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勝:以紅色革命情懷 打造紅色文化基地

2020-12-02 長城網

  長城網訊(徐清銘)日前,「中國馬鎮杯」第二屆河北省文創和旅遊商品創意設計大賽作品徵集正在火熱進行中,作為大賽重點活動之一的《聽見河北文創的聲音》系列主題直播活動,也將通過網絡媒體向人們講述河北的文化故事。

宣傳海報。河北工業設計創新中心 供圖

  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河北工業設計創新中心承辦的系列主題直播節目《聽見河北文創的聲音》於6月19日-7月8日與大家見面,總計4期,將在冀雲·融媒體平臺、長城24小時新聞客戶端、抖音App等同期播發。

  當文創產品遇到紅色文化,如何藉助紅色基因更好傳承?當紅色文化促進文旅深入融合之際,又將如何推進文創產品高質量發展?第4期《紅色英雄事 造物傳後人》主題直播活動將於7月8日20:00-21:30與廣大網友見面。作為此次活動的重要嘉賓之一,際華3502職業裝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周長勝重點從追尋紅色記憶、打造紅色文化等方面展開闡述。

  周長勝對紅色文化的傳承高度重視,對於文創產品的革新與發展也有豐富的經驗。周長勝作為河北省紡織與服裝行業協會副會長,河北省工業設計協會、兵工學會常務理事,曾榮獲兩項國家級企業管理創新成果獎,並取得了授權專利20餘項。周長勝具有30餘年服裝生產管理經驗,其從業期間認真研判行業發展趨勢,謀劃企業「十三五」「十四五」發展戰略規劃,提出了服裝、裝備「一業為主、兩翼齊飛」的發展思路。

  周長勝介紹說,際華3502公司生產過2003年抗擊非典防護服、2008汶川地震帳篷棉被救災物資等。「特別是今年的抗擊新冠肺炎防護物資生產,我們連續34天加班加點生產107萬套防護服並第一時間發往武漢火神山、雷神山救援抗疫前線,為國家發展和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作出了貢獻。」

  「3502的發展歷史和國家的強盛發展相吻合,以近百年的廠史為載體,高效傳承紅色文化、教育年輕一代愛黨愛國,是非常有必要的。」周長勝說。

際華3502防護物資生產廠間。際華3502職業裝有限公司 供圖

  當前,紅色文化教育深入人心,以紅色基因為設計元素的文創產品也日益興起。把紅色文化講好、把紅色文化資源利用好,才是發展紅色文創產品的根本遵循。周長勝認為,通過紅色文化教育年輕人,是一種非常好的塑造和交流方式,它對紅色文創產品的創意發展也有一定的引導作用。際華3502本身的紅色基因延續了近百年,凝聚了「質量是生命、服務是大局」「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顧大局、特別能奉獻」等獨特的企業文化。

  「際華3502在天然紅色文化的基礎上,致力於將紅色文化與現代服裝智能製造相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工業旅遊』的創新模式。」周長勝對未來紅色基因的傳承與發展有著長遠的打算,下一步,際華3502將融入河北省文化旅遊建設,使紅色文化與現代工業智能製造結合,打造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工業旅遊」品牌。他認為,好的文創產品不局限於一種創意設計,更應注重它的文化品牌打造,尤其是紅色文化領域的品牌塑造。

  在談及如何看待目前正在舉辦的河北文創和旅遊商品創意設計大賽時,周長勝說:「此次大賽將匯集全省的設計創意資源,通過多元化延伸,多方位推進,多角度把脈,深入挖掘河北地域文化資源的價值內涵和文化元素;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精髓與現代的設計理念融合起來,實現對歷史文化的有效傳承;將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先進技術融入文創產品,提升文創產品的實用性和現代化水平,也將通過多種表現形式著力打造具有河北特色、河北符號的文創和旅遊創意商品,它對傳播河北文化、講好河北故事、突出『河北特色』、打造『河北品牌』具有非常好的引領作用。」

