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 田原
近日,國際清算銀行調查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15日,全球66家回應調查的央行中,約80%的央行正在開展數字貨幣相關研發工作,其中半數央行同時進行批髮型和零售型數字貨幣研發工作(前者主要用於銀行及其他相關機構間的巨額貨幣交易,後者用於滿足公眾日常消費需求)。約40%的央行,如日本、瑞士等國的數字貨幣研發工作已從概念研究階段發展至測試或概念驗證階段;還有10%的央行,如法國、瑞典、新加坡、泰國等國央行已開展相關試點計劃。
美聯儲早前宣布已在測試數字貨幣用以取代現金。美聯儲委員會理事布雷納德表示,該計劃旨在強化美聯儲對數字貨幣的理解,「我們正在研究全球央行數字貨幣發展進程,並努力理解數字貨幣的重要意義」。布雷納德指出,鑑於美元全球儲備貨幣的重要角色,「美聯儲必須在數字貨幣研發和政策制定中保持領先地位」。布魯金斯學會一份報告指出,央行數字貨幣在美國「已從一個大膽的概念演變成一個無法避免的未來」。
歐洲央行決定從今年1月開始公開徵集關於「數字歐元」的各類意見,為年中決定是否試運行「數字歐元」做準備。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在其社交媒體帳號中表示,「歐洲人的消費、儲蓄和投資日益數位化,我們應為發行『數字歐元』做好準備」。美國銀行分析師米多爾頓認為,歐洲央行之所以加快推進「數字歐元」,最主要的原因首先是疫情導致現金歐元的使用情況急劇惡化,其次就是對臉書公司等私營部門搶先發行數字貨幣的擔憂,最後則是對歐洲信用支付市場長期被美國萬事達卡和維薩卡壟斷的不滿。
日本正加速籌備數字貨幣的發行。日本銀行正聯合三菱東京銀行、三井住友銀行、瑞穗實業銀行等三十多家大型金融企業研發由私營部門驅動的數字貨幣,預計將於今年4月啟動主權數字貨幣可行性研究。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認為,對央行數字貨幣的需求或將突然增強,「日本須做好相關準備」。日本麗澤大學教授中島雅史認為,得益於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貨幣有望使人類貨幣史經歷千年以來的重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