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學家發現:我市PM2.5與二氧化碳濃度在下降

2020-12-04 西安發布

最近,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周衛健院士帶領的團隊以西安市長期(2011–2016年)大氣觀測為主,進而將觀測擴展到全國15個主要城市,通過碳14示蹤準確定量了我國主要城市大氣二氧化碳的濃度水平,分析了其在不同城市之間的差異;並研究了盆地城市二氧化碳的來源和傳輸。團隊發現,西安市大氣PM2.5與二氧化碳濃度自「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均下降。

原來,近代以來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使得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增長,進而引發國際社會對全球變暖的廣泛關注。我國作為碳排放大國,城市大氣二氧化碳中有多少是來自化石能源排放是當前重要的科學問題和緊迫的環境外交問題。傳統上,化石源二氧化碳的研究主要基於源清單的統計方法,但此方法並不能定量大氣二氧化碳中到底有多少是來自化石能源排放。放射性碳同位素是定量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最準確的示蹤劑。

研究發現:我國城市冬季1月份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普遍高於夏季7月份;盆地和半封閉地形城市濃度相對較高。西安市二氧化碳主要來自盆地內排放,區域傳輸對其影響較小;冬季西安市二氧化碳主要來自燃煤。長期觀測表明,西安市大氣PM2.5與二氧化碳濃度自「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均下降;大氣PM2.5與二氧化碳有較強的相關性,揭示其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城市化石能源消費種類的比例。

上述研究成果有助於以科學的數據服務於國家的節能減排政策,同時為我國當前溫室氣體與大氣汙染物協同控制的新任務提供科學依據。研究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先導專項、中科院青促會、大氣攻關和陝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等項目的資助,已發表在環境領域國際知名刊物《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瀟)

