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探索靠誰?聰明還「冷血」 昆蟲機器人可能最好使

2020-12-05 環球網

本文轉自【網易科技】;

昆蟲群式的自主機器人群可能會在未來的行星探測中扮演關鍵角色,可能會比單一的大型探測器更好使。

人類在準備發射一輛汽車大小的六輪機器人探測車去探索火星,而未來的行星探索和科學任務則可能會使用要小得多的硬體——例如,可能會用一群昆蟲大小的機器人,它們被設計成能夠自動相互協同運作。

許多不同的機構和公司正在研發類似昆蟲群的機器人。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的一位研究員最近還收到了來自美國國防部的一筆不小的資助,該筆經費專門用來開發自主式機器人群,用於外層空間應用,以及用於地球上的採礦、工業與搜索和救援用途。

這項53.9萬美元的資助被授予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機械工程教授Nhut Ho,他還領導著美國宇航局(NASA)旗下的STEAMH自主技術研究中心(該中心專注於科學、技術、創業、藝術、數學和人文學術界之間的合作研究,因此簡稱為「STEAMH」)。該項研究的目標是,打造出一群機器人,它們基本上可以被投放到惡劣的未知環境當中,然後在沒有任何額外輸入的情況下自主想出辦法來完成特定的任務。

最終,這樣的機器人群將能夠解決複雜的問題來應對挑戰,包括將自己組織成不同規模的群體來對手頭的任務進行分工,也包括應對意外狀況,如因為冗餘和重新利用而損失群體中的個體成員。

測試該系統的一種途徑是,提供給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合作團隊使用,讓該團隊尋求找到自動導航和測繪地下環境的最佳解決方案。

至於為什麼要考慮這種方法,使用一群小型探測器相比使用一個單一的大型探測器有很多潛在的好處。從基本層面來看,這種方法存在內部冗餘,讓任務執行有更多的容錯空間——如果像美國宇航局的Perseverance這樣的火星探測器出現致命的問題,那麼任務基本上就完蛋了,而機器人群中失去單個成員則不影響整個任務繼續執行。此外,機器人群可以自我組合成獨立的子單位,更快速地覆蓋更多的地面,同時完成多個目標,而大型的探測器則可能需要按順序來一一處理任務。

