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是一部2003年出品的美國奇幻片,故事改編自丹尼爾·華勒斯(Daniel Wallace)於1998年出版的《大魚老爸》(Big Fish)改編而成。由蒂姆·伯頓執導,由伊萬·麥克格雷格、阿爾伯特·芬尼和傑西卡·蘭格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3年12月10日在美國紐約率先放映。
電影以孩子的口吻來敘述其爸爸傳奇的一生。愛德華·布魯姆是個喜歡吹牛的老頭,總喜歡炫耀年輕時旅行推銷的經歷,兒子並不相信,覺得父親很虛榮浮誇,父子關係漸漸疏離。直到父親不久於人世,兒子決定回去見父親最後一面,他終於領悟到父親充滿激情和想像的一生。
《大魚》電影劇情簡介
威爾(比利·克魯德普飾)記得,從小時候起,父親愛德華(亞伯特·尼飾)就喜歡滔滔不絕的講述自己早年當阿拉巴馬旅行推銷員時經歷的眾多離奇的故事,它們是如此的光怪陸離,就連小威爾也時常懷疑它們的真實性。
他覺得自己根本就不了解父親,也無法接受他的奇說,這讓父子間的關係逐漸疏遠。後來威爾和一名叫約瑟芬的法國女子結了婚,終於離開了自己的家和整天喋喋不休的父親。 整整三年威爾一直沒和家裡聯繫。這天母親桑德拉(傑西卡·蘭格飾)突然打來電話,她告訴威爾,他的父親得了癌症,很快將不久人世,請他回家見父親最後一面。威爾和妻子重返故裡,威爾再次聽到了父親的那些他年輕時候的傳奇故事。
根據愛德華的敘述,自己年輕時(伊萬·麥克格雷格飾)是一位意氣風發,野心勃勃的人,他一直想離開自己居住的小村莊,去體驗一下外面大城市的生活。在旅行途中,他曾遇到過一個老巫婆,一個巨人,一個叫做「幽靈城」的地方,一個晚上會變成狼人的馬戲團老闆,還包括一名有著兩個不同性格但只有一個身體的中國歌手和一條誰也抓不住的「大魚」。在這些傳奇之餘,愛德華也道出了自己和妻子桑德拉的愛情故事——他如何遇到她,如何被她的美麗打動並向她求婚。
雖然從這些講述中威爾發現其中包含了很多的修飾,但卻比自己從前認為的要真實得多,它們只是父親要保留過去的激情和誠實的一種方式而已。在愛德華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終於獲得了兒子的尊重和理解,威爾最後為父親講述了一個將會是很真實的故事:愛德華將會在深愛著他的親人的環繞中安詳地逝去。
《大魚》影評
《大魚》——它讓我知道,「父親」這個詞的含義
不知道在各位看官心裡是怎麼看待父親這一名稱?
可能有些看官已經成為人父,
可能有些看官即將成為人父,
可能有些看官正在學**怎麼成為好的父親,
Nomatterwhat!
各位看官都會成為在自己孩紙心中最棒的英雄,
今天和各位看官聊聊《大魚》這部神作!
電影《大魚》雖然這個名字過於樸實無華,不利於院線的銷售,但是我相信任何一個認真看完這片子,並且為其深深打動的人應該會同意我的說法:只有《大魚》這兩個字的片名完全貼切地表達了電影的內容,那種夢幻般的色彩。
《大魚》不是拍給所有的人看的,它給所有那些想試圖了解自己父親的人,獻給在現實世界中迷失、畏首畏尾、丟失了童年時代歡愉夢想的人。
故事改編自丹尼爾·華勒斯,由蒂姆·伯頓執導,
電影是以孩子的口吻來敘述其爸爸傳奇的一生,充滿了魔幻、隱喻和夢幻。
故事的開始,父親愛德華年輕時,很愛給年幼的兒子講自己的傳奇經歷,他自稱在阿拉巴馬旅行推銷員時,經歷過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他的兒子威爾長大後並不相信,覺得是父親在虛榮和浮誇,父子關係漸漸疏離。
他終於忍無可忍,在他的婚禮晚上,他們用爭吵作為婚禮宴會的結束語。自此,父子之間停止了溝通,再沒有交談。
鏡頭回到愛德華小時候,在家的附近有一個沼澤,裡面住著一個巫婆,愛德華約小夥伴們去探尋女巫的秘密。結果發現它的一個眼睛可以看到人的死亡。
愛德華發現自己的身體在猛長,這時愛德華發現他自己已經長大。他要離開這個小鎮,要出去冒險,因此他結識了巨人一起去冒險。
這和年輕的我們很像,就在某一天發現自己長大了,要到更遠方去冒險,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天地。
在冒險的旅途中,和巨人走散,愛德華獨自一人來到幽靈鎮。
幽靈鎮一個美妙的人間天堂,如同世外桃園一般,短暫的停留之後,他發現他的未來不在這裡。
他毅然的離開美妙如童話般的幽靈鎮去追求生命的未知。在期間他被好多人使用各種手段挽留。
這難道不像我們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當我們覺得這份工作不適合的時候。家人的勸說,朋友的勸說,老闆的挽留,我們有多少人還是會決定自己的初衷呢,不顧一切的奔跑?
