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外語「神奇」!UCSF科學家開發一款無創「耳塞」,一次能提升13%的聽說能力

2020-08-19 中國生物技術網

中國話,尤其是普通話對於母語為英語的人來說,學起來那是相當的有挑戰。因為我們中國語言博大精深,不僅存在同音不同字、不同義,而且還標配「聲調」,如:擼爐魯路。

當然,對於成年人來說,現在才開始學習任何一門新的語言,都比較有難度。

但還是有方法的。

近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開發了一種簡單的類似耳塞的裝置,它在不知不覺中刺激了通向大腦的關鍵神經,顯著提高了佩戴者學習新語言的聽說能力。該研究近日已發表在Nature子刊《npj Science of Learning》上。

在動物模型中,刺激迷走神經已被證明可以使成年動物感官感知系統趨於可塑性。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精確的時間匹配、無創性刺激迷走神經(將大腦與身體其他部分連接的12條顱神經中最長的神經)的方式顯著提升了母語為英語的人分辨普通話聲調的能力。

圖片來源:npj Science of Learning

此外,刺激迷走神經使受試者能夠以2倍的速度學會普通話的聲調。

圖片來源:Leonard Lab

這款小設備由UCSF神經外科系和Weill神經科學研究所的助理教授Matthew Leonard團隊開發。

該研究團隊表示,這項研究首次證實外部神經刺激可以增強健康人的複雜認知能力,比如學習語言

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名為經皮迷走神經刺激(tVNS)的無創技術,即在外耳放置一個小型刺激器,利用不可見電脈衝刺激迷走神經附近以將其激活。

圖片來源:Leonard Lab

在研究中,研究團隊招募了36名母語為英語的成年人,並訓練他們識別普通話自然語音的四個聲調,然後使用聲音大腦實驗室開發的一組任務來研究語言學習的神經生物學過程。

穿戴與兩個普通話聲調(通常對英語母語者比較容易)配對的無感知tVNS設備的受試者在學習區分這些聲調時得到了快速提升。在訓練最後,與穿戴tVNS但神經沒有接受刺激的對照組相比,這些受試者在分辨聲調方面平均提升13%,達到最優水平的速度為對照組的2倍。

該研究共同通訊作者、匹茲堡大學聲音大腦實驗室負責人Bharath Chandrasekaran教授說:「普遍觀點認為人在成年後很難掌握新語言的發音模式,但我們的研究歷史性地表明並非每個人都如此。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發現,tVNS能比其他幹預手段更好地降低個體差異。」

Leonard補充說:「這種方法可能會平衡個體間語言學習能力的自然差異。通常,人們往往會因學習語言時的困難而喪失信心,但如果一個人能在第一次學習後得到13%至15%的成績提升,也許他們會更願意繼續學習。

現在,研究人員正在測試更長時間使用tVNS進行訓練是否會影響受試者學習區分對英語母語者來說更難的兩個聲調。在目前的研究中,受試者在這方面沒有得到顯著提升。

幾十年來,刺激迷走神經一直被用於治療癲癇。直到最近幾年,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方法對從抑鬱症到炎症性疾病等一系列廣泛疾病的治療都有益處,儘管這些益處的確切機制仍不清楚。但這些發現中的大多數都是採用侵入性的刺激方式,包括在胸部植入脈衝發生器。相比之下,使用簡單的無創迷走神經刺激來顯著提升學習能力的方法有助於帶來更經濟更安全的臨床和商業應用。

研究人員猜測,tVNS通過廣泛增強大腦區域的神經遞質信號來暫時提升對聽覺刺激的注意力,從而提升了學習能力。

研究人員表示,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驗證這一機制。

Chandrasekaran說:「我們以一種完全無創且安全的方式證實了強大的學習效果,這有可能使該技術擴展到更廣泛的消費和醫療應用領域,比如中風後的康復。我們的下一步工作是弄清楚潛在的神經機制並建立最大化大腦可塑性的理想刺激參數。我們將tVNS視為能夠促進腦損傷後恢復的有力工具。」

該研究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神經可塑性項目資助。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39-020-0070-0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

