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京考行測技巧:削弱加強論證模型之求異論證

2021-01-11 北京中公教育

削弱加強是行測判斷推理考試中的重點和難點,其中在國考、省考、事業單位的考試中均佔較大比重,其實有些削弱加強的題目,它們有著特殊的論證方式,有其典型的削弱和加強的角度,如果在做題時我們能夠識別,那麼將會幫助我們提升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接下來中公教育就帶大家來學習一下削弱加強題目論證模型中的求異論證。

 理論回顧 

1、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求異論證。

例:兩塊田地:

甲田:小麥 黑土地 磷化肥 畝產700斤

乙田:小麥 黑土地 不施肥 畝產400斤

推測:磷化肥是產量高的原因。

上述題目當中,有兩塊土地,它們都有共同的屬性,即都種植了小麥、都是黑土地。其中有兩個屬性不同:施肥狀況不同,並且畝產不同,那麼結論認為正是因為施肥使甲地畝產較高。這就是一道典型的求異論證。這種題目一般是對比實驗,通過控制變量的方式找到結果不同的原因。那麼如何削弱加強呢?

2、求異論證如何削弱加強

我們之前學過,對於一道普通的削弱加強我們可以從論證、結論、論據的角度進行削弱,這些角度我們不再著重強調,我們主要來認識一下,求異論證的模型有什麼典型的削弱加強的方式。其中,削弱就是證明題乾沒有控制好變量,也就是找兩個實驗對象本質的不同點,那就證明是另有他因,從而削弱題幹的結論。簡單概括就是「找不同」;而加強就相反,我們可以找更多相同的屬性證明實驗控制好了變量,即「找相同」。

 題目演練 

【示例】在一項實驗中,第一組被試者攝入了大量的維生素片,第二組則沒有吃維生素片。結果發現,吃維生素片的人比沒有吃維生素片的人認知能力低,這一實驗說明,維生素片所含的某種成分影響人的認知能力。

以下哪項為真,最能支持上述結論?

A.兩組被試驗者的認知能力在試驗前是相當的

B.上述維生素片中所含的某種成分也存在於大多數日常食物中

C.第一組被試驗者吃的維生素大大超出日常生活維生素的攝入量

D.第一組被試驗者攝取的維生素的數量沒有超出衛生部門規定的安全範圍

【答案】A。中公解析:題幹通過對比實驗,發現吃維生素的組別認知能力低,進而得出維生素會影響認知能力。A選項說明兩組在之前認知能力一樣,排除他因,支持了題幹的觀點。B選項某種成分日常食物中也有和題幹論證不相關,排除;C選項中的用量多少以及D選項的是否超標也和論證不相關,故本題選擇A。

