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頻率與人耳的聽覺

2021-01-19 萬豪電子科技

16K20KHz頻率:


這段頻率範圍實際上對於人耳的聽覺器官來說,已經聽不到了,因為人耳聽覺的最高頻率是15.1KHz。但是,人可以通過人體和頭骨、顱骨將感受到的16~20KHz頻率的聲波傳遞給大腦的聽覺腦區,因而感受到這個聲波的存在。這段頻率影響音色的韻味、色彩、感情味。如果音響系統的頻率響應範圍達不到這個頻率範圍,那麼音色的韻味將會失落;而如果這段頻率過強,則給人一種宇宙聲的感覺,一種幻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使人有一種不穩定的感覺。因為這些頻率大多數是基音的不諧和音頻率,所以會產生一種不安定的感受。這段頻率在音色當中強度很小,但是很重要,是音色的表現力部分,也是常常被人們忽略的部分,甚至有些人根本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A' m/ j  S4 K# r: S

     12K16KHz頻率:

 這是人耳可以聽到的高頻率聲波,是音色最富於表現力的部分,是一些高音樂器和高音打擊樂器的高頻泛音頻段,例如鑔、鈴、鈴鼓、沙錘、銅刷、三角鐵等打擊樂器的高頻泛音,可給人一種"金光四射"的感覺,強烈地表現了各種樂器的個性。如果這段頻率成分不足,則音色將會會失掉色彩,失去個性;而如果這段頻率成分過強,如激勵器激勵過強,音色會產生"毛刺"般尖噪、刺耳的高頻噪聲,對此頻段應給予一定的適當的衰減。


    10K12KHz頻率:

  這是高音木管樂器的高音銅管樂器的高頻泛音頻段,例如長笛、雙簧管、小號、短笛等高音管樂器的金屬聲非常強烈。如果這段頻率缺乏,則音色將會失去光澤,失去個性;如果這段頻率過強,則會產生尖噪,刺耳的感覺。: 

\5 `! q# p, G& C& X6 P
   8K10KHz頻率:

  這段頻率s音非常明顯,影響音色的清晰度和透明度。如果這頻率成分缺少,音色則變得平平淡淡;如果這段頻率成分過多,音色則變得尖銳。( x, q3 B* @- f6 G! e8 g  I7 j3 h
  6K8KHz頻率:

   這段頻率影響音色的明亮度,這是人耳聽覺敏感的頻率,影響音色清晰度。如果這段頻率成分缺少,則音色會變得暗淡;如果這段頻率成分過強,則音色顯得齒音嚴重。: c# b) }2 A+ N. V' Y
  5K6KHz頻率:

   這段頻率最影響語音的清晰度、可懂度。如果這段頻率成分不足,則音色顯得含糊不清;如果此段頻率成分過強,則音色變得鋒利,易使人產生聽覺上的疲勞感。0 z9 a* C2 g2 N& d  C4 K9 w
  4K5KHz頻率:

  這段頻率對樂器的表面響度有影響。如果這段頻率成分幅度大了,樂器的響度就會提高;如果這段頻率強度變小了,會使人聽覺感到這種樂器與人耳的距離變遠了;如果這段頻率強度提高了,則會使人感覺樂器與人耳的距離變近了。
  4KHz頻率:

  這個頻率的穿透力很強。人耳耳腔的諧振頻率是1K~4KHz所以人耳對這個頻率也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空虛頻率成分過少,聽覺能力會變差,語音顯得模糊不清了。如果這個頻率成分過強了,則會產生咳聲的感覺,例如當收音機接收電臺頻率不正時,播音員常發出的咳音聲。 : D8 s, T4 d0 A
  2K3KHz頻率:

  這段頻率是影響聲音明亮度最敏感的頻段,如果這段頻率成分豐富,則音色的明亮度會增強,如果這段頻率幅度不足,則音色將會變得朦朦朧朧;而如果這段頻率成分過強,音色就會顯得呆板、發硬、不自然." [, O+ L! e& \' s
  1K2KHz頻率:

