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與新冠肺炎至少相伴十年」 隱秘的角落:後疫情時代的心理...

2020-12-05 騰訊網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

中國科學院 陸林院士

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稱得上二十一世紀以來波及面最廣的人類疾病大流行,世界衛生組織評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可能在一兩年之內減輕、緩解,甚至很好地控制。但是疫情後,對全人類精神心理健康的影響,可能要持續10至20年。

災難以後人們容易產生各類精神心理問題,汶川地震、SARS一年之後,仍有很多人罹患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等精神心理疾病,甚至出現自殺,此次疫情後這種現象也極有可能存在。疫情帶來的心理創傷和陰影也許會以我們難以察覺的方式,悄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很多人是從美劇裡知道「創傷後應激障礙」這個詞的,好像外國人動不動就有心理疾病,要去做心理諮詢,夫妻關係不好要諮詢,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要諮詢……儒家文化中含蓄內斂的國人,一方面願意拿「我都抑鬱了」開玩笑,一方面卻對真正的精神疾病或心理問題迴避甚至充滿恐懼。

目前,包括物質依賴在內的精神疾病負擔(健康壽命損失年)佔全球疾病負擔首位。這個數據可能會讓人有些意外,雖然疾病譜從傳染病轉為慢性病,但精神心理疾病並沒有得到其應有的重視,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正視精神心理疾病,它都已經悄然佔據了疾病負擔的前列,給我們的經濟和社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數據顯示,越發達的國家,發展進步越快的國家,精神心理疾病的負擔就增加得越快。雖然將這個數據作為我國經濟發展迅猛的一個信號有些奇怪,但「Data never lie,」我們對健康的定義早已不單指身體健康,還有心理健康。

心理疾病像一個隱秘的角落,最初它看不見摸不著,但不能因為隱蔽,就忽視否認它的存在。

硝煙之外的另一場救治

今年9月,中國科學院院士陸林再一次來到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的硝煙散去,他還有另一場仗要打。最初馳援武漢的四萬多名醫務人員中,有四百多位精神科醫生,他們要負責患者和一線醫生的心理健康。今年5月上旬,陸林院士就曾帶隊奔赴武漢,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復和心理疏導情況,開展了為期一個多月的調研和救治工作,至今他團隊中仍有人駐紮在武漢,幫助當地社區和定點醫院開展患者康復和心理疏導工作。

疫情之下,社會精神心理服務需求激增。一名馳援武漢的醫生在自己的抗疫日記裡寫道,一個被確診的患者儘管只有輕微症狀,仍然每天哭泣,覺得自己「完了」,精神壓力也導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隨隊的心理醫生幹預後,才有所好轉。

陸林院士在調查中發現,除患者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之外,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也是精神心理服務需要重點關注的群體。疫情暴發初期,醫療資源匱乏,工作強度大,在體力透支的同時,醫務人員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來完成每天的工作。

除此之外,疫情期間參與一線工作的社會各界人士、隔離人員等,都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陸林院士提到,有些治癒後的患者仍無法回歸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不願出院,一出院就感到心慌,這可能就主要與心理因素相關。舉一個例子,有一位老大爺的親人因感染新冠肺炎相繼去世,家裡的小孩也被帶到了外地,當志願者陪他到殯儀館把親人的骨灰盒領回來的時候,老大爺整個人都處在崩潰狀態,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加以幹預,極可能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極端事件。

不僅在疫情期間心理問題突出,在疫情之後的3個月至1年,甚至兩年後,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發生風險仍然存在。這場隱秘之仗沒有硝煙,但需要更加艱苦、長期的奮戰。

冰山一角下的現實困境

近年來我國精神心理問題日益凸顯,新冠肺炎疫情讓其露出冰山一角。二月正是疫情最為緊張的時候,我國開展了一項線上調查,有5萬餘名居民參與了該調查,結果顯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眾的精神心理問題突出,超過1/3的人出現了急性應激狀態(24.4%)、失眠(29.2%)、焦慮(31.6%)、抑鬱(27.9%)等精神心理問題。

國家和政府部門對精神心理健康十分重視,多次強調要保障人民的心理健康。目前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是怎樣加強精神心理衛生體系建設,消除冰山下更大的精神心理危機。

