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大流行期間美國心理健康應用需求激增
據外媒CNBC報導, 治療應用開發商正在急於迎接大量新客戶的湧入,但隨著隱私和療效問題的擔憂升溫,健康專家們對未來的監管路徑仍然存在分歧。 根據凱撒家庭基金會的一項調查,截至4月初,近一半的美國人表示,這種流行病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了負面影響。隨著人們在「居家令」的限制下暫停了面對面治療,人們開始向智慧型手機尋求幫助。
-
西班牙專家:新冠大流行凸顯疫苗預防疾病重要性
據埃菲社巴塞隆納10月25日報導,即將在10月28日參加由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開放大學組織的以疫苗為主題的一場遠程科學研討會的專家們指出,在新病毒和疾病不斷擴散的時代,疫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必要。加泰隆尼亞開放大學健康科學教授哈維爾·博什指出,新冠大流行凸顯了疫苗在預防許多疾病方面的重要性。
-
疫情中25%美國年輕人想過自殺 體內線粒體或可影響心理健康
新冠疫情給人類帶來的心理隱患不容忽視。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 8 月 14 日報導,醫學專家曾預測,新冠大流行將引發心理健康危機。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新報告顯示,這種預測是正確的:6 月份 25% 的美國年輕人想過自殺。另據韓國《朝鮮日報》8 月 15 日援引該國保健福祉部的消息稱,「新冠抑鬱」在該國廣泛存在。
-
北大國發院金光講席教授盧鋒:新冠大流行與疫情經濟學
這次新冠大流行對各國公共衛生、經濟運行和社會生活帶來巨大衝擊,也為疫情經濟學提出多維度和多視角新課題,為深化疫情經濟學規律認知並拓展其學科體系內容帶來契機。疫情經濟學的緣起流行病防控在諸多方面凸顯衛生健康及醫療護理領域的經濟學特徵屬性,因而有關流行病防控的經濟學分析在上世紀60年代衛生經濟學產生之際就構成這個應用經濟學分支學科的內容。
-
受新冠大流行影響,美國2020年超額死亡將超40萬
(JAMA)》上的一項新研究追蹤了美國全因死亡率,結果顯示,2020年的死亡人數比前一年的平均水平高出20%。由於美國每一年的總死亡人數實際上非常相似,所以追蹤超額死亡可以為研究人員提供一個有用的衡量標準以評估像這種新冠大流行這樣的衛生事件對死亡率的實際影響。
-
研究發現心理健康影響恐超大流行邊界
專家警告說,高居不下的失業率,媒體資訊超負荷和社會疏遠的孤立效應可能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增加。大流行將美國的失業率推高至14.7%,為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的最高水平。失業和貧困是抑鬱症,尤其是自殺的巨大危險因素。索默指出,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2010年的希臘債務危機和1997-98年的經濟危機期間,美國和歐洲的自殺率都有所上升。
-
研究:20%新冠患者被診患精神疾病
感染新冠和精神健康有多大聯繫?一項新研究發現,曾感染新冠的患者患精神疾病的風險可能更大。據路透社報導,美國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20%的曾感染新冠的患者在90天內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新冠患者更易出現精神疾病這項研究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The Lancet Psychiatry)上。
-
新冠大流行主導2020科學進程
但新冠病毒大流行也將科學研究的發展推向了非同尋常的程度,同時影響了一整年的科學研究工作——從疫苗和治療到校園關閉和虛擬會議。科學家們還競相尋找治療方法,並開發能控制大流行的疫苗。研究人員還了解到,人們可以在出現症狀之前傳播疾病。根據11月最新發布的一項分析,如果沒有控制措施,則幾乎所有新冠病毒傳播的一半都始於無症狀感染者。
-
外媒:新冠大流行主導2020科學進程
幾乎在發現新冠病毒的同時,世界各地的一些研究團隊就開始研究其生物學特性,而其他研究團隊則進行了診斷測試或研究了控制其傳播的公共衛生措施。科學家們也很快找到了治療方法,並研發出可以控制大流行的疫苗。努力控制疫情從病毒大流行的早期開始,流行病學家迅速開發了模型以預測該病毒的傳播,並提出了可以幫助控制疫情的公共衛生措施。在尚無疫苗或治療藥物的情況下,世界各地政府官員都依賴於所謂的非藥物幹預措施,例如關閉公共場所等。但是,封閉隔離措施的經濟影響是迅速而嚴重的,導致許多國家在病毒傳播受到控制之前就重新開放了公共場所。
-
專家預測人類十危機
專家預測人類十危機 火山爆發、人工智慧、恐怖活動……地球未來70年面臨的最大危機將是什麼
-
歷史與新域:新型傳染病流行與控制的新敘述
藉此推論,人類所處的疾病流行時期可能發生倒退。 然而,上述四種解釋框架有其局限,至少未能觸及新型傳染病彰顯的歷史積澱與時代格局這兩個根本面向,亟待重塑敘述範式。簡而言之,人類社會曾經歷怎樣的傳染病流行與控制歷史?當下的防疫現實又彰顯了怎樣的格局?在這一脈絡下,新型傳染病的「新」何異於以往?對其防疫行動彰顯怎樣的邏輯?