  這段頻率範圍通透感明顯,順暢感強。如果這段頻率缺乏,音色則鬆散且音色脫節;如果這段頻率過強,音色則有跳躍感。+ v0 c# Q" ~, A( f
  800Hz頻率:

  這個頻率幅度影響音色的力度。如果這個頻率豐滿,音色會顯得強勁有力;如果這個頻率不足,音色將會顯得鬆弛,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表現突出了,低頻成分就明顯;而如果這個頻率過多了,則會產生喉音感。人人都有一個喉腔,人人都有一定的喉音,如果音色中的喉音成分過多了,則會失掉語音的個性、失掉音色美感。因此,音響師把這個頻率稱為"危險頻率",要謹慎使用。  500Hz~1KHz頻率:這段頻率是人聲的基音頻率區域,是一個重要的頻率範圍。如果這段頻率豐滿,人聲的輪廓明朗,整體感好;如果這段頻率幅度不足,語音會產生一種收縮感;如果這段頻率過強,語音就會產生一種向前凸出的感覺,使語音產生一種提前進人人耳的聽覺感受。  
  300Hz500Hz頻率:

  這段頻率是語音的主要音區頻率。這段頻率的幅度豐滿,語音有力度。如果這段頻率幅度不足,聲音會顯得空洞、不堅實;如果這段頻率幅度過強,音色會變得單調,相對來說低頻成分少了,高頻成分也少了,語音會變成像電話中聲音的音色一樣,顯得很單調。
  150Hz300Hz頻率:

  這段頻率影響聲音的力度,尤其是男聲聲音的力度。這段頻率是男聲聲音的低頻基音頻率,同時也是樂音中和弦的根音頻率。如果這段頻率成分缺乏,音色會顯得發軟、發飄,語音則會變得軟綿綿;如果這段頻率成分過強,聲音會變得生硬而不自然,且沒有特色。  
  100Hz150Hz頻率:

  這段頻率影響音色的豐滿度。如果這段頻率成分增強,就會產生一種房間共鳴的空間感、混厚感;如果這段頻率成分缺少,音色會變得單薄、蒼白;如果這段頻率成分過強,音色將會顯得渾濁,語音的清晰度變差。
  60Hz100Hz

  這段頻率影響聲音的混厚感,是低音的基音區。如果這段頻率很豐滿,音色會顯得厚實、混厚感強。如果這段頻率不足,音色會變得無力;而如果這段頻率過強,音色會出現低頻共振聲,有轟鳴聲的感覺。. S" l! T4 x7 l$ c
  20Hz60Hz頻率:

  這段頻率影響音色的空間感,這是因為樂音的基音大多在這段頻率以上。這段頻率是房間或廳堂的諧振頻率。如果這段頻率表現的充分,會使人產生一種置身於大廳之中的感受;如果這段頻率缺乏,音色會變得空虛;而如果這段頻率過強,會產生一種嗡嗡的低頻共振的聲音,嚴重地影響了語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

