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現在除了鳥多,像蛇,青蛙,蜻蜓等很多東西都少了?

2021-01-13 蛋殼說三農

正如題目說的那樣,"農村除了各種鳥,現在越來越多外,像蛇,青蛙,蜻蜓等,很多東西卻越來越少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事實上,任何動物的生存與發展,都與它們的生物圈,有著密切的關係。在這些動物生存的生物圈內,食物,天敵,生存環境,氣候條件等,越適合於它們的生存與發展,那麼它們肯定就會越來越多。反之它們就會越來越少。當然,這些物種的現狀,其形成的原因,事實上跟我們人類的活動,有著較為密切的關係。

先說說鳥為什麼現在多了吧。在過,有一段時間,我們能看見的各種鳥類也很稀少。當時是由於鳥類的食物,以及其生存的環境不利等原因造成的。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我們人類對鳥類的追趕,捕殺等原因,直接導致了很多的鳥類死亡,而倖存下的鳥類,也不得不遠離我們,於是它們被迫向遠離人類的地方轉移。

而現在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鳥類的食物也比較容易獲得,最關鍵的是,現在人類基本上沒有了捕殺,追趕鳥類的行為。因此使得鳥類種群,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得到恢復。

不過像蛇,青蛙,蜻蜓等可就沒那麼幸運了。蜻蜓,青蛙的幼蟲必須在水裡生存。而現在的農村,水田、小河、溝渠很多都雜草重生,多數乾涸了,它們根本無處產卵。而大一點的水源,比如池塘,由於裡面的魚太多,也不適合於它們的幼蟲生存。而在大一點的水體,卻有可能受到了各種汙染,也不適合與它們的生存。

此外,還有一個特別的,也是我們最常見的問題,蜻蜓、青蛙常常把卵產在水稻田裡,而在其幼蟲孵出過程中,或者孵出後,我們常常會施用農藥與化肥,而這樣就會將其毒死。可見它們生存多麼不易。而生態環境對蛇的影響,主要來源於它們食物的減少。現在蛇的食物,如青蛙、老鼠等,越來越少了,這使得蛇的生存也越來越困難。

當然,像蛇和青蛙等,還要面對一個最強大的天敵,那就是我們人類。在以前人們是很少吃這些東西的,而現在,這些東西卻是人們的美味兒。雖然現在也禁止捕殺蛇,青蛙等。但是暗地幹這些勾當的,卻大有人在,這樣就使得它們的生存更加的困難。

就拿蛇來說吧,本來蛇的數量在自然界就不是很多,而且它們有著各自的領地,在一個區內,即使我們人類不進行幹預,它們也會自我控制數量。現在又加上人類運用各種手段捕殺,真的使它們在一些地方幾近滅絕。

鳥類也好,蛇,青蛙,蜻蜓等動物也罷。都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它們也是整個生態鏈中,不可缺失的一環。如果它們某一物種滅絕了,必將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因此保護這些朋友,是我們人類義不容辭的責任。

