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1月29日,由環球時報、環球網共同主辦,環球網、中宏網聯合承辦的「2019環球趨勢大會·國際創新驅動及產業合作論壇」在北京召開。「日本企業的創新驅動如何?失落期間,日本的創新驅動又是什麼樣的狀況?」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陳言出席並首先說道,「中日在創新方面可以探討可以如何合作?」
陳言指出,戰後,日本出現一個比較大的變化:過去的創新主要放在軍工方面,後來創新基本上放在了民用產品上面。以鋼鐵為例,日本開始大量引進國外化工技術,讓日本迅速成為一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化工品生產國家(之一)。隨後,日本開始進行家電方面的革命,周所周知,日本的家電和歐洲美國最大的不同在於其功能更多,而這就是因為日本家電裡使用了一個新的元器件,就是微電元件,此後日本家電就從過去單純的冰箱、彩電開始向多樣化方向發展了。
「日本的創新驅動主要放在了微電的方面。」陳言進一步舉例稱,「到九十年代,日本的汽車就開始風靡整個國際市場,它比較大的特點就是節油,為什麼能夠節油?主要是通過引用了微電技術。」
陳言表示,但是到了2000年以後,這個狀況有所改變,此後日本出現一個「失落的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一方面,日本創新向微小技術傾斜,比如原材料和特別重要的元器件方面,這是日本做的比較好的;另一方面,還有一部分是非常大的裝備上面的發展,比如說像癌症治療儀,大的體檢設備,通過這兩塊的創新讓日本企業基本上還維持著不錯的利潤狀況。
他還提到,「比如,今年我們看到一個日本研究員拿到了諾貝爾獎,就是在鋰離子電池方面,這個鋰離子電池的不佔世界的主流,更需要從基礎研究開始做,所以,日本在鋰離子電池、發光二極體方面有很強的優勢。」
至於中國和日本在哪些方面可以進行比較順暢的研發合作。陳言分析稱,「2000年以後,中國出現了像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平臺。不過,日本在2000年以後,日本缺少的是一個平臺,那麼,如果日本眾多的原材料或核心零部件放到中國的平臺上,我認為,這無論對中國還是對日本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具有合作前景的領域。另外,日本精湛的製造技術以及研發能力和中國巨大的生產能力結合在一起,倒是可以讓兩者優勢互補。」
據悉,環球趨勢大會是由環球網重點打造的年度峰會IP,每年一屆,今年是第二屆。2019環球趨勢大會由環球時報、環球網主辦,環球網、中宏網聯合承辦,同時得到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中誠信研究院、四川民生數據公司等產學研機構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