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重塑新冠大流行歷史的發現,外交部回應了

2020-11-18 中國青年網

研究稱新冠病毒去年夏天或已在意傳播,趙立堅:再次印證病毒溯源是複雜科學問題。

據義大利《晚郵報》15日報導,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該國2019年9月採集的居民血液樣本中已測出新冠病毒抗體,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在義大利的傳播時間遠早於今年2月,可能要追溯至2019年夏天。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7日表示,這一消息再次印證,病毒溯源是一個複雜的科學問題,應該由科學家在全球範圍開展國際科學研究合作。

趙立堅 資料圖

趙立堅在當天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已看到、聽到國際上不斷出現的新冠肺炎暴發時間、地點的報導。這再次印證病毒溯源是一個複雜的科學問題,應該由科學家在全球範圍開展國際科學研究合作,以促進對病毒來源和傳播途徑的了解,其目的是未來更好預防風險,保護各國人民安全健康。

製圖:旺仔

趙立堅稱,病毒溯源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可能涉及多國多地。中方希望各國都採取積極態度,加強同世衛組織的合作。中國也將加強同世衛組織的合作,積極參與,並與國際社會一道,為全球病毒溯源作出貢獻。

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這個發現,可能重塑新冠大流行歷史!
    研究發現,有111人(11.6%)在今年2月以前就出現了新冠病毒抗體。「這些無症狀患者的樣本不僅在血清測試中呈陽性,而且還具有能夠殺死病毒的抗體。」研究人員之一的喬瓦尼·阿普龍(Giovanni Apolone)表示,在這些檢測出抗體的樣本中,有四份樣本採集於去年10月第一周,表明這些人在9月就受到了感染。
  • 這個發現,可能重塑新冠大流行歷史
    路透社:研究顯示,義大利新冠病毒出現時間早於預期根據研究報告,在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間,有959名身體健康的志願者參與了一項肺癌篩查試驗項目,並留下了血液樣本。在疫情暴發後,研究人員對這些留存的血液樣本進行了檢測。研究發現,有111人(11.6%)在今年2月以前就出現了新冠病毒抗體。
  • 【最新】這個發現,可能重塑新冠大流行歷史
    研究發現,有111人(11.6%)在今年2月以前就出現了新冠病毒抗體。  「這些無症狀患者的樣本不僅在血清測試中呈陽性,而且還具有能夠殺死病毒的抗體。」研究人員之一的喬瓦尼·阿普龍(Giovanni Apolone)表示,在這些檢測出抗體的樣本中,有四份樣本採集於去年10月第一周,表明這些人在9月就受到了感染。
  • 「特別關注」這個發現,可能重塑新冠大流行歷史
    路透社:研究顯示,義大利新冠病毒出現時間早於預期根據研究報告,在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間,有959名身體健康的志願者參與了一項肺癌篩查試驗項目,並留下了血液樣本。在疫情暴發後,研究人員對這些留存的血液樣本進行了檢測。研究發現,有111人(11.6%)在今年2月以前就出現了新冠病毒抗體。
  • 北大國發院金光講席教授盧鋒:新冠大流行與疫情經濟學
    這次新冠大流行對各國公共衛生、經濟運行和社會生活帶來巨大衝擊,也為疫情經濟學提出多維度和多視角新課題,為深化疫情經濟學規律認知並拓展其學科體系內容帶來契機。疫情經濟學的緣起流行病防控在諸多方面凸顯衛生健康及醫療護理領域的經濟學特徵屬性,因而有關流行病防控的經濟學分析在上世紀60年代衛生經濟學產生之際就構成這個應用經濟學分支學科的內容。
  • 新冠傳播新發現引眾多關注,外交部:再次印證病毒溯源是一個複雜的科學問題
    「這一發現可能重塑(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歷史。」 路透社16日引述義大利米蘭國家癌症研究所(INT)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該國2019年9月採集的居民血液樣本中已測出新冠病毒抗體,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在義大利的傳播時間遠早於今年2月,可能要追溯至2019年夏天。
  • 西班牙專家:新冠大流行凸顯疫苗預防疾病重要性
    據埃菲社巴塞隆納10月25日報導,即將在10月28日參加由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開放大學組織的以疫苗為主題的一場遠程科學研討會的專家們指出,在新病毒和疾病不斷擴散的時代,疫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必要。加泰隆尼亞開放大學健康科學教授哈維爾·博什指出,新冠大流行凸顯了疫苗在預防許多疾病方面的重要性。
  • 義大利新冠病毒傳播或早於今年2月 這個發現可能重塑新冠大流行歷史
    義大利一項研究表明,2019年9月新冠病毒或已在義大利傳播,早於今年2月義大利報告首例確診感染病例。 據路透社本月15日報導,義大利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和錫耶納大學等機構開展研究得出上述結論。
  • ...醫學專家曾預測,新冠大流行將引發心理健康危機。美國疾病控制...