我國精神衛生機構的數量每年不斷增加,但分布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在東部發達地區,中西部地區精神衛生資源嚴重缺乏,很多精神疾病患者無法就近就醫,甚至找不到專業的醫生,不得不外地求醫,不僅增加了疾病負擔,也因此延誤了治療。

另一個突出問題是精神衛生專業人員的短缺,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每十萬人僅擁有8.9名精神衛生專業人員,顯著低於高收入水平每十萬人口的64名精神衛生專業人員。

陸林院士還認為,未來心理衛生服務的模式將非常廣泛,心理熱線和網絡諮詢有助於拓寬心理疏導服務途徑,彌補線下心理服務「時間+空間」的不足,但目前醫保尚不能覆蓋網絡治療,也缺乏統一的管理規範。

對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汙名化和偏見也是目前面臨的一大挑戰。由於缺乏關愛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和諧社會氛圍,使得患者諱疾忌醫,不願意尋求專業幫助。實際上,我國精神心理疾病的劃分種類很多,陸林院士認為,人們常常把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和一般的精神心理問題混淆,即便是有焦慮等問題,也不願意就醫,害怕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籤。

曾經有一些公眾人物,主動告訴大眾自己曾患有抑鬱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對抑鬱的認知,但很多網友對其一些言論依然簡單歸為「這就是一個精神病」。而在專家的眼中,抑鬱、焦慮等與重性精神疾病差別很大,很多抑鬱焦慮患者治好後終身不復發,甚至完全恢復到正常狀態。

後疫情時代的精神衛生體系建設

陸林院士也一直在呼籲,希望疫情過後,國家能夠著手建立像疾控中心一樣的國家級心理危機幹預中心,不僅有助於降低重大災難事件造成的心理損害,更重要的是消除心理問題導致的各種危害社會穩定的事件,使更多群眾得到心理關懷和幫扶。

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和疾病譜的改變也讓心理問題凸顯。陸林院士認為,很多軀體疾病都合併心理健康問題,如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發生精神心理問題的風險更高但也更容易被忽視,精神衛生未來應該與大醫學融合,許多難治性反覆發作的軀體疾病,結合精神心理評估與治療會收穫更好的療效。

疫情可能會很快過去,疫情之後的心理問題將以另一種形式長期伴隨我們。新冠肺炎之下,疫情之後,隱藏在醫療、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逐漸披露出來,也給醫療一個重新認知和「洗牌」的契機。