相關焦點

  • 現在農村為什麼鳥多,蛇青蛙蜻蜓卻很少了?這個原因最主要
    導讀:農村現在除了鳥多,像蛇、青蛙、蜻蜓等很多東西都少了,罪魁禍首就是人類,是人類改變了這個環境。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從生物學的角度來分析,也就是食物鏈某方面斷了,那麼緊接著就會帶來的一些動物減少或者是滅絕。像蟲子,青蛙,蜻蜓,這些都屬於食物鏈的最底層,而鳥類和人類是上層。
  • 每到春天,田間都是青蛙的叫聲,為什麼現在青蛙越來越少了
    我記得在我們農村老家一直都是一個環境非常不錯的地方,有山有水,資源物種豐富。每當到春夏季節,田間都是蛙聲不斷,晚上更是青蛙叫聲連連,每天晚上都是在各種昆蟲的鳴叫聲中入睡的,在這個哇聲鳥叫的環境中空氣也是非常清晰的。田間的泥鰍黃鱔也非常多,而且隨便在一個小溝渠裡面都有很多小蝦小魚。
  • 為什麼現在蜻蜓越來越少,蚊子卻越來越多?總算找到原因了
    在以前農村,蜻蜓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昆蟲!每到夏天,成群結隊的蜻蜓在大街和田野上飛來飛去,有的甚至都飛到了家裡!拿著一個大掃帚捉蜻蜓,成了很多小夥伴的童年樂趣!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慢慢發現,每年蜻蜓出現的時間越來越晚,數量也大大減少,有的地方甚至已經看不到蜻蜓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蜻蜓是一種生活在沼澤和池塘旁邊的昆蟲,蜻蜓幼蟲長成成年狀態至少要經過11次蛻皮,兩年左右的時間才能長出翅膀,自由的在天空中飛行!不管是蜻蜓幼蟲還是成年的蜻蜓,都是一種對人類有益的生物!
  • 為什麼蚜獅背這麼多東西?蜻蜓之前為什麼在水下?蜻蜓吃什麼?
    蜻蜓的兩對翅膀,不能收起,歇息時也只能平展著,這或也是作為遠古時就存在的它一直保留下來的特徵,在水中,這樣的兩對翅膀將使它寸步難行,因為難以克服水的阻力。另外,大自然對蟲子們的幼蟲和成蟲期都做了精心安排,比如水躉在水下獵取其它水棲動物資源,生長發育是它的主要任務,而蜻蜓則是捕食其它小飛蟲延續生命並儘可能多地繁衍後代為使命。從這個角度,長大後會飛的蜻蜓,它自己也不會選擇再退回去過"童年"生活了。
  • 過去農村很多見,被小孩當寵物,現在數量越來越少,為啥呢?
    導讀:過去農村很多見,被小孩當寵物,卻因為好吃,現在快看不到了過去的農村,跟現在的農村相比較,農村野外植被豐茂,而且生物諸多。野外是孩童的樂園。放學之後孩子們會齊刷刷地向野外奔跑,哪裡才是孩子們的玩耍場所。
  • 部分農村地區鳥類、蟲類、青蛙等大量減少或趨於絕跡,你怎樣認為
    農村鳥類蟲類青蛙蜻蜓等生存問題,經歷了一個由減少、消失滅絕,再到逐漸恢復增加的過程。應當說,現在正處於逐漸恢復增加的時期,這個過程需要很長時間,變化也很慢,但效果已顯現。雖說農村很落後,吃的、穿的、用的物資匱乏,生活雖說苦了點,但那時民風淳樸,環境幽靜,原生態的東西很多。當時的蟲類、鳥類或小動物們數量非常多、品種也很多。先說麻雀,它曾被列為「四害」之一,原因就是數量多,農民伯伯種植的穀物類減產的主要宿主就是麻雀。
  • 為什麼農村蛇類越來越少了?若在野外被菜花蛇咬了,應該怎麼做?
    不過近些年來已經很少在農村見到蛇了,或者見的蛇類特別少,為什麼會這樣呢?從此之後,再也沒有蛇和老鼠在家裡生活了。由此可見,蛇吃老鼠,而且以前房子都是土坯的,院子裡柴火也多,便於蛇和老鼠以及其他小動物生活,可是現在農村很多人家都將房屋翻修成鋼筋水泥房子,乾淨衛生是提高了,但不便於蛇類生存,連街上的道路都是水泥硬化路面。蛇類自然越來越少。
