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楓橋:發展蝶變邁向「詩與遠方」

2020-12-05 中國江蘇網

楓橋,一個美麗宜居的地方

中國江蘇網訊 千百年前,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讓楓橋蜚聲海內外。千百年後,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的成名,已不僅僅因為這首詩,還源於它「工業大鎮」的底氣。

11月27日、28日,在「我眼中的全面小康——走進蘇州楓橋」大型全媒體視覺採風活動中,30多位來自國家、省、市黨報都市報的攝影名家走進楓橋街道,實地感受這座詩意古鎮、工業大鎮的小康實景。

楓橋街道轄區內有1700餘家工業企業入駐,世界500強企業10餘家,是名副其實的工業大鎮

創新論英雄——

「工業大鎮」加速邁向「工業強鎮」

楓橋街道地處蘇州古城西部,憑藉毗鄰中心城區的優勢,楓橋地區工業發展起步早,工業經濟底色鮮明。轄區目前有1700餘家工業企業入駐,其中規上工業企業227家,世界500強企業10餘家,高新技術企業175家,上市掛牌企業17家。連續多年,楓橋街道工業企業的稅收貢獻率穩定在80%左右。

當前,楓橋街道下大力氣推動轄區工業轉型升級,推動「存量」轉型,以創新論英雄。由日本礙子株式會社投資、2001年底落戶楓橋的NGK(蘇州)環保陶瓷有限公司是典型代表。落戶以來,NGK已在楓橋進行了10次投資增產。去年10月,投資20億元的NGK第二工廠竣工,目前已正式投產。廠房內,自動化產線火熱運作,全自動叉車有序流轉於廠房間。新項目實現年產汽車汽油尾氣微粒子陶瓷濾清器GPF1000萬個,年產值6億元。

泰山路2號的和楓產業園也是縮影之一。目前,楓橋街道投資12億元,正對和楓產業園改造升級,改造一期項目擬打造以數字經濟、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等為主導產業的高水平新型工業園區。新入駐企業巴恩斯注塑工業(江蘇)有限公司是航空、精密注塑模具、工業零件等領域的全球供應商和服務商,響應街道「退二優二」號召,巴恩斯楓橋工廠去年11月整體搬遷至此,即將引進先進熱流道產品線,建立智能製造和維修中心。

今年前三季度,楓橋街道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6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575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繼續保持「一平方公裡超過一億元」,全口徑稅收實現「一平方公裡近兩億元」。

曬幸福「帳單」——

老百姓累計共享近10億元股份分紅

工業化迅猛推進,催生了城市化的率先突破。楓橋街道率先撤村建居,在這過程中探索形成了享譽全國的「政經分開」經驗,被納入國務院《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在全國範圍內複製推廣。

木橋公寓是楓橋街道民發富民合作社打造的富民載體,2007年,楓橋街道引導失地農民自願入股成立民發富民合作社,吸納1萬戶農民現金入股,開發建設11.9萬㎡的「景山公寓」與9.2萬㎡的「木橋公寓」集宿區。位於中心城區的木橋公寓,外觀與周邊商品房無差異,卻有著遠遠低於市場價的租金。每間宿舍衛生間、空調、WiFi等一應俱全,每棟樓設有交誼室、烹飪間、電視房等共享空間,配套服務中心、健身房、圖書館、撞球廳、醫務室等,還引入銀行、超市、藥店、飯店等商業配套。當前,近萬名外來務工人員在這裡安居樂業,同時公寓已連續十年實現8%的保底分紅。

數據顯示,楓橋街道24個村農村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及民發富民合作社,到去年底分別累計實現股紅分配5.33億元和4.32億元,總計9.65億元。到今年底,將累計有超10億元股紅進入楓橋人「口袋」。2019年,楓橋街道「進城」居民人均純收入達43770元,實現戶均分紅約9000元。

傍晚時分,位於馬澗路98號的馬澗新天地燈光璀璨,來往居民在各個店鋪間駐足、購物,成為了楓橋夜經濟的一道靚麗景致。這座佔地19畝的配套便民載體由楓橋街道投資2.4億元建成,旨在為周邊居民提供「家門口」的便利生活。馬澗新天地還新開了一處面積2022.86平米的大型農貿市場,目前已經開業,為楓橋西部地區10萬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提供保障。