  作為「中國馬鎮杯」第二屆河北省文創和旅遊商品創意設計大賽特別活動之一的《聽見河北文創的聲音》主題直播活動,最後一期將於7月8日與廣大網友見面。屆時,四期直播活動將全部告一段落。《聽見河北文創的聲音》只是本屆大賽的預熱階段,後續還會有一系列的精彩活動和評選期待大家的參與,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重溫紅色足跡 感悟革命情懷
    重溫紅色足跡 感悟革命情懷 2020-07-31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移動與紅巖聯線共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本報訊 日前,中國移動重慶公司與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紅巖聯線管理中心」)共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合作協議籤字暨揭牌儀式在紅巖革命紀念館舉行。中國移動重慶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尹顯智,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永,紅巖聯線管理中心黨委副書記、主任馬奇柯,黨委委員、副主任雷瑩出席儀式,籤署合作協議並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重慶有限公司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揭牌。
  • 鄧凌月: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紅色文化彰顯著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真理性,是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制度、作風、道德、革命精神、革命傳統等的綜合體現,其中蘊含的崇高理想信念、深厚愛國情懷、高尚道德情操和革命優良傳統等精神內涵,是鄉風文明形成和發展的文化源泉。涵育鄉村文明新風尚,一要加強對革命英雄、模範先進人物事跡精神內涵的宣傳弘揚,為廣大農民群眾確立標杆、樹立榜樣。
  • 紅色文化攪熱西藏林芝紅色旅遊
    記者 張猛 史金茹 攝  近年來,紅色旅遊已成為人們出遊的重要選擇之一。林芝是西藏紅色文化重鎮,紅色旅遊的興起為林芝增添了又一亮點。  年輕遊客成為紅色旅遊主力軍  「爸爸,那些革命前輩真了不起!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位來自廣東的小朋友參觀完波密紅樓後一臉認真地說。
  • 堅定文化自信 傳承紅色基因
    (下轉第5版)  (上接第1版)  天津城建大學黨委副書記王罡告訴記者,「古琴弦歌基地」只是天津城建大學打造城建特色傳統文化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學校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教育並重,正在不斷完善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立體化、網絡化的體系建設。」  在第一課堂,通過課程與文化傳承的交融,設立了一批充滿思政元素、文化元素的示範專業課。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歷史走進新時代,各種以「紅色」為主題的活動更是深深嵌入了社會生活:紅色經典亮閃螢屏,紅色歌曲唱響神州,紅色收藏持續升溫,紅色展陳豐富多彩,紅色旅遊成為時尚,紅色激情處處洋溢……「紅色」日漸成為主流文化的重塑、英雄主義的再造、家國情懷的復歸,紅色文化作為當代中國的主流文化,放射出璀璨奪目的光芒,煥發出朝氣蓬勃的生命力。  紅色文化的內涵和價值是什麼?
  • 沂南:紅色教育連成片 紅色基因代代傳
    孟良崮戰役紀念館(來源:琅琊新聞網)在推動研學旅行發展中,沂南縣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研學始終,以紅嫂家鄉的紅色歷史和紅色文化為底蘊,將以弘揚沂蒙精神為重點的革命傳統教育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作為研學旅行教育核心主題,創建了「一線多點、一主兩雙」沂蒙精神紅色研學旅行線路品牌。
  • 弘揚紅色文化 培育時代新人
    茂名作為教育大市,現有各類學校1600多間,在校學生120多萬人;茂名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是廣東南路地區中共組織最活躍的地方,現有紅色革命遺址近500處,具有廣泛開展紅色教育的良好基礎。此次活動在全省全國率先圍繞「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聯合宣傳文化系統、教育系統、共青團、國內大型出版機構、愛心企業、各大媒體,通過開展系列活動,給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創造有利條件和良好環境,樹立其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培養時代新人,創作出一批紅色文化精品,形成一批特色思政活動,樹立一批先進踐行典型,打造在全國、全省具有示範推廣意義的校園思政教育創新活動品牌,為建黨100周年獻禮
  • 2020北京文創大賽紅色文化主題賽區啟動 首推「紅色文創」概念
    記者從活動上獲悉,大賽將在8月底評定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獎人將獲得5萬、3萬、2萬元獎金,此外大賽設紅色文化優秀作品獎,可獲得獎金1萬元。 2020北京文創大賽首推「紅色文創」概念,首次設立紅色文化主題賽區,並將分賽場設置在門頭溝智能文創園。門頭溝是革命老區,擁有平西情報站舊址、京西第一黨支部、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等眾多重要的紅色資源。