CSUN正在與包括英特爾在內的眾多合作夥伴展開該機器人群項目。類昆蟲機器人真正「踏」上那顆紅色星球可能尚需時日,但國防部此次資助,充分表明巨大的、財力雄厚的公共部門對這類項目有著強烈的興趣,也願意給予強有力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受蜜蜂啟發,這個研究組做出了自主昆蟲機器人,進行太空探索
    如果需要機器人完成一些精密的、特殊的任務,可能需要它變的很小,於是很多科學家就會參考昆蟲的形態。例如在ICRA2020國際大會上,來自哈佛大學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人員就發布一款了目前最小最快爬蟲機器人:能跑能跳,卻只有蟑螂小腿高。
  • 十二星座中誰是最冷血的星座,12星座冷血程度排行榜,快來看看吧
    我們也都知道每一個人的性格都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分享一下十二星座當中最冷血的星座吧,十二星座冷血程度排行榜究竟誰排第一呢?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吧。九射手座:射手座的人也並不是一個非常冷血之人,這主要就是因為射手座,說什麼話也都是沒心沒肺的,他們也總能夠以寬容的心態去對待每一個人,姐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是非常的坦率,從來都不會輕易的去得罪任何人,他們就是這麼能去包容別人,能去理解別人的人,所以說射手座不可能成為一個冷血之人。
  • 冰機器人,美國火星探索的新利器
    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一些科學家正在開發能夠使用行星上的冰進行自我修復和重建的機器人。這種「冰機器人」(IceBot)代表無人駕駛探索其他行星的趨勢。美國航空航天局和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行星探索機器人無疑是很智能的,但最後每一個都因為故障而崩潰了。
  • 美國將派大量自動昆蟲機器人到火星執行任務
    當我們準備發射一輛大小與汽車差不多大小的六輪機器人漫遊車去探索火星時,未來的行星探索和科學任務可能會使用更小的硬體,可能包括一大批像昆蟲一樣大小的機器人,它們可以在火星上行動。廣州大黃蜂人工智慧技術有限公司研究人員透露:「許多不同的機構和公司都在開發像蜂群一樣的昆蟲機器人
  • 十二星座到底誰最冷血?
    小夥伴們肯定都非常急迫,想知道到底最冷血的星座是誰呢?別急,別急,先來看看第一名是誰呢?自然是當之無愧的白羊座了,白羊的人兒只要對你的第一印象或者甚至就是一眼對你無感,基本上你就別想跟白羊人兒有任何的交集了,他們就會打心底裡對你排斥,冷漠無情。
  • 假如我們人類都變成冷血動物了
    請按鈴獲取更多精彩內容首先 「溫血」和「冷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看到蜥蜴在沙漠中曬太陽因為它們需要將身體變暖來讓肌肉和大腦工作有趣的是 自然界這樣的冷血動物示例還有很多現在 古生物學家相信恐龍實際上是恆溫動物這意味著 它們能夠靠產熱維持體溫
  • 適合居住的行星?科學家稱K星可能是最好的目標之一
    在科學中,對於行星的存在我們已經不用質疑了,但是對於適合居住的行星來說,這個數據至今也沒有進行確定,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一個適合居住的行星,根據科學最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們可能發現了適合居住的最佳地點,一個名叫「K星」的出現在了大家明前,他是在最暗的M型紅矮星和太陽星之間,來自艾姆斯研究中心
  • 霍金:機器人終將比人類聰明
    問:機器人可能變得比他們的發明者還聰明嗎?霍金:很明顯,一件事物變得比它的祖先更聰明是可能的。我們人類就變得比祖先類人猿聰明,愛因斯坦也比他父母聰明。問:如果機器人能設計自己,而且比人類設計得還要好,那會怎樣?霍金: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就可能面臨智能大爆炸。
  • 昆蟲機器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如果根據昆蟲微小的腦結構,發明一種在複雜條件下,依舊運動自如的機器人,該有多好呢。想像一下,這個機器人不僅能夠完成定向動作,還可以像昆蟲一樣,具備超強的導航和生存能力,這將會是多麼完美的一件事。最近,大量來自昆蟲神經學的數據,為構建完整的昆蟲大腦模型提供了可能性,這誘人的成果如果運用到機器人技術上,將會迎來機器人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大腦大約有860億個神經元,相比之下,昆蟲的大腦絕對是控制複雜行為的微小腦結構。
  • 太空探索一大誤區被消除 冰凍行星也可能適宜人類居住
    尋找第二顆類似地球的宜居星球,一直是科學家開展太空探索的主要任務之一。在尋找宜居星球的過程中,科學家更多的傾向於關注那些溫度條件和氣候條件與地球類似的行星,但事實上這種思維可能是一個誤區,無形中減小了發現宜居星球的機會。
  • 十二星座誰最冷血排行榜,惹誰都不要惹第一位!
    每個人火熱內心的表面都有最冷血的一面,冷血起來的樣子讓人不敢靠近,覺得很陌生,今天隨小編一起看看,十二星座誰最冷血排行榜,惹誰都不要惹第一位天蠍座:第一名天蠍座是十二星座中最高冷的一個星座了,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很不如意的事,就會看什麼都不順眼,在感情上受傷的時候,就會非常的冷血
