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大「失」,無法控制,可能是得了面神經炎

2021-01-20 澎湃新聞
表情大「失」,無法控制,可能是得了面神經炎

2021-01-08 2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科普工作委員會 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科普

當你發現出現以上情況時,可以考慮是面神經炎。那什麼是面神經炎呢?一起跟著我們來看看吧!

01

定義

面神經炎又稱特發性面神經麻痺或貝爾麻痺,是因莖突孔內面神經非特異性炎症引起的周圍性面癱,病因尚未完全明確,通常認為可能是營養面神經的血管因受風寒而發生痙攣,也可因病毒感染導致病神經受壓、水腫、血循環障礙。

02

臨床表現

額紋消失,眼瞼下垂、流淚,面肌癱瘓,嘴角向健側歪斜,在微笑或露齒動作時,嘴角下垂及面部歪斜更為明顯。

03

治療

1.藥物治療:激素治療、神經營養藥物。

2.物理因子治療:超短波無熱量治療,低中頻脈衝電刺激。

3.保護角膜:戴眼罩、用金黴素眼膏或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4.運動療法:表情肌功能訓練、抬眉訓練、閉眼訓練、聳鼻訓練。

5.中醫傳統治療。

6.手術治療。

如何預防?

增強體質,寒冷季節注意顏面及耳後部位保暖,避免頭朝風口窗隙久坐或睡眠。

供稿:陳夏靜、覃小舒、覃幸熠、李禹樺、

利林貞、唐婧、江勝平、周璇、陳潔文

單位:廣西醫科大學

編輯:楊閃閃

中國康復醫學會作為全國獲得2020年中宣部、科技部、中國科協聯合表彰「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的為數不多的學會組織之一,長期致力於打造「科普之翼」,凝聚以科普工作委員會為主幹力量以及70多個分支機構康復同仁的共同努力,建立全國30餘個科普示範基地,開展康復科普推廣、學術培訓與科技志願服務等系列活動,及時、全方位的向全生命周期人群傳播康復科技成果及健康知識,指引大眾了解更多科學的防病治病知識,正確的認識疾病、了解康復、理解健康,努力融合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協同發展,藉助多樣化媒體平臺,動員全社會力量,構建具有康復特色的現代化康復科普工作體系,形成符合創新型國家水平的康復科普工作新格局。

本平臺所有科普作品僅供學習交流,作品版權歸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所有,請勿隨意轉載!