相關焦點

  • 科學研究發現:西安市PM2.5與二氧化碳濃度在下降
    最近,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周衛健院士帶領的團隊以西安市長期(2011–2016年)大氣觀測為主,進而將觀測擴展到全國15個主要城市,通過碳14示蹤準確定量了我國主要城市大氣二氧化碳的濃度水平,分析了其在不同城市之間的差異;並研究了盆地城市二氧化碳的來源和傳輸。
  • 十三五我市主城PM2.5濃度需控制在每立方米47ug左右
    1月24日,來自市環保局的消息,隨著十三五的到來,我市印發了《生態文明建設「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確定了4大類14項約束性指標,其中,長江幹流水質要求保持Ⅲ類,主城區PM2.5濃度47ug/m³、下降17.5%。
  • 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我市環境質量公報 PM2.5濃度同比下降 優良...
    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我市環境質量公報 PM2.5濃度同比下降 優良水質比例達到75% 2020-12-26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PM2.5濃度同比下降 優良水質比例達到75%
    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我市環境質量公報PM2.5濃度同比下降 優良水質比例達到75%晨報融媒體訊(呂明明 首席記者 尚餘全)12月25日,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2020年度我市生態環境信息發布會,公布我市2020年環境質量公報。
  • PM2.5濃度嚴重超標 智能新風系統成「解藥」
    、二氧化硫、汙染居高不下,機動車尾氣持續攀升…PM2.5濃度嚴重超標。   根據有效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大氣汙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空氣汙染嚴重、灰霾天氣頻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汙染居高不下,機動車尾氣持續攀升…PM2.5濃度嚴重超標。
  • 西安首次公布PM2.5數據 兩三年後或實現預報
    本報訊 昨日起西安市開始試報PM2.5監測數據,市民打開市環保局網站,均可查詢市區前一天的PM2.5數據。上午11點,西安市環保局網站首次公布了我市7個監測站的PM2.5濃度值,顯示我市6月30日的空氣品質為優。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導讀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PM2.5,PM2.5的標準是什麼?
  • 今年上半年西安收穫121個優良天 PM2.5等4指標下降
    其中「四降」為:細顆粒物(PM2.5)57 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3.6%;可吸入顆粒物(PM10)9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4.4 %;二氧化氮(NO2)40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8.4%;一氧化碳(CO)1.7毫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5%。「一平」為二氧化硫(SO2)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持平。
  • PM2.5是什麼?PM2.5有什麼危害?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一個原本陌生的術語——PM2.5。那麼,到底pm2.5是什麼意思?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PM為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顆粒物。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有時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
  • PM2.5下降了 臭氧嚴重超標了
    原標題:PM2.5下降了 臭氧嚴重超標了去年,我省PM2.5年均濃度下降的消息讓不少人感到欣喜,然而很多人卻忽略了臭氧超標問題。26日,省政府就我省2015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向省人大常委會作出報告,指出我省臭氧超標問題日益突出。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中,江蘇13個省轄市總體處於中等偏後水平。
  • pm2.5標準值是多少?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連日來,霧靄重重,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pm2.5標準值。我國現行的pm2.5標準值與pm2.5國際標準有多大差距呢?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臟病、動脈硬化外,還會造成肺癌、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 pm2.5都有什麼危害呢?
    pm2.5是什麼?相信知道的人是有許多的,不過也有一些人是不知道的。其實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那pm2.5有什麼危害呢?1.在家裡也要做好防範pm2.5準備。pm2.5中是含有大量的有毒以及有害物質,所以對我們人體有很大的危害,而負離子空氣淨化器,釋放的負氧離子可以有效凝聚沉降消除PM2.5危害,並可起到滅菌殺毒效果。在pm2.5治理過程中,小粒徑、高活性的生態級負離子,能夠將化學性氣體降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保障了室內空氣品質的安全。
  • 合肥PM2.5和PM10濃度持續下降
    4月9日,記者從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合肥市對外公布的落實第二輪安徽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報告顯示,2019年該市生態環境質量和汙染防治水平穩步提升,PM2.5、PM10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3%、0.6%,2014年以來,合肥市大氣顆粒物PM2.5和PM10濃度已持續6年下降。
  • 運城、寶雞、洛陽PM2.5濃度不降反升
    通報指出,汾渭平原11個城市, 運城、寶雞和洛陽3個城市PM2.5濃度不降反升。2019年10月—2020年1月PM2.5濃度範圍為49~94μg/m3,平均為78μg/m3,同比下降2.5%。PM2.5平均濃度最低的城市是呂梁,為49μg/m3;濃度最高的是鹹陽,為94μg/m3。從改善幅度看,7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其中6個城市降幅滿足秋冬季改善目標進度要求;降幅排名前3位的呂梁、晉中和臨汾,同比分別下降15.5%、11.6%和8.2%。
  • 我市PM2.5指標達到監測以來歷史最優
    昨日,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截至10月底,全市PM2.5濃度3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PM2.5指標達到有監測以來歷史最優;空氣優良率81.3%,同比提高10.4個百分點。
  • 新風系統可以讓室內PM2.5在個位數?
    空氣問題成為了時下熱議話題,PM2.5成為了社會熱點詞彙,大多數人都養成了每日出門前看PM2.5數值的習慣。新風系統的出現完美解決了空氣品質問題,它可以有效排除室內甲醛、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還能減少PM2.5、花粉、粉塵等顆粒物對人體的侵害,從而守護全家健康。
  • 京津冀及周邊PM2.5濃度下降11.8%
    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9.3%,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濃度同比下降11.8%。此外,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同比分別下降3.1%、4.0%,生態環境保護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達到「十三五」規劃序時進度要求。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灰霾天氣被公認為災害性天氣:一是影響通行安全,地面能見度降低交通事故多發。二是導致氣象變異,便區域氣候反常。三是損害人體健康,這是危害最大的,PM2.5因其能被人體吸入並粘附在呼吸道和肺葉而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由於太陽中紫外線輻射的減弱致使小兒佝僂病高發,還易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導致傳染病增多。那麼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呢?
  •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隨著全國各地空氣出現嚴重汙染,pm2.5屢屢爆表,我國多個城市發生嚴重霧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一個原本陌生的術語——PM2.5。那麼,到底pm2.5是什麼意思?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PM為英文particulatematter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顆粒物。
  • 從PM10向PM2.5過渡
    昨天西安空氣品質經歷了從揚塵為主的PM10汙染向PM2.5霧霾汙染的「權力過渡」,凌晨是PM10為首要汙染物的輕度汙染,PM2.5汙染濃度尚在達標限值附近;但到了下午PM10汙染濃度終於艱難降低到達標限值以下時,PM2.5汙染濃度卻已經加重到了汙染超標狀態,實際上昨天前10小時西安的大氣汙染還是PM10的首要汙染物,但從11時開始PM2.5就已經翻身上位完成了「權力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