相關焦點

  • 學外語「神器」:科學家開發無創「耳塞」,提升13%的聽說能力
    中國話,尤其是普通話對於母語為英語的人來說,學起來那是相當的有挑戰。因為我們中國語言博大精深,不僅存在同音不同字、不同義,而且還標配「聲調」,如:擼爐魯路。當然,對於成年人來說,現在才開始學習任何一門新的語言,都比較有難度。但還是有方法的。
  • 美國科學家挑戰學習普通話:一款耳塞設備讓語言學習效率提高13%
    眾所周知,學習一種語言的最佳時期是幼年,成年人學習新的語言會有更大挑戰,然而科學家發現,對周圍神經系統的電刺激可以克服成人語言可塑性的生理局限。匹茲堡大學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神經科學家進行的新研究表明,UCSF 開發了一款簡單的類似耳塞的設備,可以通過刺激通關鍵神經,從而顯著提高佩戴者學習新語言的能力。
  • 神奇「耳機」能刺激大腦神經,改善記憶力,外語學習能力提升13%
    通過對耳朵進行細微、難以察覺的大腦刺激,科學家發現,與沒有刺激的成年人相比,成年人識別外語聲調的能力有所提高。即使終止這種刺激,這種記憶效應也持續存在。為了測試語言學習,該團隊設計了一種小型外耳裝置,可通過無痛電脈衝無創地刺激參與者的經皮迷走神經(tVNS)。
  • 神奇「耳機」能刺激大腦神經,改善記憶力,外語學習能力提升13%
    大數據文摘出品來源:inverse編譯:zeroInfinity我們知道一句俗語叫做老狗難學新把戲。的確,多數成年人都會有這種感覺,學習新技能的能力遠不如兒童,而這在語言學習上體現的尤為明顯。先前的研究表明,幼兒學習一種新語言要比父母甚至年長的兄弟姐妹容易得多。不過最近,一項新的研究提供了減少這一進化障礙的解決方案。
  • 戴上這種神經刺激耳塞,學習第二語言 so easy
    近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威爾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外科學系助理教授 Matthew Leonard 博士和他的同事們開發出了一種類似耳塞的電極,能夠不知不覺地刺激通向大腦的關鍵神經,可以顯著提高佩戴者學習新語言語音的能力。此外,這種裝置在促進其他類型的學習方面也有廣泛的應用。
  • 把學外語當負擔的天才愛因斯坦學外語的能力不行麼
    1911年,32歲的愛因斯坦在一封寫給荷蘭的物理學家Willem Julius的信裡提到,自己對目前的工作和研究環境滿意,沒有學習外語的必要,而自己一直以來學語言很慢,學起來是自己很大的負擔。愛因斯坦本人多次表示自己的語言能力不強。
  • 黑猩猩也能學「外語」
    原標題:黑猩猩也能學「外語」   學外語看來不是人類獨有的本領,黑猩猩似乎也可以。歐洲一項新研究顯示,一組在荷蘭長大的黑猩猩在搬家到英國一家動物園後,學會了當地黑猩猩的「語言」。   黑猩猩找到食物時,會發出叫聲來通知同伴,而且食物不同,發出的叫聲也不同。
  • 無創基因檢測:孕媽媽的唐篩首選
    "奶牛公社"是媽媽們一同分享育兒路上點點滴滴的微信公共帳號,它用最簡單的方式將大道理融入小故事,給每個孩子帶來了質樸又神奇的世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但很少有人知道,帳號創建的背後,包含著一位孕媽媽在產下女兒前走過的驚心之路。
  • 外語難學?結合這4個大腦學習規律,提升外語學習和複習效率!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學過的東西慢慢會遺忘。因此,複習是學習的必要環節,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但是看似簡單的複習,要達到優化的複習效果,必須符合大腦學習的規律。對於大多數外語學習者,尤其是我國的外語學習者而言,由於日常生活中缺乏交流的機會,課後複習無疑變成了學好外語的重要一環。
  • 一款認真教你外語的App
    學習各門外語的過程中,除了真人課程,我還樂於嘗試各種線上工具,例如模仿母語習得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較早引入遊戲機制的「多鄰國」(duolingo)等等。最近,我又發現了一款相對小眾的App「鹿老師說外語」(「Lingodeer」的中文版,下文簡稱「鹿老師說」),在限時優惠的誘惑下,半信半疑開通了會員。
  • 這款IMEBOBO第八代鯊魚鰭專業降噪耳塞好用嗎?
