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陘一地發現距今20億年前古生物遺蹟層,加以規劃將不可限量!
在地質調查過程中,發現露出地面較全的20億年前的古生物遺蹟層和疊層石礁體群,剖面出露較為完好。之前也有地質工作者發現過類似古生物遺蹟,但是沒有深入、全面的研究,而測魚鎮境內發現的疊層石礁體群,在全國來說,是中元古代時期最早的,其研究價值、觀賞價值、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極高。
-
陝西省延安發現大面積矽木化石群
新華網陝西頻道7月13日電(董新銀 陳鋼)陝北延安市寶塔區羅家坪最近發現一處佔地面積數畝的矽木化石群,這些化石對研究陝北地質地貌和古生物具有極大價值。 矽木化石屬古生物化石,是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前的森林深埋於地下,經過矽酸鹽長期浸泡而演變成矽木化石,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產,也是研究地理
-
龍宮果真有龍!安順市龍宮鎮發現古生物化石群
另發現多處古生物化石點據了解,為進一步發掘該古生物化石的科研價值,更好地保護這處古生物化石,112隊地質大隊成立了專業的地質調查小組,在收集前人的地質資料和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據112隊地質大隊調查人員林權富介紹,2020年8月19日至9月2日,112隊地質大隊還在當地進行了野外調查,在化石點周邊數平方公裡範圍內,對含龍古生物化石層位及各古生物化石點進行實地調查。共調查了64個野外地質點,取樣18件,其中發現1處凝似龍古生物化石點、2處疑似雙殼等古生物化石富集點。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上杭將開展古生物化石資源調查
新華網福州1月12日電(蔣巧玲 劉默涵 肖和勇)在福建省政府新聞辦1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杭縣委副書記、縣政府黨組書記羅劍說,下一步,上杭縣將在五個方面加強對恐龍足跡群化石的保護工作。 一是成立上杭縣恐龍足跡群保護工作機構
-
盤點中國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地質學家通過幾百年的努力,發現了大量遠古生物留下的蛛絲馬跡——化石,靠著人類豐富的想像力,還原出顯生宙以來5億多年生生不息的過往。那些大量不同物種化石堆積在一起的地方就被稱為古生物化石群。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發現了許多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
盤點中國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地質學家通過幾百年的努力,發現了大量遠古生物留下的蛛絲馬跡——化石,靠著人類豐富的想像力,還原出顯生宙以來5億多年生生不息的過往。那些大量不同物種化石堆積在一起的地方就被稱為古生物化石群。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發現了許多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
重慶萬州鹽井溝再現第四紀大型古生物化石群
新華社重慶6月13日專電(記者張琴)曾以發現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而聞名於世的重慶萬州區鹽井溝,近日發掘出第四紀大型古生物化石群。 據了解,重慶市萬州區鹽井溝以盛產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而聞名於世,是中國南方第四紀中更新世「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最為典型的代表。
-
河北井陘發現距今20億年前古生物遺蹟層及疊層石礁體群
在地質調查過程中,發現露出地面較全的20億年前的古生物遺蹟層和疊層石礁體群,剖面出露較為完好。之前也有地質工作者發現過類似古生物遺蹟,但是沒有深入、全面的研究,而測魚鎮境內發現的疊層石礁體群,在全國來說,是中元古代時期最早的,其研究價值、觀賞價值、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極高。
-
延安發現大面積矽木化石群 1.8億年前森林遺蹟
中新社西安七月二十四日電(鳳音)位於黃土高原的陝西延安市寶塔區羅家坪近日發現一處佔地面積數畝的矽木化石群有關專家稱,該化石是距今一億八千五百萬年前的侏羅紀松柏化石,對研究陝北地質地貌和古生物具有珍貴价值。
-
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這次在上杭縣發現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對福建省的恐龍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專家認為,該發現對於研究晚白堊世時期的古環境、古地理、古生態以及該時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和演化具有重要價值。
-
井陘最新發現
在地質調查過程中,發現露出地面較全的20億年前的古生物遺蹟層和疊層石礁體群,剖面出露較為完好。之前也有地質工作者發現過類似古生物遺蹟,但是沒有深入、全面的研究,而測魚鎮境內發現的疊層石礁體群,在全國來說,是中元古代時期最早的,其研究價值、觀賞價值、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極高。
-
南京古生物所發現地球上最早的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
