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冰川消融威脅生存環境 美將北極熊列為瀕危物種

2020-12-05 中國日報網

冰川消融威脅到北極熊生存環境

舐犢情深

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全球變暖導致北極冰川融化並威脅到北極熊的生存環境,因此美國內政部5月14日宣布,美國將北極熊列為《瀕危物種法》中的「受到威脅物種」。

據美國媒體5月15日報導,在當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內政部部長德克•肯普索恩用幻燈片向公眾展示了過去30年以來北極冰川消融的圖表,並表示北極熊正面臨著在不久的將來滅絕的危險。肯普索恩引用科學家們的研究結論說,冰川的減少將使北極熊的數量比本世紀中期時減少三分之二,也就是說,人類會失去1.5萬隻北極熊。1960年以來,阿拉斯加至格陵蘭島區域內的北極熊數量大約翻了一番,已經從1.2萬頭增長至大約2.5萬頭,但是科學家們預測在未來這些動物的數量會有明顯的下滑。

美國的科學研究顯示,由於生存環境的壓力,生活在哈德遜灣西部地區的大約1.5萬頭北極熊在未來幾十年中將會面臨滅絕的危險。肯普索表示,冰川消融、濫捕濫獵以及能源發展等活動都會使北極熊的生存受到威脅。

據悉,北極熊一般以海面冰層為捕食海豹的平臺,如果海面冰層消失,這些動物將被迫轉向陸地,而在那裡它們將變成無能為力的「獵手」。隨著冰層的融化,北極熊不得不漂遊更長的距離去捕食海豹,因此許多北極熊因冰塊間隔的距離超過了它們的遊泳能力而被溺死。這些殘忍的事實更是激發了人們對北極熊命運的關注。 (董楠 編輯:劉一川)