  • 濱海:傳承紅色文化凝聚奮進力量
    濱海紅色文化源遠流長,有著非常豐富的革命歷史資源,蘊含著革命先輩聽黨指揮 、熱愛人民,精忠報國、奮鬥犧牲的鐵軍精神。帶著對革命烈士的緬懷之情,記者隨後分別探訪了其他幾個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抗戰老兵手印牆、烈士家書、浮雕、濱海革命烈士紀念牆、英烈柱,記載了濱海革命先驅為中國革命及新中國建設浴血拼搏的奮鬥歷史和輝煌歷程,每年接待各類參觀學習人員近5萬人。」 革命遺址是傳承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
  • 中華中醫藥學會繼續教育分會開展「重走革命老區,感悟紅色文化...
    中華中醫藥學會繼續教育分會開展「重走革命老區,感悟紅色文化」主題黨日活動 2020-09-03 15: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春市南湖公園深化紅船精神——南湖紅色教育基地正式對外開放
    為大力弘揚「紅船精神」,本著「鑑往知來,以史育人」的宣教作用,切實發展紅色教育,延伸黨性教育課堂理念,建成「南湖紅色教育基地」,並於8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紅船」教育主要分為中國黨史和長春黨史兩部分內容。
  • 白銀有色:把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讓紅色土地熠熠生輝
    新中國成立後,甘肅建成了新中國第 一個石油化工基地、*早的有色金屬基地、*大的衛星發射基地。這些獨特的紅色地標,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矢志奮鬥的歷史見證。紅色文化獨樹一幟、特色鮮明。
  • 星星紅色火 燎原教育路(二)
    紅色文化的主要內容,就是革命傳統教育。我們團隊為了弘揚紅色文化,為寶豐當地兩所高中進行國防知識、紅色文化的宣講,共同學習革命先輩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歷史,體會先輩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革命精神內涵。把突出革命傳統教育的特色作為學校立校指導思想;把繼承光榮的革命傳統、用革命精神教育下一代作為辦學策略;始終把著力培養既具有時代素養,又有革命先輩優良品質的新一代作為學校的培養目標,讓學生身懷家國情懷,擔負時代使命。在前兩天的調研學習中,我們深刻感受到英雄的錚錚鐵骨,撐起了祖國不倒的鋼鐵長城。
  • 亞樓紅色教育基地全面完工 將軍故裡展新顏
    亞樓紅色教育基地作為今年舉辦新時代弘揚劉亞樓將軍革命精神學術研討會的重要平臺,目前已竣工,空軍特色小鎮已具雛形,將軍故裡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八方賓客。走進龍巖市武平縣湘店鎮,平坦整潔的瀝青路與路邊的彩繪牆交相呼應。
  • 2020「i江蘇e同行」網絡人士紅色基地行活動圓滿落幕
    11月16日-19日,由江蘇省委網信辦主辦,揚子晚報網、江蘇自媒體聯盟承辦,南京、泰州、鹽城、淮安、徐州市委網信辦協辦的「i江蘇e同行」網絡人士紅色基地行活動在江蘇四座城市的六個紅色教育基地舉行。  六個基地,感受革命初心  網絡人士參觀紅色基地(趙雨晨 攝)
  • 用紅色文化築牢立德樹人之魂
    內容摘要:今年5月,常州大學精心組織首次「紅色五月 鑄魂育人」系列活動,旨在打造具有常大特色的紅色基因傳承工程,此舉也是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常州大學矢志不渝、牢記使命,在推動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條件下,統籌推進「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和紅色文化育人內涵,以紅色基因傳承為抓手,探尋更貼近時代特點、更貼近青年學生思想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著力構築以紅色基因傳承為主線的思想精神高地,努力打造以紅色文化為特色的教學教育平臺,將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
  • 廣西全州縣致力打造湘江戰役紅色旅遊教育基地
    中新網桂林9月22日電 (趙琳露)地處湘桂走廊的廣西桂林市全州縣,曾是紅軍長徵突破湘江的主戰場,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當前,當地正依託湘江戰役遺址等特色資源,打造湘江戰役紅色旅遊教育基地,培育紅色經典遊線路。湘江戰役是關係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也是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
  • 以青春之名 傳承紅色薪火——江西百萬大學生在「紅色走讀」競賽中...
    ↑「紅色走讀」1+4活動活動現場。對「紅色走讀」文化主題藝術作品進行巡展;舉辦大學生紅色文化論壇;啟動「我為江西紅色文化打call」……12月1日,江西省教育廳舉辦「紅色走讀」1+4活動,將「紅色走讀」競賽活動推向深入、推向高潮。
  • 發揮好革命紀念館「紅色基因庫」作用
    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長沙市基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革命紀念館是珍藏紅色基因的主平臺。珍藏在這裡的紅色基因,是凝聚在黨史文化中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