韻樂音響

專業音響系統製造商

服務熱線:400-800-8148

網址:http://www.vinal-audio.com



相關焦點

  • 詳解人耳聽覺等響曲線!
    而在我們聽音樂的時候,為什麼需要用均衡器去調節不同頻率的能量分布,以獲得不同場景下的最佳聽音效果?接下來跟大家聊聊我們人耳對不同頻率聲音的響應。人耳對聲波響度的感覺還與聲波的頻率有關,即使相同聲壓級但頻率不同的聲音,人耳聽起來會不一樣響。例如,同樣是60dB的兩種聲音,但一個聲音的頻率為100Hz,而另一個聲音為1000Hz,人耳聽起來1000Hz的聲音要比100Hz的聲音響。要使頻率為100Hz的聲音聽起來和頻率為1000Hz、聲壓級為60dB的聲音同樣響,則其聲壓級要達到67dB。
  • 生理學:聽覺
    B 選項螺旋器(Corti 器)是位於耳蝸基底膜上的聽覺感受器,C 選項血管紋是耳蝸內電位產生的結構,所以 Corti 器、血管紋受損都導致感應性耳聾。(BC 對)本題可參考《生理學》人衛 8 版教材 P320。
  • 音頻壓縮技術原理
    常見到的MP3、WMA、OGG被稱為有損壓縮,有損壓縮顧名思義就是降低音頻採樣頻率與比特率,輸出的音頻文件會比原文件小。另一種音頻壓縮被稱為無損壓縮,也就是所要說的主題內容。無損壓縮能夠在100%保存原文件的所有數據的前提下,將音頻文件的體積壓縮的更小,而將壓縮後的音頻文件還原後,能夠實現與源文件相同的大小、相同的碼率。
  • 人耳聽覺傳感器的高仿製備及優異性能
    新型仿生流量傳感器基於垂直生長的具有迷宮狀結構的石墨烯納米片,高度模仿人耳聽覺毛細胞的結構。2.傳感器擁有103.91 mV(mm/s)-1的超高靈敏度,極低的速度檢測閾值(1.127 mm s-1),以及在各種頻率範圍(0.1-25 Hz)中均具有出色的性能,可用於水下感應。3.
  • FIR濾波器能給音頻擴聲帶來怎樣的幫助?
    僅濾波器而言,對於某環境下的擴聲系統的幅頻特性是很容易做出變量,也就是我們比較關心的頻響曲線的平滑性,通過增益和衰減能快速的對過多或者過少的某些頻率進行修整,從而達到人兒聽覺所需的頻率響度值。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即使聽覺響度的幅頻特性滿足了預設值,但是實際聽感卻並不滿意(比如明顯感覺擴聲系統在還原聲音的時候存在離散性、脫節、動態欠佳等)。
  • 耳鼻喉科:耳聾患者應該選擇人工耳蝸還是助聽器
    北京玉泉醫院耳鼻喉科申力為我們做詳細的解釋。 人工耳蝸是為重度、極重度或全聾患者的聽力康復而設計的高科技人工聽覺替代器官,也是目前各類人工感覺替代器官中唯一進行大規模臨床應用的產品。它完全替代受損的內耳毛細胞,將外界聲音轉化為生物電信號,繞過壞死的毛細胞,直接刺激聽螺旋神經節細胞。
  • 專家告訴你:為何35歲後聽不到這聲音內附測試音頻
    最近朋友圈被這段音頻刷屏,據說超過35歲的人聽不到這個聲音!  日前,一篇名為《據說超過35歲的人,就再也聽不到這個聲音了》的文章紅遍朋友圈,大家紛紛轉發,測試自己能否聽到。「神奇」的是,60後,70後,甚至部分80後湊近耳朵也聽不到;而「殘酷」的是,對於90後和00後而言,這卻是無比清晰的一段噪音!
  • 完全音頻發燒指南:揭露 4 大玄學真相
    而通過後續的研究,讓這個聽覺心理學原理作為基礎,發展出現在效果震撼的虛擬聲場技術,就是個很複雜的故事了。聽覺的主觀性認識了這些,我們再來進一步說說。既然耳朵是一個複雜的器官,那麼人與人之前肯定存在著個體差異,甚至同一個人左右耳之前也會有很大的差別。
  • 讓人產生迷幻,並上癮的音頻毒品(I-Doser)真的存在嗎?
    儘管有很多愛好者聲稱此類音頻非常神奇,但早有心理專家指出,這種音頻毒品(I-Doser)就是源於一種稱為「雙聲節拍」的古老音樂療愈法,最早在臨床上應用在研究聽覺及睡眠循環、誘發各種腦電波狀態,並用來治療焦慮。
  • 頻率範圍的基礎知識以及其對混音的影響
    頻率範圍是錄音藝術和錄音技術的共同基礎,因此,如果我們想要製作出更高質量的音樂,我們就必須對頻率範圍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人類所能夠聽到的聲音頻率是有限的,只有頻率範圍在20Hz到20kHz之間的聲音才能夠被人耳識別出來。
