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老鼠少了,貓頭鷹也少了?它們去了哪裡?

2020-12-05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確實,在當下,老鼠無論是在城市裡還是在農村的數量都比以前要少太多太多了.記得以前在農村老家,院子裡經常會有老鼠出沒,它們大白天的就敢在人的眼皮底下啃食玉米,而且除非你走到離它特別近的位置,否則它只是警惕的看著你,一點害怕和要逃走的意思都沒有,簡直是囂張至極。但是,現在雖然老鼠還是我們最常見的動物之一,但是比起以前來確實少了很多很多了,而且以前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還經常能聽到貓頭鷹「嗚~嗚~」的叫,現在也很少能夠聽到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老鼠真的少了嗎?

老鼠是我們最常見的動物,它們遍布世界各地,僅僅是種類就有超過1000多種,數量更是多到無法統計,它們無孔不入,偷吃糧食、毀壞財物、還攜帶著一些致病菌和病毒,因此它們位列「四害」之首。

從人類誕生之初,就沒停止過與老鼠之間的戰鬥,因為老鼠最早在距今約4700萬年就出現在了地球上,而它們之所以能夠在許多遠古生物滅絕的前提下生存至今,就是因為老鼠集基數大、繁殖能力強,食性雜、適應能力強等特點於一身。因此,即便是在全民滅鼠的前提下,老鼠的數量也始終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

但是,奇怪的是近些年在我們生活區域內活動的老鼠確實少了很多。難道老鼠真的變少了嗎?

其實並沒有,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即使在農村地區,原本的土房子也幾乎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紅磚水泥的房子,這讓原本在屋子裡挖洞生存的老鼠無洞可挖,所以,它都跑到了院子了。

其次,院子裡現在也不適合老鼠居住了。因為以前農村的院子裡都放著許多的糧食,這讓老鼠有著源源不斷的食物來源,但是,現在的糧食大都從地裡收回來簡單的一晾曬就賣掉了,這就造成了原本老鼠的聚集區-院子,沒有食物可吃了。而且,現在的院子大都也用水泥硬化了,這讓老鼠也是無法打洞了。

最後是大街上。以前的農村缺少有效的規劃,到處都是柴火垛,非常的亂,這也給了老鼠棲息的環境。但是,現在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動和進行,農村街道的路面硬化都基本結束,再加上原本的一些柴火垛等髒亂的地方也都被清理了。

因此,我們看到的在我國生活區附近老鼠的減少,其實是因為食物相對短缺以及可以供老鼠棲息的環境越來越少導致的。事實上,它們不在我們的附近活動就跑到了田野裡或者是一些比較髒亂的環境中(比如養殖場附近、垃圾場附近等等),數量並沒有明顯的減少。

貓頭鷹為什麼少了?

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對貓頭鷹的叫聲肯定都不陌生,不過,一直以來貓頭鷹都被人當成是「不祥之鳥」。在農村地區就有「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的說法,其實,這是對貓頭鷹的誤解,因為人去不去世不是貓頭鷹說的算的,不管它是笑還是叫,都與它無關,而且它存在的本身還是一種「益鳥」。不然在古希臘的文化中,它也不可能是雅典娜的使者,也不可能是智慧的代表。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比起以前,貓頭鷹的叫聲確實越來越少聽到了,那麼,它們都去了哪裡呢?

首先,貓頭鷹是典型的肉食性鳥類,它們的主要獵物就是「四害」之首的老鼠,這也是它們被稱為「益鳥」的原因。而在人與老鼠長期的鬥爭中,有一部分的貓頭鷹成為了犧牲品。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老鼠藥曾經是我們對付老鼠主要的方法之一,而吃了老鼠藥的老鼠不一定第一時間就會死亡,而此時的老鼠如果被貓頭鷹發現並吃掉,那麼,貓頭鷹被毒死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其次是被迫轉移。貓頭鷹越來越少有很大的原因是跟隨著老鼠轉移了「主戰場」,畢竟現在人類的活動區內很少有適合老鼠生存的地方了,所以,它們大都轉移了。而把老鼠作為主要食物的貓頭鷹同樣也跟著獵物轉移了,這就像東非大草原每年一次的大遷徙一樣,食草動物們為了尋找更好的棲息地踏上了遷徙之路,而食肉動物們沒辦法也得跟著遷徙,不然就會餓死。