反思是為了做到更好,希望十年以後,我們對精神心理健康的認識已有長足進展,意識提高,醫生充足,健康的觀念也已轉變為「體格、精神與社會之完全適應狀態」。

編輯:曹粟滿

審核:賈薇薇

【注】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及微信朋友圈

尊敬的圖片作者,您好,醫師報已為您準備好稿費,

目前1130000+醫生已關注加入我們

相關焦點

  • 「追捕」愛滋病毒, 五十年探尋「隱秘的角落」
    「追捕」愛滋病毒, 五十年探尋「隱秘的角落」  [ 柏林病人、倫敦病人、聖保羅病人、精英控制者……他們的存在都證明愛滋病毒並非不可戰勝。而讓愛滋病毒真正死去的,可以是有效的治療手段,可以是先進的生物技術,也可以是特效的藥物,但最終戰勝傳染病的法寶,一定是疾病預防與控制策略。]
  • 《隱秘的角落》:黑暗故事的陽光與希望
    原創 中國婦女報 中國婦女報《隱秘的角落》的確很出色,短小而精悍、克制而內斂,且運鏡流暢、邏輯縝密、寓意深刻。不以抽絲剝繭式的推理過程為重心,而是著重剖析人物的心理變化,追溯一樁樁悲劇事件背後的根源。其中,有對社會環境的洞察、對現實問題的映射,以及對複雜人性的挖掘。
  • 《隱秘的角落》:「壞小孩」都從哪來的?
    《隱秘的角落》整個故事,一方面講述著發生在暑假中的一起謀殺案引起的蝴蝶效應,另一方面也在整個過程中展現著或說是在嘗試挖掘這些「壞小孩」都是從何而來的?也正因此,使得《隱秘的角落》沒有僅僅成為一個探案推理故事,而是圍繞著兇案展現了牽涉其中的各個家庭中成人們之間的勾心鬥角、痛苦和無奈以及各種幸與不幸,以及在這些環境中成長的小孩們所受到的影響。
  • 《隱秘的角落》帶火原著 懸疑作者不只有紫金陳
    《隱秘的角落》與原著作者紫金陳1905電影網訊 「追完了隱秘的角落,很好,我很滿意。」 《隱秘的角落》原著《壞小孩》的作者紫金陳在微博上這樣寫道,對作品的影視化改編給予了很高評價。《隱秘的角落》原著小說《隱秘的角落》大爆也讓《壞小孩》一度脫銷,出版社需要連夜加印。頗有幽默感的紫金陳不忘趁機「安利」起自己的其他作品。
  • 你以為真會有「隱秘的角落」嗎?
    你以為真會有「隱秘的角落」嗎?讓大家的神情都難以捉摸可總有人會讓大家眼前一亮——裙角飛揚,光鮮亮麗的她們會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是這個酷熱的夏天令人陶醉的歌——與此同時卻有一隻只罪惡的手躲在自認為很隱秘的角落
  • 風電場仿真,如何探明那些「隱秘的角落」?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期,國產神劇《隱秘的角落》刷爆了網絡,也讓「一起爬山嗎?」「您看,我還有機會嗎?」成為今夏全網流行語。作為風資源工程師的小編,爬過了數不清的荒山野嶺,在進行風資源評估時也經常遇到許多讓人頭疼的「隱秘的角落」,而在使用傳統風資源仿真軟體後,評估結果與風電場實際運行結果的巨大差距更是讓人感到絕望。作為平價時代下保障風電項目穩定收益的關鍵第一步,風資源的精確評估關乎項目的成敗。
  • 「追捕」愛滋病毒, 五十年探尋「隱秘的角落」_新聞中心_中國網
    韓孟傑習慣以數據說話:儘管2019年我國報告的因吸毒傳播愛滋病的人數不到2000例,處於較低水平,但性傳播卻讓愛滋病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愛滋病毒更加「隱秘」地傳播著。這僅是其一。愛滋病毒有太多「隱秘的角落」。它扣動了免疫系統全線崩塌的「扳機」,人類卻無能為力紫紅色的肉瘤,看上去像熟透的櫻桃。
  • 復旦通識·學人疫思|許燕:後災難時代的社會心理應對
    因此,當一個災難過去後並非風平浪止,其滯後效應讓我們更要關注「後災難時代」。5. 在災難啟動機制上,體現出社會性要素原生災難引發後續災難有兩種形態:一種是次生災害(secondary disaster),災害性質屬於非人為的自然災難;例如,日本地震所引發的核洩漏;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大規模的消毒,也讓人們進而擔心對未來生活環境的極度汙染。
  • 愛奇藝《隱秘的角落》獲新華社點讚:劇情分析討論成文化現象,視頻...
    這些來自網劇《隱秘的角落》的臺詞,當下仍是最火的網絡流行語。精品短劇、內容為王、開創「中劇」概念、創造新的網紅打卡景點……在全劇落幕之後,圍繞《隱秘的角落》的討論還在繼續。受訪的專家和業界人士認為,從此前的「長劇為王」到今年短劇市場的異彩紛呈,國產電視劇市場正在觀眾、投資方和製作者的合力中釋放變革活力,為眼下飽受疫情衝擊的影視市場開啟了「走出角落、爬上高山」的新天地。
  • 隱秘的角落王立怎麼死的 隱秘的角落全集在線觀看劇情解析結果震驚
    最近大家看完《隱秘的角落》後,不少網友開始二刷,小編當時看的時候,就很好奇。《隱秘的角落》王立怎麼就被張東升殺了呢?兩人有什麼恩怨?王瑤弟弟王立為什麼綁架朱朝陽?王立的死,其實都源於朱朝陽的一句「張老師」。