  • 人耳的掩蔽效應解析及一些相關的基本概念
    人耳掩蔽效應中聲強與頻率的關係圖,圖片來源:百度知道人耳的掩蔽效應 一個較弱的聲音(被掩蔽音)的聽覺感受被另一個較強的聲音(掩蔽音)影響的現象稱為人耳的「掩蔽效應」。被掩蔽音單獨存在時的聽閾分貝值,或者說在安靜環境中能被人耳聽到的純音的最小值稱為絕對聞閾。實驗表明,3kHz-5kHz絕對聞閾值最小,即人耳對它的微弱聲音最敏感;而在低頻和高頻區絕對聞閾值要大得多。在800Hz--1500Hz範圍內聞閾隨頻率變化最不顯著,即在這個範圍內語言可儲度最高。
  • 人耳最多能聽20kHz聲音,我們還有必要聽採樣率44.1kHz的音頻嗎?
    我們知道,人耳能探聽的聲音頻率在20-20kHz,但是我們播放器裡的無損音樂,聲音的採樣頻率都是44.1kHz,是多此一舉?
  • 學電腦音樂製作,先從音頻基礎說起
    聲波傳進人的耳朵,使人耳中的鼓膜振動,觸動聽覺神經,人才感覺到了聲音。基本樂理中講過,聲音分為樂音和噪音。它們的區別是什麼呢?樂音振動得比較有規則,所以有固定音高。而噪音的振動是毫無規則的,無法形成音高。製作音樂,可並不是只和樂音打交道,噪音也是很常用的。我們身邊的聲音類型實在是太多了,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是截然不同。
  • 音響知識之聲音頻率的認知
    在同樣時間內,甲振動次數少,頻率低,音調低;乙振動次數多,頻率高,音調高:對於人來說,人耳聽覺範圍20~20000Hz。20Hz以下稱為次聲波,20000Hz以上稱為超聲波)16K~20KHz頻率:這段頻率範圍實際上對於人耳的聽覺器官來說,已經聽不到了,因為人耳聽覺的最高頻率是15.1KHz。
  • 人耳為什麼會對指甲刮黑板的聲音那麼的敏感、無法忍受?
    曾經有人做過實驗,對於刮黑板的聲音進行頻率過濾,將高頻段的聲音過濾到,但是人耳在聽到過濾後的聲音時還是難以忍受,於是試著將4000赫茲以下的頻率過濾,這樣聽起來就變得好受多了,這個實驗說明了一個問題,人耳並不是簡單的對高頻率聲音難以忍受,而是對於2000-4000赫茲這個區間內的聲音有著特殊的反應。
  •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來聊聊音頻技術參數解析
    一、音頻指人耳可以聽到的聲音頻率在20Hz~20kHz之間的聲波。如果在計算機加上相應的音頻卡—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音效卡,我們可以把所有的聲音錄製下來,聲音的聲學特性如音的高低等都可以用計算機硬碟文件的方式儲存下來。
  • 人耳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眾所周知,振動的物體引發聲波,聲波通過空氣傳到人耳,那麼接下來,人耳是如何工作來產生聽覺的呢?
  • 梅爾頻率倒譜係數(MFCC)
    換句話說,我們需要把音頻信號中具有辨識性的成分提取出來,然後把其他的亂七八糟的信息扔掉,例如背景噪聲啊,情緒啊等等。搞清語音是怎麼產生的對於我們理解語音有很大幫助。人通過聲道產生聲音,聲道的shape(形狀?)決定了發出怎樣的聲音。聲道的shape包括舌頭,牙齒等。
  • 音頻功放失真?別急!這裡有常見改善方法
    目前,Hi-Fi功放的諧波失真一般控制在0.05%以下,許多優質功放的諧波失真已小於0.01%,而專業級音頻功放的諧波失真度一般控制在0.03%以下。事實上,當總諧波失真度小於0.1%時,人耳就很難分辨了。
  • 「科普向」別讓到耳聲音再摻水—全面降噪:耳機、前端還得兩手抓
    很多人對噪音的認知存在誤區,以為只有超過一定分貝,對聽覺造成一定刺激的才算噪音。其實從環保角度講,凡是妨礙正常做休,且對要聽的音頻產生幹擾的聲音都算噪音。,對人的心理和生理造成雙重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