最後是棲息環境的改變。貓頭鷹大都棲息在一些高大的樹木之上,而在以前,農村地區高大的樹木比比皆是,但是近些年這些大樹基本都被砍伐殆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小小的樹苗,這樣就使得貓頭鷹能夠棲息的樹大幅度減少,這也是貓頭鷹叫聲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總結

我們看到的老鼠減少並不是真的少了,只是因為它們慢慢遷出了人類的主要活動區,原因主要是因為在人類的居住區內很難挖洞且食物減少的緣故,而貓頭鷹少是真的少了,因為它們適合棲息的樹木減少(產卵、育雛都是在樹洞中完成的)、「誤殺」(吃了吃了老鼠藥的老鼠),再加上跟著食物遷徙,最終讓我們很少再能聽到它們的叫聲了。

相關焦點

  • 以前在村裡經常看到野老鼠,現在卻變得越來越少,它們去了哪裡?
    前言在過去的時代,農村地區經常會發現出現一些老鼠,破壞莊稼的現象,老鼠在農村是非常常見的動物,有時候你走在鄉村的小路上,經常會發現竄出來一隻老鼠,家裡囤積的一些糧食有時候也被老鼠啃食光了, 但是如今在現代社會,科技的發展,農村的老鼠少了,晚上也聽不見貓頭鷹叫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突然發現農村老鼠少了,夜裡聽不到貓頭鷹的叫聲,是什麼原因?
    導讀摘要:入冬後,突然發現農村老鼠少了,到晚上貓頭鷹也不叫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突然發現農村老鼠少了,夜裡聽不見貓頭鷹叫了,為什麼?近幾年來,農村生態保護確實做得非常好,野生動物得到了有效地保護,如貓頭鷹存在的數量逐漸增加,從而抑制了田野和農舍裡的老鼠生存和繁殖,數量也有所減少。這是客觀事實,是勿容置疑的。但是從客觀上來看,目前「突然發現農村老鼠少了」,是主觀意識問題,農村老鼠並不是沒有,只是相對的減少了些,仍然非常猖獗;「夜裡聽不到貓頭鷹的叫聲了」,這是認識的問題,貓頭鷹一般情況下在春季叫的多,其它季節一般情況下是不叫的。
  • 貓頭鷹真的經常捕獵老鷹嗎?為什麼?
    在一百多種貓頭鷹中,種類間體型差異較大。最小的貓頭鷹是分布在北美洲的姬鴞,它的體長平均只有13公分左右,與我們常見的麻雀差不多大,而它也是唯一一種不吃老鼠的貓頭鷹(打不過)。而最大的貓頭鷹是廣泛地分布在歐亞大陸上的雕鴞,它的體長可達90公分。
  • 為什麼人類不殺掉所有老鼠
    而且恐龍的視覺比人類應該強點,所以老鼠在它們看來,可能真的是五彩斑斕的黑,也就是看起來更可怕了。 那麼2020年的今天,如果老鼠突然消失了,會發生什麼呢? 大家的想法可能比較樸素,什麼食物鏈誰也少不得,大自然生生不息,少了老鼠貓頭鷹和蛇就沒飯吃了。
  • 為什麼人類不殺掉所有老鼠?
    昨天吃剩的肉,今早起床發現,它們密密麻麻地在啃,實在太可怕啦!而且恐龍的視覺比人類應該強點,所以老鼠在它們看來,可能真的是五彩斑斕的黑,也就是看起來更可怕了。那麼2020年的今天,如果老鼠突然消失了,會發生什麼呢?大家的想法可能比較樸素,什麼食物鏈誰也少不得,大自然生生不息,少了老鼠貓頭鷹和蛇就沒飯吃了。
  • 能吃老鼠能吃蛇的黃鼠狼,為何現在越來越少了?它的天敵是什麼?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能吃老鼠能吃蛇的黃鼠狼,為何現在越來越少了?它的天敵是什麼?記得小時候,黃鼠狼在農村很常見,一般農戶家丟雞了,往往就是黃鼠狼搞的鬼,那時候農戶非常討厭它,但因宅院不嚴實和家裡的雞鴨多為散養狀態,使得家禽體型較小時容易被黃鼠狼盯上而防不勝防!除此以外黃鼠狼也是捕鼠能手,一隻成年黃鼠狼一年要吃掉上百隻老鼠。
