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耳的掩蔽效應解析及一些相關的基本概念

2021-01-19 聲振之家



人耳掩蔽效應中聲強與頻率的關係圖,圖片來源:百度知道

人耳的掩蔽效應 一個較弱的聲音(被掩蔽音)的聽覺感受被另一個較強的聲音(掩蔽音)影響的現象稱為人耳的「掩蔽效應」。被掩蔽音單獨存在時的聽閾分貝值,或者說在安靜環境中能被人耳聽到的純音的最小值稱為絕對聞閾。


實驗表明,3kHz-5kHz絕對聞閾值最小,即人耳對它的微弱聲音最敏感;而在低頻和高頻區絕對聞閾值要大得多。在800Hz--1500Hz範圍內聞閾隨頻率變化最不顯著,即在這個範圍內語言可儲度最高。


在掩蔽情況下,提高被掩蔽弱音的強度,使人耳能夠聽見時的聞閾稱為掩蔽聞閾(或稱掩蔽門限),被掩蔽弱音必須提高的分貝值稱為掩蔽量(或稱閾移)。

已有實驗表明,純音對純音、噪音對純音的掩蔽效應結論如下: 


1. 純音間的掩蔽


2. 噪音對純音的掩蔽

噪音是由多種純音組成,具有無限寬的頻譜。若掩蔽聲為寬帶噪聲,被掩蔽聲為純音,則它產生的掩蔽門限在低頻段一般高於噪聲功率譜密度17dB,且較平坦;超過500Hz時大約每十倍頻程增大10dB。若掩蔽聲為窄帶噪聲,被掩蔽聲為純音,則情況較複雜。其中位於被掩蔽音附近的由純音分量組成的窄帶噪聲即臨界頻帶的掩蔽作用最明顯。


所謂臨界頻帶是指當某個純音被以它為中心頻率,且具有一定帶寬的連續噪聲所掩蔽時,如果該純音剛好能被聽到時的功率等於這一頻帶內噪聲的功率,那麼這一帶寬稱為臨界頻帶寬度。


臨界頻帶的單位叫巴克(Bark),1Bark=一個臨界頻帶寬度。頻率小於500Hz時,1Bark約等於freq/100;頻率大於500Hz時,1Bark約等於9+41og(freq/1000),即約為某個純音中心頻率的20%。通常認為,20Hz-16kHz範圍內有24個子臨界頻帶。而當某個純音位於掩蔽聲的臨界頻帶之外時,掩蔽效應仍然存在。

1. 頻域掩蔽

所謂頻域掩蔽是指掩蔽聲與被掩蔽聲同時作用時發生掩蔽效應,又稱同時掩蔽。這時,掩蔽聲在掩蔽效應發生期間一直起作用,是一種較強的掩蔽效應。通常,頻域中的一個強音會掩蔽與之同時發聲的附近的弱音,弱音離強音越近,一般越容易被掩蔽;反之,離強音較遠的弱音不容易被掩蔽。


例如,—個1000Hz的音比另一個900Hz的音高18dB,則900Hz的音將被1000Hz的音掩蔽。而若1000Hz的音比離它較遠的另一個1800Hz的音高18dB,則這兩個音將同時被人耳聽到。若要讓1800Hz的音聽不到,則1000Hz的音要比1800Hz的音高45dB。


一般來說,低頻的音容易掩蔽高頻的音;在距離強音較遠處,絕對聞閾比該強音所引起的掩蔽閾值高,這時,噪聲的掩蔽閾值應取絕對聞閾。 


2. 時域掩蔽

所謂時域掩蔽是指掩蔽效應發生在掩蔽聲與被掩蔽聲不同時出現時,又稱異時掩蔽。異時掩蔽又分為導前掩蔽和滯後掩蔽。若掩蔽聲音出現之前的一段時間內發生掩蔽效應,則稱為導前掩蔽;否則稱為滯後掩蔽。產生時域掩蔽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大腦處理信息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異時掩蔽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會衰減,是一種弱掩蔽效應。