產城人融合——

生產、生態、生活「三生」融合重塑工業區顏值

蘇州楓橋,有《楓橋夜泊》的詩意美,有白馬澗地區的生態美,還有「工業強鎮」的產業美。

蘇州生命健康小鎮是楓橋街道產城融合發展的樣板區域。小鎮依託白馬澗地區的原生態環境資源,極力推動產業繁榮、生態優良、生活美好「三生融合」協同發展。籌建三年來,蘇州生命健康小鎮立足做強做大健康產業,引進安酷生物技術、坤力生物製藥、普瑞基準生物醫藥、蘇州達仁生物技術、締因安生物科技等前端龍頭企業,成功入圍第三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眼下,小鎮以蘇州市委市政府將生物醫藥作為蘇州「一號產業」的契機,正更大力度、更高標準、更具成效推動特色小鎮創建工作。

白馬澗生態園位于楓橋街道西部,佔地1.5平方公裡,是一片原生態「綠肺」。白馬澗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春秋戰國時乃吳王的養馬之地,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之處,如今尚有飲馬池、謝越嶺等遺址。來到初冬時節的白馬澗生態園,但見綠意依舊裹挾著奇巧的峰石,偶有幾處被清冽的風吹褪了顏色,沾染上柔和的黃或明媚的紅,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光景。大人們挽著小孩,漫步穿梭於木道、石階,一張張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高景山生態綠地位於華山路以北,目前高景山風景區宕口綜合整治已完成,啟動高景山生態綠地改造項目建設。項目利用現有自然山地資源,對現有的高景山綠地進行改造,將成為服務周邊居民的一大型生態綠地,設有籠式足球場、籠式籃球場、健身步道等設施設備供居民健身使用。法制廣場、表演舞臺、觀演草坪、兒童活動區……未來,將有更多形態豐富的功能區供居民健身使用。

文明樹新風——

動遷小區垃圾分類投放準確率達98%

富康新村建成於1993年,是楓橋最早的動遷安置和商住混合型小區,是曾經出了名的管理「老大難」。如今走進小區,整潔漂亮、井然有序的小區環境讓人眼前一亮,清潔屋前,居民自發排隊一一上前,熟練地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近年來,楓橋街道將富康新村作為試點,通過「中心+社區」「一核多元」網格化治理、「N+X」社區治理機制、「三三制」小區治理模式等社會治理創新,形成管治方融合共建的格局,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去年,富康新村在蘇州率先試點推行定時定點清潔屋,現在該小區的垃圾分類參與率已達99%,準確率高達98%。

從農民到居民,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楓橋街道是評彈麗調創始人徐麗仙的故鄉,書場在楓橋有很好群眾基礎。楓橋街道以此為切入點,打造了中東西三大書場。「付一元錢茶水費聽一下午,我是老粉絲了!」在馬澗為民服務中心的麗仙書場,臺上一首《賞中秋》婉轉悠揚,臺下67歲的譚偉民悠閒愜意聽著。

康佳社區是一個純動遷社區,文化進社區,該社區打造起蘇州市圖書館康佳分館,館內藏書8000餘冊,包括6000餘冊成人圖書以及2000餘冊少兒圖書,另有音像資料近千片,報刊100種,以及可供讀者免費上網的電腦10臺,成為社區內讀書愛好者的熱門打卡地。

文明從娃娃抓起。蘇州市楓橋中心小學始建於清末宣統三年(1911年),坐落於高新區楓橋街道津橋街699號,毗鄰千年古剎寒山寺,是一所有著百年歷史的江蘇省實驗小學。周五下午走進校園,各個社團教室內,足球、跆拳道、竹笛、書法等特色社團活動精彩紛呈。該校開設了一批特色項目,打造了跆拳道、足球等省級特色項目,還基于楓橋地域文化開設竹笛社團、書法課程、崑曲表演等,已先後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江蘇省科學教育特色學校、江蘇省體育特色學校等。

NGK(蘇州)環保陶瓷有限公司產品的主要客戶為福特、沃爾沃、寶馬等一線廠商

巴恩斯注塑工業(江蘇)有限公司是航空、精密注塑模具、工業零件等領域的全球供應商和服務商

初冬的白馬澗生態園,色彩斑斕,景色宜人

楓橋街道富康新村在蘇州市率先試點推行定時定點清潔屋模式,讓垃圾分類的準確率達到98%

楓橋街道為民服務中心內的麗仙書場每天一場演出,吸引著當地市民

高景山生態綠地 實現原有裸露山體復綠,成為人們休閒娛樂的觀光之地

馬澗新天地商業廣場成為家門口的鄰裡生活空間

市民在休閒廣場裡跳起幸福歡快的舞蹈

蘇州生命健康小鎮會客廳成為楓橋街道產城融合發展的樣板區域

蘇州市楓橋中心小學,一位學生正在表演崑曲

記者(陳雨薇 陳悅勤 陸潔晴/文肖勇趙亞玲/攝)