  • 為什麼中國人吃青蛙和蛇?老外:這是真正飢餓的人做的
    關於中國人為什麼吃某種東西,一直是很多老外困惑的問題,其實我們吃什麼就像老外吃的牛肉雞肉那樣根本不需要理由。如果需要一個理由的話,可能是中國人唯一會將其做成美味的食物,這些食物不僅我們吃的感覺很好,老外吃了也會說好。
  • 叫蛇卻不是蛇,20年前農村很多,80後曾把它當寵物養,如今不多見
    導讀:叫蛇卻不是蛇,20年前農村很多,80後曾把它當寵物養,如今不多見立夏節氣已經到了,而民間有著「立夏蛇出洞」的說法,因為氣溫上升了,南方也開始進入夏季了,蛇這種動物也開始從洞裡面爬出來活動了。如果是在農村裡,去到山裡、地裡幹活了,就常會在路上看到有蛇在休息。一些靠近山區的房子,有時候還會有蛇爬入到家裡面來。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一種很好玩的野生動物,它叫蛇卻不是蛇,遇到危險後會斷尾自救,一年只產一次卵。在過去農村很多,80後還把它當寵物來養殖,如今它卻數量越來越少了。80後的童年和00後的是相差很大的,以前的孩子想要什麼玩具了,就要自己動手去製作。
  • 蜻蜓、青蛙、蜘蛛和壁虎為什麼失業?
    蜻蜓、青蛙、蜘蛛和壁虎在一個大莊園裡工作。夏天晚上蚊子很多,吵吵嚷嚷不說,還叮咬莊園的主人,主人勃然大怒,就把蜻蜓、青蛙、蜘蛛和壁虎它們四個叫來,吩咐它們趕緊處理掉這些討厭的蚊子。接到命令之後,蜻蜓、青蛙、蜘蛛和壁虎趕緊聚集起來商討對策,並進行了分工:壁虎和蜘蛛負責後院池塘邊上的蚊子,蜻蜓和青蛙負責臥室裡的蚊子。分工完後,它們立即展開了工作。壁虎和蜘蛛到了後院池塘邊準備幹掉蚊子,但壁虎它不會遊泳,一看到水就害怕,擔心一不小心掉下去淹死。
  • 蚊子的一生之敵「蜻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還記得小時候在農村的家裡,那時候並沒有什麼蚊香、驅蚊神器什麼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床上掛個蚊帳,但也防止不了蚊子從一些漏縫裡進來,我和小夥伴們就想了個辦法,去田地裡捕捉一些蜻蜓放進蚊帳,一是蜻蜓五顏六色的,很漂亮,二是大人告訴我們蜻蜓是專門吃蚊子的,正好一舉兩得,既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心,又能消滅煩人的蚊子,所以,對於在田地裡亂躥捕捉蜻蜓這件事,我們也是樂此不疲。
  • 農村這種小動物長得像壁虎,尾巴斷了還會再長,現在越來越少了
    在夏季的時候,去到野外,尤其是小河、水田邊,經常會看到有一種長得像小壁虎的動物,它們行動十分的靈敏,遇到危險了尾巴還會斷掉,但是過不了多久又會長出來,這種動物曾被農村娃當成「寵物」來飼養,如今越來越少見了,在你的家鄉它叫什麼呢?小時候這種小動物真的太多了,走在河邊經常能看到它們從小路中間穿行而過。在我們當地也叫它「狗婆蛇」,原因可能是因為它長得像蛇吧。
  • 集市上青蛙少了,成桶的這些幼蟲,難怪蜻蜓是越來越少
    小時候鳥語花香,小河流淌,小荷才露尖尖角,倒有蜻蜓露上頭。現在的鄉村河水乾涸,這樣的場景很少見了。尤其是蜻蜓發現越來越少,一天去趕集,才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在一個攤位前面,我能看到賣家在挑選剛撈出來的魚蝦,但是除了魚和蝦還有一種幼蟲引起了注意。就是這種昆蟲,問了一下他們才得知,這叫「水蠍子」,是蜻蜓羽化之前的幼蟲,看這些東西可以賣錢,這可是飯桌上的美味,含高蛋白。難怪蜻蜓是越來越少,幼蟲都被送上了餐桌,還沒來得及飛翔,就進入了人們的胃裡。
  • 農村幾種以前常見的動物,現在很少見了,你見過幾個?