  • 探索昆蟲世界秘密:科學家打造出新型迷你攝像頭背包
    據外媒報導,在科學探索中,人們獲得了一項新的創新--為動物們打造高科技的迷你背包。果蠅、鴿子和蜜蜂它們都已經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的迷你背包,現在是時候讓甲殼蟲也背上微型全景攝像機了。這項研究的論文首席作者、來自華盛頓大學的Shyam Gollakota表示,他們打造出了一個低功耗、輕量級的無線攝像頭系統,它可以捕獲一個來自昆蟲第一視角的畫面。
  • FLIVVER:一種受昆蟲啟發的算法,可估算飛行機器人的速度
    對於研發新的機器人和計算技術的研究人員而言,自然是最有價值的靈感來源之一。例如,近年來,世界各地的研究團隊已嘗試在小型機器人中人工複製在昆蟲中觀察到的行為及其基礎的生物學機制。內華達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進行了最新的嘗試之一,他們開發了一種算法,該算法受果蠅和其他飛行昆蟲在周圍環境中移動時估計相對運動的機理的啟發。
  • 機器人「小強」比所有昆蟲跑得快!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編 | 信儀導語:下次看到快速移動的「小強」不要慌,這可能是幫你工作的HAMR- Jr微型機器人!它是世界上最靈巧的微型機器人,速度能比過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昆蟲,而且將可搬運達到自重10倍的物體。近年來,人們對微型機器人越來越感興趣。機器人技術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機器人在搜救、高價值資產檢查、環境監測甚至醫藥領域具有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影響潛力。微、中尺度製造技術的發展使得建造和操作微型機器人的新技術成為可能。
  • 微型機器人RoboFly,僅有74毫克重,能像昆蟲一樣飛行
    現在機器人技術很火,但是人們印象中的機器人,往往是那些比較大型的,看起來很接近人類的機器人。其實,現在很多科學家在研究微型機器人,因為這些微型機器人的結構簡單,潛力巨大。最近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員就設計了一種名叫「RoboFly」的微型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只有74毫克重,能像昆蟲那樣靈活的飛行,而且它還可以在水上行走。在RoboFly之前,研究人員設計過能飛行的微型機器人RoboBee。不過RoboBee的製造過程非常困難,因為它的體型小,所以它的零部件是很小的,只能在顯微鏡下面建造。
  • 只靠一個小元件 活體蜻蜓變成機器人
    如果大家還記得小時候的國產動畫片《魔方大廈》,那應該對裡面的「蜻蜓飛行隊」並不陌生。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動畫片裡的「蜻蜓飛行隊」已經變成現實了。
  • 行星探索的選擇困難症:下一步探索天王星還是海王星?
    ,而且複雜得多,幾乎不可能用一艘飛船執行兩個行星的飛越任務。然而,冥王星在2015年被&34;號探測飛越,揭示了這個矮行星的巨大複雜性,激發了人們對研究柯伊伯帶其他行星的興趣。準確地說,海王星最大的衛星海衛一特裡同(Triton),它是被捕獲的柯伊伯帶天體。根據理論模型,海衛一可能有一個地下海洋(或者說是水幔),因為海衛一的存在,海王星的探索在科學上比天王星優先級更高。
  • 行星探索的選擇困難症:下一步探索天王星還是海王星?
    旅行者發射任務時的行星位置現在已經不是旅行者號發射的那個時代,特殊的多星位置已經過去,而現在用一個探測器訪問兩個以上行星不僅昂貴,而且複雜得多,幾乎不可能用一艘飛船執行兩個行星的飛越任務。然而,冥王星在2015年被"新視野"號探測飛越,揭示了這個矮行星的巨大複雜性,激發了人們對研究柯伊伯帶其他行星的興趣。準確地說,海王星最大的衛星海衛一特裡同(Triton),它是被捕獲的柯伊伯帶天體。根據理論模型,海衛一可能有一個地下海洋(或者說是水幔),因為海衛一的存在,海王星的探索在科學上比天王星優先級更高。
  • 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是什麼?第一個被機器人殺死的人又是誰?
    機器人的定義是指任何自動或半自動操作的機器或機械設備.這意味著,被認為是「機器人」的東西不一定只限於電力驅動。但是,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我們看到了設備的爆炸是以某種形式的電為動力。到目前為止,現代機器人最普遍的使用是在生產線上的工作場所。
  • 如果人類進化成冷血動物會怎麼樣 讓我們來看看
    首先 「溫血」和「冷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大部分其他哺乳動物和鳥類也能做到這一點但是冷血動物或者說變溫動物則不能調節他們的體溫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看到蜥蜴在沙漠中曬太陽因為它們需要將身體變暖來讓肌肉和大腦工作有趣的是 自然界這樣的冷血動物示例還有很多現在 古生物學家相信恐龍實際上是恆溫動物這意味著 它們能夠靠產熱維持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