  • 王文:後疫情時代 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此情境下,全球疫情衝擊將持續數年,國際秩序受到顛覆性衝擊,重組需要更長時間,新一輪全球治理、國際秩序重組的力度將堪比二戰後的國際秩序重組。第三層,文明興衰級,給世界帶來高烈度層級的衝擊。在此情境下,全球疫情衝擊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影響程度達到事關人類文明興衰的級別,且疫後不存在「恢復」問題,而只存在如何建立新世界、新文明的問題。無論哪個層級,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 解析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主題隱喻與敘事技巧
    原標題:《隱秘的角落》的主題隱喻與敘事技巧最近熱播的懸疑網劇《隱秘的角落》,既無流量明星,更無高調宣傳,卻憑藉精良的內容逆勢而順、以隱而顯,備受好評。從紫金陳的原創小說《壞小孩》,到改編劇《隱秘的角落》,故事主線都可以表述為「三個小孩在一個暑假目睹了一起殺人案」。
  • Cirium:新冠肺炎疫情對飛機市場價值和租賃費率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究竟對目前的飛機市場價值和租賃費率有何影響?Cirium行業公認的ISTAT評估師專家團隊每天都在處理這些棘手的問題,努力通過一流的數據和分析提供卓越的估值及專長,幫助客戶找到業務復甦的路徑。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影響當前飛機的市場價值?一言以蔽之——影響極大!
  • 暴露出「隱秘的角落」之過敏原篩查
    暴露出「隱秘的角落」之過敏原篩查 2020-07-21 0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隱秘的角落》深度解析:今天我們來聊點不一樣的
    隨著《隱秘的角落》大結局,豆瓣評分也從一開始的9.2回落至9.0,很多人覺得它爛尾了,評分虛高。在我看來,它不僅沒有爛尾,反而優秀得過分。不服?你往下看。*:本文為拉片式解析,強劇透,介意勿入穩作為迷霧劇場推出的的第二部劇集,《隱秘的角落》延續了迷霧系列足夠硬氣的配置。
  • 冬日動物致傷——隱秘的角落
    一句「一起爬山嗎?」
  • ...王勇: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一)疫情全球爆發與衝擊的基本原因3月19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紐約總部舉行視頻記者會表示,我們現在面臨的是聯合國75年歷史中前所未有的危機。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人類的苦難,影響了全球經濟,摧毀著人們的生活。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發生。
  • 《隱秘的角落》這些細思極恐的小細節,你get到了嗎?
    《隱秘的角落》自開播以來,豆瓣上這部劇幾天內就竄到9.0分,甚至一度高達9.2,最近變為8.9分。這個評分對於豆瓣用戶來說表達出了對這部劇最大的認可。於是我一口氣追完了12集,彈幕最多的是:能不能整點陽間的音樂。問背景音樂太刺激了怎麼辦?劇情緊湊、懸疑疊加,每一個小細節都細思極恐,感覺不看彈幕劃的重點,總覺得少了些刺激。
  • 《隱秘的角落》你不知道的細節暗示!
    最近《隱秘的角落》這部劇火爆全網,絕對的熱搜第一名,熬夜也要刷完。但這裡面有很多我們沒有注意到的細節,下面讓我一一為大家敘述。1.開頭張東升將嶽父母推下山後,鏡頭給了趴在巖壁上的蜥蜴一個特寫。《隱秘的角落》每集長短不一,這是因為編劇採用了打點做每集的結尾,嚴格遵循劇情打點,保證每集劇情的完整性。《隱秘的角落》中你不知道的細節暗示《隱秘的角落》你不知道的細節暗示!4.朱朝陽不坐在副駕駛的位置是因為前面放有父親再婚家庭的全家福,他不願坐在前面;妹妹朱晶晶死後,他又非常自然地坐在了副駕駛位置。5.「您看我還有機會嗎?」
  •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 美國鄉村「很難受」……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惡化,在各大城市接連遭到重創之後,美國鄉村也未能倖免,疫情似乎已蔓延至美國的各個角落。丹尼爾感染新冠肺炎,目前依靠呼吸機維持生命。塔米:很難受,透過玻璃看著(我的丈夫),這是一輩子都不想做的事情,只能透過玻璃看著,很難受。我覺得也許下一秒,他可能就醒過來了。當地醫療機構和衛生官員表示,許多醫院嚴重缺乏病床和醫療設備,也缺乏醫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