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開始測試央行數字貨幣電子克朗(e-krona)

2020-12-05 行動支付網

2月21日消息,瑞典央行(Riksbank)周三表示,已開始測試電子克朗,使該國更接近創建世界上首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

瑞典央行表示,如果該電子貨幣最終進入市場,將被用於模擬日常銀行業務,例如通過數字錢包(如手機應用程式)進行的付款、存款和取款。

瑞典央行在一份聲明中稱:「該項目的目的是展示普通大眾如何使用電子克朗。」

今年1月,英國、歐元區、日本、瑞典和瑞士央行曾聯合評估發行CBDC的情況。

CBDC是採用數字形式的傳統貨幣,由一國中央銀行發行和管理。相比之下,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是通過複雜的數學運算而產生的,並由分散的在線社區而非集中機構來管理。

現金使用的急劇下降以及來自其他貨幣(如Facebook的加密貨幣Libra項目)的競爭,也促使世界各國中央銀行考慮發行自己的電子貨幣。

瑞典央行在其官網表示,用電子克朗付款將「像發簡訊一樣容易」。

瑞典是全球現金依賴程度最低的國家,這使其成為各國央行應對大眾反應的試金石。

瑞典央行數據顯示,2018年瑞典GDP現金佔比僅為1%,相比之下,歐元區的比例為11%,美國為8%,英國為4%。

瑞典央行表示,尚未就是否發行電子克朗做出最終決定。此次測試計劃由埃森哲諮詢公司開發,將在「隔離的測試環境」中模擬電子克朗的使用情況。

瑞典央行表示,該試驗將持續到2021年2月,並將使用區塊鏈技術。

相關焦點

  • 據悉,瑞典央行已將開始對其數字貨幣「電子克朗(e-krona)」的測試...
    據悉,瑞典央行已將開始對其數字貨幣「電子克朗(e-krona)」的測試。在測試環境中,參與用戶可以將數字貨幣存放在電子錢包中,通過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支付、存款和取款等操作。該試點計劃將持續到2021年2月。目前瑞典央行並沒有打算大範圍推廣。
  • 多國加快數字貨幣研發測試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 田原近日,國際清算銀行調查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15日,全球66家回應調查的央行中,約80%的央行正在開展數字貨幣相關研發工作,其中半數央行同時進行批髮型和零售型數字貨幣研發工作(前者主要用於銀行及其他相關機構間的巨額貨幣交易,後者用於滿足公眾日常消費需求
  • 歐洲央行近期將決定是否建立官方數字貨幣
    全球多個首要國家和地區的央行正在探究樹立法定數字錢銀之路。歐洲央行行長克裡斯蒂娜·拉加德近日表明,歐洲央行將在數周之內就歐元體系中是否需求樹立以歐元為基礎的數字錢銀做出決議,並向大眾發布。 數周內作出定論 9月11日,拉加德在參與德國央行的線上活動時表明,為確保歐元不落在數字錢銀轉型部隊後方,歐洲央行將趕快做出決議。
  • 深度解析央行數字貨幣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中國自2014年開始著手,準備6年之久的央行數字貨幣項目(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al Payment,數字貨幣及電子支付工具)定位於數位化M0,替代實物現金。具體來說,是以一種具有電子支付功能的加密數字形態對現有實物現金的替代。
  • 央行數字貨幣試點落地北京 專家解析數字貨幣與電子支付區別
    央廣網北京1月2日消息(記者譚朕 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繼深圳、蘇州陸續試點央行數字貨幣以來,近期,由央行主導的數字貨幣試點落地北京。首個試點地為北京豐臺的一家咖啡店,獲得授權的消費者可以用數字人民幣錢包支付購買店內的各類商品。
  • 央行數字貨幣核心特性是法定性和數字性
    首先,報告指出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兩個核心特性是法定性和數字性,並不限制具體發行方式和所用技術。自2008年比特幣的概念被提出後,關於數字貨幣的討論主要分為三輪,第一輪是關於比特幣能否成為新一代法定貨幣;第二輪是Libra(全球首家大型網絡巨頭髮起的加密幣)推出後關於超主權貨幣的討論,是否有可能出現e-SDR(超主權數字儲備貨幣)功能貨幣;第三輪是當前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討論。
  • 不一定要靠區塊鏈,不同於電子支付,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
    當時有很多問題需要回答,比如為什麼要在電子支付已經這麼發達的情況下,還要發行自己的央行數字貨幣?該採取什麼樣的技術路線?是採取區塊鏈還是採取集中帳戶體系?我們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研究,也得出了一些成果。」可以設想,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發行數字貨幣,採用純區塊鏈架構無法實現零售所要求的高並發性能。所以最後我們決定央行層面應保持技術中性,不一定依賴某一種技術路線。」首先,中國是一個複雜的經濟體,人口教育程度以及對於智能終端的接受程度不一樣。在這種經濟體發行法定數字貨幣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如果採用單層運營架構,意味著央行要獨自面對所有公眾,會給央行帶來極大挑戰。
  • 周小川:一個競爭性、多方案的央行數字貨幣體系更適合中國
    數字人民幣漸行漸近。繼深圳紅包之後,有消息稱,近期數字人民幣可能還會在其他城市進行公開測試。但大多數人對於央行數字貨幣依舊陌生,各種誤解、誤讀也不可避免。11月27日,在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舉辦的「數字金融創新與經濟發展新格局」系列研討會暨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五周年活動上,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則進一步釐清了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數字人民幣(e-CNY)以及全球央行數字貨幣(CBDC)之間的關係。
  • 央行數字貨幣等於電子版人民幣,央行​數字貨幣全面試點意味著什麼?#說人話財經75篇