《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論文,報導了距今15.6億年前的、個體長達30 釐米以上的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這是關於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研究領域中一項新的重大科學發現,將地球上大型多細胞生物的出現時間提前了將近10億年。 此次報導的大型多細胞化石群發現於河北遷西縣和寬城縣境內,地處燕山山脈南麓。
-
萬綠湖畔發現菊石化石群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煥陽 通訊員黃志青、溫志軍發現現場明顯的菊花圖形。現場還發現其他門類古生物化石。現場發現的菊石化石。記者昨日從河源市博物館獲得獨家消息:東源縣雙江鎮增坑保護站建設過程中發現化石。
-
福建上杭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
光明日報福州1月12日電(記者高建進)12日,從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經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實地考察認定,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近日發現的化石為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是福建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
-
我縣舉辦古生物化石資源的價值與保護利用專題講座
11月26日下午,我縣舉辦古生物化石資源的價值與保護利用專題講座。特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黨委書記、所長、研究員、中國古生物學會副理事長鄧濤做專題講座。報告會上,鄧濤以《澠池古生物化石資源的價值與保護利用》為主題,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通過詳實的資料、生動的事例,為大家作了一場精彩的專題報告。
-
依蘭發現大面積早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此次發現的僅有趾跡的鳥腳類恐龍足跡。 繼24日依蘭隕石坑被發現的消息公布後,25日,科研人員宣布在哈爾濱市又發現了一處史前遺蹟——早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具體地點還是在依蘭。 當天,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等中外科學家宣布,研究團隊在依蘭縣境內發現大量恐龍足跡化石。這是我省第一個大規模早白堊世恐龍足跡點。這些恐龍足跡數量多、保存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有重要價值,並對探索恐龍行為習性、生活環境等具有重要意義。
-
守好古生物化石這份財富
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軟體動物化石群——澄江動物化石群,被譽為揭示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奧秘的金鑰匙;世界上極為珍貴的身披羽毛恐龍化石,在遼西熱河生物群中被發現……美國科學家曾驚嘆:「除了中國,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有如此多的古生物化石群落。
-
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發現大面積14億年前藻類化石
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發現大面積14億年前藻類化石(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長城網(記者 吳新光 通訊員 王利明):日前,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發現了大面積「古生物藻類化石」層。相關專業人士表示,這是距今13.66至14.67億年中元古代長城系高於莊組的藻類化石,對研究當時古地理環境有著重要意義。這一藻類化石層出露於鹿泉區龍泉寺附近,岀露區長約60米、寬約5米,面積約300平方米,青灰色,結核狀,饅頭狀、橫紋環狀等結構形態較為清晰。
-
...足跡,大面積,生物群,行跡,化石,黑龍江,鴨嘴龍,陳秉麟,-中國...
原標題: 黑龍江首次發現大面積白堊紀恐龍足跡群 黑龍江首次發現大面積白堊紀恐龍足跡群這些恐龍足跡數量多,保存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有重要價值,並對進一步探索恐龍行為習性、生活環境以恢復該地區古環境及其地質時期氣候變化等具有重要意義。 此項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邱亮、醜春永、王董浩、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教授等學者共同參與。相關論文發表在國際地質學知名期刊《古地理學、古氣候學、古生態學》上。
-
託一位化石愛好者的福,黑龍江首次發現大面積白堊紀恐龍足跡群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2019年12月25日,中外科學家研究團隊宣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了大量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黑龍江省報導的第一個大規模早白堊世恐龍足跡點。這些恐龍足跡數量多、保存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