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記錄事情的一種載體,廣泛的運用在我們生活中。漢字經過千年的演變與傳承,早已形成一套穩定的體系。想要把字寫得好看,懂得一些書寫所需遵循的原則是至關重要的。
今天咱們就從最基礎的筆畫筆順開始,從最簡單的獨體字開始,一步步的把書寫規律與大家分享,學會總結從而能夠舉一反三運用到更多更複雜的字當中。在此,也提醒各位初學者切莫輕視筆畫筆順,懂得用正確的筆順書寫,有助於把握好字形結構。
一、先橫後豎
書寫的例字如:「十、土」,在獨體字中,通常有橫畫又有豎畫時,橫畫會被豎畫所平分。因此先寫橫畫更有利於確定好豎畫的位置。
二、從上到下
書寫例字如:「三、雲」,從上到下的書寫順序經常運用在有多個橫畫的字當中。在獨體字形中多橫有一個顯著的規律就是:橫畫之間的距離相等。自上而下,可以更好地安排好每個橫畫的距離。
三、從左到右
書寫例字如:「川、兒」,由左往右書寫更順手,也有利於安排好筆畫之間的間距。
四、先撇後捺
書寫的例字如:「人、木」,撇捺也是遵循從左到右的原則,如此有利於增強書寫的連貫性。
五、從外到內
書寫例字如:「月、用」,半封閉結構的字,先把外框寫好後,可以更好的安排裡面的筆畫。
六、先裡頭後封口
書寫例字如:「田、四」,全封閉結構的字,要注意不能一次把整個外框寫完,要給裡面的書寫預留空間,所以最後一筆才是「封口」的筆畫。
其實把獨體字的書寫規律掌握好,左右結構的字,上下結構的字等等,都能夠依照這個規律來安排筆畫的位置,從而把字寫得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