掃二維碼關注

本平臺科普內容獲中國科協科普部「科普中國共建基地2020年-2021年」項目資助

主審 :杜青

原標題:《表情大「失」,無法控制,可能是得了面神經炎!》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或是面神經炎惹的禍
    專家提醒,這症狀提示可能是面癱了,也就是面神經炎發作了。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主任醫師常燕群介紹,面神經炎又稱貝爾麻痺,是由於莖乳突孔的面神經的非化膿性炎症所致的周圍性面癱。該病屬中醫「面癱」範疇,中醫認為,本病是由於勞作過度,機體正氣不足,脈絡虛空,衛外不固,風寒或風熱乘虛而入面部經絡,致氣血痺阻,經脈功能失調,筋肉失於約束,出現歪痺。
  • 太原紡織醫院:面神經炎的前兆
    核心提示:面神經炎俗稱面癱,無論是小孩還是老人都有可能患上面神經炎,所以不管是哪一個年齡層的人都需要知道面神經炎前兆,並能夠做好面神經炎的預防工作以及及時發現面神經炎,及早治療面神經炎的工作,那麼就讓太原紡織醫院梅興旺主任給大家介紹面神經炎前兆都有哪些方面的表現?
  • 面神經解剖
    這兩種纖維組成運動根和感覺根,運動根構成了面神經本幹,感覺根稱為中間神經,在兩神經根內都包含控制淚腺和唾液腺分泌的副交感神經纖維。兩神經根從橋延溝出腦,出腦後與前庭窩神經伴行,並包在共同的硬膜鞘內,經內耳門入面神經管,穿過顳骨巖部內的內耳道,經莖乳孔出顱。
  • 引起面神經炎的原因有哪些?身上會有哪些症狀?又應該如何治療?
    相信大多數人對於面神經炎這一疾病並不陌生,也就是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說的面癱,一旦患上之後,對於身體的危害是比較大,應該做到及時的發現,並且根據自身的病情,積極的配合治療。關於引起面神經炎的原因也是需要有所了解的,能夠做到對症下藥,避免身體受到更大的損傷,幫助身體儘快的恢復。究竟有哪些原因會引起面神經炎這一疾病?
  • 太原紡織醫院專家帶你全面了解面神經炎
    核心提示:面神經炎俗稱面癱,無論是小孩還是老人都有可能患上面神經炎,所以不管是哪一個年齡層的人都需要知道面神經炎前兆,並能夠做好面神經炎的預防工作以及及時發現面神經炎,及早治療面神經炎的工作,那麼就讓太原紡織醫院梅興旺主任給大家介紹面神經炎前兆都有哪些方面的表現?
  • 狗狗得了腸胃炎,別怕!自愈後的經驗分享
    腸胃炎前期腹痛:狗狗時常把肚子貼平在冰涼的地板上,腸胃有明顯的蠕動聲,且強度會越來越大。有時會因腹痛而出現拱背的姿勢,這個動作跟興奮時的表現有點像,卻不像要跟你玩的樣子,就要多加留心喔!腹瀉:持續的腹瀉,可能還會造成脫水的現象。行動不便:體力衰弱、嗜睡、食慾下降,整天病懨懨的,甚至可能無法平穩地行走。
  • NLRP3炎性體調控小膠質細胞對周圍炎症的反應
    脂多糖介導的小膠質細胞Ca2 +信號傳導的早期增加以及脂多糖誘導的小膠質細胞的形態激活延遲均在缺少NACHT,LRR和NLRP3炎性小體的突變小鼠中被阻斷。此外,在Nlrp3-/-小鼠中也不存在脂多糖介導誘導的反應性星形細胞增多症,其表現為神經膠質纖維酸性蛋白的表達增加,因此確定NLRP3炎性小體是控制大腦對周圍炎症的免疫反應的關鍵因素。
  • 新型眼球測謊儀問世:意識無法控制瞳孔大小(圖)
    眼睛不會說謊(供圖:CFP)意識無法控制瞳孔大小主觀意志無法控制瞳孔大小中山大學附屬眼科醫院神經眼科副主任醫師楊暉表示,眼球測謊儀的應用原理在於人的主觀意識無法控制瞳孔的大小變化。瞳孔是眼睛內虹膜中心的開口,是光線進入眼睛的通道。它在亮處縮小,在暗光處散大。
  • 闢謠:得了肝硬化就活不久了?
    ,然後慢慢的變成失代償期,出現腹水甚至是肝衰竭。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大吐血,電視劇裡還有生活中都能聽到見到,大多數病人出現嘔血的原因都是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引起的。因為肝硬化引起門靜脈壓力升高,導致門靜脈的一些側枝血管擴張,血管壁變薄,如果飲食不注意劃破了這些血管就會引起大出血。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因為每次出血都有可能危及生命。這也是影響肝硬化病人壽命的很重要的一種情況!
  • 炎症促發阿爾茨海默病再添力證 炎性小體激活引發tau蛋白異常
    日前,IFM Therapeutics公司的研發人員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最新研究,證明在阿爾茨海默病(AD)和tau蛋白引發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中,NLRP3炎性小體(inflammasome)的激活是驅動tau蛋白病理的重要因素。這一研究意味著這些患者可能從NLRP3拮抗劑中獲益。