他和巨人來到了一個馬戲團愛德華碰到了他未來的妻子桑德,巨人留在馬戲團裡快樂的生活著。為了找到她愛德華免費給馬戲團幹了三年的苦力活。
經歷千辛萬苦,終於找到她的聯繫方式也僅僅是個聯繫方式。
愛德華知道桑德拉喜歡黃水仙,鋪了滿地的黃水仙,把宿舍門前變成一片花海,她卻告訴愛德華,她已經有男朋友,男朋友是愛德華小時候的朋友,經歷被打被侮辱的愛德華終於抱得美人歸。
在那一刻,愛德華做了他一生最重要的決定,不管做什麼,都要愛著她。
在想如果是我們,遇到自認為將會相伴終生的桑德拉,會義無反顧,受盡折磨和屈辱也要娶她嗎?大多數初戀無疾而終,是因為愛的對方不夠。
還有很多很多故事沒說過,在韓戰遇上連體的美女,重建幽靈鎮,等等。
我們再回到年邁的愛德華,此時的他已經病入膏肓,在父親生命的尾聲,兒子重回父親身邊,試圖用行動探求父親真實的一生,隨著對真相的逐漸了解,發現父親所說的話都是真的,此刻的他就像是失去玩具的小孩,哭的泣不成聲。
臨終最後一刻,兒子用最深情的愛完成了父親的遺願,幫父親講完人生故事的結尾場景:在他一生中遇到的所有親人和朋友的祝福與見證下,愛德華被兒子抱到湖**,演身為故事中多次提到的那條永遠不會被抓到的大魚,自由地遊向遠方。
以故事開場,也以故事結尾,父子倆的和解,是那麼自然,在故事中,他們心意相通,終於讀懂了彼此。
在葬禮上,一個個父親故事中的原型人物陸續出現在兒子的視野中,「巨人」沒有故事中的那麼高大,「雙胞胎姐妹」也不是連體的……大家齊聚一堂,沒有哀傷,都在津津有味講述他們曾經和父親在一起的美妙時刻。
此時,兒子開心地笑了,他明白了父親偉大的一生,體悟到了「誇張」背後的大愛,父親的一生是不朽的一生。
記得兒子最後說:
你可曾聽過一個笑話,因為聽過太多次而忘記了它為何好笑?
但是,當你再聽一次的時候,突然之間,它又變成全新的。
於是,你想起來你最初為什麼喜歡上它。
我想,那是父親最後的笑話。父親因為講了那個故事太多次,以至於他也成為了故事。
就這樣,在他身後,故事依然流傳,他也就成為了不朽的傳奇。
影片的最後,在夢幻般藍色薄霧籠罩著河流上,一條大魚突然躍出水面,充滿生機,無限自由。而無盡的河水沉默著繼續向前無盡流淌,似幻似真。
愛德華用前半生體驗生命的意義,用後半生樂此不疲講述傳奇的人生故事,為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激勵和快樂。
當我們在孩童時代,父親是無所不能的神。他有強勁有力的臂膀能把我們高高拋起,他有扎人的鬍子擁抱的時候會帶來刺痛,他可以解答你所有的問題他無所不知...後來我們逐漸長大,發現他們並非萬能,在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他們有和我們一樣多的麻煩和困惑,他們一點點從我們生命中隱退,因為他們不在那麼重要,因為我們慢慢能用自己的肩膀扛起天空。
其實不然,他們一直都在引領我們前進的方式,只是指引的方式不同。多年以後,我們終於認識到,他們那樣做只是出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