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2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科普工作委員會 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科普
當你發現出現以上情況時,可以考慮是面神經炎。那什麼是面神經炎呢?一起跟著我們來看看吧!
01
定義
面神經炎又稱特發性面神經麻痺或貝爾麻痺,是因莖突孔內面神經非特異性炎症引起的周圍性面癱,病因尚未完全明確,通常認為可能是營養面神經的血管因受風寒而發生痙攣,也可因病毒感染導致病神經受壓、水腫、血循環障礙。
02
臨床表現
額紋消失,眼瞼下垂、流淚,面肌癱瘓,嘴角向健側歪斜,在微笑或露齒動作時,嘴角下垂及面部歪斜更為明顯。
03
治療
1.藥物治療:激素治療、神經營養藥物。
2.物理因子治療:超短波無熱量治療,低中頻脈衝電刺激。
3.保護角膜:戴眼罩、用金黴素眼膏或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4.運動療法:表情肌功能訓練、抬眉訓練、閉眼訓練、聳鼻訓練。
5.中醫傳統治療。
6.手術治療。
如何預防?
增強體質,寒冷季節注意顏面及耳後部位保暖,避免頭朝風口窗隙久坐或睡眠。
供稿:陳夏靜、覃小舒、覃幸熠、李禹樺、
利林貞、唐婧、江勝平、周璇、陳潔文
單位:廣西醫科大學
編輯:楊閃閃
中國康復醫學會作為全國獲得2020年中宣部、科技部、中國科協聯合表彰「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的為數不多的學會組織之一,長期致力於打造「科普之翼」,凝聚以科普工作委員會為主幹力量以及70多個分支機構康復同仁的共同努力,建立全國30餘個科普示範基地,開展康復科普推廣、學術培訓與科技志願服務等系列活動,及時、全方位的向全生命周期人群傳播康復科技成果及健康知識,指引大眾了解更多科學的防病治病知識,正確的認識疾病、了解康復、理解健康,努力融合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協同發展,藉助多樣化媒體平臺,動員全社會力量,構建具有康復特色的現代化康復科普工作體系,形成符合創新型國家水平的康復科普工作新格局。
本平臺所有科普作品僅供學習交流,作品版權歸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所有,請勿隨意轉載!
掃二維碼關注
本平臺科普內容獲中國科協科普部「科普中國共建基地2020年-2021年」項目資助
主審 :杜青
原標題:《表情大「失」,無法控制,可能是得了面神經炎!》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