  • 曾經紅極一時的虎魚,現在飼養它們的魚友越來越少,為什麼呢?
    壓抑、不明、趴缸、半天看不到魚在哪裡、拒食、蒙眼、挖煤,就是不死,但是永遠也沒有狀態 最近,養魚老道也不是沒有要飼養虎魚的打算,但是到就近的魚店逛了一大圈,給我的感覺就是,無論在哪個魚店裡,隨便找出來一缸虎魚苗,都是在那裡半死不活、擔驚受怕、無精打採的,不是亂紋、黑體,就是挖煤、趴缸,它們就是這麼個東西。
  • 貓頭鷹的頭到底能轉多少度?它們的脖子會痛嗎
    貓頭鷹的頭到底能轉多少度?它們的脖子會痛嗎貓頭鷹,這是一種廣泛生存在地球上的鳥類,除了南極洲之外所有的大洲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因為其雙目的分布還有小腦袋的特徵和貓極為相似,所以被人們稱為是貓頭鷹。貓頭鷹的頭到底能轉多少度?這也是貓頭鷹身上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它的頭是能轉很大的角度。人類本質上也是動物,但人的腦袋連180度都能難轉動,而且有時候轉的猛烈一些,說不定脖子都斷了。但貓頭鷹不一樣,他們的頭能夠自由旋轉270度,很多人第一次見到貓頭鷹轉頭的時候都會被嚇一跳,就很擔心它自己把頭轉掉了。
  • 他們終於讓這隻貓頭鷹相信,它只是只貓頭鷹,不是一個人......
    這貨就是不想和其它貓頭鷹玩…. 當時工作人員總是擔心,它覺得自己是一個人,而不是只貓頭鷹… Murray表示救助中心一直以來的任務就是訓練貓頭鷹寶寶,讓它們學會飛,逐漸適應野外,最後把它們放歸大自然。 之前別的貓頭鷹過程都很順利… 但是這次,每當他們讓Fluffy適應野外的時候,這貨每次都表示拒絕….
  • 沙漠裡為什麼降雨這麼少,被蒸發的水分都去哪裡了?
    在介紹沙漠為什麼很少下雨之前,我們簡單了解兩個名詞:高壓帶以及低壓帶。 地球上不同緯度地區的冷暖變化並不一樣,一般來說由於水的比熱容較大,所以生活在海邊的城市晝夜溫差變化小、年度溫差變化也較小。
  • 為什麼老鼠最怕的是黃鼠狼,而不是貓?
    為什麼老鼠最怕的是黃鼠狼,而不是貓?
  • 為什麼農村現在除了鳥多,像蛇,青蛙,蜻蜓等很多東西都少了?
    正如題目說的那樣,"農村除了各種鳥,現在越來越多外,像蛇,青蛙,蜻蜓等,很多東西卻越來越少了。這是什麼原因呢?事實上,任何動物的生存與發展,都與它們的生物圈,有著密切的關係。在這些動物生存的生物圈內,食物,天敵,生存環境,氣候條件等,越適合於它們的生存與發展,那麼它們肯定就會越來越多。反之它們就會越來越少。當然,這些物種的現狀,其形成的原因,事實上跟我們人類的活動,有著較為密切的關係。先說說鳥為什麼現在多了吧。在過,有一段時間,我們能看見的各種鳥類也很稀少。當時是由於鳥類的食物,以及其生存的環境不利等原因造成的。
  • 十八種貓頭鷹的表情
    慄鴞 – 這是在整個東南亞都有發現的貓頭鷹,是穀倉貓頭鷹家族的一員,在中國也叫「猴面貓頭鷹」,它們以小型哺乳動物和昆蟲為食,數量稀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通常你能聽到,但是無法辨別聲音從哪裡來。大角貓頭鷹 – 貓頭鷹的天敵一般比較少,主要是體型比它大的鷹類,但是大角貓頭鷹在遇到鷹的時候可以膨起全身的羽毛做出防禦姿態。
  • 養貓頭鷹,其中樂趣不比養貓咪狗狗少!不信你看看