  • 北京協和·面神經診療中心:面肌痙攣早期症狀
    如果眼皮跳超過1周,就要小心「面肌痙攣」 太原紡織醫院梅興旺主任告訴你,面肌痙攣早期「眼皮跳」的特點:A受累部位面肌痙攣病變,一般一側起病,往往先累及一側眼輪匝肌,並逐步擴散至同側面部其它面肌,尤以口角抽搐明顯;嚴重時可累及患側的頸闊肌、額肌B抽搐特點病初程度較輕,抽動持續數秒。
  • 面肌痙攣患者注射肉毒素有哪些副作用
    有患者諮詢,「面肌痙攣病史3年,期間服用卡馬西平治療,效果不佳,後到當地醫院注射肉毒素治療,可是復發了,再次打了肉毒素,效果不明顯,近期面部抽搐症狀越發頻繁,不知道為什麼這幾天眼睛一大一小,面部沒有表情,肌肉有點腫脹。醫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炎性轉錄因子NFkappaB在神經肌肉接頭突觸形成的作用
    8月19日,《神經科學雜誌》(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NFkappaB控制乙醯膽鹼受體在神經肌肉接頭的聚集」。該項工作是由王佳和伏秀清等在羅振革研究員指導下完成的。轉錄因子NFkB在炎症和免疫反應中起重要的調控作用,但在神經系統的功能尚不清楚。
  • 心理所揭示節律基因通過控制趨化因子調節神經炎症引起的抑鬱症
    既往研究表明,抑鬱症患者普遍具有睡眠障礙,且應激激素皮質酮分泌的節律發生異常,提示節律在抑鬱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大量研究證據表明,神經炎症是抑鬱症發生的重要因素。有趣的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免疫功能主要執行者——小膠質細胞節律性地表達炎性因子和節律基因,提示研究者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節律和炎症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 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姚生:談談「肌無力」
    但是出現了「肌無力」以後,它的解剖定位是很複雜的,因為我們廣大網友都不是很專業的,我就簡單的把大的要點給大家介紹一下。比如說腦、脊髓、周圍神經,還有神經肌肉接頭和肌肉,它 這個鏈條中有一個環節發生問題以後,就可以導致「肌無力」表現。主持人:所以我們說「肌無力」可能就是我們整個神經傳導過程當中某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最後體現出來的就是肌肉無力?姚生:對。主持人:其實它的表現也挺常見的,只要說面部沒有力量了,或者是胳膊腿沒勁了,我們就可以診斷為「肌無力」。
  • 眼科醫生告訴你,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報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在某段時間內眼皮會突然跳動起來,無法控制,短則數分鐘,長則數星期。絕大多數人只局限於上眼皮或下眼皮跳動,但有少數人眼皮跳動會逐漸加重,甚至發展為同側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動。到底哪些原因會導致眼皮突然跳動呢?
  • 神經痛是大腦神經過敏
    小膠質細胞p38 MAPK被激活,引起致炎細胞因子的合成和釋放。在眾多小膠質細胞釋放的致炎因子中,IL-1β和TNF-α通過促進興奮性電流、減少抑制性電流以及通過激活COX-2參與了中樞敏化的形成。脊髓背角淺層神經元一般表達非Ca2+通透的GluR2型AMPAR,但外周炎症可以觸發神經元膜上的GluR2/3型AMPAR變成GluR1型AMPAR。
  • 科學家宣稱找到新方式控制神經可塑性
    美國《技術評論》雜誌12月1日報導,科學家宣稱他們找到新的方式來控制神經的可塑性(大腦自身重新「充電」的能力),可使成年人的大腦像年輕人的大腦一樣靈活。大腦在發育過程中有一個可塑性的「臨界時期」,在此階段,景象和聲音等外界刺激對不同大腦系統的正常發育非常重要。
  • 口袋妖怪:不懂得強化的鴨嘴炎獸,如何才能發揮出更大的實力?
    因為鴨嘴炎獸是屬於火系的精靈,在屬性上只有三個弱點,他們分別是水系、巖石系和地面系,使用一個草系的技能正好可以克制這三個屬性。本來對付水系的弱點還比較容易的,因為水系的大部分威力比較大的技能都是屬於特殊攻擊型的,而鴨嘴炎獸的特防種族值也不是很弱,再使用一個放晴就可以削弱水系的技能威力,從而也保證了鴨嘴炎獸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