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前:Libra2.0與數字美元

2021-01-11 第一財經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黑天鵝事件頻發,美股多次熔斷,原油期貨價格跌至-37.63美元。許多想不到或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變成了可能。在數字貨幣領域,也有兩件事值得我們關注。一是數字美元在美國2.2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初稿中乍現身影,雖一閃而過,但意味深長。二是Libra2.0白皮書公布,其姿態之謙卑,耐人尋味。這兩件事看似獨立,可聯繫起來仔細琢磨,卻大有深意。

一、Libra2.0對Libra1.0的改進

與Libra1.0相比,Libra2.0的願景沒有變,依然是建立一個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但措辭上出現微妙變化。不再提「無國界的貨幣」,而是用了「全球支付系統」提法。主要技術思路亦沒有變,包括設計和使用Move語言、使用拜佔庭容錯(BFT)共識機制、採用和迭代改善已廣泛使用的區塊鏈數據結構,但突出了安全上的考量。一是對智能合約實施適當審查和風險控制,只有協會批准和發布的智能合約,才能與Libra支付系統直接交互;二是對潛在驗證者進行盡職調查,利用關鍵代碼分離、共識算法測試、升級策略管理、阻擊攻擊等手段,確保系統安全;三是刪除Libra1.0「遵循匿名原則,允許用戶持有一個或多個與他們真實身份無關的地址」的表述,支持隱私保護的同時強調要增強區塊鏈上的隱私合規性。Libra2.0最主要的變化是從三個方面對Libra1.0進行了調整和改進。

(一)定位為結算幣,避免挑戰貨幣主權

Libra1.0白皮書公開後,政府部門的第一反應是,擔憂Libra1.0對貨幣主權構成挑戰。Libra1.0與特別提款權類似,可視為超主權貨幣,理論上具備支付工具、計價尺度、價值儲藏等各項貨幣功能。而Libra2.0主動「降格」,強調Libra是支付系統,對法定貨幣只是「幫忙」,不是替代。

1.弱化了Libra計價尺度功能。Libra2.0將Libra分為兩類:一是單貨幣Libra,與單個法定貨幣1:1錨定;二是多貨幣Libra,通過智能合約按固定權重以多種單貨幣Libra為抵押而生成。前者用於國內交易,以本國貨幣計價,不具有計價功能,相當於本國貨幣的「影子貨幣」。後者僅用於跨境交易,避免對貨幣主權產生挑戰。這就是Libra2.0白皮書所謂的「通過擴展法定貨幣的功能來支持全球跨境交易」的涵義。

2.弱化了Libra價值儲藏功能。Libra1.0提出儲備資產收益用於支付系統成本、確保交易的低費、分紅給生態系統啟動初期投資者,但Libra用戶享受不到資產收益。Libra2.0的持有者同樣不能得到回報,不僅包括普通用戶,還包括初期投資者。經功能弱化,Libra2.0「蛻化」成了簡單的支付工具,呼應白皮書開篇的「全球支付系統」定位。

(二)參照貨幣基金管理,應對可能擠兌風險

筆者曾撰文指出Libra1.0的擠兌風險:「Libra 發行後籌集的儲備資產將投資於一籃子貨幣和債券,它在很大程度可視為既可交易,又可用於支付的貨幣市場基金份額。尤為關鍵的是,Libra白皮書僅規定了儲備資產投資收益的分配:歸初始會員所有,普通持有者不能享受這一收益,但沒有規定如果儲備資產投資虧損了,由誰來填補和兜底,普通持有者的權益如何保障?甚至白皮書沒有明確規定客戶贖回資金的具體程序和相應價格,應對極端情況下用戶『擠兌』的機制和措施也不明確」,並建議「可參照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不斷改進的貨幣市場基金監管模式,對Libra進行監管」,提出4點具體監管建議。Libra2.0關注到了Libra1.0存在的擠兌風險,增加了很大篇幅闡述如何避免Libra擠兌。應對思路和機制與貨幣市場基金基本一致。

