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證明亞洲存在熱帶雨林的稀有樹種——龍腦香科植物!

2020-11-27 騰訊網

長期以來,國外學者一直懷疑我國是否存在著真正的熱帶雨林,其主要根據就是中國的熱帶植物——尤其是龍腦香科植物十分貧乏。

龍腦香科植物被認為是亞洲熱帶雨林的特徵樹種,有龍腦香科樹種的森林便可被稱為熱帶雨林;反之,沒有龍腦香科樹種的森林很難被認定為熱帶雨林。

龍腦香科家族約有15屬580多種植物,主產地為印度尼西亞及馬來西亞、印度、緬甸、越南,馬來半島至爪哇等地均有分布。

為搞清楚中國是否存在熱帶雨林,如果存在熱帶雨林,構成植物都有哪些等問題,我國學者歷經多年深入調查,對中國植物區系的熱帶性質進行了充分研究,最終證實:我國熱帶區系植物成分在1390屬以上,佔全國屬數的50.3%,其中,東南亞熱帶區系成分佔了21%;我國分布的龍腦香科植物有5屬11種及2變種。這意味著,中國有熱帶雨林。東京龍腦香就是我國熱帶雨林中主要的一種龍腦香科植物。

「大雞毛毽樹」

東京龍腦香Diptcrocarpusretusus又名北越龍腦香、雲南龍腦香,是龍腦香科龍腦香屬植物。在拉丁語中,其屬名Dipterocarpus意為果實具有兩枚長翅,retusus則是變鈍的、微凹之意。兩詞合起來指東京龍腦香的特徵是兩枚長果翅的先端是圓形的。因其形似我們運動和遊戲用的毽子,所以又名「大雞毛毽樹」。

東京龍腦香為常綠大喬木,高迭40餘米,胸徑1米;樹幹通直,具白色芳香樹脂,樹皮灰白色。葉橢圓形或寬橢圓形,先端圓,具尖頭,基部楔彤或寬楔形,下面脈上被細毛。總狀花序腋生,有花2~5朵;花瓣5個,螺旋狀排列,外面密被鱗片狀毛。果實卵形,密被灰色短茸毛,兩枚增大的果翅鮮時紅色。花期5~7月,果期11月。

在我國,東京龍腦香僅生長在雲南河口、屏邊、金平等縣的中越、中緬邊界一帶、海拔100~1100米的熱帶北緣雨林中,通常分布在面迎東南季風的山前深谷底部。那裡陰暗潮溼,終年無霜,多靜風,屬於高溫高溼的熱帶季風氣候,土壤自然肥力較高。

科研應用價值均高

在對東南亞熱帶植物區系的研究中,龍腦香科植物是研究人員最注重的一個科,這不僅因為它是熱帶雨林的標誌樹種,而且也是一種古老的植物。

我國熱帶地區的地理位置及地形非常特殊,雖然經歷了第四紀冰川,仍然保存著極其豐富的古熱帶植物區樂成分,在我國熱帶地區自然分布的龍腦香科種類可以認為是這個科在東南亞分布的北緣成分。

由於龍腦香科植物的熱帶性較強,一些學者往往把東南亞地區是否有較多的龍腦香科植物分布作為衡量該地區是否屬於熱帶地區的標誌之一。還有的學者把該科植物在海拔上的分布上限作為平地熱帶雨林和山地雨林之間的近似分界線。

正是因為上面這些因素,龍腦香科植物以及其中的東京龍腦香在研究我國熱帶植物區系和種質資源保存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

除了科研上的價值外,東京龍腦香也在工業等方面有著很大的應用價值。

作為熱帶雨林上層大喬木,東京龍腦香樹幹通直高大、節少,枝下高很高,通常在20米以上,出材率高,紋理直,強度大,耐壓,耐腐抗蟲,材質優良,在雲南河口是造船的優良用材,被譽稱為「大葉船板樹」。此外,東京龍腦香還能用於生產生活領域,是稀有珍貴的大徑級用材樹種。

由於木材宙含樹臘,可由東京龍腦香樹幹上開孔或由木材蒸餾,製取揮髮油,供油漆、防腐及製藥工業用,所以它還被稱為「越南油樹」。

「內憂外患」 處境瀕危

森林被破壞和天然更新困難是東京龍腦香瀕危的主要原因。

由於東京龍腦香分布地水分和熱量條件優越,那些坡度平緩、土層深厚的地方,目前已大都被墾殖成橡膠園或用於種植其他經濟作物,致使森林面積不斷縮小,特別是海拔1000米以下的森林被破壞殆盡,產區生態環境惡化,嚴重威脅著該樹種的生存。加之東京龍腦香木材利用價值高,更易受人為破壞。目前,僅在狹窄陡峭的山坡上或河谷、溪邊、石灰山等潮溼的殘存密林中尚可見其蹤影。