    筆者最近入手的IMEBOBO第八代鯊魚鰭專業降噪耳塞通過了多項檢測認證,用起來就會很放心。第二點,要觀察耳塞的彈性,耳塞的回彈時間並不是越快越好,回彈時間越快,說明耳塞的密度越小,換言之這類型耳塞的降噪能力就越弱。但是回彈太慢的,使用起來也不舒適,應該挑選回彈時間在一分鐘左右的耳塞,而且彈性太大的,會覺得脹,彈性太小會造成空隙。
  • Bose第二代遮噪睡眠耳塞評測:上千卻不能聽歌的耳塞,值嗎?
    對於一個遮噪睡眠耳塞,我最關心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遮噪效果佩戴舒適性操控便捷性續航能力「遮噪」作為這一耳塞的主要賣點,和 3M 耳塞相比,效果能否比擬後者?那麼 Bose 這款遮噪睡眠耳塞,能遮蔽這些常見的睡眠噪音嗎?我在過去的幾晚進行了專項測試,將睡眠耳塞的音量調至 1/2,測試結果見下方表格。整體來說,Bose 睡眠耳塞的確有良好的遮噪作用,但無法取代 3M 耳塞。
  • 非侵入性神經刺激促進對外語聲音的學習
    匹茲堡大學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神經科學家進行的新研究表明,在UCSF開發的一種簡單的類似耳塞的設備可以無形地刺激通向大腦的關鍵神經,可以顯著提高佩戴者學習新語言的能力,該設備也可能具有廣泛的應用,以促進其他類型的學習。
  • 廣州日語課程聽說讀寫全面提升
    此課程是為了提升日語綜合能力,聽說讀寫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從零基礎直達日語中級水平;掌握4000-7000單詞,200條中級語法,能夠熟練使用日語進行交流,具備N2應試技巧,順利通過日語能力考試新二級、JTEST等其他考試;加深對日本文化的了解,適應出國旅遊、留學、工作的需要。
  • 查明建:外語教育的人文化與外語專業人才培養
    在整個20世紀,實際在學習外語,外語專業的學生一直感到非常驕傲的,外語專業也在整個人文學科當中是金字塔的頂端,外語系的學生瞧不起中文系的學生,中文系的學生瞧不起哲學系的學生。這些年來,我們英語教育普及化,尤其朱丹平先生還有新東方的外語教育機構,從小學開始學英語,甚至上海市幼兒園不僅幼兒園學英語,入學還要考察英語。所以學生進了大學以後就覺得我不要再學英語專業,我的英語已經很好了,我要學其他專業。
  • 人工智慧時代還要費勁學各種外語嗎?
    面對人工智慧時代是否還需學好外語的質疑聲,上外附中校長束定芳認為,人工智慧時代應重新思考的是,為什麼要進行外語教育。即使機器可以自動翻譯相關內容,但外語教育仍不可缺少。「當機器翻譯的能力越來越強大,外語教育的目的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種交流工具,還包括認知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外語教育應成為人的思維能力、認知能力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他看來,「雙語並行」的教學模式有助於拓展學生國際視野,提升思維能力。
  • 教學研究| 外語能力與音樂介質相關性的國際研究綜述
    Schon et al.(2004)、Magne et al.(2006)使用行為學和電生理相結合的實驗方法,證明了音樂訓練有助於增強個體對語言音高的感知能力。Moreno et al.(2009)對32位8歲兒童實施6個月的音樂訓練之後,發現音樂對被試兒童的語言具有正遷移作用,被試兒童的閱讀能力和辨音能力都得到顯著提升。
  • 靜電耳塞的涅槃——聊聊阿思翠鳳凰座
    身邊幾位聽過鳳凰座的玩家都認為,這款「勸退塞」需要很強大的驅動能力才能玩好,如果沒有一款像樣的磚頭播放器或者良好的臺式輸出端,最好還是放棄為妙,小編把玩過後,明確了這一點,而且後續小編的聽感儘量在很極致的條件下發揮它的極限水準,直接用臺式前端或者墨菊、M15、DX228這個推力級別的播放器來試聽。
  • 達瑞醫學檢驗無創dna,無創親子鑑定多少錢一次
    核心提示:達瑞醫學檢驗無創dna,無創親子鑑定多少錢一次,無創產前親子鑑定確實能夠為一些高齡產婦提供更好的服務哦,比較適合高齡產婦,而且做產前親子鑑定也是有一些前提條件的,如果您想做鑑定可以先了解一下的,以下 的介紹請參考。
  • 大牌也有便宜好貨 高性價比耳塞大搜羅
    另外,其在聲管方面採用橢圓型設計,搭配有三副耳罩,能提供緊貼的實際使用效果,舒適的同時還享受到高音質的聲效。  編輯點評:飛利浦 TX1BK在設計理念、造型外觀以及聲管方面有著獨到之處,同時其採用13.5毫米混合音頻驅動器,如今199元的報價,性價比非常高,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