1.降低Libra儲備資產的流動性風險敞口。要求至少80%儲備資產配置於短期政府證券,剩餘期限不超過3個月,且這些政府證券由信用風險非常低的主權國家發行,可在高流動性的二級市場交易。剩下20%儲備資產以現金形式持有,隔夜資金則投資於貨幣市場基金。

2.加強信息披露,提升Libra價值的透明度。單貨幣Libra與法定貨幣1:1兌付,更像是固定貨幣市場基金淨值法(constant NAV),即固定面額為1,而真實價值存在信息不對稱,導致投資者贖回存在很強的負外部性。Libra儲備資產貶值時,先獲知信息而提前贖回的投資者可以1:1贖回Libra,反應慢的投資者則承擔全部損失。誰跑的慢,誰就承擔損失。基於這樣的預期,只要市場一有風吹草動,投資者必然爭先恐後贖回Libra。為降低這一市場敏感性,需要提高儲備資產的透明度。因此Libra2.0提出對儲備資產進行定期審計,審計結果公開,並每日在網站上公布儲備資產構成和市場價值。

3.增強Libra的風險吸收能力。Libra2.0承認,即使擁有高質量的流動資產,Libra仍存在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債券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以及欺詐、業務中斷、系統和控制故障等操作風險。為吸收這些風險,Libra2.0提出建立監管資本框架。資本緩衝來源於儲備資產的收益。

4.延遲贖回並制定恢復及處置計劃。增加贖回「摩擦」是減緩貨幣市場基金擠兌的做法。Libra2.0設定了贖回延遲時間,以留出更多的時間清算儲備資產,避免造成較大的價差損失,同時對提前贖回收取一定的費用,以減緩Libra擠兌速度。Libra還提出制定恢復及處置計劃,與監管機構合作建立相關退出安排機制,保障有序清算,減少風險外溢。

(三)積極擁抱監管,解決業務合規問題

沒有充分考慮合規問題是Libra1.0的不足。筆者曾指出「Libra的支付牌照、STO發行、KYC、AML/CTF、數據隱私保護、貨幣兌換、資金跨境流動均需受到各國監管部門的規制,監管上的不確定性將極大影響著它的未來發展」。事實確實如此。美國國會多次聽證Libra。一些人士從合規性質疑、詰難、批評甚者否定Libra。Libra1.0的提出也引發了國際監管機構對穩定幣的高度重視。2019年10月,七國集團(G7)工作組發布《全球穩定幣影響調查報告》。2020年3月,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發布《全球穩定幣計劃》。金融穩定理事會(FSB)與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支付及市場基礎設施委員會(CPMI)、IOSCO等國際監管機構緊密合作,於2020年4月發布監管諮詢報告,對全球穩定幣提出10項高級別監管建議。

如Libra2.0白皮書所言,Libra協會在Libra1.0白皮書發布之後與政府部門、中央銀行、監管機構積極互動,參加了七國集團(G7)工作組報告的討論,並與金融穩定理事會(FSB)、世界銀行(W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清算銀行(BIS)等國際組織進行了建設性對話。Libra2.0強調「降低進入現代金融體系的壁壘,不應降低強大的監管標準的門檻」。應該說,Libra2.0充分考慮了各方監管的關切,提出一系列合規措施。

1.放棄公有鏈。Libra1.0曾提出要在5年內向非許可系統過渡。Libra2.0則放棄了這一方向,宣布在保持Libra2.0主要經濟特性的同時,放棄未來向非許可系統的過渡。這為合規措施落地奠定了技術基礎。

2.申請支付牌照。Libra2.0將自己由全能貨幣「降格」為支付工具。2019年9月,Libra協會宣布向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申請支付系統許可證。如果獲得許可,Libra將持續受到FINMA的審慎監管。