除了外界幹擾因素外,東京龍腦香原本種群數量就偏少,而且對生存環境要求特殊,這些都加大了該樹種更新的難度。

更主要的是,龍腦香科植物在傳播上的特性與其他熱帶植物相比,處於明顯的劣勢:這個科的果實雖具果翅,但一般較大,通過風或水傳播,難以傳播很遠;它的種子通常也不具胚乳,又富含油脂,常為昆蟲及動物所採食;種子沒有休眠期,往往在來落地前就開始發芽,成熟落地後,在溼熱的森林環境下,很容易喪失發芽力,是一類有名的短命種子。

在其分布區內,雖然建立了屏邊大國山、金平分水嶺、黃連山等自然保護區。但由於分布零星而分散,生態脆弱,現存數量很少,使得對東京龍腦香等植物的保護工作有一定難度。

在發布的《植物保護條例》中,東京龍腦香被列為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根據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公布的、為國際共同採用的受威脅植物等級系統,東京龍腦香被列為「極危種(CR)」。

相關焦點

  • 熱帶雨林的代表——龍腦香科植物
    龍腦香科(Dipterocarpaceae)是東南亞熱帶植物區系中的一個優勢科,屬於古熱帶成分[1]。全世界龍腦香科植物共計16屬約529種,分布於亞洲及非洲熱帶。阿薩姆娑羅雙——趙加蒼攝龍腦香科植物是熱帶雨林的重要組成物種,也是亞洲熱帶雨林的標誌性物種,對於熱帶雨林的群落層次構建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 熱帶雨林中的「參天巨人」亞洲最高的樹,可以和北美紅杉媲美!
    由於其材質較重,結構均勻,紋理通直而不易變形,加工性能良好,適合於制材工業和機械加工以及較大規格的木材用途,是一種優良的工業用材樹種。加之該樹種生長迅速,生長速度是其他樹種的2~3倍,又能分泌樹膠,花還可以提取香料油,因此利用價值很高。 在西雙版納,望天樹僅分布在勐臘縣的補蚌和廣納裡新寨至景飄一帶20平方公裡的範圍內。
  • 《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書香青路分享第四期
    這裡生物資源極為豐富,是許多經濟植物的原產地,如三葉橡膠、可可、金雞納等是著名的經濟植物。人類栽培和利用的許多果、香料和油料等作物,如咖啡、香蕉、芒果、番木瓜、鱷梨、椰子、油棕等,其主要產區在熱帶雨林區域。
  • 西藏地區曾分布「熱帶雨林」
    西藏地區曾分布「熱帶雨林」揚子晚報訊 (通訊員 盛捷 記者 於丹丹) 有著「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如今高山綿延、氣候乾燥。最近研究卻揭秘了這片神秘高原的「另一副面孔」。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近期首次報導了西藏產的琥珀化石,研究表明4000萬年前的西藏中部曾存在一片巨大的「熱帶雨林」。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現代陸地生態系統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團隊」博士研究生王賀等人在張海春研究員、李建國研究員和王博研究員的指導下與英國、印度研究人員合作,對西藏倫坡拉盆地丁青組的琥珀、介形蟲和孢粉化石進行了綜合研究。
  • 雨林知識小課堂:中國熱帶雨林
    直到中國老一輩科學家蔡希陶(1911-1981年)等人於1974年在雲南省勐臘縣境內一個叫補蚌的地方發現了東南亞赤道雨林的標誌性樹種龍腦香科植物望天樹(Parashorea chinensis Wang Hsie),爭論也就基本停止了。
  • 《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近日出版的《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成為我國首部圖文並茂地介紹熱帶雨林植物的工具書。  「海南茫茫雨林,數千種植物終於有了自己的第一本『彩色戶口簿』。」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邢福武研究員充滿感情地說,今年4月由他主編的《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1-3卷)正式出版,成為我國首部圖文並茂全面介紹熱帶雨林植物的工具書。
  • 它是熱帶雨林的象徵,可用來做冰片,卻不知是我國一級保護植物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植物,它是熱帶雨林的象徵,可謂全身都是寶,可以用來做冰片,卻不知在我國是一級保護物種。這就是東京龍腦香,是龍腦香科的大型喬木,這樹木一般能長到40多米,是一種非常高大的植物,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雲南和西藏的部分地區,去過雲南熱帶雨林地區的人們可能知道,在熱帶雨林有很多的高大植物,其中東京龍腦香就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樹木,它的高大挺拔,給人的感覺就想是定海神針一樣,也確實是如此,特別是亞洲地區的熱帶雨林,東京龍腦香是一種標誌性的物種,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對於熱帶雨林的群落層次的構造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亞馬遜熱帶雨林物種豐富 預計約有16000個樹種
