用於學習、記憶、情緒和行為響應。

新皮質(Neocortex)——大腦的「思考」部分,涉及有意識思維、推理、語言、運動指令以及感官知覺。

如果我們是要衡量究竟有多接近的話,你可能會說我們處在邊緣系統附近,這方面人工神經網絡會是一個好的例子。它們的工作就是吸收數據然後從中學習,效果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人類。

事情在這裡開始變得可怕。這些AI網絡能夠即時訪問我們賦予的任何信息。在帶寬方面,機器正在以幾何速度將我們拋得越來越遠,能限制它們的只有其處理能力。想像一下,一臺機器有了一個發現並且近乎實時地共享給整個網絡所有其他機器的情形。在數秒鐘之內網絡的每一個節點都會變得一樣智能。

這會讓你不禁要想……如果我們在那麼短的時間內以有限的學習能力走過了這麼遠的路的話,如果讓它訪問現存人類知識寶庫的話,一個複雜的AI網絡究竟又能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呢?

這個問題既讓我對人類的未來充滿了憧憬,同時又讓我想到了天網。

這就是為什麼馬斯克會說:

如果你無法徵服它,那就融入它吧。

——馬斯克

當我開始思考這一點時,我意識到,馬斯克的說法是有道理的。他說一旦我們能夠成功地與我們的共生AI融為一體時,

對於人類的結果將是所有人類意志的總和。

——埃隆·馬斯克

我喜歡這樣的腔調。

原文連結:https://hackernoon.com/elon-musk-wants-to-give-you-super-human-cognitive-powers-e8930b2ab1e9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相關焦點