    隨著農村高樓的建起,城市不斷向農村土地擴展,農村的山與田都變得越來越少。加上人們把森林變高樓變農田,把野生動物當成進補的美食,很多曾經在農村經常見到的動物,,在現在要麼很少見,要麼已經快走向滅絕的名單了。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那些以前農村成群,現在卻越來越少見的動物。
  • 十種農村很常見的鳥,很多城裡人都不認識,尤其是最後一個!
    第十名:麻雀 麻雀可以說是農村最常見,數量最多的鳥類,沒有之一。小的時候麻雀特別多,尤其是到了收小麥的時候,總能見到一大群一大群的麻雀啄食麥粒。而現在,麻雀在農村雖然也很常見,卻很少再能看見成大群,多的說不清的麻雀了!過去麻雀是「四害」之一,現在被列入保護動物行列,不得隨意捕殺,販賣!
  • 像蜥蜴又像蛇!雖然味道好,但現在太少見了!
    導語:我們現在追求的野味已經是很少了,因為現在人的大肆捕捉,已經很少能看到一些野味了,大多數都是一些常見的食材。說起野味,我們現在已經看不見那麼多的野味了,不像原來,有很多的野味去讓我們捕捉,但是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了。
  • 那些現在常見的生物,如蜻蜓青蛙等的史前版本你見過嗎?
    史前蜻蜓3億年前石炭紀的蜻蜓,也被稱為巨脈蜻蜓或者巨尾蜻蜓,它們的外表長相和現在常見的蜻蜓並沒有什麼差別,但其體型卻比現在的蜻蜓大十幾倍不止。1880年,法國古生物學家Charles Brongniart在法國本土發現了一個蜻蜓化石,兩隻張開的翅膀之間足足有75釐米。此後在1979年,德比郡的博爾索弗也發現了一個蜻蜓化石,其體型同樣較於現在的蜻蜓而言很是龐大。目前,這些被發現的蜻蜓標本存在於巴黎的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中。
  • 為什麼現在的蜻蜓和蝙蝠都很少見了?它們都去哪了?
    相信許多小夥伴都已經發現了,近些年,蜻蜓真的是越來越少見了。記得小時候,尤其在夏季的雨後,街道上總是能夠看到成群的蜻蜓飛舞,不客氣的說,如果手速快,你甚至能夠徒手捉住一隻蜻蜓,可見其數量之多。但是,隨著我們慢慢長大,除了回不去的童年外,原本夏季隨處可見的蜻蜓也慢慢的沒了蹤跡。
  • 能吃掉很多的蚊子和害蟲,幼蟲卻被吃掉極限了,不是蝙蝠
    小時侯在農村,很喜歡到田間地頭玩,會有很多的昆蟲,青蛙,蜻蜓,魚蝦,蝙蝠等,現在已經很少了,蜻蜓就是其中一種,相信很多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對蜻蜓並不陌生。尤其是在夏天,當要下雨的時候,蜻蜓會出現在空中。但現在,當你回到農村,你會發現蜻蜓已經變得非常罕見。
  • 外國網民:中國人真的吃蛇和青蛙嗎?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在外國人眼裡中國人總是這也吃那也吃,幾乎找不出什麼不吃的東西,其實說我們什麼都吃還不如說我們懂得怎麼烹飪這些食物。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做?」其實剛才我們已經說過,是因為我們會烹飪一些食物,包括蛇和青蛙,蛇在中餐裡可以做成蛇羹,青蛙在中餐裡有田雞一說。這又讓我們想起一位外國人評價中餐時說道:「記住田雞並不是一隻雞,而是一隻青蛙,這能避免當你吃到這道菜而受到驚嚇。」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青蛙做菜會讓外國人感到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