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貨幣領跑全球,有望挑戰美元霸權?日本正密切關注

2021-01-18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作為新興技術,數字貨幣對提高金融效率、促進跨境支付以及調整國際貨幣體系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的央行數字貨幣研發進程跑在世界前列,目前已進入試用階段,並不斷傳出新進展——日前,蘇州還將於雙十二推出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

這也引來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比如今天日本表示,正在密切關注數字人民幣的發展,還對中國提了一個想法。

中國數字貨幣步伐加快,日本卻提出一個要求

全球各國央行和監管部門都非常關注數字貨幣的發展情況,日本尤其關注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發展。據英媒最新報導,當地時間11月24日,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表示,中國推出數字人民幣是為了推進大型海外基礎建設投資活動,同時挑戰美元作為全球性貨幣的現有體系。

他還表示,在推進數字人民幣的過程中,中國需要保持透明度,將會密切關注數字人民幣發展。日本高度關注數字人民幣,主要是源於日本也在推動本國數字貨幣的發展,但相關研究領域處於落後狀態。

據報導,日本是世界上最喜歡使用現金交易的國家之一,無現金支付僅佔總結算額的20%,遠低於中國(70%)和美國(45%)。日本希望積極推動無現金交易,以提高商業交易效率,但在日本,各種數字平臺相互競爭、互不兼容,阻礙了無現金支付的流行。

日前,在日本官方的組織和倡導下,由日本三大銀行等30多家公司組成的團體聯盟,將進行發行數字貨幣的實驗,最快將在明年開始發行一種通用的民間數字貨幣。

相比之下,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在世界研究上處於領先地位。據國際清算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7月中旬,全球至少有36家央行發布了央行數字貨幣計劃。其中,中國數字人民幣已進入試用階段,步伐也在加快。

目前,數字人民幣已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以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另外,我國央行最近還公布了相關法律的完善意見稿,對數字人民幣的管理規定進行完善和補充。

美國「放水」超過3萬億,數字貨幣迎發展機遇:有望抵禦美元霸權

受疫情衝擊經濟影響,今年美聯儲在印鈔上火力全開,在短短數月就「放水」超過3萬億美元,導致市場上的美元泛濫,引發美元匯率大跌。各國手中都持有一定的美元資產,美國此舉無疑是在轉嫁危機,讓其他國家幫忙分擔美國「印鈔」的代價。

「去美元化」的任務在疫情下顯得尤為迫切,這也成為了我國加速研究數字人民幣的催化劑,要知道,研發數字貨幣或許可以降低美元霸權給國家經濟帶來的多種負面影響。

現今國際跨境和金融支付嚴重依賴以美元為主導的系統,發行數字貨幣將為重塑國際貨幣體系提供了一種解決思路。最直接的使用場景是,數字貨幣將幫助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金融結算流通,創造出新的國際貨幣交易路徑,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人民幣走向國際化。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也曾表示,數字貨幣是未來貨幣市場競爭的制高點,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電子商務、電子流通產業市場巨大,數字貨幣的發展將會是今後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的領域和渠道。