相關焦點

  • 夜泊楓橋 大運河邊「一宿千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蘇州是一座水做的城市。河道縱橫,一座座古橋串聯起古城的街巷脈絡。在蘇州的古橋中,地處寒山寺外、橫跨古運河的楓橋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唐代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膾炙人口,傳頌千古,堪稱歷代吟誦蘇州詩詞中的經典之作。
  • 【「疫」後花開 邁向詩和遠方】大美張掖 丹霞奇觀
    新華網旅遊頻道推出《「疫」後花開 邁向詩和遠方》大型融媒體專題,關注景區有序開放,展示華夏最美春色。(陳延特) 【「疫」後花開 邁向詩和遠方】大美張掖 丹霞奇觀-新華網
  • 中華詩解|《楓橋夜泊》:經常被後人點金成鐵的兩句——月落烏啼...
    唐代詩人張繼有一首風華千古的名詩《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用現代漢語準確的翻譯過來是這樣的:月亮落下去了,烏鴉悲戚地啼叫著,深秋的黑夜裡充滿了肅殺的嚴寒,令人感覺到整個天空都瀰漫著霜華,我面對著岸上的楓樹和江邊的漁火愁苦難眠。
  • 微喪·成熟女生頭像:我也有詩和遠方 只不過詩很爛 遠方也很黑暗
    微喪·成熟女生頭像:我也有詩和遠方 只不過詩很爛 遠方也很黑暗今天給大家帶來幾組微喪成熟女生頭像,如果有喜歡的請不要錯過,當然也可以拿去保存哦。在生活中每一個女生都是希望自己是一個開心的人,並且也可以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做很多事情。看到圖中的這位女生,一個人走在黑夜裡。
  • 楓橋夜泊的作者張繼,考試落榜寫下這首詩,卻因一女子病逝
    楓橋夜泊的作者張繼,考試落榜寫下這首詩,卻因一女子病逝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中國的歷史非常的悠久,它在漫長的文化發展中,形成了中國所獨特的文化底蘊。於是在極其漫長的文化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中國所特有的詩詞文化。詩詞歌賦在古時候可以說的上是無處不在,這一點我們從古代的那些詩詞歌賦中就可以窺見。中國古代的詩詞發展在唐宋時期達到頂峰,僅僅是一部全唐詩就收錄了唐朝詩人所寫的四萬兩千多首詩。當然因為當時社會安定,也就導致那個時期湧現出了大批的像李白、杜甫這樣優秀的詩人,有這麼多優秀的詩作流傳到現在也就不足為奇了。
  • 《獵人筆記》:給你想要的詩和遠方
    大自然終於生機煥發,讓人不禁拾回讀詩的意趣和對遠方的嚮往。明媚的春日裡,宜讀《獵人筆記》,在料峭春寒中期待著溫暖的來臨。屠格涅夫應是個極有生活情調的人。他筆下的俄羅斯風光和風土人情,熱情洋溢,溫暖淳樸。他在遊獵途中記下的點點滴滴,釀成一壇濃鬱的美酒,讀來讓人發醉。
  • 常規、慣性、詩和遠方
    這樣的常軌,這樣的慣性,波瀾不驚,的確是平平淡淡,也的確能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假象,但永遠也不可能有詩和遠方。詩也好,遠方也罷,只能從改變和掙脫中得來,在一日重複一日的常軌生活裡,只能有安穩,不會有詩意,更不會有遠方。這種改變和掙脫,也許是物質上的,也許是精神上的。
  • 「月落烏啼霜滿天」——張繼的《楓橋夜泊》,為什麼就這麼美?
    張繼的《楓橋夜泊》非常有名,不但在咱們國家有名,還在日本被奉為神作。日本人可能不知道李白杜甫寫了哪些作品,但是這首詩是一定知道的,就像咱們的《詠鵝》一樣,童蒙初開的日本小孩就要學習這首詩。這和詩僧寒山拾得有關,也就是後世所封和合二仙,這裡面有些曲折的淵源。
  • 濟南交通加速度 腳下即是詩與遠方