3.建立KYC、AML/CTF的合規框架。Libra2.0吸收了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於2019年6月發布的《基於風險的虛擬資產和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方法指南》。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是自營或受客戶委託開展虛擬資產交易(包括虛擬資產與法定貨幣的交易、各類虛擬資產之間的交易)、虛擬資產轉移(從虛擬資產地址到另一個地址)、虛擬資產或者用於控制虛擬資產的工具的保管(safekeeping)和/或管理(administration)、虛擬資產發行和/或銷售以及相關金融服務的自然人或法人。Libra2.0將Libra錢包分為了託管錢包和非託管錢包。託管錢包由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託管並管理。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分為受監管的VASP和經認證的VASP。受監管的VASP須在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管轄區註冊,也就是須官方許可。經認證的VASP是指不符合受監管的VASP資格標準,但根據Libra協會指定的標準進行了認證。最高級別的經認證的VASP標準在原則上應與FATF指南的要求相一致。Libra2.0要求大多數通過VASP與Libra支付系統交互,但VASP通常為現代金融機構,一些人群可能無法獲得VASP服務,因此基於金融普惠和系統開放的考慮,Libra2.0允許使用無託管錢包。

筆者曾指出Libra的自金融模式「既是對傳統金融業務模式的變革,同時也顛覆了傳統上以牌照管理為關鍵、以金融機構為抓手、以開立在金融機構的帳戶為核心的監管範式」,建議監管要「從機構準入的牌照管理轉變為客戶準入的權限管理」[①]。Libra2.0則要求大多數用戶必須通過VASP與系統交互,從而將KYC、AML/CTF等合規工作重新「壓回」金融機構,而監管部門只需做好VASP的準入許可和牌照管理。這是一種折衷辦法,也符合目前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的監管建議。

4.盡職調查與分類管理。Libra協會負責建立網絡參與者合規性標準,對協會會員、指定經銷商和驗證者進行盡職調查。指定經銷商、受監管和認證的VASP 須履行合規要求(比如指定經銷商須對自己的交易對手方進行盡職調查),並接受Libra協會的定期審查。Libra2.0還對不同用戶進行限額管理。受監管的VASP 的交易規模和地址餘額不受限制。經認證的VASP受到與其風險狀況相稱的限額管理。非託管錢包用戶的交易規模和地址餘額受到比較嚴格的限制,若希望超出限額,則必須使用受監管或經認證的VASP服務。

5.自動化合規協議控制。這適用於所有網絡參與者,系統將對VASP強制要求證書更新,自動阻止與受制裁區域和人士相關聯的交易。Libra2.0還專門設置和運行金融情報職能部門(FIU),負責監控網絡,利用網絡分析技術識別和標記可疑活動,阻止逃避分類管理(比如通過多個非託管錢包來逃避分類管理)或協議控制的行為。FIU與指定經銷商、VASP和其他網絡參與者合作,協同收集和共享風險信息及合規性倡議。必要時,FIU將與政府合作。

6.跨國資本流動管理。Libra的技術特性模糊了「離岸」與「在岸」的邊界,容易對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框架形成衝擊。筆者曾建議「各國監管部門根據客戶的數字身份歸集本國居民,劃定數字司法轄區。本國居民與非本國居民的金融業務和資金往來,由各國監管部門按照各自的資本帳戶開放和跨國金融監管政策進行規制。本國居民之間的金融業務服從各國的KYC、AML/ATF及各類金融監管規則。由此,政府就不用擔心跨境宏觀審慎管理和金融監管的失效」。Libra2.0白皮書將單貨幣Libra用於國內交易,而多貨幣Libra僅用於跨境交易,且多貨幣Libra是由單貨幣Libra抵押通過智能合約組合生成。這其實劃出了在岸與離岸的邊界。雖然它沒有給出具體如何操作,但結合其對錢包地址的管控,如分類管理、盡職調查、阻止制裁地址交易,可推測其思路或與筆者建議大邏輯一致,即通過錢包地址和數字身份歸集本國居民,劃定數字司法轄區,開展跨國資本流動管理。見下圖。

