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批次染髮劑有假 業內人士:皮膚敏感人群染髮要小心

2020-12-04 百家號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塗端玉)喜歡「捯飭」頭髮的朋友們看過來!日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通告稱,15家企業生產的30批次化妝品不合格,其中還摻雜有5批次產品為「假貨」。業界人士介紹,使用越普及抽檢越密集,國人對化妝品的喜愛已經由只關愛「臉面」延伸到了關注身體髮膚各方面,由此也帶來五顏六色染髮產品的興盛和熱銷,大家在選購時務必擦亮眼。

據介紹,經生產企業所在地藥品監管部門現場核查、並經生產企業確認,標示廣東聖薇娜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聖薇娜彩色焗油(棕色)7/75,聖薇娜彩色焗油(橙色)8/41和聖薇娜彩色焗油(紅色)33/66,廣州市白雲區愛夢絲美發用品用具廠生產的黑霸王首邦炫彩染髮膏,廣州市發雅絲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紫色麗人牌染髮霜等相關批次產品為假冒產品。

此外,這次原本抽檢發現15家企業生產的30批次化妝品不合格,後經上海食品藥品檢驗所復檢,標示為蘇州尚美國際化妝品有限公司和江蘇美愛斯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化妝品顯示為合格。

業內人士表示,染髮產品大多含有較為複雜的化學成分,使用不當就會引起皮膚過敏、發質改變或脫落等現象,市面上各類染髮劑林立,建議使用前最好諮詢專業人士。

業內人士介紹,染髮就像化妝一樣,如果自身屬於皮膚敏感人群,染髮時尤為小心。

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85批次染髮產品不合格 常染髮有這些危害
    染髮就要用到染髮劑,這是一些化學的製劑,如果產品不合格,雖然頭髮染上顏色了,但是一些有毒的物質也會隨著頭皮進入到身體裡,危害健康,因此,大部分人在選擇染髮劑的時候還是非常注意的,可是有些時候是防不勝防,染髮膏總是有問題。
  • 染髮劑致癌嗎?那麼染髮愛好者怎麼辦呢?聽聽醫生怎麼說
    在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男女老少加入到染髮的人群中,有的是為了年輕漂亮,有的是為了彰顯個性,有的是為了調節心情。人們對於染髮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可能早有耳聞,而一篇篇有關於染髮劑致癌的報導卻更加重了人們心頭的疑惑。
  • 染髮產品中的染髮劑有哪幾類?
    染髮化妝品在我國屬於特殊用途化妝品,其活性成分是染髮劑。不同類型的染髮劑所達到的染髮效果自然也不一樣。根據染髮效果可將染髮劑分為暫時性染髮劑、半永久性染髮劑和永久性染髮劑三類。但這類染髮劑很少損傷發質,也不易透過皮膚,安全性高。(2)半永久性染髮劑主要是一些相對分子質量較低、可滲透入髮絲內部的染料,和頭髮角質層有一定的親和力,但在洗髮時這些小分子會滲出,一般可耐受12次清洗。(3)永久性染髮劑主要為氧化型染髮劑。其配方組成主要包括染料中間體、偶聯劑和氧化劑等。
  • 染髮劑過敏怎麼辦 做好這些工作就不用擔心
    見過了太多因為染髮劑而過敏的人群,這些人除了本身皮膚較敏感以外,對所使用的染髮劑也有一定的嫌疑。那麼如果自己染髮後過敏了,應該怎麼辦呢?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麼?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1.皮試為了防止我們染髮劑過敏,在我們做染髮之前,一定要先做一個皮試。