一般情況下,導前掩蔽只有3ms—20ms,而滯後掩蔽卻可以持續50ms—100m。研究聲音和它引起的聽覺之間關係的一門邊緣學科。它既是聲學的一個分支,也是心理物理學的一個分支。心理聲學本可包括言語和音樂這樣一些複合聲和它們的知覺。這些可見語言聲學、音樂聲學等條,本條只限於較基礎和簡單的心理聲學現象,即:


聽閾分強度閾和差閾。聲音不夠一定強度不能引起聽覺。在多次作用中能有50%的次數引起聽覺的最小聲壓級稱為強度閾(也稱聽閾)。聽閾有個體差異,因而所謂正常聽閾只能是一些聽力正常的年輕人的聽閾的統計平均值。


聽閾隨頻率而變化。500~4000Hz之間閾值最低,在它們之上和之下的高頻聲和低頻聲的閾值都較高,如20Hz純音的閾值比1000Hz純音的閾值約高70dB,10000Hz純音的閾值也比 1000Hz純音的閾值約高10dB。最敏感的頻率是3000Hz左右,空氣分子振動的振幅達到10-11m 就可以聽到,這隻有氫氣分子的直徑的十分之一。聽閾隨年齡而增高,特別是高頻部分,表現為老年聾,如70歲的老人,5000Hz純音的聽閾約增高45dB。


聽閾的概念還包括差閾,即兩個聲音引起聽覺差別的最小可覺差。就頻率說,在63Hz左右有經驗的人耳能區別相差0.5Hz的兩個純音的差別,但這種閾值在1000Hz要增加到1.4Hz,頻率越高差閾越大。人耳能區別的強度差值最小0.25dB(1000~4000Hz,70dB以上),強度低或頻率更高或更低時,強度差閾更大。在整個聽覺範圍內,可辨別的聲音約34萬個。 

聲音的主觀屬性響度表示的是一個聲音聽來有多響的程度。響度主要隨聲音的強度而變化,但也受頻率的影響。兩者的量的關係,按古典的心理物理學規律,響度與強度的對數成正比。


為了檢驗這一假說的正確性,現代心理物理學進行了響度的定量判斷實驗,並建立了響度量表,其單位為宋(son)。1宋的定義為40dB1000Hz純音所引起的響度,大致相當於耳語的聲級。宋量表證明,響度正比於 1000Hz等響聲壓的0.6次冪,就是說,1000Hz等響聲的聲壓級提高10dB,響度加倍。前者稱為響度級,這說明響度的變化不是單純地決定於聲音強度,也與頻率有關。不同頻率的兩個純音,雖強度相同,引起的響度卻不同。


總的說,中頻純音聽來比低頻和高頻純音響一些。以不同聲壓級的1000Hz純音為參照聲,通過響度平衡實驗,可以得到一簇等響線,如上圖所示。在一條等響線上,各頻率的純音儘管聲壓級不同,但都與該曲線上的1000Hz純音等響。1000Hz純音的這一聲壓級即定為此曲線上各純音的響度級,其單位稱為方(phon)。

音調是聲音聽來調子高低的程度。音調主要決定於聲音的頻率,它隨頻率的升降而升降。但是,它也不是單純地由頻率決定,與聲音強度也有關係。低頻純音的音調隨強度增加而下降;反之,高頻純音的音調卻隨強度增加而上升。類似響度的宋量表,也制定了音調量表。


音調定量判斷實驗是讓聽者調節發生器產生一系列純音,使它們在音調上聽來間隔相等。這樣取得的平均判斷構成了音調量表,其單位稱為美。在此量表上,1000Hz純音的音調被定為1000美(mel)。  

音色是對聲音音質的感覺。上面提過的純音不存在音色問題,它是伴隨複合聲出現的。明顯的例子是不同樂器所發出的聲音在音色上的不同。小提琴和鋼琴發出的中央C,儘管它們響度和音調相同,聽起來還是不一樣,原因在於它們音色的差異。