7.對監管介入持續保持開放。比如若獲得FINMA的支付牌照,Libra儲備管理規則的修改或增加新的服務項目,可能需要FINMA的事先批准。Libra協會將繼續進行建設性的國際對話,討論如何協同監管標準、開展消費者保護、擴大金融普惠。與監管機構合作,確定多貨幣Libra中單貨幣Libra的最佳權重,接受監管機構和國際組織的監督和控制。

二、數字美元1.0偶露崢嶸

一直以來,美國的數字貨幣研發創新主要在私人部門,比如GUSD、PAX、JMP Coin、Libra幣等各類私人數字貨幣創新。在外界的印象,美國公共部門對美元數位化似乎沒有太大興趣。然而情況已發生變化,2020年3月美國推出2.2萬億經濟刺激法案時,其初稿端出了數字美元計劃,雖然最終稿作了刪除,但其數字美元戰略意圖昭然若揭,似已有較為成型的方案。

(一)數字美元計劃

1.什麼是數字美元。數字美元與美元現鈔一樣都是由美聯儲發行,是美聯儲的負債,只是形式不一樣,非實物。法案初稿提出了兩種數字美元。一種像銀行存款,家庭、企業等實體部門直接在美聯儲開戶,帳戶裡的餘額即為數字美元,資金轉帳依靠美聯儲增減帳戶餘額的系統處理來實現。另一種與比特幣、Libra相似,家庭、企業等實體部門無須在美聯儲開戶,而是通過加密貨幣技術,直接持有美聯儲發行的美元。若沒有個人的數字籤名,別人無法動用,包括美聯儲。這種方式不用依靠中介機構服務,「點對點」支付,使用起來,更接近美元現鈔。通俗來說,數字美元是由美聯儲發行和運營的「支付寶」或「比特幣」。

2.數字美元如何運轉。法案初稿提出兩種方式,一是由美聯儲直接向社會公眾提供數字美元服務,為了擴大服務範圍,美聯儲可借用美國郵政機構的服務網絡。二是由商業銀行代理運營數字美元錢包(所謂的傳遞數字美元錢包),相應成本由美聯儲承擔。商業銀行提供的數字美元錢包更像是保管箱,裡面的數字美元與銀行存款完全不一樣,銀行無法動用,不是銀行的信用,不能將其貸款給別人。根據法案初稿的設計,數字美元還會生息,利率高於存款準備金利率和超額準備金利率。

(二)數字美元的戰略意圖

1.將數字美元變為「直升機撒錢」的工具。受疫情影響,美國經濟衰退已是大概率事件。美聯儲降息至零後,需要進一步擴充貨幣政策工具箱。推出數字美元可謂恰逢其時。一是數字美元使美聯儲可以向家庭、企業等非金融部門直接開放資產負債表,為下一步更大範圍更大強度的刺激提供渠道,比如,買入家庭、企業持有的股票、黃金等資產,或者向他們直接提供信貸,刺激家庭消費和企業投資。二是數字美元為美聯儲創造了負利率政策工具,具體做法是對數字美元貨幣計負息,或者收取數字錢包運營費,實質上也等同於負利率,由此釋放貨幣政策空間。三是數字美元可編程,有助於實現美元的精準投放、實時傳導、前瞻指引以及逆周期調控。

2.通過貨幣技術升級加強美元霸權。Facebook推出加密貨幣Libra後,各方極為關注的原因在於,這是新一代的金融基礎設施,是支付體系的全新賽道。應該說,當前的美元霸權是基於現有的銀行帳戶體系,Libra則採用全新的價值交換技術——區塊鏈技術,可相對獨立於現有的美元帳戶體系。面對Libra這樣擁有27億海量用戶+加密貨幣技術的金融基礎設施創新,美國擔心失控,因此對其多次聽證,時至今日,仍在討價還價。本次法案初稿著重強調了數字美元可基於分布式帳本/區塊鏈技術,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國對基於區塊鏈的金融基礎設施的發展潛力高度關注,美元希望採用新型數位技術來繼續保持其在國際支付體系中的霸權和地位。

