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與其他能源相比各有優缺點

2021-01-09 搜狐網

在發生核事故的情況下,國際原子能機構根據

 1核能與其他能源形式的比較

能源形式

優點

缺點

核電

燃料儲量豐富、高密集型、經濟、清潔的能源,有利於資源的合理利用;

技術成熟,燃料能量密度高,1噸鈾-235裂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270噸標準煤;

燃料費低,約佔發電成本的20%~30%。

核電廠造價高,高出火電廠30%~50%。

化石燃料發電

電廠造價低,技術成熟。

產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顆粒物等帶來環境問題;

資源有限,燃料費高,約佔發電成本的40%~60%。

水電

無汙染。

水力資源有限,水力發電隨季節變化很大。

風電、太陽能、地熱、潮汐能

無汙染。

只能在一定條件下有限開發,很難大量使用。


  迄今為止,世界能源需求的85%來自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大量燃燒化石燃料所產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顆粒物等,帶來令人憂慮的環境問題。而且,這些化石物質消耗的迅速增長,使它們在地球上的儲量面臨枯竭的境地。

  自然界中,除了化石燃料外,核能、水力、風力、太陽能、地熱、潮汐能等也都是可資利用的能源。

  水力是無汙染的能源,應充分開發使用,但水力資源終究有限,且受地理條件限制。水力發電隨季節變化很大,所以光靠水力替代不了化石燃料,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

  風力、太陽能、地熱、潮汐能等,都因受多種條件的限制,只能在一定條件下有限開發,很難大量使用。

  較樂觀地估計,到21世紀,上述幾種能源中每種在能源總耗量中的比例,都很難超過1%。

  目前,技術上已較成熟,且能大規模開發使用以提供穩定電力的惟有核能。因為核能有其無法取代的優點,主要表現於:

  (1)核能是地球上儲量最豐富的能源,又是高能量密集型的能源。

  (2)核電是清潔、低碳的能源,有利於保護環境。如果取代燃煤發電設備,1GW核電設備運行1年能避免排放560萬噸CO2。

  (3)核電的經濟性優於火電。

  (4)以核燃料代替煤、石油和天然氣,有利於資源的合理利用。

  (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辦公室、國家原子能機構秘書局)

    國際原子能機構及其在核事故應急中作用

  國際原子能機構是國際原子能領域的政府間科學技術合作組織,於1957年成立,其宗旨是加速擴大原子能對全世界和平、健康和繁榮的貢獻。現任總幹事天野之彌(日本人)於2009年12月1日任職。

  國際原子能機構設有一個事件和應急中心。該中心是全球核應急準備、事件報告以及核和輻射事件和緊急情況響應的協調和聯絡中心,在應對核和輻射事件方面向成員國提供24小時不間斷援助服務。  

《核事故或輻射緊急情況援助公約》

  提供下述方面的援助。 

(1)收集下述方面的資料並傳播給締約國和成員國

  發生核事故或輻射緊急情況時可提供的專家、設備和材料;

  可用來應對核事故或輻射緊急情況的方法、技術和研究成果; 

(2)收到請求時在下述任何方面或其他適當的方面向締約國或成員國提供援助

  發生核事故和輻射緊急情況時編擬應急計劃以及適當的法規;

  為處理核事故和輻射緊急情況人員制定適當的培訓方案;

  發生核事故或輻射緊急情況時轉達援助請求及有關的資料;

  擬訂適當的輻射監測方案、程序和標準;

  對建立適當的輻射監測系統的可行性進行調查;

  發生核事故或輻射緊急情況時向締約國或請求援助的成員國提供適當資源以對事故或緊急情況進行初步評估;

  在出現核事故或輻射緊急情況時為締約國和成員國斡旋;

  為獲得並交換有關的資料和數據而與有關的國際組織建立並保持聯絡,並將這些組織的清單提供給締約國、成員國和上述各組織。

  (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辦公室、國家原子能機構秘書局)

(責任編輯:UN019)