    評:央行數字貨幣就是法定貨幣(也就是你用電子數字貨幣支付,對方不能拒收,跟現實中的紙幣有同等效果,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跟這個數字貨幣是不一樣的,微信和支付寶只是一種支付方式工具而已>,),央行數字貨幣就是電子版人民幣,以後人民幣就要電子化了,簡單理解就是這個央行數字貨幣跟紙幣版人民幣是一模一樣的,紙質版人民幣在現實中能做的事,央行數字貨幣也能做,以後我們手機裡會有一個屬於個人的數字錢包,只要你裝有數字貨幣錢包,你就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央行數字人民幣了,
  • 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理解含義,你了解嗎?
    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個人理解  在技術上來說,央行數字貨幣和虛擬貨幣,比特幣,還有臉書的天秤幣之類差不多,都是運用了部分區塊鏈技術和信息加密技術。  不過央行數字貨幣肯定是中 心化,就是政府肯定會有一個中 心信息匯總平臺把控著。
  • 中國首推主權數字貨幣DCEP,央行的初心是什麼?
    DCEP(數字貨幣電子支付)的推出日益臨近。最近一次央行公告是在4月17日晚間,央行表示,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在穩妥推進,當前階段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不斷優化和完善功能。中國可能將是世界上第一個發行主權數字貨幣的國家。
  • 2020年全球加密貨幣監管關鍵詞與趨勢|區塊鏈|數字貨幣|...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數字貨幣試點、金融風險管控   中國人民銀行在今年重點推進了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和試點工作,中農工建等國有銀行紛紛測試數字貨幣錢包,深圳和蘇州等地開始實驗數字貨幣應用場景,如數字人民幣紅包。  中國人民銀行及其牽頭聯辦的互金小組,其下的互金協會在今年多次提示了虛擬貨幣炒作風險。
  • 一本書讀懂數字貨幣 王騰鶴 辛泓睿 黃永彬編著 數字貨幣發展歷程
    對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資產服務、電子政務、司法存證等應用方向有深入研究,《2019-2020中國區塊鏈專利白皮書》作者。內容簡介《一本書讀懂數字貨幣》是一本系統介紹數字貨幣的科普性書籍,通過梳理貨幣從誕生到發展為數字貨幣的脈絡,讓讀者真正做到「一本書讀懂數字貨幣」。
  • 專家: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應減少中間環節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27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寧迪)「我國央行數字貨幣還處在早期的技術驗證階段,至少還要經過成功的中期測試,才有可能大面積推廣。」對於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廣進度,在《財經》年會2021上,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作出這樣的判斷。
  • 央行透露,未來中國的數字貨幣體系是這樣的
    Libra被定義為「全新的全球化貨幣,為數字世界設計」,宣稱將為全球數十億無法使用傳統銀行業務的人提供金融服務。  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央行前行長周小川近日表示,Libra託管目前仍然存疑,比如準備金數量如何確定,私有的Libra委員會會否缺乏公眾性,是否有賺取利息的動機等。因此,在全球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上,全球央行要有大致的協作機制,以便增強信心。
  • 中國數字貨幣領跑全球,有望挑戰美元霸權?日本正密切關注
    來源:金十數據作為新興技術,數字貨幣對提高金融效率、促進跨境支付以及調整國際貨幣體系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的央行數字貨幣研發進程跑在世界前列,目前已進入試用階段,並不斷傳出新進展——日前,蘇州還將於雙十二推出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
  • FBEC2020|何亦凡:虛擬貨幣促使各國央行研究法定數字貨幣
    以下為演講實錄:謝謝陀螺財經的邀請,今天簡單講一下我們怎麼看待虛擬貨幣,包括央行數字貨幣、數字貨幣、虛擬貨幣對商業環境的影響。一直以來聯盟體系一直認為區塊鏈技術本身不是最底層的邏輯,最底層的區塊鏈邏輯實際上是廣播式的數據傳輸邏輯。
  • 臺媒:各國央行加上「禿鷹」 世界貨幣較量上演
    許多人都認為,歐洲央行在上月22日宣布歐版QE計劃,是這場貨幣戰爭的第一槍。事實上早在上月15日,瑞士央行就宣布終止3年來固守的瑞士法郎兌歐元的匯率底線,同時宣布降息至負0.75%;瑞郎兌歐元匯價聞訊狂升30%,瑞士股市也應聲重挫6.66%。  丹麥央行於29日宣布調降利率至負0.5%,是10天內第三度降息,藉以捍衛丹麥克朗釘住歐元的固定匯率。
  • 沈建光:如何構建數字貨幣的生態系統?
    2019年,行動支付業務的規模達到347.11萬億元,佔到電子支付比重的13.31%.海外的主流支付方式是銀行信用卡,而中國的電子支付已經遠遠超過海外。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在行動支付開始飛速發展的時候,中國的M0(現金)佔比明顯下降。
  • Libra與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Libra與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比較:完全不同的發展路徑當Libra飽受爭議之時,中國人民銀行擬推出的央行數字貨幣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Payment,數字貨幣電子支付工具)卻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且很快會進入實際發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