(三)值得關注的要點

偶露崢嶸的數字美元,其設計可謂令人驚豔:沒有被束縛在條條框框裡,敢想敢做,揚長避短,勇於創新。

1.美聯儲「大膽」向普通社會公眾開放資產負債表。有一種擔心是中央銀行若直接向普通社會公眾提供數字貨幣,將會面臨很大的服務壓力,因此就有了所謂的「雙層」運營架構。此次數字美元計劃不僅考慮了「雙層」運營,而且還提出美聯儲直接提供服務,這應該是很多人都沒料到的。它設定的場景,是面向家庭財政補助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小額支付,其「擴表發行」實質上就是印票子,突破了當下各國央行數字貨幣「按需兌換」的謹慎思路。

2.對數字美元計息。還有一種擔憂是央行數字貨幣計息會引發存款從商業銀行轉移到央行,導致整個銀行體系縮窄,成為「狹義銀行」。此次數字美元計劃似乎並不在乎「狹義銀行」,直接對數字美元計息。可能原因是在當前貨幣量化寬鬆的環境下銀行資金充裕,「狹義銀行」可能性不大,或者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有手段來限制銀行存款向數字美元轉化。這也突破了當下各國央行數字貨幣實驗暫不計息的謹慎思路。

3.激勵相容設計。按數字美元計劃,若由商業銀行代理運營數字美元錢包,相應成本由美聯儲承擔,這是一個很好的激勵相容設計。在「公私合營」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的局面是,既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公眾部門往往依靠政府威權而不是激勵設計去推動市場機構開展公共事業服務。如果沒有成本核算和激勵相容機制,結果有可能既浪費資源,效果還不佳。

4.探索區塊鏈技術。時至今日,央行數字貨幣是否採用區塊鏈技術依然存有爭議,一種典型的做法是預定技術路線,以區塊鏈技術的缺點與不足為由,否定其創新價值,不敢用,甚至不敢試。此次數字美元計劃沒有因區塊鏈技術的不完美而否定它的可能潛力,區塊鏈已被納入數字美元的可選技術路線。

三、Libra2.0與數字美元1.0有可能結合

數字美元最終沒有在美國2.2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中付諸實施,很可能是因為法案提出的要求過於倉促,系統在短時間內難以就緒。但福布斯分析認為,這表明美國已經正式進入「全球多國央行競爭推出首款央行數字貨幣的火熱戰局」。尤其是在按經濟刺激法案支付個人救助資金問題重重的情況下,美國最高立法機構對基於分布式帳本的數字美元保持了極大的興趣。根據4月16日相關媒體報導,美國密西根州和華盛頓州的眾議院議員Rashida Tlaib和Pramila Jayapal在其提出的關於援助美國社區的議案中再次納入了有關「數字美元」以及「數字美元錢包」的內容。

有一種說法是數字美元可能運行在以太坊上,有人開玩笑反問道:「在公鏈上能濫發票子嗎?」筆者倒以為以太坊的不足可能在於合規問題,顯然Libra2.0通過一系列舉措解決或部分解決了貨幣替代、貨幣擠兌以及KYC、AML/CTF、跨國資本流動等各類「攔路虎」,越來越打扮成監管部門想要的模樣。相比較,在Libra上發數字美元要比以太坊可能性更大。

耐人尋味的是,Libra2.0在白皮書裡「呼喚」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推出,表示如果各國央行推出CBDC,將可直接與Libra網絡集成,簡化Libra儲備資產操作,降低信用風險和託管風險,並「旗幟鮮明」地表達出對公私合營的興趣。它說「協會仍致力於公私合作,以推動金融體系創新。事實上,隨著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的前景成為現實,我們希望Libra支付系統能夠升級以支持這些公共部門創新,這是我們的設計原則」,甚至它直接提出可用央行數字貨幣取代單貨幣Libra。也就是說,在Libra網絡上可以對接各國數字司法轄區發行和流通本國CBDC,而Libra網絡只剩下多貨幣Libra,它以各國CBDC為抵押按權重通過智能合約組合生成,僅用於跨國支付。見下圖。

