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稱馬航黑匣子可能很難找到—新聞—科學網

2020-11-29 科學網

 

馬來西亞宣告馬航失聯客機MH370墜落於印度洋後,為了搜索黑匣子,美國已派出聲波定位儀和水下航行器。但27日有國外航空專家說,即使尋獲失聯客機MH370的黑匣子,飛機失聯那一關鍵時刻駕駛艙內的錄音記錄也很可能已被新增數據覆蓋而沒有保留。

 

《航空知識》副主編王亞男27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證實了這一說法:「黑匣子只保留兩個小時的艙內錄音。在兩小時容量用完後會從頭開始覆蓋,所以記錄的永遠是最後兩小時的錄音。」因此,除非黑匣子在失聯時刻喪失電力,不然關鍵錄音肯定會丟失。據了解,錄音的重要性在於,它不僅能記錄機組人員之間的對話以及他們與塔臺的對話,還記錄可向調查人員提供關鍵線索的背景噪音。

 

王亞男說,黑匣子之所以不採用全程錄音,因為航空事故調查一般只需要最後半小時,甚至幾分鐘的錄音。此次馬航事件是個例外。

 

另一方面,據介紹,黑匣子由兩個設備構成:飛行數據記錄儀(FDR)和艙聲錄音器(CVR)。除兩小時錄音外,它還可以記錄下至少20個小時的3000個以上的飛行數據,包括飛機的姿態、速度、俯仰、偏航等等傳感器數據。也就是說,打撈上來黑匣子,有望還原失聯客機的全部飛行軌跡,但是飛機為什麼會關閉應答機、為什麼會折返,關鍵時刻駕駛艙內究竟發生了什麼,相關語音信息恐難還原。

 

黑匣子沉入海底後,信號發射裝置自動啟動,能夠發出超聲波,供聲吶搜索。但有專家分析,馬航的黑匣子可能很難找到。

 

2009年法航客機落入大西洋,黑匣子就沒能及時找到,而是幾年後跟殘骸一起被發現。有幾位英美專家就馬航事件發表評論,認為黑匣子設計太舊,應該引入數據實時傳送,或者黑匣子彈出等技術。

 

王亞男也認為:「目前黑匣子是按照傳統空難調查模式設計的,它的找尋碰上了新問題。一方面,在茫茫大海裡尋找信號,效率很低。儘管黑匣子功率不大,信號可以支撐30天,但它的信號傳輸範圍也就是一千米到幾千米,而海深就有幾千米。」

 

「另一方面,以往空難的地點,基本都是失去聯繫的地點。知道了失事地方,聲吶開過去,馬上就接觸到信號了。」王亞男說,「而馬航失聯客機MH370很特殊,它離開失聯位置有七個小時、六千公裡,搜索麵積又這麼大,這就沒法找了。」

 