相關焦點

  • 美國把北極熊列為瀕危物種
    新華網華盛頓5月14日電(記者張忠霞)美國聯邦政府內政部14日宣布把北極熊列入瀕危物種,今後北極熊將受到美國《瀕危物種法》的保護。此前,環保人士及科學家等一再要求美國聯邦政府將北極熊列為瀕危物種。今年1月,美國多家環保團體就此聯合狀告內政部,聯邦法院裁決內政部在5月15日前作出決定。
  • 北極熊生存環境受威脅 美將其列為瀕臨滅絕動物
    北極熊生存環境受威脅 美將其列為瀕臨滅絕動物 2008年05月15日 15: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一隻北極熊媽媽與她的兩個熊寶寶。
  • 全球變暖,冰川消融,北極熊的生存該何去何從?
    雄性北極熊體重為300~800公斤,雌性為150~400公斤;在冬季來臨前脂肪將大量積累,它們的體重可達800公斤以上。熊掌可達25釐米寬,熊爪可超過10釐米,北極熊奔跑的時速可達40公裡,還能在海裡以時速10公裡遊97公裡遠。而正是這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近日因為生活所迫無奈選擇人類的垃圾車下手。
  • 北極冰川融化,我們真的要和北極熊說再見了嗎
    北極熊的皮膚很特別,是黑色的。黑色有助於北極熊吸收更多的熱量,同時,中空的毛髮會反射和散射可見光,將溫暖的陽光通過反射傳輸到黑色的皮膚上。北極熊皮下脂肪厚達5~7釐米,這就使得北極熊即使在零下70℃的寒冷環境中也能泰然處之。北極熊對海冰的依賴使他們極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 北極消融雙刃劍:危及環境卻呈現豐富資源
    北極的升溫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區的兩倍,升溫導致的海冰消融既帶來經濟方面的機遇,也帶來環境方面的巨大挑戰。隨著海冰的消融,開採北極礦產資源成為一種可能,同時也可以開闢出新的航道。與此同時,北極的消融也產生一系列可怕的環境影響,其中包括提高全球海平面,影響全球氣候以及威脅當地物種和居民的生存。
  • 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 北極熊或將在2100...
    新京報快訊(記者 謝蓮)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
  • 冰川融化帶來負面影響:北極熊數量下降
    北極冰川融化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如海平面升高等。最近,科學家研究發現北極冰川融化對北極熊也產生了影響。    在未來35年至41年內,北極熊的數量將大幅下跌三分之一,從2.6萬頭降至1.7萬頭。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也已將北極熊列為「脆弱」物種。
  • 因冰川消融飢餓北極熊打劫垃圾車是怎麼回事 網友:有點心酸
    天氣網訊,一則「因冰川消融飢餓北極熊打劫垃圾車」的視頻登上熱搜,我們都知道受氣候變暖的影響,北極熊的棲息地受到嚴重的影響。視頻中,一輛垃圾車因常見故障拋下錨,一群北極熊前去尋食。不少網友看了表示有點心酸。
  • 因冰川消融飢餓北極熊打劫垃圾車
    因冰川消融飢餓北極熊打劫垃圾車時間:2020-10-24 19: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氣候變暖惹的禍!因冰川消融飢餓北極熊打劫垃圾車 近日,網絡流傳著因為飢餓難耐的北極熊打劫垃圾車視頻在網絡上引起很多的關注和心酸。
  • 北極熊是瀕危動物嗎?
    環保人士朝著將北極熊作為瀕危動物列入美國法律更接近了一步。 環保人士朝著將北極熊作為瀕危動物列入美國法律更接近了一步。一名哥倫比亞特區的聯邦法官於11月4日駁回了布希政府在2008年使用的一項法律論據,即北極熊受到威脅但尚未瀕危。
  • 北極熊瀕臨滅絕?本世紀末北極熊將無處生存!
    2008年,根據《瀕危物種保護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北極熊被列為瀕危物種。2015年,生物學家的一份評估報告稱:隨著冰蓋持續消融,北極熊數量會顯著下降。到2050年,北極熊數量將會減少超過30%。
  • 因冰川消融飢餓北極熊打劫垃圾車
    近日,在俄羅斯北部城市的一條道路上,一輛垃圾車因故障拋錨,一群北極熊前來覓食,任憑司機鳴笛也不肯離去。俄媒稱,近來冰川消融,垃圾也成了飢餓的北極熊的食物來源。因冰川消融飢餓北極熊打劫垃圾車)來源:綜合央視網、時間視頻、網友評論延伸閱讀:德國攝影師拍到北極熊只剩皮包骨 全球變暖加劇極地饑荒2015年8月27日訊,近日,德國女攝影師Kerstin Langenberger拍攝的一張北極熊照片走紅網絡,照片中的北極熊骨瘦如材站在浮冰上,而且面容憔悴,引發網友的震驚與不解。
  • 無家可歸的北極熊:氣候危機分秒間惡化
    南北極冰川的消融已經對極地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北極熊漸臨瀕危。,北極熊漸臨瀕危。據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李雁介紹,不到兩個月前,一塊面積達275平方公裡的冰山,從北極格陵蘭島的彼得曼冰川斷裂,成為全球百年暖加劇的最新證據。南北極冰川的消融已經對極地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北極熊漸臨瀕危。
  • 問吧精選丨那片32℃的北極地區並無北極熊,真相是什麼?
    如果北極確實在消融消融,那麼理論上北極的表層冰川將在多少年後消融殆盡呢?段煦:地球自史前一萬年第四紀冰期結束後,地球就一直在升溫的事實,現在還遠沒達到她孕育生命以來的最高溫度,所以北極夏季海冰的消融還在繼續,至於多少年後消失,目前科學界尚無定論,而北極熊是否會因此滅絕,要看這個物種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如何。
  • 北極熊餓到吃垃圾,北極熊滅絕對人類造成的影響
    影響很大呢,首先我們將沒有北極熊這樣一個可愛的動物觀賞了,其次,北極熊消失將會引起整個生態系統的大變動,最後,北極熊滅絕,將會威脅到人類自身的安全。生物圈中每一個生物都是至關重要的存在,尤其是像北極熊這種動物,它們一旦滅絕,對於人類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 調查:冰川融化將令北極熊數量下降三分之一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7日報導,一項研究發現,由於北極冰川融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未來35年至41年內,北極熊的數量將大幅下跌三分之一,從2.6萬頭降至1.7萬頭。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也已將北極熊列為「脆弱」物種。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冰的減少直接阻礙了北極熊的覓食和生存能力。北極熊利用海冰來接近它們的獵物海豹,而且一些海冰漂浮區域的獵物非常多。由於海冰面積的縮減,一些北極熊的數量已經下降,其他的北極熊也出現了營養不良的問題。研究者們根據衛星數據和電腦模擬技術,將一代北極熊壽命與海冰形成聯繫起來。
  • 為何南極沒有北極熊?
    為什麼北極熊沒有在南極呢?為什麼只有北極有北極熊?其實從名字上就很容易理解,北極熊嘛,顧名思義,在北極的熊啦!如果答案就此而至,估計好多人連拍磚的興趣都沒有了。那咱就嚴肅一點吧。據科學家的研究,北極熊屬於食肉動物(食肉目),實際上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生食肉動物。
  • 再過80年,絕種的可能不止北極熊
    早在2008年,考慮到全球變暖導致北極冰川融化並威脅到北極熊的生存環境,美國內政部已宣布將北極熊列為《瀕危物種法》中的「受到威脅物種」。但研究人員通過建模評估情況,發現隨著北極熊能承受的空腹時間正在超過其極限,到2040年可能就會有許多北極熊將出現繁殖危機,到2100年這些種群將面臨生殖衰竭,最終導致絕種。
  • 北極熊瀕危,企鵝數量銳減,百萬物種瀕臨滅絕,地球何去何從?
    上周的異常高溫也造成北極圈內許多積雪、冰川融化,這不僅會對當地居民造成影響,對陸地和海洋生物的生存也會帶來新一輪的危機。近日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的最新研究報告就指出,由於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的緣故,北極熊將會在2100年滅絕!
  • 真相:北極熊的數量穩中有升,今年夏天並不難熬
    ,北極熊生存的冰面不就少了嗎?   從圖上來看,北歐7月的這次高溫,並沒有真的影響到北極地區的夏天。   北極熊是不是快滅絕了?   當然了,上圖看到的1、2月份數據,也又一次提醒我們,北極地區的冬季溫度的確上漲了。   這樣下去,冰山消融,不利於北極熊生存,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