進一步說,合規的Libra系統還可以為各國CBDC的發行和流通提供BaaS服務(Blockchain as a Service,區塊鏈即服務)。各國央行無須獨立建設各自的CBDC系統,可直接利用Libra的區塊鏈即服務平臺,發行、流通和管理CBDC。他們是Libra網絡的超級節點。見下圖。

若與Libra合作,美聯儲無須考慮系統建設成本,也不用擔心服務壓力。金融機構作為Libra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為普通公眾提供託管錢包服務(託管錢包也就是此次數字美元計劃中的傳遞數字美元錢包)。普通公眾亦可持有限額管理的非託管錢包。非託管錢包由Libra提供,美聯儲無須操心。數字美元的兌換則可通過指定經銷商開展。也就是採用雙層架構:指定經銷商從美聯儲或Libra網絡購買數字美元並將其出售給Libra網絡的實體,為用戶提供市場便利。對於救助資金,美聯儲可將其直接轉入用戶的錢包。託管錢包用戶通過VASP向美聯儲進行身份認證,非託管錢包用戶則可通過Libra的鏈外通道,以各種方式提交用戶身份信息以及其他必要的證明文件,證明用戶符合政府救助標準等,以使數字美元覆蓋所有人群。

四、結語

Libra與數字美元分別代表了兩股力量。前者以市場力量為主導,市場創新為驅動。後者則是以政府力量為主導,國家政策為驅動。兩股力量正相互靠近。從1.0版本到2.0,Libra充分尊重和擁抱政府部門的監管關切,並作了積極的回應與調整。在數字美元1.0,美國相關政治團體思路大膽,提出美聯儲直接向用戶提供服務,雖然也考慮了代理運營模式,但僅限於錢包運營,沒有充分借用市場的創新力量。如果說Libra1.0是美國政府的「假想敵」,Libra2.0則完全可能成為數字美元的合作夥伴。Libra2.0已明確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收集區塊鏈測試網的反饋,並使其進入生產就緒狀態。短短一年的時間,這種開放和眾智的創新方式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在各國央行仍在探索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熱潮下,Facebook居然朝著央行數字貨幣(CBDC)服務提供商的角色轉變。「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雖說「貨幣」使命的調門大大降低了,但新一代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的初衷從未改變。只要美國政府願意,藉助Libra2.0的BaaS服務,數字美元或將指日可待。如此,則Libra與數字美元的結合將是公私合作的絕佳典範。

(作者系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本文僅代表個人學術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意見。)