聲音的音色決定於它們的頻譜,即聲音諧波振幅的不同。複合聲這種多量綱的特點使得音色也具有多量綱性,不同於只有單個量綱的響度和音調。響度可以在宋量表上定出由響到輕的程度,音調可以在美量表上定出由高到低的程度,音色則只能用多維空間上相應的點來確定。言語聲的多維量表實驗證明,音色的知覺空間上的點與頻譜的物理空間上的點是非常吻合的。

音長是聲音長短的感覺。聲音的參量作為時間的函數隻要有兩個清楚的變化便可產生主觀音長感覺。最簡單的例子是一個聲脈衝或一段休止,它們都只有一頭一尾的變化。


很久以來,人們總以為音長和聲音的物理長短是相等的,忽視了對它的研究。其實,在極端情況下兩者可相差四五倍之多。這是用脈衝聲和短於500ms的休止所作的實驗結果。音長受聲級的影響不大,但頻率對它的影響卻不可忽視,尤其是300ms以下的短聲。如果以3200Hz的脈衝聲作參照,頻率在它上下的脈衝聲必須有較長的物理聲長才能產生相等的音長感覺。用這種音長平衡實驗可以得到一簇類似於等響線的等音長線。

本文摘錄自百度文庫x314389354於2012年3月4日分享的《幾種效應》。


聲明:本微信轉載文章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相關焦點

  • 如何妙用「掩蔽效應」調出理想音效
    關於掩蔽效應,準確而簡要的定義是:某個頻率的聲音,會阻礙人耳感受另一個頻率的聲音的現象。具體而言,有兩種情況都會導致一把聲音「掩蔽」另一把聲音的情況的發生,而我們把這兩種情況分別稱之為「頻域掩蔽」和「時域掩蔽」。
  • 黑電常識每日新知:音響技術定律與效應
    當聲音較小,增大聲波振幅時,人耳的主觀感受音量增大量較大;當聲音強度較大,增大相同的聲波振幅時,人耳主觀感受音量的增大量較小。  根據人耳的上述聽音特性,在設計音量控制電路時要求採用指數型電位器作為音量控制器,這樣均勻旋轉電位器轉柄時,音量是線性增大的。
  • 「科普向」別讓到耳聲音再摻水—全面降噪:耳機、前端還得兩手抓
    如何減少噪音危害 在此之前我們先要兩個概念:「聲音掩蔽效應」與「弗萊徹——門遜等響曲線」。 一、聲音掩蔽效應 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聲音號同時存在時,其中一個聲音在聽覺是會掩蓋另一個聲音。
  • 邏輯電平的一些基本概念詳細說明
    本篇為邏輯電平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主要介紹邏輯電平相關的一些基本概念。後續將會介紹常見的單端邏輯電平(針對CMOS的閂鎖效應進行詳細介紹)、差分邏輯電平、單端邏輯電平的互連、差分邏輯電平的互連、一些特殊功能的互連、邏輯互連中的電流倒灌問題、以及邏輯電平的轉換等。
  • 解析基本放大電路概念,工作原理,工作特點
    打開APP 解析基本放大電路概念,工作原理,工作特點 發表於 2017-05-09 15:52:51    基本放大電路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基本放大電路一般是指有一個三級管和場效應管組成的放大電路。
  • 互相關(cross-correlation)中的一些概念及其實現
    在這裡我想探討一下「互相關」中的一些概念。
  • 教招備考-解析心理學效應
    心理學效應非常有趣,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同時也是我們教師類考試的考點之一。下面老師就為大家梳理並解析一些咱們考試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一、理論解析(一)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是指人與人交往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在與陌生人交往時,首因尤為重要。我們在面試時會精心打扮自己,以給對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這就符合首因效應的原理。
  • 2019年中考數學一輪複習,一次函數6個基本概念和4個考點解析