或許正是看到數字貨幣可能帶來的積極影響,今年以來,多國央行都在數字貨幣領域發力,比如瑞典、法國、韓國等發達經濟體先後公布央行數字貨幣測試計劃或方案。

文| 鍾志生 題 | 黃紫鎵 圖 | 饒建寧 審 | 劉蘇林

相關焦點

  • IMF《跨境支付的數字貨幣》報告解讀(七):數字貨幣能否成為全球...
    他認為在短期內最有可能採取這路線;2) 選取其他種類的貨幣,例如人民幣。但是他認為人民幣成為世界儲備貨幣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3) 基於科技的數字貨幣,並且提出基於一籃子法幣的合成霸權數字貨幣取代美元成為世界儲備貨幣。這點震撼了美國。3.合成霸權數字貨幣的基礎理論馬克·卡尼以Libra為例進行說明,是因為當時Libra是基於一籃子貨幣。
  • Libra:數字貨幣的原理、影響、機遇及挑戰
    面對Libra,中國應擁抱創新與挑戰,鼓勵中國央行推進數字貨幣研發,鼓勵中國網際網路企業與Libra加強合作。首先,應深入研究Libra的性質並關注發展情況和戰略方向,密切關注其他新興的全球化數字貨幣的發展。其次,努力將Libra和其他數字貨幣納入現有的監管體系,同時構建自身的數字貨幣體系。再次,中國對數字貨幣的監管不應「一刀切」。一方面,要加快推動數字貨幣發行與交易的法律體系建立。另一方面,應通過外匯管制制度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保障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性。
  • 科技期刊評出今年十大突破性技術:量子霸權、數字貨幣等入選
    科技期刊評出今年十大突破性技術:量子霸權、數字貨幣等入選 新華社華盛頓2月26日消息,全球知名科技評論期刊《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26日發布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量子霸權、人工智慧篩選分子
  • 麻生太郎:日本有必要密切關注數位人民幣發展
    鑑於數位人民幣在中國數個城市試行,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對此表示,中國在推進數位人民幣的過程中,認為日本有必要密切關注數位人民幣發展。綜合媒體報導,麻生太郎今日在出席國會委員會會議上表示,其可以理解中國推進數位人民幣是為了配合一帶一路倡議,並挑戰美元作為全球性貨幣的現有體系。
  • 蔡維德:新全球儲備貨幣的競爭:2020年10月IMF《跨境支付的數字貨幣...
    分析師[13]稱,到2030年,該數字可能升至5%至10%之間,超過日元和英鎊的水平。同時,中國政府加大了力度,允許更多的外國金融機構進入國內市場。海外投資者也越來越多地轉向中國市場,這刺激了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2.現階段全球儲備貨幣情況美元作為世界上主要儲備貨幣,佔所有儲備的62%,而人民幣僅佔2%。
  • 羅玫:「臉書」的數字貨幣Libra項目 思考中國絕地反擊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清華經管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 作者羅玫教授等 Facebook的Libra項目白皮書發布,世界譁然,Libra項目構建的以美元為支撐的數字貨幣將挑戰各國主權貨幣,更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強勢取代落後國家的主權貨幣。
  • 數字貨幣——貨幣的第四次革命
    研究顯示,當前全球數據總量正在以「10年10倍」的速度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約163ZB(1ZB約等於1萬億GB)。其中,中國的數據總量到2020年末預計將超過8ZB,全球佔比18%左右,有可能首次超過美國躍居全球第一。2020年4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明確提出發展數據要素市場,加快數據資產化進程。
  • 多國加快數字貨幣研發測試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 田原近日,國際清算銀行調查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15日,全球66家回應調查的央行中,約80%的央行正在開展數字貨幣相關研發工作,其中半數央行同時進行批髮型和零售型數字貨幣研發工作(前者主要用於銀行及其他相關機構間的巨額貨幣交易,後者用於滿足公眾日常消費需求
  • 高志凱:數字貨幣不僅是一種演化,更是一場革命
    鳳凰網財經訊,11月20-22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召開。本屆會議以「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有600餘位全球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會。
  • 蔡維德:平臺霸權—–打贏新型數字貨幣戰爭的決定性武器Libra 2.0...
    比如中國或者美國,行動支付(微信、支付寶)在中國非常普及,美國的信用卡支付服務和行動支付(蘋果,PayPal)也都很便利,兩國有較少的動力或者面對很大的阻礙(如現在的利益集團阻礙)去開發一個新的支付系統。因此協會要選擇一個容易撬動的市場—即這17億缺少銀行或金融服務的人群。而這恰好是一個大市場。協會要為這個市場建立支付系統和數字貨幣等金融基礎設施,這會是一個巨大的實驗,也是第一步。
  • 比特幣價格創歷史新高 數字貨幣板塊走強