    疫情引發美國民眾心理健康危機;①據報導,醫學專家曾預測,新冠大流行將引發心理健康危機。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新報告顯示,這種預測是正確的:6月份25%的美國年輕人想過自殺。報導稱,6月底,奎爾特裡克斯公司對5412名成年人進行在線調查。
  • 這下美國該咋說,義大利最新研究報告出爐,將重塑疫情大流行歷史
    眾所周知,因為我國最先發現新冠病毒的致命危害性,以及最新開始對新冠疫情進行嚴格防控,再加之西方別有用心的輿論引導,導致外界存在一種「病毒起源於我國」的印象。但如今隨著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以及各國對新冠疫情的研究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早在我國出現新冠疫情感染病例之前,新冠病毒就已在全球多個國家出現傳播。
  • 受新冠大流行影響,美國2020年超額死亡將超40萬
    由於美國每一年的總死亡人數實際上非常相似,所以追蹤超額死亡可以為研究人員提供一個有用的衡量標準以評估像這種新冠大流行這樣的衛生事件對死亡率的實際影響。研究人員認為,其中一些額外死亡病例可能是不明原因的或是沒有登記的COVID-19病例。但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大多數死亡者很可能是因大流行間接造成的。
  • 未來中國在北極準備開展哪些新活動?外交部回應
    未來中國在北極準備開展哪些新活動?外交部回應 2018-01-26 11:03:4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歡
  • 「新冠去年夏天可能出現在義大利」傳開,英國小報反應無恥
    來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這一發現可能重塑(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歷史。」路透社:研究顯示,義大利新冠病毒出現時間早於預期 「可能重塑疫情大流行歷史」「忘記武漢吧!路透社稱,這一發現表明新冠病毒可能比人們想像的更早在中國以外傳播。報導稱,義大利米蘭國家癌症研究所在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期間,對959名身體健康的志願者進行一項肺癌篩查試驗,並留下了血液樣本。疫情暴發後,研究人員對這些留存的血液樣本進行了檢測。研究發現,有111人(11.6%)在今年2月以前就出現了新冠病毒抗體。
  • 新冠大流行期間 NASA科學家們在家中遠程操控著好奇號火星車
    據外媒Techspot報導,新冠大流行已迫使數億人「就地避難」和居家辦公。
  • 外交部回應
    在今天(9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再度借疫情抹黑中國,發言人趙立堅作出上述回應。有記者提問:美國國務卿蓬佩奧8日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新冠肺炎始於中國武漢,美方當時試圖到中國進行調查,但未能成功。隱藏數據、混淆視聽、懲罰說真話的人,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可接受的。
  • 歷史與新域:新型傳染病流行與控制的新敘述
    疫情不僅挑戰著中國的防疫意志力和能力,更檢視著中國參與全球衛生治理的能力,體現了傳染病流行與控制的張力關係。而對此的認知需要重塑,至少應囊括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  回顧傳染病歷史,人們所熟知的大部分傳染病都已被有效遏制,對此的解釋無外乎兩種。一種是生物醫學的貢獻,其標誌為十九世紀下半葉疫苗的出現。
  • 義大利研究所:新冠病毒去年9月就在意傳播,可能會重塑疫情大流行歷史
    研究發現,有111人(11.6%)在今年2月以前就出現了新冠病毒抗體。 「這些無症狀患者的樣本不僅在血清測試中呈陽性,而且還具有能夠殺死病毒的抗體。」研究人員之一的喬瓦尼·阿普龍(Giovanni Apolone)表示,在這些檢測出抗體的樣本中,有四份樣本採集於去年10月第一周,表明這些人在9月就受到了感染。
  • 外交部回應加入新冠疫苗計劃
    來源:外交部網站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答記者問。問:中方已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10月8日,中國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籤署協議,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
  • 2017中國外交部十大經典成語回應,很硬氣!
    2017年,外交部的表態也多次成為輿論熱點,這些回應不但有理有據,不卑不亢,更是巧妙地運用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既顯得文化底蘊十足,又使得措辭意味深長,讓人直呼「厲害了!我的大國外交」!「懸崖勒馬」3月8日,外交部長王毅在兩會記者會上談到「薩德」時表示,引進「薩德」顯然是一個錯誤的選擇,不僅有違為鄰之道,而且很可能使韓國陷入更不安全的境地。我們奉勸韓國國內某些勢力不要再一意孤行,否則結果只能是損人又害己。
  • 外交部回應
    12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外交部回應美國將限制中企在美上市:反對政治打壓 據央視新聞,在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據報導,美國眾議院本周可能會通過關於限制中國公司在美上市的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