    2019年中考數學一輪複習,一次函數6個基本概念和4個考點解析本課程適用於八年級以及八年級以上的考生。主要針對即將參加中考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知識點和考點講解。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性閱讀。概念5:函數值應變量的值就是自變量對應的函數值哦,如上面表格中,給出的s的值就是相對應的函數值大小了。概念6:函數的解析式函數的解析式:即對應的表達式,如s=80t就是函數解析式哦!
  • 激素的一些相關概念
    產生激素的內分泌細胞是一些特殊分化的,對某些刺激敏感的感應細胞,當它們感應到內外環境變化的刺激時,就會釋放某種激素。之所以稱為內分泌,是與外分泌相對。比如胃腸道分泌消化液,都是通過導管分泌到消化道裡。消化道屬於外環境,所以稱為外分泌(exocrine)。而激素分泌不經過導管,直接分泌到內環境中,所以稱為內分泌(endocrine)。
  • 吳國平:高考數學高分的保障,會解平面解析幾何相關問題
    如平面解析幾何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其核心內容是直線、圓和圓錐曲線相關知識內容。解決平面解析幾何最本質的思想就是用代數的方法研究圖形的幾何性質,而這恰好體現高考數學的精神,不僅考查一個人知識內容掌握情況,更能考查一個人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高低,因此平面解析幾何在每年的高考數學當中佔有較高的比例。
  • 概念的教學相關定義區分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概念的教學是心理學的一個考查知識點,主要考查客觀題,其中有些相關定義易混淆。接下來中公考試研究院對此進行梳理對比。一、知識點梳理在概念的教學中需要注意正例與反例的辨別、變式和比較的運用。正例指肯定例證,即該例子能反映所講概念的本質特徵。
  • 對基本概念理解到位是解題關鍵
    [解析與點評1] 採用二重積分的坐標變換(變量替換)解答此題,數學上的結論可取,但方法與概念嚴重超過國家考試大綱要求,暫且不說解答過程需要較長時間(至少5分鐘),對考生準確理解大綱也是一個誤導,並且,如若此題真必須用二重積分的坐標變換解答,則可以說此考題嚴重超綱,命題不合格。事實上,國家考試中心命題處的老師設計的這個考題有很高的質量,且在考綱要求之內,所用知識點非常基本。
  • 固態硬碟(SSD)相關概念簡析
    DOSTOR存儲在線 技術解析:目前快閃記憶體在企業級應用也越來越多,包括混合快閃記憶體陣列以及全快閃記憶體陣列全面上市,而且Gartner機構預測,未來幾年快閃記憶體會有很大的發展。這裡提的快閃記憶體概念是SSD概念,即固態硬碟,而固態硬碟是由多個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組成的。採用FLASH晶片作為存儲介質,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SSD。
  • 從欺騙到靠譜 解析投影亮度的概念包裝
    但是現在仍就有一些剛進入行業的品牌在包裝自己亮度的概念。今天我們就來解析一下投影機亮度的概念以及品牌包裝亮度概念的進化過程。  一般來說家用投影機的亮度基本都在2000流明以內,亮度太高了色彩不好調教。而商用投影機亮度一般都在3000流明到5000流明之間。而工程投影機基本都在6000流明以上。淘寶上有很多家用投影機,亮度動輒8000流明,這根本不可能。工程投影機亮度達到6000流明,價格基本都在萬元以上,而淘寶上幾百元的產品,根本不可能有這個亮度。
  • 觀點文章:量子霸權的一些基本概念
    該文章討論了量子霸權相關的一些基礎概念以及常用模型。量子霸權指的是量子計算機能執行某個計算任務,而目前所有的經典計算機都無法在給定的時間內執行這個任務。儘管量子霸權相關的任務都有嚴謹的複雜度證明,但在這個語境下我們更關心準確的數字,比如需要多少個比特和量子門才能超越經典計算。該文章還討論了經典模擬的準確概念,包括強模擬和弱模擬。
  • 2021年甘肅省考行測資料分析:比重基本概念的考法
    2021年甘肅省考行測資料分析:比重基本概念的考法 甘肅省公務員考試筆試內容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以及申論,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資料分析、資料分析和綜合知識等部分。