相關焦點

  • 核電與其他能源相比各有哪些優缺點
    迄今為止,世界能源需求的85%來自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大量燃燒化石燃料所產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顆粒物等,帶來令人憂慮的環境問題。而且,這些化石物質消耗的迅速增長,使它們在地球上的儲量面臨枯竭的境地。自然界中,除了化石燃料外,核能、水力、風力、太陽能、地熱、潮汐能等也都是可資利用的能源。
  • 核電是不是綠色能源
    【解疑釋惑話核電】核電是不是綠色能源——訪中國核工業集團總公司「快堆」工程首席專家徐銤光明日報記者 袁於飛 張蕾  相較於化石能源和其他非化石能源不過,仍有聲音認為,核電既不清潔也不低碳,因為「雖然核能發電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但電廠的建設、運維等過程卻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核能發電時會把產生的熱量排放到海水中,使海水溫度上升,結果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事實果真如此嗎?對此,光明日報記者近日採訪了中國核工業集團總公司「快堆」工程首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徐銤。
  • 太陽能,風電,核電,水電,地熱能 誰在領跑可再生能源
    太陽能,風電,核電,水電,地熱能……哪種可再生能源將在2009的能源賽場上領先?世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在經濟危機的衝擊下方興未艾,面對日益激烈的辯論,面對日益挑剔的消費者和投資者,哪種能源最具有經濟效益?哪種能源又最具發展的潛力?在打造低碳經濟的呼聲下,我們比較這些能源的成本和效益,將對我們的能源投資和消費有一定啟示意義。
  • 能源探討│新型能源的優缺點~
    4、新能源按轉換傳遞過程分類:(1)、一次能源,直接來自自然界的能源,如:水能、風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2)、二次能源,如:沼氣、蒸汽、火電、水電、核電、太陽能發電、潮汐發電、波浪發電等。但是面對新型能源,我們也要辯證的看待,應該清晰的認識到新型能源的優缺點~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 Ian Goodfellow:GAN相比其他生成模型的優缺點及應用
    新智元推薦   來源:CSDN 授權轉載  作者:蔣紅亮  【新智元導讀】生成對抗網絡(GAN)的發明人 Ian Goodfellow 在 Quora上回答有關 GAN 的兩個問題,即:生成對抗網絡相比其他生成模型的優缺點是什麼
  • 能源局徵求擬建核電常規島技術委員會意見
    能源局徵求擬建核電常規島技術委員會意見 來源: 國家能源局      日期:17.05.10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對擬組建能源行業核電常規島及輔助設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徵求意見的函  (國能綜函科技[2017]4號 )  各有關單位: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報來《關於成立能源行業核電常規島及輔助設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請示》(中電聯標準[2017]53號)。
  • 「核電發展」國際能源署:核能在全球能源轉型中不可或缺
    報告稱,鑑於全球碳排放水平居高不下,必須對能源系統進行結構性調整,才能持續大幅地減少碳排放量,進而實現全球氣候目標。如果僅電力行業完成清潔能源轉型,則全球淨零排放目標僅能完成1/3;而剩餘目標的完成仍有賴於大力推進交通、工業和建築行業的能源轉型。上述3個部門的碳排放量約佔能源系統總排放量的55%。報告還指出,受政府政策影響,全球能源系統碳足跡減幅也曾出現較大波動。
  • 在中國未來的能源版圖中,核電真的是多餘的麼?
    不難理解,出於所處立場,作者對未來10年太陽能與風能的降本空間給出了十分樂觀的估計,但核電真的多餘嗎?根據2014年11月中美雙方發布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方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中國碳排放有望達到峰值,並將於2030年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
  • 建議發揮核電等清潔能源 在能源供給側改革中作用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陳穎)在正在舉行的全國兩會上,由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賀禹發起,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壽君、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王炳華、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院長羅琦等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確保核電按基荷運行,推動實現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案,建議發揮核電等清潔能源在推動實現我國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應有作用
  • 專家談中國核電前景: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選擇