    11月30日,比特幣上漲7.2%,至19577.47美元,比特幣價格突破2017年12月的高點19666美元,創歷史新高。 前不久,習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指出,要積極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建議二十國集團還要以開放和包容方式探討制定法定數字貨幣標準和原則,在共同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向前發展過程中,妥善應對各類風險挑戰。 今年以來,我國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進程明顯加快,目前已完成了早期技術指標等測試,正在一些城市區域層面進行試點。
  • 2020年全球加密貨幣監管關鍵詞與趨勢|區塊鏈|數字貨幣|...
    整體上,美國的監管政策將加密貨幣視為一種資產,在現有的法律監管體系內監管加密貨幣及其衍生品的發行與交易,其中,尤其重點監管ICO和穩定幣銀行託管。另外,美國也在積極討論針對加密貨幣的稅收可能。但美國政府對央行數字貨幣 /數字美元的態度仍處搖擺狀態.
  • 人民幣數字貨幣背後的底層設計,究竟是什麼?
    人民幣數字貨幣背後的底層設計究竟是什麼?本篇文章將為您解鎖所有答案。一、數字貨幣的推出是為了替代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答案是否定的!那些認為數字貨幣的推出是為了替代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的網友,我想說的是,你們真的想多了!不論是紙質貨幣還是數字貨幣,以及數字貨幣背後的技術,對標是否能替代美元沒有任何關係。
  • 黃奇帆:央行可能推出的數字貨幣與比特幣完全不同,比特幣只是市場...
    人民銀行對於數字貨幣的相關研究已有五六年,趨於成熟。中國人民銀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個推出數字貨幣的央行。他表示,未來,建立全球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的支付清算系統勢在必行。一方面擺脫中心化的金融霸權行為,促進各國的金融安全;另外也可進一步提升國際間資金結算的效率,提升世界普惠金融水平。
  • 朱嘉明:數字貨幣已經實現從邊緣到中心的歷史性轉型
    進入21世紀之後,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主要國際儲備貨幣構成繼續處於中心地位,只是隨著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崛起,中國央行等一些新的主權貨幣機構和區域性金融組織逐步躋身國際貨幣的體系,國際貨幣體系內的協調監督機構及各類貨幣的地位有所變化。 但是,不論是布林頓森林會議體制,還是「後」布林頓森林會議體制,都存在兩個制度性的壟斷:(1)美元壟斷地位。
  • 姚前:Libra2.0與數字美元
    Libra2.0將Libra分為兩類:一是單貨幣Libra,與單個法定貨幣1:1錨定;二是多貨幣Libra,通過智能合約按固定權重以多種單貨幣Libra為抵押而生成。前者用於國內交易,以本國貨幣計價,不具有計價功能,相當於本國貨幣的「影子貨幣」。後者僅用於跨境交易,避免對貨幣主權產生挑戰。這就是Libra2.0白皮書所謂的「通過擴展法定貨幣的功能來支持全球跨境交易」的涵義。
  • 一文讀懂數字貨幣的由來、發展和演進
    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再向信息社會演進,數字金融是數字經濟的血脈,明治維新時期日本近代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曾在《西洋事情》中描述「繁盛金幣之融通可為世間之便益」,即金融應是「金幣之融通」的縮寫,因此數字貨幣的融通是數字金融的本質。Birch在《貨幣冷戰》中指出,現存貨幣體系的運作方式,本質上是根據政治、經濟和技術背景臨時商定的制度安排。
  • 移動市場年度報告:中國速度領跑全球,TikTok月活有望破12億
    1月13日App Annie 發布的《2021 年移動市場報告》顯示,2020 年,行動裝置使用量加速增長,用戶的移動應用支出達到 1430 億美元,與 2019 年相比增加了 20%。推動用戶支出的熱門市場包括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和英國。
  • 專家熱議:數字貨幣發展 前瞻與挑戰並存(實錄)
    大會在全球疫情和經濟不確定性高企、多邊合作備受挑戰背景下召開,圍繞創新投資和金融服務兩大主題進行深度探討,百餘位中外嘉賓通過15場專題圓桌和35場主旨演講展開深度交流。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國家與金融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程煉和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出席2020中國-阿聯創新投資大會,並就「數字貨幣發展:前瞻與挑戰」主題圓桌發表洞見.
  • 中國首推主權數字貨幣DCEP,央行的初心是什麼?
    目前我國跨境清算依然高度依賴美國的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和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CHIPS),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有望擺脫對現有SWIFT和CHIPS支付體系的依賴,為人民幣的流通和國際化帶來便利。DCEP會對中國經濟與貨幣政策產生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