    最近日本真的很流行養貓頭鷹,一些主人還從中發現了養貓頭鷹的樂趣。一網友發了兩張照片到網上,並配字:我是毛絨玩具!原來家裡的貓頭鷹靜靜站在3個貓頭鷹玩具旁邊,一動不動像是在玩「一二三木頭人」一樣,不仔細看的話,還會以為這隻貓頭鷹是超逼真的毛絨玩具。
  • 貓頭鷹要孵蛋,雄鷹得知每日「送飯」,隔著屏幕女同胞都不淡定了
    好比下圖這對貓頭鷹夫婦,本想看下貓頭鷹是怎麼孵蛋的,結果卻被餵了一波狗糧。和其它貓頭鷹一樣,這隻雌鷹負責在家「安心養胎」,雄鷹負責狩獵為老婆準備「月子餐」。也許是早已習以為常,只見雄鷹送來一隻老鼠,雌鷹接過老鼠就吞了,看著雌鷹吃得津津有味,一旁老公只能默默吞口水。
  • 令人費解的是,為什麼現在貓都不會抓老鼠了,還怕老鼠?
    我們生活的世界裡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小編很喜歡這些有趣的事情,每天都會分享一些世界上的趣事,今天分享的原文是"不解,為什麼現在的貓抓不到老鼠,還怕老鼠?"現在會說貓的人越來越多了,可是小夥伴們卻發現你家的貓,好像不會抓老鼠。
  • 「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有道理嗎?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這些老人還說,在民間關於貓頭鷹有著「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的說法,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科學依據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貓頭鷹是一種益鳥,它們也是一種肉食性的動物,最愛吃的是老鼠、蛇等動物。雖然如此,但是民間對於貓頭鷹並無太多的好感,原因是以前民間一直認為貓頭鷹是「報喪鳥」。
  • 原來還真挺怕「夜貓子進宅」,現在反而覺得它們,挺可愛
    說起貓頭鷹,多數人會想到一個圓圓的大腦袋上,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直勾勾的盯著你看。如果我們和它對視的話,多半會敗下陣來,因為它們很少眨眼。大人總是會用夜貓子來說晚上不睡覺的小孩子,在我的小時候就沒少被說過。
  • 為什麼貓頭鷹叫會死人 為什麼不能對貓頭鷹笑
    再加上老一輩的人總是說貓頭鷹發出叫聲是非常不吉利的,可能會帶來不好的事情。所以很多人便將這種動物認為是「兇物」。為什麼貓頭鷹叫會死人很多人認為貓頭鷹叫會死人,但實際上,這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聯繫。最近科學研究好象發現,貓頭鷹對將死之人身上的氣息有特別的嗅覺,似乎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聽到貓頭鷹叫的區域總要死人了。
  • 貓頭鷹白天一直在睡覺嗎?
    貓頭鷹雖然長得像貓,習性也有些像貓,真正的睡眠習慣也跟貓類似,卻有著貓類無法企及的特性——飛翔。貓頭鷹看樣子像一個笨笨的老大哥,它無論飛到哪裡,都帶著撲稜撲稜的聲響,好像笨手笨腳的樣子。實際上,它之所以發出憨重的聲音,就是想震懾老鼠等一些夜行動物,就像貓的出現令鼠類害怕,甚至連逃跑也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