王亞男說,目前全球各家民航的黑匣子差別很小,大都是美國的霍尼韋爾公司生產。軍用飛機有類似模塊,但沒有黑匣子技術複雜,因為一架民航客機涉及幾百個人生死,調查更複雜。而黑匣子技術也一直在改進,未來考慮到MH370這樣的人為強烈幹預情況,可能會在便於找尋方面有所改變。(原標題:黑匣子:找不到失望,找到了也許還是失望)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烏民間武裝稱已找到馬航MH17黑匣子並送往頓涅茨克
    馬航MH17墜機最新消息:新華網莫斯科7月20日電 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20日說,墜毀的馬航MH17客機黑匣子已經找到並送往頓涅茨克。據國際文傳電訊社報導,民間武裝在社交網站推特上寫道:「黑匣子:送到了頓涅茨克。」
  • 馬航墜毀客機一黑匣子錄音完好未被篡改
    圖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23日說,馬航MH17航班客機兩個黑匣子之一中保存的駕駛艙內錄音內容完好無損,另一個黑匣子中存儲的數據仍待下載和分析。此外,繼首批60具遇難者遺體23日運抵荷蘭後,兩架軍用飛機24日再次載運74具遺體,從烏東部城市哈爾科夫啟程前往荷蘭艾恩德霍芬機場。
  • MH370黑匣子已5日無音信 分析認為電量已耗盡
    央廣網北京4月1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今天是馬航MH370航班失聯第37天,自從8日海盾號再次兩度收到疑似黑匣子信號後,迄今為止再無音信,有分析認為,這可能意味著為黑匣子記錄儀定位探測器提供電能的電池已經耗盡。
  • 馬航MH17墜毀客機黑匣子已找到
    據路透社援引俄塔社消息,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聲稱,他們已經找到了墜毀的馬航MH17航班的黑匣子。烏克蘭政府和一名歐洲航空官員稱,17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一架載有近300人的飛機在烏克蘭東部、臨近俄羅斯邊境的地方墜毀。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稱,飛機是被擊落的。
  • 英國報告:馬航保存黑匣子數據流程「不夠穩健」
    新聞連結  「蛟龍」號最大下潛深度達7000米,「蛟龍」號副總設計師透露  若定位黑匣子「蛟龍」號可打撈  「蛟龍」號副總設計師胡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只要馬航失聯飛機的定位精確,「蛟龍」號可以下海,參與現場評估、搜救指揮甚至打撈工作。
  • 圖解:海底追蹤馬航黑匣子 空難「見證人」黑匣子全解密
    圖解:海底追蹤馬航黑匣子 空難「見證人」黑匣子全解密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2014年04月17日13:01    編者按:截至目前,各國對馬航MH370搜救的重點已經從飛機殘骸轉向了黑匣子。
  • 馬航MH17黑匣子錄音完好 信息未遭篡改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23日說,馬航MH17航班客機兩個黑匣子之一中保存的駕駛艙內錄音內容完好無損,另一個黑匣子中存儲的數據仍待下載和分析。  這兩個黑匣子首先由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交給馬來西亞代表團,而後轉交給荷蘭方面。荷蘭最終把它們送往英國法恩伯勒,委託英國空難調查處下載和分析數據。
  • 專家:尋MH370黑匣子要碰運氣 很可能沉在海底
    從5日開始,由馬來西亞、法國、澳大利亞和中國的技術人員組成的國際專家組在法國土魯斯近郊的「軍備總局航空技術中心」共同對該殘骸進行分析鑑定。  6日凌晨,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宣布,上述飛機殘骸被確認屬於MH370失事客機。法國政府7日開始出動軍用運輸機、直升機、快艇和人力等,在留尼旺東部海域附近搜尋可能存在的其他殘骸,第一階段的搜尋將持續一周。
  • 疑似MH370黑匣子信號5天沒動靜
    一旦確信再也發現不了電子脈衝信號,水下機器人就有可能被投入進行工作。  自從8日海盾號再次兩度收到疑似黑匣子信號後,迄今為止再無音信,這可能意味著為黑匣子記錄儀定位探測器提供電能的電池,可能已經耗盡。  飛行專家喬弗裡·託馬斯表示,「目前馬航已失聯37天,黑匣子電池理論上可支撐30天,我們希望可以持續四十天,但是已經有五天沒信號了,我們希望可以再收到一兩次信號,這樣就能通過定位聲音縮小搜尋範圍」。  儘管如此,搜索人員13日仍在進行搜索,想找到MH370的確切位置。當天,11架軍機、1架民用機和14艘船隻投入搜尋。
  • 馬航失聯客機MH370搜索縮至最小範圍 黑匣子電量已耗盡
    目前工作人員正在對相關數據連夜進行分析,一旦證實,這將是搜救團隊幾日內探測到的第5個水下信號。澳大利亞方面此前利用飛機在相關區域投下了浮標,這些浮標均帶有水下聽音設備,搜救團隊希望藉助這些設備精確定位水下的疑似信號。專家稱,此前發現的4個疑似信號均同失聯客機的飛行記錄儀具備一致性,這些發現令搜救團隊信心倍增。