相關焦點

  • 蔡維德:平臺霸權—–打贏新型數字貨幣戰爭的決定性武器Libra 2.0...
    以前是一個國家法幣取代另外一個國家的法幣在當地使用,這裡是數字貨幣取代一個國家的法幣。緊接著2019年,Libra 1.0白皮書出現的時候,Libra幣被認為比比特幣強大得多,如果比特幣可以取代一些國家的法幣,Libra幣有可能會取代或是弱化更多國家的法幣。緊接著,出現823事件——前英國央行行長認為數字貨幣以後可以取代美元為世界儲備貨幣。這次是世界儲備貨幣美元被數字貨幣挑戰。
  • 應對Libra衝擊波,中國要有「備胎計劃」
    此情此景,對於數字貨幣建設尚處「混沌期」的我國,自然會帶來複雜的觀感。有人認為,Libra能夠成為一種超越主權的數字貨幣,將大幅提升全球支付清算效率,進而顛覆現有的貨幣體系;但也有人提出,Libra不僅難以邁過監管這一關,本質上也不是貨幣,想要挑戰乃至顛覆法幣的歷史地位,簡直如同天方夜譚。
  • 羅氏2019年財報:Tecentriq、Hemlibra增長迅猛,中國區增速36%
    其中利妥昔單抗增長16%;HER2 franchise(Herceptin, Perjeta and Kadcyla)增長了59%;貝伐單抗增長了47%。IMbrave150臨床結果顯示,相較於當前標準一線療法索拉非尼,Tecentriq + Avastin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OS(HR=0.58)。目前公司已經向FDA提交了BLA申請,有望在2020年上半年獲批,為其增長提供新動力。
  • ETH2.0創世區塊產生現神秘標記 Libra更名為Diem尋求監管批准
    鮑威爾還表示「這些計劃幫助啟動了近2萬億美元的資金,但實際使用規模遠小於這一數字,總計略高於1000億美元。」據悉,在鮑威爾講話後,美元指數跌破長期支撐位,一方面投資者對短期的額外貨幣刺激仍抱有希望,另一方面,比特幣作為美元貶值避險資產,市場參與者對之持看多觀點。
  • 證監會姚前:國內區塊鏈產業蓬勃發展,但代碼抄襲現象泛濫
    任先生是第一任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的所長,後來調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科技監管局局長;畢業於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和計算機系,熱愛技術與學術,取得工學博士學位,被稱為中國體制內最了解加密貨幣與區塊鏈的官員,姚先生態度公正正面,位業內人士所尊敬。
  • 美元符號$實為鳩佔鵲巢?世界各地這些共用的貨幣符號有點意思
    前幾年的「雙十一」貢獻了「剁手」「吃土」「買買買」等網絡流行語,今年也照例。一個新鮮段子這樣說:「『雙十一』剛過去,北方人都變成了『北荒人』,南方人都變成了『冇方人』。」北方人沒了錢,只好鬧錢荒;「南」方人「肚裡」沒了錢(¥),可不就變成了「冇方人」嘛。人民幣符號¥和「南」字中的一部分形似,不過是個巧合。
  • 羅氏Hemlibra在體內存在因子VIII抑制劑的患者中安全有效!
    在STASEY研究中,報告了2例與Hemlibra無關的血栓事件(TE):一例是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療醫生評估為與Hemlibra無關,第二例是拔牙部位的肥大血塊,這是手術的一個已知併發症。STASEY研究的第二個中期分析包括了193例體內存在因子VIII抑制劑的A型血友病患者的數據,這些患者每周接受一次Hemliba預防性治療。
  • 細說數字人民幣|數字人民幣與Libra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數字人民幣與Libra的異同點Libra總共推出了兩個版本,但目前仍未正式發行。在Libra1.0白皮書中,Libra是由全球社交網絡巨頭臉書(Facebook)牽頭,成立獨立的管理協會,於2020年推出的與美元、歐元、日元、英鎊、新加坡元按比例掛鈎的無國界貨幣。之後又在2.0版本中將重心從錨定一籃子貨幣轉為錨定單一貨幣。
  • Libra:數字貨幣的原理、影響、機遇及挑戰
    3    Libra影響力顯現,或衝擊貨幣體系、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  3.1 對貨幣體系的影響:Libra超主權貨幣雛形顯現  3.1.1 從美元全球化歷程看Libra超主權貨幣前景  3.1.2 Libra影響各國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施行,或阻礙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3.2 對其他數字貨幣影響:
  • ...Visa提交數字法幣專利申請 淡馬錫在內的三家風投公司加入Libra...
    根據新規則,加密礦業電費有望從目前每千瓦時0.1658挪威克朗(約合0.016美元),降至每千瓦時0.0048挪威克朗(約合0.00047美元)。據悉,針對加密礦業的減免政策於2016年首次在挪威推出,政府希望以此吸引更多高科技產業,以利用該國相對便宜的可再生能源。然而該計劃遭到反對,隨後終止了該國多個採礦業務計劃。
  • Libra 2.0 白皮書全文