    中國網10月20日訊 據英國《衛報》網站10月18日報導,一項最新評估顯示,在亞馬遜有將近4000億棵樹屬於16000個不同的樹種這是由100多位專家從1170份調查中分析出的數據,以強調亞馬遜熱帶雨林的非凡規模和樹種的多樣性。亞馬遜盆地巨大規模和複雜地貌限制了專家們對其樹木群落的研究。來自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Nigel Piman博士說:「這意味著地球上最大的熱帶碳區對生態學家來說是一個黑匣子,環境保護主義者也不能知道亞馬遜樹種所面臨的最大生存威脅是什麼。」
  • 十大熱帶雨林植物,生長在熱帶雨林的植物你認識幾樣
    1、積水鳳梨鳳梨科植物,積水鳳梨亞科(bromelioideae),生長在熱帶雨林中的附生植物,屬最多但品種最少,多數具有螺旋狀分布葉片, 中央可以存聚水分,大多數為附生性。 多數會結漿果和溼性種子,由鳥獸散播種子,多數葉片具棘刺。 共31屬800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植物大觀園的熱帶情調
    神秘果是這裡保存的一種神奇的植物,其果實如花生般大小,呈鮮紅色,吃起無味.但若吃神秘果後1小時內再吃酸的東西,人就不會感受到酸味,只會感受到甜味。人們長期無法解釋這一現象,只好稱它為神秘果。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該種果實所含的「神秘果素」沒有改變食物的味道,但可以暫時改變人的味覺感受。  園中還種有海南本土樹種「紅花天料」,海南人稱其為「母生樹」。
  • 這五個地方,是中國植物寶庫,臺灣:飄來的熱帶
    但是當我到臺灣各山地考察時,卻發現各山地的基帶生長的大都是典型的以殼鬥科植物為優勢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僅在臺灣南部的恆春半島東北部、臺東縣南部以及蘭嶼等地才分布有近似熱帶雨林的森林,其主要由臺灣肉豆蔻、長葉桂木、白翅子樹群落和臺灣榕、九丁樹、臺灣蒲桃兩群落組成。與臺灣山地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不同,臺灣的熱帶森林與我國大陸南部和海南島的種類相似度較小,卻與菲律賓群島的熱帶雨林相似很高。
  • 雲南這處熱帶雨林藏著中國最高的樹,景區以它為名
    這棵樹最大的特點就是高,60米的高度絕對稱得上中國最高的樹,而且因為這種樹所屬科目龍腦香科是熱帶雨林的代表性樹種,所以它的存在證實了我國有熱帶雨林的存在,也使得我國成為了世界上森林類型最完整的國家之一,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為了保護這棵樹,同時也讓普通民眾能參觀到這樣的壯景,樹木所在的西雙版納自治州設立瞭望天樹景區。
  •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坡壘
    坡壘葉子木文化與木美學坡壘屬龍腦香科樹種,是熱帶雨林的代表樹種。數量很少,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坡壘木材堅韌耐用,特別耐水溼,抗蟲抗菌能力特別強,廣西寧明花山崖壁有一根木樁,在懸崖上歷經了2800年的風風雨雨,依然沒有腐朽。所以,廣西將坡壘稱為萬年木,常常用作漁船的龍骨,軸套等耐磨耐海水的重要部件。
  • 木材的「樹種識別」
    標準明確指出:紅木並不是植物(樹木)分類學上的一個樹種名稱,而是約定俗成的、用於目前紅木家具及其製品的8類樹種商品材的集合名詞。研究確定了33個樹種,歸為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木、紅酸枝木、烏木、條紋烏木和雞翅木8 類,分別隸屬於紫檀屬、黃檀屬、柿屬、崖豆屬及鐵刀木屬。除柿屬隸屬於柿樹科外,其餘各屬均隸屬於豆科。
  • 雲南旅行別錯過,行走在30米高的熱帶雨林中,究竟是什麼感覺?
    抵達碼頭後進入景區大門,分別有A植物花卉和B熱帶雨林兩條路線,常規的方式都是選擇A進B出。冬季的版納,各種鮮花依然開放,爭奇鬥豔;沿途還有很多充滿熱帶風情的雨林植物,散發著勃勃的生機。「望天樹」顧名思義就是「仰頭看天才能看到頂的樹」,這種被視為熱帶雨林標誌性植物的龍腦香科植物,只分布在 西雙版納 勐臘 縣的補蚌和廣納裡新寨至景飄一帶20平方公裡範圍內,因為它的存在,最終確認了中國存在熱帶雨林的論斷。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近日出版的《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成為我國首部圖文並茂地介紹熱帶雨林植物的工具書。    「海南茫茫雨林,數千種植物終於有了自己的第一本『彩色戶口簿』。」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邢福武研究員充滿感情地說,今年4月由他主編的《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1-3卷)正式出版,成為我國首部圖文並茂全面介紹熱帶雨林植物的工具書。
  • 亞洲九國學生走進馬來西亞熱帶雨林
    8月1日至5日,主題為「熱帶雨林的禮物」的第七屆亞洲學生環境論壇在馬來西亞召開,9國學生一起來到馬來西亞的熱帶雨林,親身體驗了環境保護與人類生存發展的密切關係。它是模仿熱帶雨林花園的概念而建立的,呈現出真實的森林氣氛。裡面匯集了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地區具有特色的1600多種植物,設有馬來亞大學的植物標本室,並擁有自己的環境教育項目。Rimba Ilmu在馬來語中的意思是「知識的森林」。這座植物園建於1974年,佔地80公頃。植物園裡種有豐富的藥用植物和經濟物種,經過多年來的種植與保護,這裡已經發展成一個完整而成熟的植物園,也是馬來亞大學無價的資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