  • 馬航調查MH370跌入海底被質疑隱瞞 最新消息稱飛機失蹤第4天已獲數據
    馬航飛機失蹤最新消息:馬來西亞方面「突然」宣布馬航MH370飛機已跌入海底,此前是否曾隱瞞調查信息引起輿論質疑。昨天(25日)下午,馬來西亞官方召開發布會,就MH370飛機墜海的調查結論做出進一步解釋。馬交通部長希沙姆丁說,馬方在3月12日(失聯第4天)就獲得了最終判定MH370跌入海底的衛星信息,但仍需與美國、英國方面進行大量分析。
  • 馬航事件:所有搜救努力聚焦46.9萬平方海裡區域(圖)
    美國定位黑匣子儀器到位  希沙姆丁在當天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根據最新的衛星數據分析結果,已經叫停在北部走廊搜索區以及南部走廊北部鄰近印度尼西亞區域的搜救。希沙姆丁說,與本月18日宣布的224萬平方海裡搜救面積相比,眼下所有搜救努力聚焦於南部走廊南部的一個大約46.9萬平方海裡的區域。
  • 馬航飛機失蹤最新消息:美軍派出黑匣子探測器 可覆蓋重點海域
    馬航飛機失蹤最新消息: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昨日(24日)表示,美軍正向搜索區域運送黑匣子探測器。在英國《衛報》的報導中,五角大樓新聞發言人約翰-科比證實了這一消息,他表示一個TPL-25拖曳式聲脈衝發送器系統和一個金槍魚-21水下機器人明天至後天即可送達搜尋海域。昨晚(24日),馬來西洋官方宣布MH370客機墜落在南印度洋,人員無一倖存。
  • 是何原因導致馬航370謎團至今未解?來西瓜視頻為你揭秘
    震驚全球的MH370航班事情發生的早期,眾多民航專家眾說紛紜,紛紛都在世界上尋找這麼一架大飛機。就連筆者早期都會天天刷馬來西亞的新新聞,天天看馬來西亞新聞發布會直播,如今卻早已只能靠每年三月網際網路的懷念記憶想著6年前這起神秘的「空難」。為什麼解開馬航空難原因這麼困難?那麼為什麼尋找這架飛機會如此困難呢?這麼多年來這次空難的進展為什麼會一無所獲?到底是什麼阻礙了這個聞名全球事件的揭秘。
  • 馬航370神秘失蹤5年多,專家算出新結論,靠高科技推測在這三個墜毀...
    馬航MH370事件是人類航空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2014年3月8日,原定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MH370航班神秘失蹤。雖然經過長時間的搜索,但是飛機殘骸主體仍未找到。時間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6年多,這一神秘事件正在逐漸淡出人們的記憶。然而不久之前,幾位美國科學家,Dr. Victor Iannello, Dr.
  • 中國妨礙了搜救馬航370?
    紐約時報的這種批評本身可能構成對搜救工作的妨礙許多紐約時報的美國讀者也不同意這篇報導的看法。說到底,目前飛機並沒有找到,這時候就對中國表現進行批評很難讓人信服。一位讀者留言稱「找到飛機,再來評判(Find the plane, then judge)」,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
  • 馬航公布MH17機組人員和乘客完整名單 美確信飛彈從烏東部發射
    這些搭乘馬航MH17航班的乘客中,有國際頂尖的愛滋病專家,有一名荷蘭工黨參議員,還有一名澳大利亞小說家。另據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18日在白宮就馬航墜機事件召開新聞發布會,確信飛彈從烏克蘭東部地區發射。烏克蘭方面承認,他們不掌握失事客機「黑匣子」具體位置的消息。目前,歐安組織的一個30人小分隊已抵達空難現場,他們在現場逗留了75分鐘,隨後被迫離開。
  • 澳總理:MH370黑匣子在數公裡內
    ■ 新聞連結  「蛟龍」號最大下潛深度達7000米,「蛟龍」號副總設計師透露  若定位黑匣子「蛟龍」號可打撈  「蛟龍」號副總設計師胡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只要馬航失聯飛機的定位精確,「蛟龍」號可以下海,參與現場評估、搜救指揮甚至打撈工作。
  • 馬航MH370,你在哪裡?專家說出答案,你別不信
    幾年來,諸如美國、法國等不少國家的專家不時發布消息,稱發現了飛機殘骸,抑或發現了疑似馬航黑匣子的信號,而最終都不免讓人失望。2015年1月29日,在失聯10個月後,馬來西亞民航局才官方宣布確認航班失事。而直至2015年7月29日,相關人員才在法屬留尼旺島附近發現一塊疑似馬航370號航班的飛機襟翼殘骸。這也是調查人員首次掌握墜機的線索。
  • 馬航MH370飛機殘骸被找到
    原標題:515天 終於找到你!   馬總理納吉布(中)出席新聞發布會。   馬航稱將繼續破解消失之謎   馬航發表聲明說:「我們預期和希望找到更多物品,以便解開這一謎團。」   MH370遇難者的親屬聽到最新消息後表示,證實飛機墜毀不足以將這一事件了結,他們再次要求當局回答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飛機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