  • 染髮劑危害身體健康 省城染髮從不做皮試
    本報訊 記者馮訓太、實習生萬晶瑩報導:據央視報導,染髮劑含致癌物有害健康,常染髮人群致癌率增加。然而,記者在省城連日調查中發現,我省美容行業對前來染髮的消費者並未做過相關的皮膚測試。美髮店大都認為,染髮劑不具有危害性。
  • 染髮劑產品易引起過敏 使用染髮劑產品要謹慎
    無論是國際品牌的領先之勢,還是國內產品的不甘示弱,染髮劑產品的迅速發展已是不爭的事實。業內人士稱,亞洲一些國家尤其日本,社會在過去10年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最顯而易見的兩個現象就是行動電話的普及和染髮風潮的湧動。有關資料顯示,過去幾年全球染髮劑市場年均增長4%~5%,速度比其他美發用品市場高出一倍。2000年度美國染髮產品的零售額達14億美元,增長6.7%。
  • 海口多家美髮店不做「皮試」就染髮
    小心美麗背後的隱患  染髮可能引發過敏等症狀,記者走訪發現海口多家美髮店——  不做「皮試」沒有提示  有沒有害要你親自試  相關醫學專家表示,染髮無可厚非,但對敏感型體質等人群來說,卻需謹慎對待。近日,記者走訪了海口多家美髮店和化妝品店,發現理髮師或染髮劑銷售員對染髮過敏知識了解較少,很少對消費者做「染髮過敏」的提醒。
  • 染髮劑會致癌?會加速脫髮?過敏怎麼辦?聊聊染髮的那些事兒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染髮成為許多人改變形象、追求時尚的不二之選,尤其是逢年過節,染髮的人更多。不僅為了遮蓋白髮,很多年輕人也喜歡將頭髮染成自己喜歡的顏色,時尚又美麗。但是染髮的健康風險,你有沒有考慮過呢?
  • 染髮劑裡面有致癌物,次數多了會得癌症嗎?這4類人不適合染髮
    要知道染髮會不會致癌,就得看看染髮劑裡是否有致癌物。市場上和髮廊裡所見到的染髮劑都是含有化學成分的,所謂的純天然植物染髮劑大多是噱頭而已。其中,對苯二胺是染髮劑中最有效的成分,離開它染髮劑就很難固色。而也正是對苯二胺,被認為是染髮劑致癌的物質。2017年10月27日,世衛組織屬下的國際癌症機構公布了致癌物質清單初步整理參考,對苯二胺被列入3類致癌物清單中。
  • 為什麼染髮前不能洗頭?降低染髮傷害要這麼做
    原標題:為什麼染髮前不能洗頭?降低染髮傷害要這麼做   春節將至,很多人都會趕在春節之前換個新髮型,而染燙髮就成了不少人的選擇。如果在家自己染髮的人可能會發現,染髮劑說明書上寫著染髮前一天最好不要洗頭,可這到底是為什麼?都說染髮傷身,我們又有哪些方法能降低染髮帶來的傷害?下面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 染髮致癌嗎?如何遮蓋白頭髮?在家DIY什麼染髮劑好用?這篇文章全部...
    但是一定一定要記得及時洗頭,而且使用的時候也得小心,不要噴到衣服或者其他地方。2、半永久性這類型的染髮劑不強行打開發絲表面毛鱗片去促進滲透,而是通過濃度差滲透到髮絲內。這類染髮劑對頭髮傷害程度較低,說是半永久,其實效果也就只能維持一個月左右,就像韓式半永久的眉毛只能維持1年左右。
  • 染髮的危害有哪些 看完你還敢染髮嗎
    都去染了頭髮,染髮不僅能使人感覺亮麗,而且自信滿足感也增加了不少。同時有些中老年患者發現白頭髮增多也去染髮,那麼染髮的危害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染髮的危害有哪些1、氧化劑是染髮劑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對頭髮角質蛋白的破壞力非常大,很容易對頭髮造成損傷,經常染髮的話會使頭髮枯燥、發脆、開叉、易脫落。