    周永茂指出,任何人造的設施比如水庫、大壩、水電火電、核電站都不是永久性的,都有設備老化的問題,「安全都是相對的」。在他看來,日本的這次核事故「是個突發意外事件」。  周永茂告訴本刊記者,日本是一個地震及次生災害多發國家,也是能源和自然資源緊缺的國家,日本能源有80%以上都靠進口。因為在二戰期間遭受過原子彈襲擊,日本人始終對核非常敏感,建造核電站可以說是無奈之舉。
  • 『能源「十四五」系列報導』核電累計裝機1億千瓦是小目標?
    核電的優勢有多個方面,一是它可以解決煤炭、油氣等化石能源資源不足以支撐足夠發電的能源短缺問題;二是它跟煤電相比,具有明顯的減排效果;一臺百萬千瓦的核電機組每年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600萬噸,二氧化硫2.6萬噸,氮氧化物
  •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發布,我國能源體系中核電優勢凸顯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藍皮書首席專家王毅韌表示,2019年,海陽核電2號、陽江核電6號、臺山核電2號三臺核電機組投入商運。其中,海陽2號機組投入商運,標誌著我國AP1000三代核電自主化依託項目全面建成。臺山2號機組投入商運,標誌著中法兩國最大能源合作項目全面建成。
  • 觀察丨聚焦核電安全發展 服務能源改革大局
    在當前能源轉型的浪潮中,核電是助力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未來,仍將是我國核電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汪映榮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的關於『2030碳峰值,2060碳中和』目標,以及我國『十四五規劃』提出的持續改善優化能源資源配置,減少汙染物排放,改善生態環境的目標,意味著我國未來能源發展必須加快向清潔低碳轉型,核能產業在我國能源體系中的地位將更加突出,為我國核電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環境。」
  • 核電重啟引發「雙高峰」
    雖然目前核電規劃的預期還沒有明確,但是核電建設將成為電源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基本確定。預計到2020年累計裝機將至少新增40GW。2013年國內核電裝機佔比僅1.2%,遠小於全球9.8%的水平,未來提升空間大,這將帶來新增裝機和開工的「雙高峰」。
  • 院士風採|葉奇蓁:能源科學技術其他學科專家
    葉奇蓁(1934.9.16- )能源科學技術其他學科專家,1934年9月16日生於湖北省武漢市,原籍浙江省海寧市,1955年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力工程系
  • 鈾礦內壟斷外依賴 中國核電發展存隱憂
    隨著國內核電重啟,中國對核電主要原料——鈾的需求也將越來越大。鈾礦的對外依存度也在迅速提高,而且對外依存度與石油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與石油不同的是,國內開發鈾資源的情況更加封閉和壟斷,中核集團是國內唯一一家具有鈾礦開採資質的企業;另一方面,與石油企業海外經營逐漸成熟相比,中核集團在海外的鈾資源商用直到去年10月才實現「零的突破」。與國際油氣交易相對公開透明不同,國際鈾資源的勘探開發、貿易物流等並不十分透明,一旦對外依存度畸高,中國核電發展的不確定性將大大增加。
  • 中國核電:在運營成本上 由於核原料體積小、能量大 核電的燃料及...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25日訊,有投資者向中國核電(601985)提問, 請問公司發電成本相比同類型(如國內廣核)有什麼優勢? 相比傳統煤電有什麼優勢(除環境上)? 相比太陽能、風電、水電等清潔能源又有什麼優勢?
  • 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張國寶:「發展核電是不可避免的...
    據新華社電 中國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張國寶,在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能源/資源:供需雙方的對話」分論壇上表示,中國有14個核電站正在運行,27個核電站正在建設,選擇發展核電是不可避免的大趨勢。張國寶說,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前,許多國家對發展核電錶示出積極態度,福島核事故對正在復甦的核電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 核電如何做到安全高效又環保?中國核電給出自己的答案!
    近年來,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核電」)堅持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統一,不斷推進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推進高質量綠色發展貢獻力量。如何走深走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兩化路」?
  • 我國火力發電量佔比依然超過70%,那水電、風電、核電佔比呢?
    與風電、核電、太陽能發電相比,以煤炭為主的火電價格優勢明顯。此外,火力發電技術更加成熟,使用頻率更高。 然後就是我國的能源結構類型決定的。與其他國家相比,咱們中國的石油、天然氣儲量和產量都相對不足,對外依賴度動輒就是高達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