  • 腦機接口創業公司 Neuralink 揭秘:馬斯克想讓人與 AI 共生
    編者按:儘管馬斯克最近被抨擊得很厲害,但這個人絕對是目前對人類前途影響最深遠的人之一。他大膽地實施了許多關乎人類前途的項目,比如為了地球可持續發展的電動車與太陽能開發的Tesla,比如為人類尋找備份定居點的SpaceX。此外,還有關乎人類自身進化的腦機接口研發公司Neuralink。
  • 馬斯克的Neuralink 真的要把腦機接口植入你的大腦了?
    產品之後,馬斯克領導的腦機接口研究公司Neuralink又有新動向。Neuralink 和它玩過的花樣  Neuralink 是馬斯克和其他八位聯合創始人創辦的神經科技公司,負責研發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
  • 馬斯克這種半瘋半狂的人是不是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腦機接口來了
    一、 那說到底,腦機接口到底是個啥玩意?真的能大腦意念操作嗎?把人的大腦直接和機器相連接,20年後的今天,現實中的馬斯克已經在幫我們做到了腦機接口,事實上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這項技術發展到現在,已經逐漸從學術界滲透到創業圈,都被認為是AI時代的下一個風口。
  • 動動「意念」,音樂直流大腦,馬斯克腦機接口一年內植入大腦或將實現
    果然,對於馬斯克而言,沒有什麼是不可實現的。無需耳機,直通大腦熟悉馬斯克的朋友可能了解,2017年,他便對腦機融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8位聯合創始人共同創辦了Neuralink公司,其研究目標是如何通過內置晶片、電極等設備,將大腦與外界AI系統結合起來,實現對人腦神經元的實時控制。這一瘋狂的想法果然符合鋼鐵俠的腦洞。
  • 馬斯克展示腦機接口新突破:已無損植入豬腦,可實時讀取信息…
    2020年8月29日,Neuralink公司舉行了一場發布會,公司老闆馬斯克介紹了腦機接口最新成果:將指甲蓋大的小晶片植入大腦2016年夏天,一家名叫Neuralink的公司在美國加州悄然成立,大名鼎鼎的「現實版鋼鐵俠」,SpaceX和Tesla的擁有者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之一。這家神秘的公司是做啥的?他們為什麼這麼引人關注?埃隆·馬斯克的目標到底是什麼?不急,我們慢慢八一八。
  • 欲駕馭AI,先與AI共生:馬斯克的「超人」計劃能成功嗎?
    撰文 | 顧凡及(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授)2016年7月,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以及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的創辦者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又創辦了一家新的高科技企業——神經聯結公司(Neuralink),開發可植入的腦機接口,不過這一消息直到2017年3月才為公眾所知。
  • 欲駕馭AI,先與AI共生:馬斯克的「超人」計劃能成功嗎?
    2016年7月,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以及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的創辦者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又創辦了一家新的高科技企業——神經聯結公司(Neuralink),開發可植入的腦機接口,不過這一消息直到
  • 【Brain】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最新進展:讓機器人做腦機接口手術;讓猴子也能玩遊戲,這次可謂賺足了眼球!
    近日,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 發推公布了一則視頻,介紹了近三年來公司開發的一系列產品,包括腦機接口和手術機器人,並暢聊了未來的發展前景
  • 馬斯克說的腦機接口怎麼回事?
    馬斯克說一年內就能給人接上腦機接口?Neuralink是個什麼公司?目前全世界正在開發的腦機接口技術能夠完成什麼?而侵入式腦機接口包括將設備通過外科植入使用者的顱骨,需要醫學專業人員的輔助。馬斯克的腦機接口顯然屬侵入式腦機接口。當羅根問到異物放入體內的風險時,馬斯克回應,「排異的潛在風險非常低。」「人們會用心臟監測器等來監測癲癇發作、大腦深層模擬、人工髖關節和人工膝關節等等,我們對排異反應的原因已經很清楚了。」馬斯克的Neuralink是個什麼公司?
  • 腦機接口權威:馬斯克說的話我一個字也不同意
    他直言,馬斯克關於腦機接口的意念控制、記憶上傳甚至永生之類的話,只是一種營銷策略。這種話,對腦機接口領域的科學發展,毫無益處。「他說的話我一個字也不同意。」這是一種約4枚一元錢硬幣疊起來大小的腦機接口設備,馬斯克管它叫neuralink(神經鏈),這也是馬斯克創立的腦機接口公司的名字。
  • 馬斯克透露腦機接口進展
    當地時間7月20日,SpaceX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推特上透露,其領導的腦機接口初創公司Neuralink能夠實現「直接通過晶片聽音樂」的功能。這可能意味著無需耳機等設備,而能夠通過腦機接口將音樂直接傳遞進大腦。
  • 馬斯克:一年內進行人體腦機接口實驗
    據老闆聯播援引外媒報導,矽谷鋼鐵俠馬斯克日前表示,其成立的腦機接口研究公司Neuralink公司準備一年內進行人體腦機接口實驗。該公司曾發布"腦後插管"的新技術,通過一臺神經手術機器人像微創手術一樣安全無痛地穿孔向大腦內快速植入晶片。
  • 向馬斯克開炮!腦機接口權威:他說的話我一個字也不同意
    這位研究了20多年腦機接口技術的權威專家,對腦機接口應用的安全性有著執著追求。他直言,馬斯克關於腦機接口的意念控制、記憶上傳甚至永生之類的話,只是一種營銷策略。到時,腦機接口技術不僅能接收和解讀大腦的信號,也能將各種傳感器採集到的信號發回到大腦。現在提到腦機接口,普通公眾不免會想到馬斯克。在今年8月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馬斯克帶來的三頭豬。豬的腦內,植入了腦晶片。這是一種約4 枚一元錢硬幣疊起來大小的腦機接口設備,馬斯克管它叫neuralink(神經鏈),這也是馬斯克創立的腦機接口公司的名字。
  • 馬斯克公布腦機接口系統:可iPhone控制,明年人體測試
    馬斯克 視覺中國 資料圖科技狂人馬斯克不僅想移民火星,還想「打開」你的大腦。近日,馬斯克名下的腦機接口公司公布了最新的研究進展。美國當地時間7月16日,腦機接口創業公司Neuralink執行長,同時也是特斯拉、SpaceX公司掌門人的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召開發布會,Neuralink稱已經找到了高效實現腦機接口的方法。
  • 馬斯克推特暗示腦機接口研究公司Neuralink將有新進展
    31日消息,據Teslarati報導,埃隆·馬斯克再度在推特暗示了「腦機接口」研究公司Neuralink在8月28日的活動可能的一些進展。該活動將宣布工程師們在開發最先進的神經技術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在一集「喬-羅根體驗」(Joe Rogan Experience)播客節目中,馬斯克詳細介紹了Neuralink。
  • 馬斯克將公布Neuralink新進展,侵入式腦機接口或進入人體試驗階段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宋子喬)訊,據國外科技媒體Teslarati報導,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將於本周五(8月28日)舉行發布會向公眾展示最新進展,預計將有現場直播。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上)
    編者按:馬斯克有著非凡的推銷能力和創新執行能力。這讓他吹過牛一個接一個地實現。他的最新進展是腦機接口技術公司Neuralink融醫療設備、腦外科、機器人技術、神經科學和機器學習於一身的神經植入物Link。這個東西現在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未來可能做到什麼?針對這些問題,身為科學家和工程師的Thomas Smith進行了解讀。
  • 「鋼鐵俠」做起腦機接口,科技狂人馬斯克,下一步還有什麼神話?
    「鋼鐵俠」做起腦機接口,科技狂人馬斯克,下一步還有什麼神話?在發布會一開始的PPT中,馬斯克就拋出了他的「宏偉構想」:「腦機接口可以解決的問題包括聽覺缺失、記憶力缺失、中風等等」,他接著拿出了一枚硬幣大小的設備,表示這就是最新研製的腦機接口。
  • 什麼是「腦機接口」?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能幹啥?
    正如馬斯克所解釋的那樣,人們經歷的許多神經系統問題,例如記憶力減退,沮喪,失明和癲癇發作,僅舉幾個例子,都是由於大腦大腦中的電信號發射異常而導致的。該Neuralink是植入物與人的大腦直接接口,從大腦讀取信號,甚至改變他們解決問題。
  • 腦機接口開"新腦洞":馬斯克要讓音樂通過晶片傳入大腦
    (原標題:腦機接口再開「新腦洞」:馬斯克要讓音樂通過晶片傳入大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