  • 染髮不想傷發,染髮劑你真的會挑嗎?
    其上色力較好,小面積噴塗時可打造挑染效果,大面積噴塗時也能有整體染髮的效果。< 缺點 >:部分化學染髮噴霧中含有重金屬成分,長期使用不益於身體健康,因此不建議長期使用。噴塗時很容易噴濺至衣物、皮膚上,使用時需做好遮蓋防護。
  • 染髮可能帶來4種傷害 有些人不適合染髮
    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曾調查過從1980年以前就開始染髮的女性,他們發現,超過1/3的人會患上淋巴瘤。美國癌症學會另一項對1.3萬名染髮女性進行的調查表明,與不染髮女性相比,她們患白血病的風險高3.8倍。然而,西班牙科學家進行的一項長達40年的研究發現,染髮劑的致癌機率只是略有增加而已。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楊淑霞告訴記者,國際上對染髮是否致癌的研究很多,但到底致不致癌仍有爭議。
  • 哪些人不適合染髮 這7類人要注意了
    染髮對身體還是有很大的危害的,每個人都喜歡染髮,喜歡各種顏色的嘗試,可是你知道嗎,這樣的染髮對我們的健康是非常的有害的。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何才能兼顧美麗和健康呢?而且儘管近幾年染髮產品質量有了很大提高,有的人群還是不適宜染髮的。
  • 100塊錢的染髮劑和1000塊的到底有什麼區別?
    對苯二胺是一種強致敏原,5%的染髮人群會出現程度不等的過敏反應。短時間大劑量接觸苯二胺也可導致急性中毒,出現高鐵血紅蛋白血症。 所以,想要擁有秀髮,還是儘量減少燙染髮的頻率,尤其是有脫髮困擾的朋友們。為了避免不必要瘙癢疼痛和醫療費用開支,在染髮前一定要先做過敏測試。只要你不是每天都接觸染髮劑的染髮師,就沒有必要擔心致癌問題。
  • 長期使用染髮劑對人體有損傷 或可誘發白血病
    染髮的目的是為了漂亮,可是你知道這漂亮的背後有多大的危害嗎?據英國媒體近日報導,一位名叫朱莉·麥凱布的女士在使用染髮劑數分鐘後,突然倒地不起並且呼吸停止。據估計,染髮劑的主要成分對苯二胺(PPD)可能是導致昏迷的元兇。    北京武警總醫院血液科主任李昕權介紹說,染髮劑中對人體損傷最大的通常為苯類有機物和重金屬鹽,尤以黑色染髮劑中含量最多。
  • 化學染髮劑的危害有多大?看過來
    文章開始之前先告訴大家一組數據,現在市面上你可以見到的染髮產品百分之九十以上幾乎都是化學染髮劑。 用化學染髮劑染髮的人群一般分為兩類,一種是想改變本身頭髮顏色的,這種人群一般是年輕人;另外一種則是想遮蓋白髮,這一類人佔化學染髮總人數的70%以上。
  • 染髮燙髮前要做皮試 你知道嗎?
    昨天記者在島城多家美髮店採訪發現,美髮師使用的染髮劑幾乎每種都有使用前做皮試的提示,但沒有一名美髮師在染髮前提醒要做。一名業內人士表示,染髮皮試至少需要24小時到48小時,美髮師明知顧客有染髮劑過敏的風險,但仍然不願意「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做。
  • 順德女子去髮廊染髮 豈料皮膚過敏嚴重長紅斑
    10月4日上午,記者見到了王女士,在她的臉上和手臂上都有不少的紅點,她告訴我們,為了這件事她已經哭了很多次,現在出門都要帶著口罩。但先生表示,他們所有店的產品都是一樣的,都是三證齊全的,如果客戶真的認為(染髮)是這個原因,那只能去大的醫院鑑定。如果真的是(染髮)這個原因,要走法律程序或者怎麼樣,但先生也接受,並讓產品公司承擔責任 陳律師表示,消費者遇到類似的事件,一定要第一時間到正規的醫院接受治療,以及確定過敏的原因,並向工商或者消費者協會等部門進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