    254個城市,1.5小時抵京,3小時抵滬,在濟南,城市間的空間距離正在被不斷縮短;航空線路204條,通達120個城市,在濟南,你所見到的世界的寬度在被無限延伸;高速公路密度再提高,「三環十二射」未來以至,在濟南,說走就走,世界就在腳下……眼前的生活除了奮鬥,還可以同時擁有詩與遠方
  • 隆飾板材|生活有詩又有遠方
    美滿適意的家庭環境是家人愛的承載之所,即華美、又尊貴,是知性優雅是清新浪漫,家人的快樂時刻透過雅居釋放……生活有詩和遠方。當「詩」的東方藝術「遠方」的西方文化色彩相結合一半莊嚴一半時尚。這種和諧的中和之美,在家的每處空間,都有獨特的韻味。家居裝飾的選擇多和色彩相關,無論是風格和搭配都離不開色彩做支撐。
  • 月落烏啼霜滿天,張繼這首詩犯了個致命錯誤,為何還能千年流傳?
    盛唐詩人張繼也是如此,如果不是《楓橋夜泊》這首詩,也許後世早已遺忘了這個並不起眼的詩人。 《楓橋夜泊》這首詩影響力有多大呢? 可以說蘇州的寒山寺、楓橋之所以能夠成為無數文藝青年追捧的旅遊勝地,全因張繼的這首詩。 90年代風靡一時的歌曲《濤聲依舊》,靈感來源就是這首《楓橋夜泊》。
  • 張掖七彩丹霞,有你要的詩與遠方
    張掖七彩丹霞,有你要的詩與遠方 2020-06-09 0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星辰和大海都需要門票,詩和遠方也很貴
    長大後會發現,星辰和大海都需要門票,詩和遠方也很貴。1我的一個同事,二十多歲的小姑娘,最近她心情很不好,聲音低沉。至於令人崩潰的一線房價,還是租房一族的她更是一臉迷茫,生活還很苟且,那詩和遠方是真消費不起。3我們從來都沒有去過遠方,遠方是什麼樣子?
  • 觀鳥,我的詩與遠方
    但那些曾經給你驚喜、感動、震撼的人和事,卻總被我們存封在記憶深處,如遠方詩意夢中,一不經意就會讓我們喚醒記憶中的那些溫馨回味,點點滴滴、絲絲縷縷,逼真再現,恍如昨天。幾年前,在張玉老師的安排下,我驅車和周興傑、張書安一道前往京山市楊集鎮參加鳥調(鳥類調查)。
  • 詩與遠方首批體驗地發布!甌江山水詩路主題活動在龍泉啟動
    沿著這一泓甌江山水,慢行駐留,守望著心中的詩和遠方。月10日,「對話甌江山水,共謀產業發展——全國媒體大咖甌江山水詩路行」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麗水龍泉舉行。活動旨在加快推進甌江山水詩之路建設,共推沿線地區文化產業發展,共建「詩畫浙江」大花園,共創高品質美好生活。
  • 見證城市煥新中的人居蝶變
    義烏下月舉辦年度地產論壇| 見證城市煥新中的人居蝶變 義烏下月舉辦年度地產論壇| 發布日期:
  • 投資理財是詩和遠方
    企校中國企業家共享發展峰會:科技賦能金融與共享經濟!投資是詩和遠方……(杜猛在「企校中國企業家共享發展峰會」上)科技賦能金融才有了GE,金融賦能科技才成就了愛迪生的燈泡公司,從而照亮了全世界,讓這個星球上不再出現晝夜交替。通用電氣公司(GE)是發明家愛迪生於1892年創立的。愛迪生是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的董事長。
  • 生活需要有詩和遠方來鼓勵自己走出困境
    「這個世界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看到這一句話,讓我有很多的感觸,也有許多隨心而動的言語,雖然書沒讀多少,但也喜歡這些富有詩意的語言。論詩來說它是文人墨客的的特長,但平常人家也可以做出很有意境的詩句,有詩的地方也是有夢想的地方吧……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剛開始看到的時候不理解它的意思,後來查閱才明白它的深意,這裡的苟且並非我理解認知裡的苟且之事, 而是現實生活裡每天重複同樣的人事物,單調枯燥,或者是壓力,鬱悶焦慮,,詩和遠方呢就是美好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