-
看美國信息專家如何繪製「全球健康地圖」
由美國著名信息創新專家John Brownstein創立的計算流行病學(Computational Epidemiology),就基於網際網路大數據,結合計算機模型,分析疾病擴散規律,能提前發出警報,為對抗疫情做好充分準備。
-
研究:新冠病毒對人的精神健康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據外媒報導,新冠大流行的一個更有趣的方面是,跟大多數其他疾病不同,這種病毒對那些甚至沒有攜帶新冠病毒的人產生了有害影響。新冠病毒正在影響著年輕人的心理健康這一事實並不令人驚訝。除了不斷上升的失業率,過去幾個月,數百萬年輕人發現自己不得不跟朋友隔絕、無法參加在疫情開始席捲全國之前喜歡的業餘愛好和社交聚會。早在今年6月就有報告表明,大流行跟心理健康問題增加之間存在聯繫。
-
研究:新冠病毒對人的精神健康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據外媒報導,新冠大流行的一個更有趣的方面是,跟大多數其他疾病不同,這種病毒對那些甚至沒有攜帶新冠病毒的人產生了有害影響。新冠病毒正在影響著年輕人的心理健康這一事實並不令人驚訝。除了不斷上升的失業率,過去幾個月,數百萬年輕人發現自己不得不跟朋友隔絕、無法參加在疫情開始席捲全國之前喜歡的業餘愛好和社交聚會。早在今年6月就有報告表明,大流行跟心理健康問題增加之間存在聯繫。
-
誘發心理疾病十大因子
最近的一次調查表明,精神疾病已超過心血管病,躍居我國疾病患者的首位,約佔20% 據專家預測,二十一世紀初,我國精神病所佔比例將增加到25% 隨著現代化在我國的急速推進,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人產生心理問題和疾病的人群也急劇增加。 最近的一次調查表明,精神疾病已超過心血管病,躍居我國疾病患者的首位,約佔20%。
-
精準醫學:徹底改變大腦和心理健康
All rights reserved準醫學的進步給癌症患者帶來了福音,但是針對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等神經系統疾病的相關診療方法卻剛剛起步。神經免疫學家Maria-Teresa Ferretti向我們解釋,投資精準醫學對改善人們的大腦健康至關重要。
-
新冠大流行如何影響人類命運?著名學者聯名提出十大演化視角
從生理學角度看,新冠病毒通過劫持細胞,創建自己的副本的方式影響人體,從而提高自己的演化成功率。但我們如果把角度從生理轉到行為,就很難搞清楚:新冠病毒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才劫持了宿主的神經機制,還是可能只是感染宿主,引發免疫反應,順便影響了其行為和心理?在本節中,我們採用純演化論的方法,把病毒的適應度利益放在中心地位,來推導新冠病毒對人體生理和行為影響的假說。
-
「我們將與新冠肺炎至少相伴十年」 隱秘的角落:後疫情時代的心理...
,世界衛生組織評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可能在一兩年之內減輕、緩解,甚至很好地控制。 數據顯示,越發達的國家,發展進步越快的國家,精神心理疾病的負擔就增加得越快。雖然將這個數據作為我國經濟發展迅猛的一個信號有些奇怪,但「Data never lie,」我們對健康的定義早已不單指身體健康,還有心理健康。 心理疾病像一個隱秘的角落,最初它看不見摸不著,但不能因為隱蔽,就忽視否認它的存在。
-
新冠疫情最新消息!美國CDC研究報告:新冠去年12月中就在美國出現...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11月30日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2019年12月中旬美國就已有人感染了新冠肺炎(COVID-19),比中國正式確定新冠病毒(SARS-CoV-2)早了幾周,比公共衛生部門發現美國首例病例早了大約一個月。
-
美國專家認為兒童使用COVID-19抗體藥物可能存在隱患
據路透社報導,到目前為止,美國專家小組認為,不應將針對COVID-19的抗體療法用於治療兒童或青少年中新的冠狀病毒的感染,包括「 ...具有高度住院風險或嚴重疾病風險的人」。來自北美的29家醫院,他們對現有證據進行了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