在學習削弱加強時,遇到有類似論證模型的題目,可以從模型的角度入手,去理解選項。但是不可強行套用模型,要看題幹是否符合模型。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2021福建省考行測判斷推理:識破「論證模型」,輕鬆削弱和加強(五)
    2021福建省考行測判斷推理:識破「論證模型」,輕鬆削弱和加強(五) 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為您提供福建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輔導資料,包含判斷推理資料,包括判斷推理題、判斷推理題庫、判斷推理解題技巧、判斷推理視頻等。在公務員行測考試中,有一種題型叫邏輯判斷。
  • 2016年黑龍江公務員考試行測輔導:判斷推理題目中論證類型
    公考命題庫丨行測備考丨申論備考丨視頻課程丨關注微信:hljhtjy   加入黑龍江公務員交流群,了解最新消息   在公務員行測考試的判斷推理題目中論證類型的題目每年所佔的比重是相當可觀的,論證類型的題目想要做的得心應手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論證體系及加強削弱知識點之外,將題目做詳盡的分類也是很有必要的。
  • 2018國考行測判斷推理:破解可能性推理「演繹論證」問題
    國考行測答題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提供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輔導複習資料,包括國家公務員行測答題技巧、國考行測常識、判斷推理、數量關係、言語理解與表達、資料分析、行測題型分值分布情況等。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8國考行測判斷推理:破解可能性推理「演繹論證」問題。更多國考公務員考試資料,請點擊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 北京社區工作者考試行測:破解可能性推理「演繹論證」問題
    社區工作者:社區工作者行測是社區招聘的重點考察內容,掌握行測知識、行測答題技巧是必要的。北京中公教育小編整理了北京社區工作者考試行測之破解可能性推理「演繹論證」問題。供大家參考學習。更多北京社區工作者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社區工作者考試網。
  • 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加強論證
    在l公務員的考試中,判斷推理這一科目在行政能力測試中佔40道題,也就是總體量的三分之一,所以判斷這一科目學習的好壞對於整個行測成績顯得尤為重要,在判斷推理的學習中,論證部分又是一個學習的重點,今天就對論證中的加強論證進行總結1.加強論證接下來我們就用具體的題目來看一下,加強論正的具體應用 【例 1】(2015 聯考)礦產勘探人員觀察發現
  • 加強削弱論證類 高頻考點
    削弱和加強論證更是重點題型,考生需要逐個擊破,熟練掌握解題技巧,這是複習備考的重點。高頻考點1:加強論證題型特徵:提問方式中帶有「加強」「支持」「假設」「前提」等關鍵詞。加強支持解題思路:記住如下原則,快速排除錯誤選項:表述直接的力度強,與話題接近的力度強。
  • 2020廣東省考行測演繹推理常考題型
    2016-2019年廣東省考縣級演繹推理深度剖析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重點考點 必然性:樸素邏輯 可能性:削弱型、加強型、結論型、評價型 必然性:直言矛盾、假言推理、樸素邏輯 可能性:削弱型評價型、解釋型 必然性:選言命題推理、復言命題綜合推理 可能性:削弱型、加強型
  • 2021福建省考行測判斷推理:樸素邏輯之數獨如何取「獨」
    2021福建省考行測判斷推理:樸素邏輯之數獨如何取「獨」 2021-01-15 13:49:57| 中公教育 李蔚玲 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為您提供福建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輔導資料
  • 2020公務員考試行測可能性推理加強型與削弱型三大述諸選項
    在公務員考試行測中,可能性推理是一種很重要的題型,而其中削弱型與加強型又是可能性推理中出現題量最大的。那麼如何對選項的加強與削弱性有明確的定性成了我們能否作為可能性推理加強型削弱型題目的關鍵。一種藉助流行的見解、公眾的熱情、群體的利益或者習慣的行為方式等手段來使人接受其論題的論證方式。由於這種論證並不以事實為基礎,或者並沒有根據論據和論題之間的關係來證明論題,因而在邏輯上是不成立的如:很多人相信天使是真實存在的。
  • 2020京考行測資料分析技巧之比較分數大小_北京中公教育
    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行測資料分析增長、比重、倍數、平均量解題速算答題技巧、資料分析題庫、高頻使用公式匯總。本文整理2020京考行測資料分析技巧之比較分數大小。更多北京公務員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公務員考試網。
  • 2020京考行測數量關係備考:探索《孫子算經》之剩餘定理
    推薦>>>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數學運算數字推理解題技巧匯總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解題技巧,包括數學運算、數字推理、數學公式等數量關係模塊寶典。本文整理2020京考行測數量關係備考:探索《孫子算經》之剩餘定理。
  • 2020省考行測判斷推理評價型題目解題技巧
    不論是在國省考,還是在事業單位的行測考查中,可能性推理都是考察的重點,而且近幾年它的考查題量也呈上升的趨勢,可能性推理常見的有五種考察題型:削弱型、加強型、解釋型、結論型以及評價型。今天中公教育跟大家重點探討一下評價型之相似結構型的題目,我們會通過具體的例題從題目問法、做題思路進行理解。
  • 事業單位考試行測舉例論證的閱讀方法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事業單位考試行測舉例論證的閱讀方法,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當片段閱讀中出現了舉例論證應該如何對待?在此為大家講解片段閱讀題中舉例論證的閱讀方法。   一、舉例論證的判斷   當文段中出現「比如」、「例如」、「……就是一個例證」、「以……為例」等,我們可以直接判斷是舉例論證。再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是沒有特殊標誌詞語的時候,直接敘述例子。或者是文段當中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數據、年份、人名、地名、術語等,也能判斷出。
  • 2021福建省考行測判斷推理:快解三段論前提型
    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為您提供福建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輔導資料,包含判斷推理資料,包括判斷推理題、判斷推理題庫、判斷推理解題技巧、判斷推理視頻等。三段論是我們考試過程中會遇到的一種題型。所謂三段論就是由三個直言命題組成的推論。其中兩個直言命題作為前提,一個直言命題作為結論。
  • 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盤點最具時政性判斷題目
    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盤點最具時政性判斷題目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公務員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97思維模型:圖爾敏論證模型
    一、什麼是圖爾敏論證模型圖爾敏論證模型有6大元素組成,包括主張、依據、正當理由、支援、模態限定詞、反駁六個方面。圖爾敏以「哈裡是英國人」為例論述了圖爾敏論證模型的論證過程:1、主張「主張」即我們想要證明和確立的結論。主張是一個斷言,是一個命題,是一個用語言來表現出來的人的要求,並且做出斷言者要證明斷言的成立。
  • 【燒腦】循環論證的謬誤,你能不被繞暈麼?
    我是萬萬沒想到,GMAC在高分庫居然這麼狠,連這個謬誤都拿出來直接考,這不等於把考生直接放在火上烤麼?有待證明的結論是:「用藝術家的文化背景來進行美學評估是合理的」,而給出的理由是:「唯一合理的美學評估是考慮了文化背景的評估」,只不過對「文化背景包括什麼」額外做了一些補充,並沒有論證為啥用它們是合理的。「換說法」的循環論證,本質就是:「因為A,所以A」,只不過是用了一些語言的技巧,把結論裡的A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放到了論據當中。
  • 2021國家公務員筆試行測知識劃重點!考前多學一招!
    「侵襲」指侵入並襲擊的行為,而「侵蝕」指侵害並使之受損。分別側重過程和結果。   緊缺、緊俏:缺,缺乏;俏,指貨物的銷路好。「緊缺」指貨物、資金或人員因短缺而緊張,「緊俏」指商品因銷路好而供不應求。二詞各側重不同的角度。
  • 2021京考行測數學運算知識點之標數法基礎篇
    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運算解題技巧匯總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包括數學運算、數字推理、數學公式等數量關係模塊寶典。本文整理2021京考行測數學運算知識點之標數法基礎篇。 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招錄專題 京考信息匯總在行測做運算題時會用到標數法,本文中公教育專家主要介紹標數法的基礎,包括什麼是標數法、標數法基本解題步驟以及兩種基本變形。
  • 考試必考知識點錯誤總結,老魚帶你做論證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判斷推理學習過程中論證的部分的常見誤區,關於論證的部分的話,在我們實際的考試過程中,一般情況下考的題量是在5道題左右。在論證中無論是加強也好削弱也好,都是通過這三個方面去加強的,那他是怎麼加強的?又是怎麼削弱的?在這兒我們給大家一個呈現,加強論據的方式和削弱論證的方式其實是一樣的,那我們想要證明一件事是真的,那怎麼去證明第1種,舉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