    如今,只需使用一部 40 美元的智慧型手機,人們即可在世界上幾乎每一個角落使用這些服務。儘管有了這種連通性,但世界上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口游離在外。全球仍有 17 億成年人未接觸到金融系統,無法享受傳統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而在這之中,有 10 億人擁有手機,近 5 億人可以上網。對於很多人而言,金融系統的某些方面與網際網路誕生前的電信網絡頗為相似。
  • Libra 2.0白皮書全文
    如今,只需使用一部40美元的智慧型手機,人們即可在世界上幾乎每一個角落使用這些服務。儘管有了這種連通性,但世界上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口游離在外。全球仍有17億成年人未接觸到金融系統,無法享受傳統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而在這之中,有10億人擁有手機,近5億人可以上網。對於很多人而言,金融系統的某些方面與網際網路誕生前的電信網絡頗為相似。二十年前,在歐洲發送一條簡訊的平均價格是 16 歐分。
  • 數字人民幣領先其他CBDC跟上Libra還有戲嗎?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剛曾在5月份表示,目前沒有指定啟動數字貨幣的時間表,但有分析認為,鑑於美國制裁的威脅,「數字人民幣」的公開發行可能早於預期。與此同時,其他國家也在CBDC的研發上跟進。多家歐洲中央銀行正在啟動數字歐元的步伐,韓國央行也正在行動。比如英國央行行長貝利就在本周表示:「我們正在審視是否應該創立英國央行數字貨幣的問題。」
  • Libra與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Libra與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比較:完全不同的發展路徑當Libra飽受爭議之時,中國人民銀行擬推出的央行數字貨幣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Payment,數字貨幣電子支付工具)卻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且很快會進入實際發行階段。
  • 比特幣漲破2.8萬美元,市值超0.5萬億美元
    最受歡迎的加密貨幣比特幣(BTC)加速上漲,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分別觸及2.5萬美元、2.6萬美元、2.7萬美元和2.8萬美元,而其市值也躍升至0.5萬億美元以上。(UTC時間11:43更新,以最新價格數據為準。)
  • Libra 貨幣籃子管理:一個理論分析
    2019 年 9 月,Facebook 公布 Libra 貨幣籃子的構成是:美元(USD) 50%、歐元(EUR) 18%、日元(JPY) 14%、英鎊(GBP) 11% 和新加坡元(SGD) 7% 。二、 對 Libra 貨幣籃子管理的推測(一)法幣儲備池的經濟學形態Libra 基於法幣儲備池發行。
  • 如何看加密數字貨幣Libra的價值
    假設Libra的支付系統完全建立起來、成功地實現了成為全球支付系統的目標,該系統中有價值1萬億美元的Libra幣在流通,相應地有1萬億美元的儲備。為了簡化,我們假設這1萬億美元以美國隔夜聯邦基金利率投資,利率約為2.40%。每年中獲得的利息收入約為240億美元。與比特幣相同的地方是,消費者使用Libra進行支付也需要支付服務費。
  •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本質上金融科技風險依然是金融風險
    比特幣之後,各種私人數字貨幣不斷湧現。截至2017年底,共有1400多種私人數字貨幣。雖然以比特幣為代表的私人數字貨幣被寄託了顛覆法定貨幣的夢想,但實質上從價值支撐、交易費用、貨幣功能等角度看,私人數字貨幣離真正的貨幣還有很大距離。目前,私人「準」數字貨幣的發展尚不足以影響金融體系穩定,但在稅收、三反、跨國資本流動監管、投資者保護等方面給經濟金融體系帶來了擾動。
  • 數字法幣3大原則:臉書Libra帶來的重要信息
    二、數字法幣的大改革2015年英國央行宣布要發行數字法幣,並且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惜在2018年宣布了放棄。2018年7月18號在美國政府支持下,IBM宣布要發行穩定幣,就是數字美元,也是世界第一個數字法幣。後來摩根大通,世界銀行,14家銀行, VISA等相繼宣布要發行數字發幣,今年中國央行也宣布了這一消息。
  • 數字貨幣大事!Libra向監管妥協,方案作四大修改!擬以100%準備金...
    總體來看,在新版白皮書中,Libra項目進行了四項關鍵更改:1、除了提供錨定一籃子法幣的幣種外,還將提供錨定單一法幣的穩定幣;2、通過強大的合規性框架提高Libra支付系統的安全性;3、在保持其主要經濟特性的同時,放棄向無許可公有鏈系統的過渡計劃;4、為Libra的資產儲備建立強大的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